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解毒消癥饮对肝癌细胞株HepG2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中药复方解毒消癥饮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机制. 方法 采用体外培养人肝癌细胞株HepG2,用解毒消癥饮含药血清干预24 h,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线粒体膜电位的改变. 结果 解毒消癥饮含药血清组与对照组和空白血清组比较,细胞增殖明显抑制,线粒体膜电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解毒消癥饮诱导人肝癌细胞株HepG2凋亡的机制可能是通过崩溃线粒体跨膜电位,从而引发细胞早期凋亡.  相似文献   

2.
扶正抑瘤方干预肝癌细胞株HepG2增殖和凋亡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观察扶正抑瘸方对肝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方法 采用体外培养肝癌细胞株HepG2,分别用扶正抑瘤方含药血清高中低剂量组和空白血清组干预.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率. 结果 扶正抑瘤方含药血清组与空白血清组比较,OD值明显降低(P<0.05),S期细胞含量明显减少(P<0.01),Annexin V+/PI-区域和Annexin V+/PI+区域细胞含量不同程度增多(P<0.05或P<0.01),以高剂量含药血清组作用最为明显. 结论 扶正押瘤方含药血清通过干扰肝癌细胞株HepG2 S期的含成有效抑制肝癌细胞的生长,同时诱导肝癌细胞株HepG2的早期和晚期凋亡,清除增殖过度的肝癌细胞.  相似文献   

3.
川芎嗪抑制肝癌HepG2细胞增殖及对线粒体凋亡途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研究川芎嗪(TMP)诱导肝癌HepG2细胞凋亡,探讨TMP抑制肝癌细胞增殖的作用机制。采用CCK-8法检测TMP对肝癌HepG2细胞增殖的影响及量效关系,进一步应用高内涵细胞成像分析系统(HCS)检测TMP对HepG2诱导细胞凋亡作用以及对细胞色素C的释放和线粒体跨膜电位的影响,并结合Western blot检测TMP对肝癌HepG2细胞cleaved-caspase-3和cleaved-caspase-9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TMP对HepG2细胞增殖有抑制作用,并呈现剂量依赖性,可显著诱导HepG2细胞凋亡,增加细胞色素C从线粒体中释放到细胞质中,且能降低HepG2细胞内线粒体跨膜电位水平,以及显著提高肝癌HepG2细胞中cleaved-caspase-3及cleaved-caspase-9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TMP具有抑制肝癌HepG2细胞增殖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通过线粒体途径触发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扶正消瘤颗粒含药血清对肝癌HepG2细胞增殖及凋亡相关蛋白的影响。方法: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6个组,每组10只,分别为扶正消瘤颗粒低剂量组、扶正消瘤颗粒中剂量组、扶正消瘤颗粒高剂量组、5-氟尿嘧啶(5-fluorouracil,5-FU)组、联合组、对照组。中药各剂量组给予不同剂量扶正消瘤颗粒灌胃;5-FU组给予5-FU腹腔灌注;联合组给予中剂量的扶正消瘤颗粒灌胃,同时给予5-FU腹腔灌注;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检测肝癌HepG2细胞增殖;Annexin V-FITC/PI双染流式细胞法检测肝癌HepG2细胞凋亡;Western-Blot法观察各组肝癌HepG2细胞P53蛋白、Bcl-2蛋白和Survivin蛋白的表达。结果:扶正消瘤颗粒含药血清可抑制肝癌HepG2细胞的增殖,并呈时间、剂量依赖性;其中联合组对肝癌HepG2细胞的抑制率最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浓度扶正消瘤颗粒含药血清均可诱导肝癌HepG2细胞的凋亡,联合组凋亡率最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各扶正消瘤颗粒含药血清组均可下调Bcl-2和Survivin蛋白的表达,增强P53蛋白的表达。结论:扶正消瘤颗粒含药血清可诱导肝癌HepG2细胞凋亡,其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Bcl-2和Survivin蛋白的表达,增强P53蛋白的表达实现的。  相似文献   

5.
索拉菲尼联合三氧化二砷对肝癌细胞株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检测索拉非尼单药、As2O3,单药以及两药联合对肝癌细胞株nepG2的作用.探讨两药联用的协同抗肿瘤机制.方法 以不同浓度的索拉非尼和不同浓度的As2O3分别组成单药组和索拉非尼 As2O3联合用药组,另设不加药的对照组,作用于HepG2细胞.MTT法检测索拉非尼、As2O3单药及联用对HepG2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Annexin V-FITC/PI双染检测肿瘤细胞凋亡,罗丹明123染色观察细胞线粒体膜电位.Westernblotting检测ERK、P-ERK蛋白表达.结果 索拉非尼、As2O3单药与联用均能抑制HepG2细胞增殖,呈剂量.时间依赖效应,两药联用有交互效应(P<0.05).索拉非尼、As2O3单药与联用均能诱导HepG2细胞凋亡,联合组更为明显(P<0.05).两药联用能使线粒体膜电位明显下降,较两药单用和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用药后ERK蛋白表达无明显改变,而pERK表达下降,联合用药组尤显.结论 索拉非尼、As2O3单药及联用均能抑制HepG2细胞增殖,诱导其凋亡.索拉非尼与As2O3联合作用于人肝癌HepG2细胞具有协同作用,其机制可能是共同诱导线粒体膜电位下降及抑制Raf/MEK/ERK信号传导通路.  相似文献   

6.
半枝莲含药血清对肝癌H22细胞凋亡及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中药半枝莲提取物(Scutellaria Barbata extract,ESB)含药血清对肝癌H22细胞凋亡率及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小鼠H22肝癌细胞,以ESB高、中、低剂量含药血清培养液作用于H22细胞,并设立空白血清及5-氟尿嘧啶(fluorouracil,5-Fu)组(阳性对照组)。应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法检测药物对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透射电镜下观察肿瘤细胞的超微结构变化;碘化丙啶标记,流式细胞术检测肿瘤细胞周期及细胞凋亡情况;采用荧光探针罗丹明123负载,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H22细胞的荧光强度,分析H22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的大小。结果:ESB含药血清有一定的抑制H22细胞增殖的作用,高、中剂量组96 h抑制率分别为(47.5±6.4)%和(36.3±4.5)%。透射电镜下可见部分细胞呈典型凋亡形态学改变。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ESB中、高剂量组有明显的诱导凋亡作用,其凋亡率分别为(3.15±1.12)%和(7.83±2.25)%,与空白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空白对照组、5-Fu组和ESB低、中、高剂量,H22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分别为(245.45±67.37)、(127.42±41.35)和(213.68±65.52)、(186.34±56.37)、(142.65±39.44),各组线粒体膜电位与细胞凋亡率呈负相关(r=-0.826,P〈0.01)。结论:ESB含药血清可有效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肿瘤细胞线粒体膜电位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NO)对肝癌细胞线粒体膜通透性和胞浆中细胞色素C(cytC)含量的影响.方法用NO供体硝普钠(SNP)诱导SMMC-7721和HepG2肝癌细胞株凋亡,流式细胞术检测SMMC-7721和HepG2细胞凋亡率,MTT法观察肝癌细胞生长增殖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线粒体跨膜电位变化,Western blot检测胞浆中cyt C含量的变化,同时应用线粒体膜通透性转变孔开放抑制剂CsA和γ-谷氨酰半胱氨酸合成酶抑制剂BSO预处理细胞,并观察以上各指标的变化.结果 SNP能诱导人肝癌细胞SMMC-7721和HepG2凋亡,并可导致两株细胞线粒体跨膜电位下降,胞浆中cyt C含量增加,与SNP的作用时间成正比.CsA能够抑制SNP所致的肝癌细胞线粒体跨膜电位的下降及胞浆中cyt C含量的增加;而BSO则可促进线粒体跨膜电位下降,cyt C从线粒体释放到胞浆.结论 NO可能通过下调线粒体跨膜电位、开放线粒体膜通透性转变孔并释放线粒体cyt C,来诱导SMMC-7721和HepG2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四虫片含药血清对人肝癌HepG2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以及对肝癌细胞突变型p53表达的影响。方法用不同浓度的四虫片和氟尿嘧啶(5-Fu)分别加入肝癌细胞株中一起培养。用单四唑(MTT)法检测其对肝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用PV-9000二步法对突变型p53表达进行测定。结果MTT检测显示四虫片高浓度(25%)含药血清72h对肝癌细胞的抑制率为53%,5-FU(10μg/ml)对照组抑制率为22%,两组有明显差异(P〈0.05)。经药物处理后,两组所测变异型p53表达差异明显(P〈0.05),HOECHST染色试剂盒所测细胞凋亡率亦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四虫片能有效抑制肝癌细胞增殖,且能诱导肝癌细胞凋亡。其诱导肝癌细胞凋亡的机制可能与下调突变型p53蛋白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9.
陈沉  金岩  宋扬 《齐鲁医学杂志》2013,(4):283-285,288
目的观察刺参酸性黏多糖(SJAMP)体外诱导人肝癌细胞HepG2凋亡的情况,探讨SJAMP对HepG2细胞线粒体凋亡途径相关膜电位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肝癌细胞HepG2,用不同浓度的SJAMP(0.25、1.00、4.00mg/L)对其进行干预,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线粒体膜电位改变,Fura-2荧光显微镜检测细胞钙离子浓度改变。在相同条件下干预人正常肝细胞(张氏细胞)以观察其对正常细胞的影响。结果随着SJAMP剂量的增加,HepG2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及线粒体膜电位均降低,各干预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各干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F=183.36、264.24,q=3.26~35.67,P<0.05);而张氏细胞各干预组钙离子浓度及线粒体膜电位(除0.25mg/L SJAMP作用组线粒体膜电位高于其他组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JAMP可能通过降低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和细胞线粒体膜电位,诱导线粒体通透性的改变,启动细胞凋亡途径。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补肾方含药血清对人肝癌细胞株SK-HEP-1细胞增殖和细胞凋亡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用SD大鼠制备空白组、补肾组、索拉非尼组含药血清;培养并建立VEGF诱导的SK-HEP-1细胞模型,分别予药物血清干预。以MTT比色法检测各组对SK-HEP-1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与细胞凋亡,荧光Real-time PCR法检测细胞凋亡基因bax mRNA、bcl-2 mRNA的表达。结果:与空白血清组和VEGF组比较,补肾组含药血清可明显抑制SK-HEP-1细胞增殖(P0.01),提高SK-HEP-1细胞G1期的细胞比率(P0.05)以及细胞的早期凋亡率(P0.05)和总凋亡率(P0.05),上调bax mRNA基因表达(P0.05)和下调bcl-2 mRNA基因表达(P0.01),且补肾组和索拉非尼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方对人肝癌细胞株SK-HEP-1具有抑制细胞增殖和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阻滞细胞由G1期进入S期和G2期,以及上调bax和下调bcl-2基因表达,促进SK-HEP-1细胞的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川芎多糖抑制人肝癌细胞株HepG2增殖,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肝癌细胞株HepG2,加入不同浓度的川芎多糖,经MTT法检测HepG2细胞的活性,观察药物作用后的细胞形态,并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HepG2细胞周期。结果 HepG2细胞的存活率随给药浓度的增大而降低,抑制作用呈现出明显的剂量依赖性(P0.05);和空白组比较,药物作用48h后给药组G1期细胞百分含量明显升高(P0.01),S期细胞百分含量明显减少(P0.01)。结论川芎多糖对人肝癌HepG2细胞有明显的体外活性抑制作用,可能是通过将肿瘤细胞阻滞在G1期,从而诱导它的凋亡。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中药补肾健脾方含药血清对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细胞增殖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制备补肾健脾方含药血清,分为高、中、低浓度组;另设复方斑蝥组和甲状腺素组作为阳性对照组,并以空白细胞组作为空白对照组。培养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进行体外实验,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检测各组培养24、48、72 h时细胞增殖抑制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各药物组含药血清对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的抑制作用与浓度呈负相关、与作用时间呈正相关,在5%浓度、48 h作用下达到抑制率的高峰。中药干预组细胞凋亡率呈现浓度依赖性,高浓度组显著高于低浓度组(P〈0.05);复方斑蝥组的细胞凋亡率略低于中药高浓度组(P〉0.05),甲状腺素片组略高于中药低浓度组(P〉0.05)。结论:补肾健脾方含药血清可抑制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细胞的增殖,具有诱导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细胞凋亡的趋势。  相似文献   

13.
目的考察姜黄素体外对人肝癌细胞HepG2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的含药血清(0.5、5、25μmol/L)对肝癌细胞HepG2的影响。结果含药血清(含姜黄素血清)能明显抑制HepG2细胞增殖,其抑制强度随药物浓度和作用时间的增长而增强。结论姜黄素含药血清对体外培养的HepG2细胞具有抑制作用,能促进人肝癌细胞Hep G2的凋亡。  相似文献   

14.
白藜芦醇通过影响线粒体膜电位诱导HepG2细胞凋亡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 研究白藜芦醇诱导HepG2细胞凋亡的机制,探讨白藜芦醇诱导HepG2细胞凋亡过程中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方法采用MTT法测定白藜芦醇对HepG2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通过荧光染色及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电子显微镜观察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用Rhodaminel23和TMRE标记细胞线粒体膜电位(△ψ),并分别通过流式细胞仪和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检测。结果低浓度白藜芦醇(≤25μmoFL)对HepG2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不显著,而高浓度白藜芦醇(〉25μmol/L)显著地抑制HepG2细胞的生长,且呈时间和浓度的依赖性(F=18.532,P〈0.05);流式细胞术分析显示,白藜芦醇能显著诱导HepG2细胞凋亡,且呈浓度依赖性(P〈0.05);白藜芦醇能降低HepG2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结论白藜芦醇抑制HepG2细胞增殖,并诱导细胞凋亡,白藜芦醇使HepG2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去极化,提示线粒体膜电位去极化在白藜芦醇诱导细胞凋亡的过程中起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利用已建立的稳定高表达PIG11蛋白的HepG2细胞株,探讨PIG11蛋白表达对HepG2细胞凋亡的影响,以及线粒体膜电位改变和Cyt C释放在凋亡过程中的作用。阐明PIG11诱导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方法 PI染色,流式检测细胞的凋亡情况。用Rh123标记,流式测定线粒体膜电位。Western Blot检测胞浆和线粒体中Cyt C的含量变化。结果流式细胞仪检测Rh123荧光强度,结果显示:pLXSN-PIG11-HepG2细胞荧光强度(5.4±0.15)低于HepG2细胞(14.7±0.56)和pLXSN-HepG2细胞(13.2±0.53)(P〈0.01)。表明PIG11高表达诱导细胞凋亡过程中存在线粒体膜电位去极化。用CsA(10μmol/L)抑制各组细胞的线粒体通透性转移孔后,流式凋亡检测结果显示pLXSN-PIG11-HepG2细胞凋亡率明显降低。Western Blot检测发现存在线粒体Cyt C向胞浆释放。结论 PIG11高表达可诱导HepG2细胞凋亡,PIG11诱导细胞凋亡机制可能由线粒体膜电位改变及Cyt C向胞浆释放而介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RES)对人肝癌细胞HepG2凋亡的作用及其影响机制。方法选取对数生长期人肝癌细胞HepG2,分为对照组(DMSO)和RES组(40μmol/L),通过MTT检测RES对HepG2细胞增殖的影响;应用JC-1染色观察RES对HepG2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使用Western blot检测RES对HepG2细胞线粒体自噬相关蛋白PINK1及Parkin的影响;检测HepG2细胞自噬及凋亡相关蛋白Beclin 1及Bcl-2表达情况;使用TUNEL染色观察RES对HepG2细胞的凋亡作用。结果 MTT检测结果显示,经RES处理后12及24 h后,HepG2细胞增殖被明显抑制;JC-1染色结果显示,RES处理HepG2细胞12及24 h后,HepG2细胞线粒体膜电位显著降低;Western blot结果显示,RES处理HepG2细胞12及24 h后,线粒体自噬相关蛋白PINK1及Parkin显著上调;RES处理HepG2细胞12及24 h后,Beclin 1蛋白表达显著升高而Bcl-2蛋白表达量明显降低;TUNEL染色结果显示,经RES处理HepG2细胞12及24 h后,HepG2细胞的凋亡被激活。结论 RES可通过PINK1/Parkin介导HepG2细胞线粒体自噬,从而调节Beclin 1/Bcl-2复合体的表达,激活HepG2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17.
色霉素A2 诱导人肝癌HepG2 细胞凋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色霉素A2对人肝癌细胞HepG2 的凋亡诱导作用,以期为肝癌的治疗提供新的治疗药物。方法MTT法检测
色霉素A2作用HepG2、MCF-7、A549、7901 细胞后对细胞增殖的影响;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HepG2 细胞在色霉素A2(0、
60 nmol/L)的作用下,细胞染色质的变化;色霉素A(2 0、20、40、60 nmol/L)作用HepG2细胞24 h,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采用
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活性氧水平及膜电位水平的变化。结果色霉素A2对人肝癌HepG2细胞具有明显的抑制效果,且
呈时间,剂量依赖关系;药物作用细胞后,细胞染色质凝聚,染色加深;细胞形态方面发生细胞皱缩,并且细胞数目变少;流式细
胞仪测定结果显示,细胞凋亡率随药物浓度升高而增大,并且细胞内活性氧水平上升,线粒体膜电位水平降低。结论色霉素A2
诱导人肝癌HepG2细胞产生凋亡,其诱导HepG2细胞凋亡的机制可能与活性氧的升高及线粒体膜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18.
银杏叶总黄酮对人肝癌HepG2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银杏叶总黄酮具有诸多药用价值,文中通过其对体外培养的人肝癌细胞株HepG2的增殖与凋亡的影响,探讨银杏叶总黄酮的抗肿瘤活性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不同浓度的银杏叶总黄酮体外作用于人肝癌细胞株HepG2不同时间,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MTT法)检测银杏叶总黄酮对HepG2细胞增殖的影响,以脱氧核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TUNEL)法观察银杏叶总黄酮对HepG2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人肝癌HepG2细胞经银杏叶总黄酮处理一定时间后,增殖比率明显下降(P〈0.01),且具有剂量依赖效应;细胞凋亡明显增加(P〈0.01),也具有剂量依赖效应。结论银杏叶总黄酮对人肝癌HepG2细胞增殖有抑制作用,并能诱导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塞来希布(celecoxib)对人肝癌细胞株HepG2细胞生长及COX-2和NF-κB表达的影响,探讨celecoxib抗肿瘤作用的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的celecoxib作用于HepG2细胞,检测其对HepG2细胞增殖和凋亡以及COX-2、NF-κB表达的影响。结果:celecoxib呈剂量依赖性抑制HepG2细胞增殖,并诱导细胞凋亡;celecoxib处理组HepG2细胞COX-2和NF-κB蛋白表达明显减弱(P<0.05),COX-2蛋白表达和NF-κB蛋白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celecoxib明显抑制HepG2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COX-2和NF-κB的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萱草花总黄酮(HCBF)含药血清对人肝癌HepG2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HepG2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及低(900 mg·kg-1)、中(1800 mg·kg-1)和高(2700 mg·kg-1)剂量HCBF组。采用MTT法检测HepG2细胞生长抑制率,倒置显微镜下观察HepG2细胞形态表现,AnnexinⅤ-PI双染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细胞中凋亡蛋白Bax、bcl-2和Caspase-3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中和高剂量HCBF组HepG2细胞生长抑制率明显升高(P < 0.05或P < 0.01)。倒置显微镜下观察,HCBF组HepG2细胞体积缩小,形状不规则,细胞核呈浓缩和破碎状态。与空白对照组比较,中和高剂量HCBF组HepG2细胞凋亡率升高(P < 0.05或P < 0.01),bcl-2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 < 0.05或P < 0.01),Bax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 < 0.05或P < 0.01);高剂量HCBF组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 < 0.05)。结论:HCBF含药血清可以诱导HepG2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线粒体途经有关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