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伴有后髁塌陷的胫骨平台骨折的手术入路及疗效。方法对35例伴有后髁塌陷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行手术治疗,采用后内侧入路15例,后外侧入路11例,后内外联合入路9例。结果患者均获随访,时间12~26个月。患者骨折均愈合,根据 HSS 评分:优16例,良13例,中6例,优良率为82.9%。结论治疗伴有后髁塌陷的胫骨平台骨折,根据骨折部位采用后内侧、后外侧或后内外联合切口入路手术,具有暴露清楚、内固定放置安全、创伤小、临床疗效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前外侧联合后内侧入路钢板内固定治疗合并后髁骨折的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8-08—2012-12采用前外侧联合后内侧入路钢板内固定治疗31例伴有后髁骨折的复杂胫骨平台骨折,首先取后内侧入路稳定内侧柱,将后髁复位后选用克氏针、螺钉或钢板进行固定;外侧平台骨折采用常规前外侧入路复位固定骨折,存在骨缺损的患者取自体髂骨植骨。结果 31例均获随访10-24个月,平均13.8个月。骨折均获骨性愈合,愈合时间12-16周,平均14.7周。术后12个月膝关节功能HSS评分:优14例,良12例,可5例,优良率83.9%。1例出现小腿内下方感觉麻木,1例发生创伤性关节炎。结论对于合并后髁骨折的复杂胫骨平台骨折,采用前外侧联合后内侧入路钢板内固定是一种良好的手术方式,便于操作,术后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膝关节后内侧入路手术复位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后内髁劈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6年1月至2009年7月,采用后侧入路手术治疗胫骨平台后内髁劈裂骨折获得随访的患者21例,男14例,女7例;年龄28~68岁,平均36.9岁。致伤原因:车祸伤14例,高处坠落伤7例。合并伤:合并前交叉韧带损伤15例,均为胫骨平台止点撕脱;合并胫骨平台后外侧塌陷骨折14例。采用膝关节后内侧入路手术复位内固定治疗,术后据Rasmussen膝关节功能评定方法评定疗效。结果:21例均获随访,时间12~30个月,平均17.3个月。无切口感染,无内固定松动及断裂,无骨不愈合,无膝关节内、外翻畸形和骨折再移位。术后后内髁骨折均达解剖复位,1例术后小腿内下方感觉麻木。术后根据Rasmussen膝关节功能评定标准:优12例,良7例,可2例。结论:膝关节后内侧手术治疗胫骨平台后内髁劈裂骨折,有利于平台后内髁骨折的复位和固定,具有暴露清楚、内固定安放方便、创伤小及临床疗效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胫骨平台后髁骨折的影像学特征,探讨前侧入路手术治疗胫骨平台后髁骨折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51例胫骨平台后髁骨折采用影像学检查分析骨折块大小,骨折线的角度以及合并膝关节内韧带、半月板等损伤情况。单纯后内侧骨折21例采用前内侧切口复位内固定,单纯后外侧骨折16例采用前外侧入路钢板结合拉力螺钉内固定,后内侧合并后外侧平台骨折14例采用前外侧切口结合前内侧切口或前正中切口外侧支撑钢板加内侧拉力螺钉或钢板内固定。结果 49例一期完成手术,手术时间平均95(50-160)min。51例均获随访8-48个月,平均21.5个月。末次随访时,Rasmussen影像学评分:优25例,良19例,可5例,差2例,优良率86.3%;Rasmussen功能评分:优13例,良28例,可5例,差5例,优良率80.4%。结论不同类型的胫骨平台后髁骨折具有影像学特异性,经前侧入路手术治疗胫骨平台后髁骨折具有可行性,并可同时处理合并的关节内软组织损伤,可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5.
经后路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后髁劈裂骨折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探讨胫骨平台后髁劈裂骨折的手术方法.方法 取膝关节后内侧或后外侧入路,采用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后髁劈裂骨折12例.结果 患者获得10~25个月的随访,骨折均获骨性愈合.根据Rasmussen膝关节功能评分法进行综合评分:优9例,良2例,可1例.结论 经膝关节后内侧或后外侧人路,采用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后髁骨折,具有疗效确切、经济、创伤小、操作简单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膝关节后内侧入路支撑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后侧平台骨折的手术技巧及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对15例胫骨后侧平台骨折采用取膝关节后内侧倒L形切口入路切开复位支撑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结果 15例均获随访6~48个月,平均15.5个月。末次随访时膝关节功能HSS评分:优10例,良4例,可1例。结论膝关节后内侧入路支撑钢板内固定胫骨后侧平台骨折简便有效、安全,该入路是手术治疗胫骨后侧平台骨折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膝关节后内侧和后外侧入路手术治疗胫骨平台后髁复杂骨折的手术方法和临床疗效. 方法 2007年1月至2011年3月,采用后侧双切口入路手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后髁骨折8例,其中男5例,女3例;年龄26~52岁,平均42.3岁.按罗从风[1]三柱分类,骨折全部波及胫骨平台后内侧髁及后外侧髁. 结果 全部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13.6个月;骨折愈合时间为12~18周,平均16.2周;完全负重时间为18~28周,平均22.3周.术后32周采用HSS[2]膝关节评分为84~92分,平均87.3分. 结论 膝关节后侧双切口联合入路手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后髁骨折,有利于平台后髁骨折直视下复位和固定,具有暴露清楚、复位准确、内固定安装方便、创伤小及临床疗效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后内侧解剖板治疗陈旧后踝骨折伴踝关节脱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胫骨远端后内侧解剖板治疗陈旧性后踝骨折伴踝关节后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小腿后内侧入路胫骨远端后内侧解剖型钢板内固定,对16例陈旧性后踝骨折伴踝关节后脱位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结果术后随访8~24个月(平均12个月),所有伤口均一期愈合,无皮肤坏死、伤口感染、钢板外露等严重并发症。骨折临床愈合时间10~16周,平均12周。按Mazur踝关节功能评定标准进行评价,本组优12例,良3例,可1例,优良率93.75%。结论胫骨远端内后侧解剖型板符合胫骨远端内后侧的解剖形态,起到一种压板效应,能使陈旧后踝骨折块容易复位,固定确切可靠,符合后踝骨折固定的生物力学原理,对于陈旧后踝骨折伴踩关节后脱位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9.
联合入路双钢板内固定治疗骨折脱位型胫骨内侧平台骨折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 :探讨膝前正中入路联合后内侧倒"L"形入路双接骨板内固定治疗骨折脱位型胫骨内侧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0年2月至2013年9月收治17例骨折脱位型胫骨内侧平台骨折患者,男11例,女6例;年龄21~65岁,平均42岁。采用前正中入路复位固定内侧平台骨折块,后内侧倒"L"形入路复位及支撑固定后内侧骨块,术后进行临床和影像学随访,采用HSS评分进行评价。结果:所有患者获随访,时间11~25个月,平均18个月。术后即刻和随访终末胫骨平台内翻角(TPA)分别为(87.8±4.2)°和(88.2±4.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58);术后即刻和随访终末胫骨内侧平台后倾角(PSA)分别为(10.1±3.7)°和(10.3±4.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12)。膝关节HSS评分86.7±6.1,所有患者无感染、皮肤坏死、内固定松动断裂及骨折复位丢失等并发症。结论:联合入路双钢板固定治疗骨折脱位型胫骨内侧平台骨折,具有显露清楚、复位满意、固定可靠、便于早期功能锻炼等优点,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前外联合后内侧入路与单一后侧倒"L"形入路复位内固定治疗伴冠状面半脱位的Wahlquist C型内侧胫骨平台骨折(medial tibial plateau fracture,mTPF)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21年4月手术治疗的44例Wahlquist C型mTPF患者资料,按手术入路分...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经后内侧及后外侧入路治疗后胫骨平台骨折的手术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35例通过后路手术入路治疗后胫骨平台骨折,包括12例后内侧胫骨平台骨折采用后内侧入路,13例后外侧平台骨折采用后外侧入路,10例胫骨平台后内侧及后外侧均骨折采用后内侧加后外侧入路。[结果]患者术后均没有发生切口感染、神经血管损伤、内固定松动及断裂,也没有发生膝内翻、膝外翻畸形及骨折脱位,并且骨折处均已愈合。2例患者术后出现了明显的膝关节屈曲及伸展受限,在经过关节镜下松解手术并辅助以膝关节功能锻炼后得到改善。3例患者术后发生了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在经过向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以及口服非甾体抗炎药之后症状明显缓解。[结论]经后内侧及后外侧入路的手术方法有利于后胫骨平台骨折的复位和内固定,而且显露手术视野更清楚、后胫骨平台内固定操作更方便、手术创伤更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膝关节侧后方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后髁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侧后方入路治疗12例胫骨平台后髁骨折。后内侧入路经由半腱肌、半膜肌和腓肠肌内侧头间隙显露后内侧髁,后外侧入路自腘肌和比目鱼肌间隙分别显露后外侧髁。采用3.5mmT形钢板或有限接触加压钢板于胫骨后内或后外侧固定骨块。结果随访时间12~18个月,平均14.6个月。依据Hohl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定,膝关节功能优11例,良1例。结论采用侧后方入路可充分暴露胫骨后平台,直视下方便复位和固定,有利于患者的膝关节功能恢复,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采用后侧手术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后髁骨折的疗效。方法 17例胫骨平台后髁骨折患者中,9例行后内侧入路,6例行后外侧入路,2例行后内后外侧联合入路。术后进行临床及影像学检查,术后X线采用Rasmussen放射学评分进行评估,术后12个月时采用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方法(HSS)对膝关节功能进行评估。结果 17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13.6个月,患者均获骨性愈合,愈合时间12~18周,平均14.30周。术后Rasmussen放射学评分平均15.80(13~18)分。HSS评分平均86.50(73~96)分。术后3例患者发生切口问题,均经保守治疗痊愈。末次随访无1例发生感染、骨不愈合、复位丢失、内固定松动、膝关节不稳及神经、血管损伤等并发症。结论胫骨平台后外侧髁骨折应用后外侧入路,后内侧髁骨折应用后内侧入路,后内后外侧髁均骨折可以应用后内和后外联合入路,合并神经血管损伤时采用后正中S形入路;直视下进行平台的复位和固定,允许术后早期进行膝关节功能锻炼,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应用后内侧入路治疗后内侧胫骨平台骨折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后侧入路治疗后内侧胫骨平台骨折11例临床资料,所有病例采用单一的后方入路T形钢板内固定。结果复查期限为1~8 a,所有患者均取得优或良的结果,且采用这种方法无并发症的发生。结论后侧入路T形钢板内固定是治疗后内侧胫骨平台骨折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后侧入路拉力螺钉结合支撑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后髁骨折的疗效。方法收治12例该类骨折,均采用后侧入路拉力螺钉结合支撑钢板内固定治疗。结果 12例均获得随访,按照Rasmussen胫骨髁部骨折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优9例,良3例。结论后侧入路拉力螺钉结合支撑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后髁骨折,可以获得良好的显露、内固定可靠,是一种良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手术入路和固定方法。方法2007年6月至2009年6月对17例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患者,采用膝关节后内侧入路切开复位,11例用1~2枚空心钛钉固定,6例用钢丝固定。结果17例患者术后随访12-24个月,平均16.4个月,骨折均骨性愈合,术后12个月膝关节功能评定按Hohl评分标准评定,优12例,良3例,可2例,优良率88.2%。结论膝关节的后内侧人路为骨折的直视复位和固定提供了良好的操作空间,结合空心钉或钢丝内固定是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胫骨平台后髁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采用后内侧和(或)后外侧入路治疗12例胫骨平台后髁骨折患者。结果12例均获得随访,时间10~34(20.8±2)个月,骨折愈合时间5~8(6.4±0.9)个月。关节功能评定按Hohl评分标准:优9例,良3例。未见关节面塌陷及膝关节内外翻情况发生。结论膝关节后内和(或)外侧入路较前侧入路能更充分暴露后关节间隙及胫骨平台后髁,为骨折的直视复位和植骨内固定提供了良好的操作空间。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后内侧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后髁冠状位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该类骨折损伤特点及手术入路的选择.[方法]自2008年1月~2011年7月对21例胫骨平台后髁冠状位骨折采用后内侧入路支撑钢板固定,男13例,女8例.年龄27 ~56岁,平均36.7岁,均为闭合性骨折.其中后内侧骨折6例,后外侧骨折7例,后内、后外侧同时累及8例.致伤原因:高处坠落伤3例,交通事故伤16例,运动损伤2例.[结果]本组19例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6.4个月(12~24个月),所有骨折在10 ~ 15周愈合,完全负重时间平均14.8周.根据Rasmussen评分系统评定膝关节功能,优12例,良5例,可2例,优良率89.5%.[结论]后内侧入路支撑钢板固定治疗胫骨平台后髁冠状位骨折固定牢靠,术后可早期行功能锻炼,并发症少,是理想的手术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T形支撑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后髁冠状面骨折的手术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采用后侧入路T形支撑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后髁冠状面骨折11例。结果本组获平均18(6~24)个月随访,骨折均获得骨性愈合,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术后Rasmussen膝关节评分:优7例,良3例,可1例;Rasmussen放射学评分:优8例,良2例,可1例。结论采用T形支撑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后髁冠状面的骨折,对骨折的固定强度和支撑好,骨折块垂直移位最小,可早期进行关节功能锻炼,最大限度恢复膝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膝关节后外侧、后内侧、单纯后侧胫骨平台骨折的治疗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2008年5月至2010年7月治疗15例胫骨平台后外侧、后内侧、单纯后髁骨折患者,男10例,女5例;年龄30~55岁,平均40.5岁。致伤原因:高处坠落5例,重物砸伤2例,交通伤8例。采用胫骨平台后内侧入路7例,胫骨平台后外侧入路7例,后内外联合入路1例。结果本组15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15个月。术中无1例患者发生血管、神经损伤,术后无1例患者发生切口感染、内固定松动及断裂;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为10~20周,平均14.5周。末次随访时,本组无1例患者发生膝关节内、外翻畸形和骨折再移位。术后12个月膝关节HSS评分平均为86分(70~95分),优良率为91.8%。术后12个月膝关节活动度平均为1.9°-123.4°。结论膝关节Carlson后内侧切口或后外侧切口入路手术治疗胫骨平台后外侧、后内侧、单纯后髁骨折,有利于骨折的复位和固定,具有暴露清楚、内固定安放方便、创伤小及临床疗效好等优点。运用合适的内固定和恰当的功能锻炼可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