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化痰方治疗老年无症状期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疗效  方法: 将70例老年无症状期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予辛伐他汀,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措施基础上加用益气活血化痰方。两组疗程均为12周,观察中医证候积分、ABI及IMT水平的变化情况  结果: ①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前后组内比较,治疗组ABI水平、IMT厚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前后ABI水平、IMT厚度的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益气活血化痰方治疗老年无症状期下肢动脉粥样硬化,可显著改善患者血管弹性及下肢功能不全,延缓下肢动脉粥样硬化进程。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化瘀降脂饮对颈动脉粥样硬化(CAS)患者血脂、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踝臂指数(ABI)的影响。方法:将200例CAS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00例予化瘀降脂饮联合辛伐他汀片治疗,对照组予单纯辛伐他汀片治疗。两组治疗6个月后观察血脂、IMT及ABI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IMT均较治疗前下降(P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ABI升高(P0.01);治疗组改善程度更明显(P0.05)。结论:化瘀降脂饮对颈动脉斑块患者血脂、IMT及ABI有明显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益气活血化痰方治疗稳定型冠心病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益气活血化痰方治疗稳定型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0例.对照组应用硝酸异山梨酯缓释胶囊、酒石酸美托洛尔、拜阿司匹林(1年内行经皮冠状动脉内介入术患者加用氯吡格雷)、辛伐他汀片、培哚普利,剂量根据患者个体情况增减,疗程1个月.治疗组在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益气活血化痰中药,每日1剂.治疗期3个月.观察两组心绞痛发作情况(心绞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硝酸甘油用量),中医证候改善情况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三酰甘油(TG)浓度.结果 治疗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频率、心绞痛持续时间和硝酸甘油用量均有非常显著变化(P<0.01),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hs-CRP有显著改变(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LDL-C、HDL-C和TG均有非常显著改善(P<0.01).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HDL-C和TG均有显著性改善(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稳定型冠心病可显著减少心绞痛发作频率,降低硝酸甘油的服用量,改善患者的临床证候,同时改善患者的血脂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软脉煎联合辛伐他汀和阿司匹林对肾精亏虚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pulse wave velocity,ba PWV)及踝臂指数(ankle-braehial index,ABI)的影响,探讨中药软脉煎对动脉血管弹性和僵硬度的作用。方法:将98例肾精亏虚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9例。对照组予辛伐他汀和阿司匹林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的基础上加用中药软脉煎治疗,两组疗程均为6个月。治疗前、治疗3个月、6个月后分别比较两组患者的肾精亏虚程度积分,监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ba PVW、ABI变化情况。结果:组内比较,治疗3个月、6个月后,治疗组肾精亏虚程度积分较治疗前降低(P 0. 01),对照组肾精亏虚程度积分较治疗前升高(P 0. 05);组间比较,治疗3个月、6个月后,治疗组肾精亏虚程度积分较对照组低(P 0. 05)。治疗组治疗后ba PWV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对照组治疗后ba PWV较治疗前升高(P 0. 01),两组间ba PWV差值比较,治疗组较对照组更大(P 0. 01)。两组治疗后ABI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间ABI的差值(治疗前-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软脉煎联合辛伐他汀和阿司匹林治疗可以延缓ba PWV的上升,通过改善动脉弹性和僵硬度来延缓动脉硬化发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和胃化痰降浊方联合针刺治疗痰浊阻遏型高脂血症临床疗效。方法将77例痰浊阻遏型高脂血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39例(脱落4例)予辛伐他汀片治疗;治疗组38例(脱落3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和胃化痰降浊方联合针刺治疗。2组均4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统计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疗效,并观察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体质量、体质量指数(BMI)及腰围情况。结果临床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85.71%(30/35),对照组总有效率65.71%(23/35),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 0.05);中医证候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91.43%(32/35),对照组总有效率48.57%(17/35),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优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2组体质量、腰围、TG、TC均降低(P 0.05),且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治疗组HDL-C升高(P 0.05),且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和胃化痰降浊方联合针刺治疗痰浊阻遏型高脂血症疗效确切,能明显降低患者的体质量、腰围及血脂。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联合运用多普勒超声与动脉硬化仪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与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 PWV)的相关性,综合评价补肾中药复方首参颗粒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56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随机分为西药组73例和中药组83例,西药组口服普法他汀治疗,中药组服用首参颗粒治疗,疗程均为6个月。分析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ba PWV与IMT的相关性,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IMT与ba PWV变化。结果:156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IMT与ba PWV之间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1873),两组治疗后IMT与ba PWV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或P0.05),两组间同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MT与ba PWV可作为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临床监测的有效指标,首参颗粒可能通过降低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IMT、ba PWV进而有效干预动脉粥样硬化。  相似文献   

7.
韩艳华  薛润发  张秀峰 《河北中医》2010,32(12):1858-1859
目的观察疏血通注射液配合拜阿司匹林治疗下肢动脉疾病(PA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86例PAD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92例予疏血通注射液配合拜阿司匹林治疗,对照组94例单用拜阿司匹林治疗,2组疗程均为4周。观察2组踝臂指数(ABI)、脉搏波传导速度(PWV)变化和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后ABI较本组治疗前、对照组治疗后均增加(P0.05,P0.01),PWV均降低(P0.05,P0.01)。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疏血通注射液能有效增加ABI,降低PWV,改善PAD患者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8.
刘振伟  冯秋菊  赵军 《中医药研究》2012,(10):1277-1278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化痰通络汤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门诊及住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口服肠溶阿司匹林,静脉输注前列腺素E1,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益气活血化痰通络汤治疗,疗程为4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优于对照组的73.3%(P〈0.05),治疗组踝肱指数(ABI)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降低及血流变学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活血化痰通络方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9.
益气活血、化痰通络法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化痰通络中药对高脂血症,中医分型为气虚血瘀、痰瘀阻络患者的调脂作用。方法选取中医辨证为气虚血瘀、痰瘀阻络证的高脂血症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60例。观察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疗效,胆固醇、甘油三脂、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等血脂指标的变化。结果益气活血、化痰通络中药可显著改善中医证候,治疗组有效率为93.3%,与对照组76.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用药后血脂指标变化程度,经统计学检验,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益气活血、化痰通络中药方是安全有效的治疗高脂血症(益气活血、化痰通络型)的中药。其疗效水平与脂必妥相当,改善临床症状方面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具有解毒化痰、祛瘀通脉作用的自拟方药"丹青通脉饮"治疗动脉硬化闭塞症(ASO)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ASO属于痰瘀阻络证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与对照组(29例)两组。两组均予以常规西医对因治疗,治疗组口服"丹青通脉饮",对照组口服院内制剂脉管炎片。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踝肱指数(ABI)、血液流变学、血凝、血脂五项及同型半胱氨酸(Hcy)指标水平。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32%(28/3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41%(21/29),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相关实验室化验指标比较,治疗组的血液流变学、D-二聚体、总胆固醇(TCHOL)、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及Hcy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ABI及中医证候积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丹青通脉饮"通过解毒化痰、祛瘀通脉法治疗ASO痰瘀阻络证能提高疗效,改善临床症状,并对血液流变学、Hcy、D-二聚体、TG、TCHOL、HDL-C及LDL-C水平干预有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化痰方对老年颈动脉硬化患者临床症状、血脂水平及动脉硬化指数(AI)的影响.方法:将58例老年颈动脉硬化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在一般治疗基础上,对照组予西洛他唑50 mg每日2次,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益气活血化痰方(黄芪、丹参、当归、桑椹、地龙、石菖蒲、茶树根、泽泻、牛膝等组成).治疗并随访12周.治疗前后观察临床症状变化及统计证候积分,检验血脂水平并计算AI值进行对比.结果:经治疗,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及中医临床证候积分均有改善,以治疗组有效率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较对照组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较对照组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I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结论:益气活血化痰方可以有效改善老年颈动脉硬化患者临床症状,调节血脂代谢,降低动脉硬化指数,对老年颈动脉硬化患者有益.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汤对气虚血瘀证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功能和生活质量的疗效,对血清胱抑素 C(Cys C),同型半胱氨酸(Hcy)和亲环素(CypA)的影响。方法:将118例CHF(气虚血瘀证)采用随机按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9例。对照组口服双氢克尿噻片,25 mg/次,1次/d;口服卡托普利片,12.5 mg,2次/d;地高辛片,0.25 mg,1次/d; 口服倍他乐克,25 mg,2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益气活血内服,1剂/d,分2次服用。两组均连续治疗4周。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Lee氏评分、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评价,6 min步行实验(6 MWT)和临床症状积分进行比较;采用明尼苏达心衰生活质量调查表评价两组患者生活质量;采用彩色超声多普勒诊断系统测定两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舒张早期/舒张晚期最大血流速度(E/A)值;检测两组患者Cys C,Hcy和Cyp A水平。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3.22%,对照组为79.66%,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6 MWT多于对照组,生活质量、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LVEF和E/A均明显增高(P<0.01),观察组LVEF和E/A比对照组增高更为显著(P<0.05);治疗后观察组Cys C,Hcy和Cyp A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强心、利尿的基础上,益气活血汤可改善气虚血瘀型CHF患者的心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其作用可能与降低Cys C,Hcy和Cyp A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3.
陈雷  张亚敏 《天津中医药》2010,27(5):378-380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方早期干预中风后抑郁症(PSD)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中风后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例)用常规西药治疗并加服中药益气活血方。对照组(3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氟西汀。对治疗前后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治疗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中医证候疗效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也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活血方治疗中风后抑郁具有较好的疗效,并能明显促进中风后神经功能的康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汤对脑分水岭梗死急性期患者多时点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中医证候、热休克蛋白-70(HSP-70)的影响,及HSP-70的动态变化与疾病发展和中医证候演变的相关性。方法:脑分水岭梗死发病72 h以内的137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9例,对照组68例。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中药益气活血汤。发病3 d内、第7,14天记录NIHSS评分,进行中医证候评价。采集HSP-70,进行比较及相关性分析。结果:治疗后治疗组NIHSS差值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气虚和血瘀的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发病3~7 d,治疗组HSP-70升高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发病7~14 d,治疗组HSP-70下降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3个时点HSP-70与NIHSS,气虚,血瘀均成负相关(P0.05)。发病3 d内、第7天NIHSS与气虚、血瘀均成显著正相关(P0.01)。发病第14天NIHSS与气虚成正相关(P0.05),与血瘀成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益气活血汤有助于改善脑分水岭梗死急性期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对气虚血瘀的中医证候有显著改善作用。益气活血汤可能有利于HSP-70发挥细胞保护功能。因其高度相关性,发病后HSP-70的表达水平在不同时间点的差异与关联能够从微观角度反映脑分水岭梗死急性期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的变化规律及中医证候的演变趋势。  相似文献   

15.
郭文慧  原景  张炜 《陕西中医》2021,(6):721-723,738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化痰方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气虚痰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0例COPD稳定期气虚痰瘀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治疗组40例。对照组给予羧甲司坦片联合噻托溴铵粉吸入粉雾剂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益气活血化痰方。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中医症状评分、改良英国医学研究会呼吸困难指数(mMRC)评分、COPD评估测试(CAT)、肺功能、血气指标、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症状评分、mMRC评分、CAT均较治疗前下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FEV1、FVC、FEV1/FVC均较治疗前升高,且治疗组水平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PaO2、SaO2均较治疗前升高,PaCO2较治疗前降低,治疗组PaO2、SaO2水平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5.00%高于对照组的77.50%(P<0.05)。结论:益气活血化痰方治疗COPD稳定期气虚痰瘀证患者疗效较好,可增强肺功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益气活血化瘀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化瘀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3年12月在本院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58例的临床资料,其中常规西医治疗30例为对照组,西医结合益气活血化瘀汤治疗28例为研究组。观察治疗10 d后两组患者的症状、体征、动脉血气分析结果、血液流变学结果、肺功能等。结果:治疗后两组临床症状和体征积分均有显著下降(P<0.01),研究组治疗后临床症状和体征积分为(3.1±0.7)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9.7%(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并且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0.01)。结论:益气活血化瘀汤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治疗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调冲降压汤结合针刺治疗围绝经期高血压冲任失调证的疗效及对神经递质和性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60例患者采用随机按数字表法分为西医组和中医组;西医组口服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47.5 mg/次,1次/d;中医组采用调冲降压汤内服和针刺(取百会,合谷,太冲,曲池等穴位)治疗。两组疗程均为8周。检测患者治疗前后血压水平,不同日随机测量3次,取平均值计算;检测治疗前后冲任失调证评分;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症状采用Kupperman评分,治疗前后各1次;检测治疗前后神经肽Y(NPY),神经降压素(NT),血清雌二醇(E2),睾酮(T),孕酮(P),性激素结合蛋白(SHGB)水平。结果:中医组临床血压疗效有效率为91.89%,高于西医组的82.6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中医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为93.24%,高于西医组的72%(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的SBP和DBP均明显下降(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SBP和DBP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中医组冲任失调证评分和Kupperman评分均低于西医组(P0.01);治疗后中医组NPY,NT,P,T水平均低于西医组,E2和SHGB水平均高于西医组(P0.01)。结论:调冲降压汤联合针刺治疗冲任失调型围绝经期高血压患者的疗效与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相当,并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患者的神经递质和性激素水平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清肝祛湿活血方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112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7例)和治疗组(55例)。对照组给予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治疗组给予清肝祛湿活血方。治疗2个月,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消化系统彩超、肝功能、血脂水平、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体重指数(BMI)、腰围和证候积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HOMA-IR,BMI及腰围均明显下降(P0.05,P0.01),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清肝祛湿活血方能够显著改善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临床症状,降低体重指数、腰围,改善肝功能、胰岛素抵抗,调节血脂代谢。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加味四二汤对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尿白蛋白(UAL),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的影响及临床疗效,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将90例诊断为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中医辨证为气阴两虚证的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加味四二汤组、银杏达莫注射液组和常规组,各30例,3组均予以2型糖尿病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加味四二汤组予以加味四二汤联合卡托普利治疗,银杏达莫注射液组予以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卡托普利治疗,治疗周期为4周,治疗前后检测患者UAL,SOD,MDA的变化,对患者中医证候进行评分。结果:治疗后加味四二汤组、银杏达莫注射液组UAL,MDA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SOD显著高于治疗前(P0.01),中医证候积分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与常规组比较,加味四二汤组、银杏达莫注射液组治疗后UAL,MDA显著降低(P0.01),SOD显著增高(P0.01),中医证候积分显著降低(P0.01)。与银杏达莫注射液组比较,治疗后加味四二汤组UAL,MDA显著降低(P0.01),SOD显著增高(P0.01),中医证候积分显著降低(P0.01)。结论:加味四二汤治疗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能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减少患者UAL,升高血清SOD,降低血清MDA,这可能与其抗氧化应激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活血化痰通络方早期治疗风痰瘀阻证急性小动脉闭塞型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18年8月1日—2019年9月30日在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240例风痰瘀阻证急性小动脉闭塞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西药治疗基础上给予活血化痰通络方治疗2周.观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