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1 毫秒
1.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继发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05例COPD继发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COPD继发肺部真菌感染临床表现无特异性,胸部X线表现以支气管肺炎为多见,病原菌主要以白色念珠菌为主.广谱高效抗生素、糖皮质激素的应用和低蛋白血症、高龄是继发真菌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降低COPD继发真菌感染发病率的主要途径是避免盲目使用高效广谱抗生素及糖皮质激素,预防医源性感染,增加患者的免疫力.  相似文献   

2.
肺结核合并肺部真菌感染103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肺结核患者合并肺部真菌感染的原因、临床特征和治疗。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2003年3月~2008年12月收住我院结核科的确诊肺结核继发肺部真菌感染的患者进行分析。结果:肺结核继发肺部真菌感染的患者中,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低蛋白血症、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及合并糖尿病是主要易患因素。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表现无特异性,确诊需结合痰涂片、痰培养,组织病理学和临床表现来确定。病原菌以白色念珠菌为主。结论:院内肺部真菌是肺结核病继发感染的重要病原体,免疫力低下是继发感染的基础,糖皮质激素和广谱抗生素的应用,是肺部真菌感染的条件,积极的综合治疗有助于提高肺部真菌感染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继发院内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表现和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10年1-12月患有COPD继发院内肺部真菌感染的患者共84例,对这84例患者的各项临床表现,包括病症表现、致病原因、病程、致病感染菌以及其使用抗生素和激素的情况进行检查,并统计。结果:患者继发院内肺部真菌感染的主要原因与糖皮质激素和广谱抗生素使用不当等因素有关,其中80例患者表现为痊愈或者是有明显改善效果,有3例患者自动出院,1例死亡。结论:安全正确地使用广谱抗生素与糖皮质激素类药品,可以有效治疗糖尿病等合并疾病,预防COPD继发院内肺部真菌感染。当患者被确诊为COPD继发院内肺部真菌感染后,要及时停止抗生素的使用,及时对其感染致病真菌进行分析,查明具体的致病真菌,然后依据不同的菌种来合理运用抗真菌药品,同时还要加强支持治疗。  相似文献   

4.
吴驰  黄江  邹俊  周仲伟  刘跃建 《西部医学》2014,26(9):1170-1172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的相关危险因素与预后。方法对2008年1月~2012年12月201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住院肺部真菌感染标本中真菌菌株进行培养鉴定,收集临床资料分析感染相关危险因子及预后。结果212株病原菌中,念珠菌占主要地位,占78.3%,其中白色念珠菌占60.8%,曲菌占21.6%。高效广谱抗生素、脏器功能不全和低白蛋白血症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继发真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合并真菌感染的临床表现无特异性,胸部CT表现以支气管肺炎为多见,早期抗真菌治疗预后较好,但需机械通气患者预后差。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院内肺部真菌感染病原菌以念珠菌及曲菌为主,曲菌、克柔念珠菌感染例数逐年有增多。真菌感染临床表现无特异性。需机械通气患者预后差。控制真菌感染发病率的主要途径是避免盲目使用高效广谱抗生素及糖皮质激素,预防医源性感染,提高患者免疫力。  相似文献   

5.
刘旭 《中外医疗》2010,29(33):15-15,17
目的探讨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继发肺部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及临床诊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1月至2009年11月我院呼吸内科收治的3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继发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临床表现、病程、发病原因、感染菌分析、使用抗生素、激素情况、治疗方法及治疗结果等。结果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继发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的发病原因主要与广谱抗生素及糖皮质激素的不恰当使用等有关。36例患者中29例患者痊愈或好转、4例患者好转、2例患者自动出院、1例患者死亡。结论正确、合理使用广谱抗生素及糖皮质激素,正确指导患者稳定期的治疗,积极治疗糖尿病等疾病是预防肺部真菌感染的关键。确诊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继发肺部真菌感染后应及时调整抗生素的应用,尽早、足量、根据不同菌种选用抗真菌药物,同时加强支持治疗。  相似文献   

6.
卢耀能 《中外医疗》2014,(21):34-35
目的:对老年人医院内继发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和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对患者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从真菌种类分布、基础病与肺部真菌感染、肺部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等方面就老年医院内继发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结果该组共分离真菌108株,白色念珠菌85株(78.70%)。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生医院内继发肺部真菌感染的比例最高,为39.58%。通过对比分析不同因素间的感染发生率发现,年龄〉65岁、广谱抗生素使用>7 d、长期使用激素、有创通气、有低蛋白血症、中性粒细胞比例降低是导致老年人医院内继发肺部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老年患者院内继发肺部真菌感染发病率较高。其中:白色念珠菌是导致老年院内继发肺部真菌感染的主要致病菌。年龄、抗生素和激素滥用、有创通气、低蛋白血症和中性粒细胞比例下降是老年人域内继发肺部真菌感染的主要危险原因。为了预防老年人医院内肺部真菌肝肺,并提高治疗的针对性,需要把握主要危险因素,并尽早进行痰培养等诊断手段,针对性的予以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深部真菌感染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肾移植术后31例肺部真菌感染和2例肠道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1例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痰真菌培养阳性22例,阴性9例,经过抗感染、调整免疫抑制剂及营养支持等综合治疗,治愈29例,死亡2例;2例肠道真菌感染患者大便真菌培养阳性,虽经积极治疗,但均死亡。结论深部真菌感染早期诊断困难,及时合理应用抗真菌药物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对于存在真菌感染高危因素的患者应给予药物预防。  相似文献   

8.
真菌病是由真菌和放线菌引起的疾病。老年人由于机体抵抗力降低,存在各种慢性疾病及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或免疫抑制剂等就会继发肺部真菌感染。我院于2000年3月至2005年9月使用氟康唑治疗肺部真菌感染56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肺结核并发肺部真菌感染的感染因素、临床特征、治疗及预后.方法 对在我院住院治疗的39例肺结核并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感染因素为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低蛋白血症.临床表现多不典型,痰培养以念珠菌多见(79.4%),且多合并一种或多种革兰氏阴性菌感染(76.9%).治疗主要以抗真菌为主,氟康唑在肺部真菌感染中是广泛使用的药物.结论 对肺结核并肺部真菌感染者应及时行痰真菌检查,早期治疗,以免延误治疗时机.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肺结核并发肺部真菌感染的感染因素、临床特征、治疗及预后.方法 对在我院住院治疗的39例肺结核并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感染因素为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低蛋白血症.临床表现多不典型,痰培养以念珠菌多见(79.4%),且多合并一种或多种革兰氏阴性菌感染(76.9%).治疗主要以抗真菌为主,氟康唑在肺部真菌感染中是广泛使用的药物.结论 对肺结核并肺部真菌感染者应及时行痰真菌检查,早期治疗,以免延误治疗时机.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重症肺部感染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对我院近年肾移植术后14例重症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14例重症肺部感染患者均发生于术后1~6个月内,痊愈9例,死亡5例。查出细菌感染3例,细菌合并真菌感染7例,巨细胞病毒感染3例,卡氏肺囊虫1例。【结论】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患者应早期重视,积极进行病原学检测,早期诊断、综合治疗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杜卫良 《中国现代医生》2011,49(34):130-131
目的 探讨老年肺部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特点、诊断以及治疗。方法 对我院34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合并肺部真菌感染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选择同期单纯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合并肺部真菌感染危险因素。结果 合并真菌感染组中低蛋白血症、侵入性操作、使用两种以上广谱抗生素和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最常见的感染菌株为白色念珠菌,经过治疗后,本组痊愈12例,好转11例,6例无变化,死亡5例。治疗有效率(痊愈+好转)67.6%。结论 院内真菌感染是呼吸道疾病的重要继发病症,分析老年人肺部继发性真菌感染的相关特征,对预防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李瑛  石理华  李辉  李静 《武警医学院学报》2009,18(2):120-121,124
【目的】探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在肾移植术后重症肺部感染患者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CRRT辅助治疗13例肾移植术后重症肺部感染患者的治疗结果,并评估其作用。【结果】早期应用CRRT治疗患者8例,治疗次数3~5次,患者痊愈。晚期应用5例,其中2例应用4~6次,痊愈。3例应用1次~2次,死亡。【结论】早期、足次应用CRRT是肾移植术后重症肺部感染患者的有效辅助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患者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治疗措施及其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月~2014 年9月我院器官移植科收治的176例肾移植术后并发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40例肾移植术后患者诊断为肺部真菌感染,对 这40例肾移植术后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影像学表现、病原菌培养或组织病理学检查、治疗以及其他相关病例资 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40例肾移植术后肺部真菌感染患者中男性25例,女性15例,平均年龄49岁,28例肺部真菌感染患者发 生在肾移植术后6个月内,病原菌培养阳性19例,病原菌中念珠菌属感染17例,其中白色念珠菌11例,克柔氏念珠菌2例,光滑 念珠菌3例,热带念珠菌1例,曲霉菌感染1例,假丝酵母菌感染1例,培养阴性21例,合并感染24例。采用抗真菌药物及辅助治 疗后38例治愈,死亡2例。结论肾移植术后肺部真菌感染多发生在术后6个月内,病原菌以白色念珠菌最常见,多为混合感染, 且病情重、发展快,应尽早明确诊断,及时采用抗真菌药物及综合措施是救治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黄志坚  李琦  王长征  钱桂生  宋鹏 《重庆医学》2007,36(19):1995-1996,1998
目的 了解肾移植术后严重肺部感染特点.方法 对24例肾移植后发生肺部感染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2例次痰培养提示病原微生物生长,10例肺泡灌洗中7例检出病原体;治愈15例(63%),死亡9例(37%).其中ARDS 13例,死亡6例(46%).在双肺影像学检查提示呈磨玻璃状者的9例中治愈7例(78%),死亡2例(22%).结论 肾移植术后严重肺部感染的病原体较为复杂,除细菌、结核感染外,真菌、肺孢子菌、病毒也较为常见,临床上争取早诊断、早治疗对降低病死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总结原位肝移植患者早期并发症的防治策略。方法: 对9例原位肝移植患者的早期ICU处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痊愈8例,死亡1例,围手术期成活率88.9%(8/9),平均ICU停留时间(11.3±4.8)天,ICU期间发生的并发症主要包括细菌感染2例,真菌感染1例,急性排斥反应2例,下腔静脉狭窄1例,急性肾功能不全1例,1例死亡患者的死亡原因为严重肺部感染、多器官衰竭。结论: 掌握原位肝移植术后患者的特殊病理生理学改变,并有针对性的进行ICU管理是提高原位肝移植早期存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吴胜 《中国热带医学》2013,(12):1538-1539,1542
目的对慢性肺部疾病同时并发真菌感染的情况进行分析。方法选择海口市第四人民医院2010年8月~2012年8月间诊治的542例呼吸内科慢性肺部疾病同时合并真菌感染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真菌感染的占38.7%;抗生素的长期应用占46.1%;白色念珠菌占75.3%,克柔念珠菌仅为2.6%。抗真菌治疗的总有效率超过80%。经过抗真菌治疗后,458例痊愈和好转,占84.5%;24例无效,占4.4%;14例恶化,占.2.6%;46例死亡,占8.5%,死亡的患者主要原因是由于基础疾病发作无法控制。结论当慢性肺部疾病患者长时间应用激素、抗生素等药物时应特别注意真菌感染的出现,可早期采取积极有效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8.
特重烧伤伴吸入性损伤的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特重度烧伤伴吸入损伤的治疗方法.方法总结和分析16例特重烧伤伴吸入性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该组吸入性损伤疗程20~35d,全部并发肺部感染,治愈14例,死亡2例,死亡率12.5%.其中死于ARDS 1例,死于肺部严重感染1例.烧伤创面愈合良好.结论按照输液公式根据病人具体情况进行液体复苏,早期气管切开,应用纤支镜检查和治疗以及机械通气,加强烧伤创面处理等是治疗特重烧伤伴吸入性损伤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肾移植术后并发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9,自引:5,他引:4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并发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肾移植术后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男55例,女13例;平均年龄35岁。发病时间平均为术后57d。结果68例患者中,真菌培养阳性47例,阴性21例。氟康唑100mg/次,3次/d,连续10~14d,治愈41例;两性霉素B脂质体50mg/d,连续10~14d,治愈21例;死亡6例。结论肺部真菌感染是肾移植术后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死亡率较高。早期诊断和治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肝移植术后患者人类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的较好的诊治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03年6月-2006年6月进行的78例同种异体肝移植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发生人类巨细胞病毒感染18例,出现发热12例,肺部感染5例,黄疸2例,6例无明显症状。经更昔洛韦治疗后,18例患者HCMV抗体、PP65和HCMV—DNA转变为阴性。结论 肝移植后HCMV感染与多种因素有关,积极预防、早期治疗是至关重要的,HCMV抗体、PP65和HCMV—DNA的应用能够对HCMV感染患者作出早期诊断,指导治疗。传统治疗与先驱性治疗其并发症相比较无明显差异。但先驱性治疗有针对性,能降低耐药的发生率,避免药物的毒性反应,有利于病人的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