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0篇
  免费   49篇
  国内免费   11篇
耳鼻咽喉   5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34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99篇
内科学   38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9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68篇
综合类   133篇
预防医学   72篇
眼科学   11篇
药学   71篇
中国医学   88篇
肿瘤学   9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慢性病程的正接触蛋白相关蛋白2(contactin associated protein-like 2,CASPR2)抗体相关的自身免疫性癫痫的临床特点。方法 收集2018年1月-2020年1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的3例CASPR2抗体阳性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癫痫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治疗及预后情况。结果 3例患者均为青中年女性,均表现为长期癫痫病史,病程分别为24年、18个月和2年6个月; 3例患者发作表现形式不同,病例1表现为意识丧失伴肢体抽搐、愣神发作和非惊厥持续状态; 病例2表现为意识丧失伴肢体抽搐; 病例3表现为愣神发作伴自动症; 3例患者均接受多种抗癫痫药联合治疗,但效果不佳; 入院后神经系统查体均为阴性; 病例1和2脑电图提示全导背景3慢波,病例3表现为双侧蝶骨导联癫痫样异常放电; 所有患者头颅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均未见异常; 进一步行腰椎穿刺术,病例1脑脊液白细胞数和蛋白水平稍高,病例2和3脑脊液检测正常; 行自身免疫性脑炎抗体及副肿瘤综合征抗体检测,3例患者血清或脑脊液CASPR2抗体均为阳性; 结合患者的病史及重要实验室检测考虑诊断CASPR2抗体阳性的自身免疫性癫痫,在维持抗癫痫药不变的情况下应用激素免疫治疗; 出院后随访9个月—1年,所有患者发作频率均明显减少,治疗效果突出。结论 在临床中慢性病程的自身免疫性癫痫很少见,对于长期慢性难治性癫痫,应警惕免疫因素致病的可能; 抗体检测是诊断自身免疫性癫痫的金标准; 血和脑脊液的配对检测可有效提高疾病的诊断率; 当诊断明确时及时地应用免疫治疗可有效地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溴结构域和超末端结构域(bromodomain and extra terminal domain,BET)抑制剂对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CRL-2630细胞生长的影响,以及对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BALB/c-nu裸鼠外周血中辅助性T细胞17(helper T cells,Th17)数量和相关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培养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株CRL-2630,使用不同浓度BET抑制剂(2、4、8、16、32 nmol/L)处理48 h,32 nmol/L BET抑制剂处理不同时间(12、24、36、48 h),CCK-8法检测各处理细胞活性;集落形成实验检测不同BET抑制剂浓度处理后细胞集落形成能力;Annexin V-FITC/PI双染法检测不同BET抑制剂浓度处理后细胞凋亡情况;实时荧光定量PCR与Western blot检测32 nmol/L BET抑制剂处理CRL-2630细胞48 h后HMGA1 mRNA与蛋白的表达水平;构建HMGA1过表达载体并通过脂质体介导法转染CRL-2630细胞,并用32 nmol/L BET抑制剂处理48 h,检测细胞活性与凋亡情况;构建裸鼠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模型并采集外周血,流式细胞术检测Th17细胞比例,ELISA法检测相关细胞因子的含量。结果:在一定范围内,BET抑制剂呈剂量依赖性地抑制CRL-2630细胞的活性,32 nmol/L BET抑制剂以时间依赖性地抑制CRL-2630细胞的活性。随着BET抑制剂处理浓度的增高,CRL-2630细胞集落形成能力逐渐下降,凋亡率逐渐升高。32 nmol/L BET抑制剂处理CRL-2630细胞48 h后,细胞中HMGA1的mRNA和蛋白水平均明显下降。pcDNA3.4-HMGA1转染CRL-2630细胞再使用BET抑制剂处理后,细胞的活性升高而凋亡率明显下降。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裸鼠经BET抑制剂作用后,外周血Th17细胞比例和IL-6、IL-17、IL-23含量较生理盐水组明显下降。结论:BET抑制剂能有效抑制 CRL-2630细胞活性,并诱导其凋亡,在一定范围内呈时效和量效关系。BET抑制剂还可以抑制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裸鼠外周血Th17细胞数量和相关细胞炎性因子的分泌,其作用机制可能与HMGA1的表达下调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腋动脉分支形成的动脉干进行分型,为血管造影、外科干预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90例(左侧47例,右侧43例)经10%福尔马林溶液灌注固定的人体上肢标本,解剖腋动脉各段分支及其形成的动脉干;采用游标卡尺,测量各段分支起点管径。结果①经典型腋动脉46例(51.1%),即各段分支均直接从腋动脉分出,未形成动脉干;②肩胛下-旋肱后动脉干28例(31.1%),此干最终分支为旋肩胛动脉、胸背动脉、旋肱后动脉;③有胸外侧动脉参与形成的动脉干10例(11.1%),分别有胸外侧-肩胛下动脉干、胸外侧-胸背动脉干及胸外侧-胸肩峰动脉干;④多分支型(≥4)动脉干6例(6.7%),根据其分支是否含有肱动脉的分支,进一步分为腋-胸动脉干及腋-肱动脉干;⑤右侧胸肩峰动脉起点管径显著高于左侧(P=0.015,t=-2.542)。结论对腋动脉分支所形成的动脉干尝试进行解剖学类型划分,是对既往研究的补充。在腋动脉造影时,有助于识别其变异,减少误诊;掌握这些动脉干的解剖学特征,对于腋血管损伤的外科治疗也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4.
5.
咽异感症临床发病率高,常作为慢性脾胃病的兼症出现。刘启泉教授认为脾与咽异感症联系密切,其病机关键是脾气虚弱,脾失健运,临床多表现为虚实夹杂证。治疗以健脾为中心,整体辨证,通过除湿化痰、升清理气、养阴生津、补虚实卫、活血散结等方法恢复脾升胃降之功能,使经脉通利,咽部气血运行顺畅,咽部症状改善。  相似文献   
6.
目的 量化逐日温度对重庆市人群死亡率及寿命损失年(YLL)的影响。方法 利用2010-2013年重庆市主城区全人群死亡个案资料,结合同期气象及空气污染资料,采用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DLNM)拟合逐日平均气温与逐日死亡数及逐日YLL的关系,分析高温和低温对不同疾病别、不同人群死亡率及YLL的累积滞后效应。结果 日均气温与非意外、心血管系统及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的日死亡数和日YLL呈"U"或"W"形。高温当日可增加人群死亡风险,累积滞后效应在第7天时达到最大,持续2周;低温滞后1周后才表现出危害效应,持续时间长达30 d。高温时,日均气温每升高1 ℃,人群非意外、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疾病死亡的7 d累积相对危险度(CRR)分别为1.05(95%CI:1.03~1.07)、1.08(95%CI:1.05~1.11)、1.05(95%CI:1.01~1.09),YLL分别为23.81(95%CI:12.31~35.31)年、14.34(95%CI:8.98~19.70)年、4.43(95%CI:1.64~7.21)年;低温时,日均气温每降低1 ℃,人群非意外死亡、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疾病死亡的14 d CRR分别为1.06(95%CI:1.04~1.08)、1.09(95%CI:1.06~1.12)、1.06(95%CI:1.02~1.11);YLL分别为23.34(95%CI: 10.04~36.64)年、16.39(95%CI:10.19~22.59)年、2.61(95%CI:-0.61~5.82)年。高温和低温对≥65岁年龄组的影响明显大于<65岁年龄组。高温时,女性死亡率大于男性,男性的YLL大于女性;低温时,女性的死亡率和YLL均大于男性。结论 重庆市高温和低温均可增加人群的死亡风险和YLL,≥65岁年龄组的人群更敏感, 高温对年轻男性影响较大,低温对女性和老年男性影响较大,应有针对性保护极端温度敏感人群。  相似文献   
7.
刘启泉运用花类药物治疗慢性胃炎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胃炎病程长,病机往往复杂,缠绵难愈且容易反复。刘教授在长期的临床研究工作中发现并运用花类药物拥有的质轻、气味芬芳、生清降浊、作用温和等特点对慢性胃炎的治疗发挥了良好的作用,并且取得了很好的临床疗效。笔者有幸跟随刘教授左右学习,收益良多。文章将刘教授运用花药治疗慢性胃炎疾病方面的经验进行总结,从花药及慢性胃炎各自特点和联系方面记述了刘教授临床中诊治特点及临床用药特点。  相似文献   
8.
9.
郭庆华  杨勇  李京  陈志辉  肖辉 《黑龙江医学》2019,44(9):1006-1008
目的探析髋、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院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高危因素。方法在2016年3月—2018年7月期间于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择取215例髋、膝关节置换术患者作为分析对象,依据患者是否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将其分为DVT组(53例)与非DVT组(162例),分析患者的各项临床资料,探析引发DVT的危险因素。结果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的DVT发生率明显高于髋关节置换术患者。DVT组患者平均年龄、BMI指数、手术时间、术后48 h D-Dimer水平均显著高于非DVT组,且DVT组中具有吸烟史、高血压病史、甘油三酯较高以及术中失血量≥500 ml的患者显著多于非DVT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进行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相比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更容易发生DVT,患者的年龄较大、体重过重、血脂较高、手术时间长、术中失血量≥500 ml、术后48 h D-Dimer水平高、高血压病史和吸烟史均是发生DVT的高危因素,在临床治疗中对于具有以上情况的患者应尤其警惕DVT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