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1 毫秒
1.
 【目的】 评价后凸成形骨水泥(PMMA)强化技术对骨质疏松情况下骶骨钉固定强度的生物力学影响,为骶骨钉翻修选择坚强的补救技术提供依据&#65377;【方法】 11具新鲜骶骨标本用于实验,双能X线吸收法(DEXA)评价骨密度&#65377;在同一骶骨上,依次建立非PMMA强化和PMMA强化骶骨钉的固定模型如下,A组:单皮质椎弓根钉;B组:双皮质椎弓根钉;C组:传统PMMA强化单皮质椎弓根钉;D组:后凸成形PMMA强化椎弓根钉;E组:后凸成形PMMA强化侧翼钉&#65377;在MTS试验机上对五种骶骨钉依次进行轴向拔出测试,记录最大承受拔出力并比较&#65377;【结果】 11具标本的平均骨密度为(0.71 ± 0.08) g/cm2&#65377;A组的螺钉拔出力(508 N)显著低于其它4种固定组(P < 0.05)&#65377;B组的螺钉拔出力(685 N)与E组(702 N)无显著差异(P > 0.05),但是,两者的拔出力均显著低于C和D组(P < 0.05)&#65377;重要的是,D组(986 N)的拔出力显著高于C组(846 N)&#65377;【结论】 在骨质疏松患者的骶骨固定中,双皮质骶骨椎弓根钉较单皮质具有显著的力学优势&#65377;骶骨椎弓根钉一旦发生松动,传统的和后凸成形PMMA强化技术均可成为补救手段,并且后凸成形PMMA强化骶骨椎弓根钉可获得最坚强的锚定&#65377;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不同骨密度下腰椎椎弓根螺钉固定在疲劳试验前后的生物力学比较,为临床工作提供生物力学参考.方法 取新鲜成年绵羊胸腰椎脊柱标本(T12~L5)27具,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分别为A组(盐酸脱钙0h,骨量正常)、B组(盐酸脱钙2h,骨量减少)、C组(盐酸脱钙4h,骨质疏松),每组9具.3组均采用在L4~L5上置入椎弓根钉棒系统.以(300士105)N的载荷对3组模型进行250 000次循环4个方向(前屈、后伸、左侧弯、右侧弯)加载,比较4组模型疲劳试验前后的脊柱活动范围、螺钉的最大拔出力、轴向压缩刚度.结果 与疲劳试验前相比,A组脊柱的运动范围值、轴向压缩刚度、螺钉的最大拔出力较试验前未见明显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C组脊柱的运动范围值、轴向压缩刚度明显增大,螺钉的最大拔出力明显减小,组内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疲劳试验后,骨量减少及骨质疏松对腰椎椎弓根螺钉固定影响较大,临床医师在该条件下不应行单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症状性椎体血管瘤的安全性、临床疗效,探讨术中先行椎体骨静脉造影是否能降低骨水泥(PMMA)渗漏的发生及提高临床疗效.方法 2001年3月至2010年1月,南京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放射科治疗椎体血管瘤患者45例共53节,均有不同程度胸背部或腰背部疼痛,其中马尾受压瘫痪1例,椎体压缩骨折3例.分为两组:A组为先行椎体骨静脉造影后再注入PMMA共23例27节椎体;B组为直接注入PMMA 22例26节.PVP后1~3 dCT复查观察PMMA分布及有无椎体周围渗漏.比较两组疗效、PMMA渗漏情况、注入量、手术成本及术中X线辐射时间.结果 PVP技术成功率100%,PMMA平均注入量3.96 ml.随访6个月~5年,除A组初期1例无效外,余44例术后1周疼痛均有改善,术后1、3个月疼痛进一步减轻,6个月及1年疗效均保持稳定,CR、PR和NR分别为84.5%、13.3%、2.2%.6个月时,A组有效率为95.7%,B组为1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23).CT证实PMMA椎旁渗漏共有8节,均无临床症状,其中A组有6节,B组有2节(P=0.140).A组平均注入PMMA量为3.70 ml,B组为4.23 ml(P=0.157);A组平均手术费用为7.24千元/节,B组为5.84千元/节(P=0.000),B组比A组节省约1.4千元/节;A组平均X线照射时间为13.28 min,B组为8.78 min(P=0.000),B组比A组减少约4.5 min.结论 PVP为椎体血管瘤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技术要领为经血管瘤侧椎弓根穿刺,PMMA应完全充填血管瘤并部分超出其边缘;椎体骨静脉造影不能提高PVP疗效和安全性,相反增加了手术成本和X线照射时间.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观察不同剂量利多卡因预防无痛人流术时丙泊酚注射痛的临床效果,探讨利多卡因的最佳剂量。方法选择拟行无痛人流术的患者150例,以手术时间为序随机分为5组,每组30例。观察A组、B组、C组、D组在给予丙泊酚前分别静脉推注利多卡因1.5m L、2.0m L、2.5m L、3.0m L;对照组不给予静脉注射利多卡因。分别观察5组患者丙泊酚注射痛的程度及利多卡因的不良反应。结果观察A组、B组、C组、D组丙泊酚注射无痛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B组、C组、D组与观察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头晕症状观察B组、C组、D组与观察A组、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耳鸣及唇舌麻木症状观察D组与观察A组、B组、C组及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无痛人流手术时预先应用利多卡因预防丙泊酚注射痛的最佳剂量为2~2.5m L,既能达到预防丙泊酚注射痛的目的,也可避免利多卡因剂量过大而出现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减压后采用单侧椎弓根螺钉加椎间植骨融合术和双侧椎弓根螺钉加椎间植骨融合术治疗退行性腰椎不稳症的疗效. 方法: 31例退行性腰椎不稳症患者,其中14例减压后采用单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加椎间植骨融合(A组),17例减压后采用双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加椎间植骨融合(B组).手术前以及末次随访时按日本矫形外科学会(JOA)腰腿痛疗效标准(29分法)进行评价,计算改善率和优良率,并随访观察植骨融合情况. 结果: 术中出血A组平均150 ml,B组平均280 m1;手术时间A组平均100 min,B组平均170 min.两组手术时间及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术前JOA评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4~37个月(平均21个月),末次随访时同组JOA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间JOA评分改善率、优良率以及植骨融合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 减压后采用单侧与双侧椎弓根螺钉加椎间植骨融合术都能有效治疗退行性腰椎不稳症.与后者比较,前者手术方法简单,是治疗退行性腰椎不稳可供选择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破骨细胞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颗粒诱导的骨溶解中的反应,以及盐酸巴马汀对破骨细胞的抑制作用。方法 将40只小鼠随机分为4组,构建颅骨模型。A、D组小鼠颅骨表面注射生理盐水,B、C组注射PMMA颗粒悬液。1 d后A、B组小鼠颅骨植入颗粒处局部注射PBS,C、D组注射盐酸巴马汀。14 d后处死小鼠,取出颅骨进行相关检查。结果 B组骨溶解明显,炎性细胞及破骨细胞计数较其余3组增多(P0.05)。骨矿物质密度和骨矿物含量检测结果显示,A、D组高于B、C组(P<0.05),而C组又明显高于B组(P<0.05)。结论 PMMA颗粒可以诱导骨溶解;盐酸巴马汀可抑制破骨细胞的分化成熟,进而抑制PMMA颗粒诱导的骨溶解,对假体无菌性松动有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新型丝攻结合骨水泥(PMMA)增强椎弓根螺钉稳定性的效果.方法 选取34个新鲜小牛腰椎,每个椎体的一侧椎弓根直接拧入螺钉(空白组);另一侧将PMMA(2.0mL)经新型丝攻注入钉道后拧入螺钉(实验组).24h后行轴向拔出实验和周期抗屈实验.结果 实验组中螺钉的最大轴向拔出力和能量吸收值均显著高于空白组(P<0.05);实验组中的螺钉能够耐受更大的负荷或者在同等负荷下产生较小的位移.结论 新型丝攻结合PMMA可以显著增加椎弓根螺钉固定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火柴样骨条与骨水泥在骨质疏松椎体椎弓根螺钉钉道强化生物力学性能研究,为临床应用椎弓根螺钉钉道强化技术提供另外一种选择及基础研究依据。方法采用4具成人尸体腰椎,选择腰1~5共20个椎体作为实验标本,通过骨密度(BMD)测量确诊为骨质疏松,随机分成3组,A组:8个椎体75%骨水泥钉道强化;B组:8个椎体火柴样骨条强化;C组:4个椎体单纯椎弓根螺钉固定作为对照。分别进行轴向拔出力实验和周期抗屈实验的力学测定。结果 3组最大轴向拔出力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周期抗屈实验时耐受最大负荷A组与B组比较无明显差异,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①骨水泥钉道强化和火柴样骨条强化都能够提高骨质疏松椎体椎弓根螺钉固定的即刻强度;②即刻稳定力火柴样骨条强化较骨水泥强化作用稍差,但在临床应用中,尤其是在钉道破损骨水泥使用受限,或者需要维持持续强度的患者更具意义,可作为临床上一种有效的选择。  相似文献   

9.
范永前  梁承伟  沈海敏 《上海医学》2004,27(8):578-580,F006
目的 评价腰椎管减压、后外侧植骨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的临床疗效。方法  1993年 1月~ 2 0 0 2年 9月对 74例腰椎退行性滑脱的患者行腰椎管减压、后外侧植骨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 ,采用的椎弓根内固定技术包括Dick 8例、Steffee 10例、RF 9例、Socon 2 5例、Tenor 2 0例、Moss Miami 2例。滑脱水平在L4的患者有 4 4例、L3 有 9例、L5有 16例 ,两节水平的滑脱有 5例。Ⅰ°滑脱 37例 ,Ⅱ°31例 ,Ⅲ°6例。患者平均年龄为 5 3.6岁 (30~ 79岁 )。根据手术前、后日本骨科协会 (TDA)评分评价临床症状改善的程度。结果 平均随访时间为 4 4个月 (12~ 10 4个月 ) ,所有患者最后随访的JOA评分中客观症状为 (6 .7± 1.0 )分 ,临床体征为 (4 .7± 1.1)分 ,日常活动为 (11.8± 1.9)分 ,总评分为 (2 3.0± 2 .5 )分。手术前、后的JOA评分比较 ,术后主观症状改善 70 % ,临床体征改善 6 8% ,日常活动改善 77%。根据患者的年龄分为A组 (30~ 39岁 )、B组 (4 0~ 4 9岁 )、C组 (5 0~ 5 9岁 )、D组 (≥ 6 0岁 ) ,以JOA的评分结果 >2 5分定为满意 ,A、B、C、D组的满意率分别为91%、75 %、6 9%、6 1%。结论 椎板减压、后外侧植骨融合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是治疗不稳定腰椎滑脱的一种有效方法 ,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慢性肝病(CLD)合并骨质疏松症(OP)患者骨吸收和骨形成指标变化及其与骨转换速率的关系。方法受试者分为4组:CLD合并OP组(A组),CLD无OP组(B组),非CLD合并OP组(C组)和正常对照组(D组),各组间在性别、种族和体重指数等因素上具有可比性;观测骨形成指标:骨钙素(BGP)、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骨AKP)和股骨颈抗骨折能力(FS),同步检测骨吸收指标:尿吡啶醚(PYD)和脱氧吡啶醚(DPD)。结果A组患者血清BGP和骨AKP水平明显低于C、D组(P〈0.05或P〈0.01),FS参数A组显著低于C、B组(P均〈0.05)。而尿PYD和DPD在A、B、C 3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除FS、BGP外,所有指标参数A、B、C 3组都分别显著高于D组(P均〈0.05)。结论GLD合并OP患者骨形成减少大于骨吸收增多,相对绝经后OP是一种低转换速率型骨质疏松。  相似文献   

11.
孙雅慧  刘鑫  唐旭炎 《安徽医学》2018,39(6):654-658
目的 比较上颌前牙区螺丝固位(SR)和粘接固位(CR)的种植修复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7月至2016年10月于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种植科修复的74例上颌前牙区缺牙患者(90颗种植体),根据临床固位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SR组(51颗)与CR组(39颗).比较两组修复后第1天和3、6、12个月边缘骨吸收、软组织指标和牙龈位置.结果 与SR组相比,CR组骨吸收量显著减少(F组间=14.644,P<0.05);改良出血指数(mSBI)显著增加(F组间=7.536,P<0.05);角化龈宽度(wKM)显著增加(F组间=11.489,P<0.05);牙龈边缘位置(GL)效果较好(F组间=6.407,P<0.05);两组改良菌斑指数(MPI)记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组间=1.525,P>0.05).CR组美观满意度较高(t=-3.35,P<0.05);刷牙出血满意度较低(t=3.022,P>0.05);总体满意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71,P>0.05).结论 在边缘骨吸收、wKM、GL和美观满意度方面,CR效果较好;在mSBI和刷牙出血满意度方面,SR效果较好.CR与SR在上颌前牙区的种植修复效果上各有优劣,需临床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剪切波弹性成像(SWE)定量参数对乳腺肿块良恶性的鉴别价值及与生物学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2018年9月—2021年10月于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超声科检查的100例乳腺肿块患者均接受SWE检查,根据手术或穿刺的病理结果分为恶性组和良性组.对比两组SWE定量参数,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SWE定量参...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价右美托咪定对老年肺部手术患者术后谵妄(POD)发生率、脑氧代谢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9月—2022年3月在安徽医科大学附属阜阳医院接受肺部手术的120例老年患者。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研究组麻醉诱导前泵注0.5 μg/kg右美托咪定,对照组麻醉诱导前泵注等剂量的0.9%氯化钠注射液。对比两组麻醉相关药物用量、苏醒质量及POD发生率、麻醉不良反应发生率,并观察入室后5 min(T0)、切皮时(T1)、手术结束即刻(T2)、术后12 h(T3)时血流动力学指标[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aO2)]、脑氧代谢指标[左、右局部脑氧饱和度(rScO2)]变化。结果 两组舒芬太尼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丙泊酚用量、瑞芬太尼用量比对照组少,拔管时间、恢复自主呼吸时间、睁眼时间及定向力恢复时间比对照组短(P <0.05)。两组不同时间点的MAP、SaO2、HR比较,经重复测量设计的方差分析,结果 ①不同时间点的MAP、HR比较有差异(F =43.624和39.652,均P <0.05),SaO2比较无差异(F =2.653,P >0.05);②两组MAP、HR比较有差异(F =85.694和93.624,均P <0.05),SaO2比较无差异(F =4.623,P >0.05);③两组MAP、HR变化趋势比较有差异(F =113.622和82.154,均P <0.05),SaO2比较无差异(F =3.654,P >0.05)。两组不同时间点的左、右rScO2比较,经重复测量设计的方差分析,结果 ①不同时间点的左、右rScO2比较有差异(F =54.626和53.958,均P <0.05);②两组左、右rScO2比较有差异(F =69.874和101.698,均P <0.05);③两组左、右rScO2变化趋势比较有差异(F =103.652和124.698,均P <0.05)。研究组POD发生率比对照组低(P <0.05)。两组麻醉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用于老年肺部手术中可降低麻醉药物用量,提升苏醒质量,改善脑氧代谢,稳定血流动力学,减少术后POD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比较个体化3D打印导板辅助上颈椎椎弓根置钉与徒手置钉的精准性。方法 选择2019年6月至2022年6月在蚌埠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就诊的上颈椎疾患患者20例,获取每位患者颈椎三维CT数据,根据置钉方式不同分为导板组和对照组,分别制作20例等比例3D打印上颈椎模型,导板组使用3D打印导板辅助上颈椎模型椎弓根螺钉置入,对照组在透视辅助下徒手置钉。根据椎体是否存在骨折,将导板组内20例模型分为钉道损伤组10例(寰椎骨折与枢椎骨折病例)和钉道完整组10例(畸形与关节脱位病例)。比较导板组和对照组螺钉可接受率、单枚螺钉置入时间差异;比较导板组术前理想钉道与术后实际钉道内倾角差异,对比钉道损伤组和钉道完整组置钉结果差异。结果 导板组螺钉可接受率为93.55%,高于对照组的79.03%(P<0.05);导板组单枚螺钉置入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导板组术前理想螺钉内倾角与术后实际螺钉内倾角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钉道损伤组螺钉突破椎弓根率26.7%高于钉道完整组3.1%(P<0.05)。结论 个体化3D打印导板辅助上颈椎椎弓根置钉在置钉精准度、安全性和置...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同步间歇指令通气模式下肺内、外源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侧卧位与俯卧位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6月—2021年12月宣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ARDS患者120例,根据病因及通气方法分为4组,其中肺内源性ARDS侧卧位治疗患者作为A组(29例)、肺外源性ARDS患者侧卧位治疗患者作为B组(30例)、肺内源性ARDS俯卧位治疗患者作为C组(31例)、肺外源性ARDS俯卧位治疗患者作为D组(30例)。对比4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气指标、呼吸力学指标、心功能指标、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记录患者治疗期间并发症、机械通气时间及近期预后。结果 4组患者体位变化前、体位变化1 h、体位变化3 h的PaO2、PaO2/FiO2比较,结果 ①不同时间点PaO2、PaO2/FiO2有差异(F =8.365和9.001,均P =0.000);②4组患者PaO2、PaO2/FiO2有差异(F =9.025和8.747,均P =0.000);③4组患者PaO2、PaO2/FiO2变化趋势有差异(F =8.779和7.988,均P =0.000)。4组患者体位变化前、体位变化1 h、体位变化3 h的气道峰压、呼吸浅快指数、HR、MAP、CVP比较,结果 ①不同时间点气道峰压、呼吸浅快指数、HR、MAP、CVP无差异(F =2.143、1.372、1.854、1.879和1.266,P =0.092、0.252、0.086、0.134和0.287);②4组患者气道峰压、呼吸浅快指数、HR、MAP、CVP无差异(F =1.869、1.752、1.003、0.803和0.708,P =0.084、0.157、0.459、0.494和0.548);③4组患者气道峰压、呼吸浅快指数、HR、MAP、CVP变化趋势无差异(F =2.246、1.657、1.963、2.010和2.225,P =0.079、0.177、0.080、0.114和0.086)。4组患者体位变化前、体位变化1 h、体位变化3 h的LVEF比较,结果 ①不同时间点LVEF有差异(F =6.011,P =0.000);②4组患者LVEF无差异(F =1.957,P =0.081);③4组患者LVEF变化趋势有差异(F =6.032,P =0.000)。4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无明显并发症发生。4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病死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同步间歇指令通气模式下肺外源性ARDS患者体位变化通气治疗血气指标改善优于肺内源性ARDS患者,俯卧位通气治疗ARDS对肺通气改善优于侧卧位。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艾司氯胺酮联合舒芬太尼对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后镇痛效果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6月—2022年1月在三亚中心医院行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的10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2例。对照组术后镇痛给予舒芬太尼,研究组术后镇痛给予艾司氯胺酮联合舒芬太尼。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镇痛相关指标。比较两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VAS)、血流动力学指标、疼痛应激指标及理查兹-坎贝尔睡眠量表(RCSQ)评分的变化。比较两组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舒芬太尼用量、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少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与研究组T1、T2、T3、T4、T5时VAS评分、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及平均动脉压(MAP)比较,经重复测量设计的方差分析,结果:(1)不同时间点VAS评分、SBP、DBP、HR及MAP有差异(F=8.257、6.814、8.679、7.035和6.548,均P=0.000);(2)两组VAS评分、SBP、DBP...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基于快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探讨超声引导胸椎旁阻滞(TPVB)在胸腔镜(VATS)肺叶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4月—2021年10月于长沙市第一医院接受VATS肺叶切除术的早期肺癌患者106例纳入研究。将患者分为TPVB组和EA组,各53例。TPVB组采用超声引导下TPVB+全身麻醉,EA组采用硬膜外阻滞+全麻。比较两组镇痛效果、生命体征、肺功能、术后恢复情况、术后并发症等。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6 h、12 h、24 h、48 h的静息状态下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比较,经重复测量设计的方差分析,结果 ①不同时间点间的静息状态下VAS评分比较有差异(F =25.842,P <0.05)。②两组患者静息状态下VAS评分比较有差异(F =101.268,P <0.05),TPVB组静息状态下VAS评分比EA组低,相对镇痛效果好。③两组患者静息状态下VAS评分变化趋势比较有差异(F =42.638,P <0.05)。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比较,经重复测量设计的方差分析,结果 ①不同时间点的MAP、HR、SpO2比较有差异(F =19.635、27.415、40.362,均P <0.05)。②两组患者MAP、HR、SpO2比较有差异(F =12.845、24.632、31.486,均P <0.05),TPVB组切皮时高于EA组。③两组患者MAP、HR、SpO2变化趋势比较有差异(F =89.563、102.542、117.635,均P <0.05)。两组患者拔管后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肺活量(VC)、每分钟最大通气量(MV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TPVB组术后48 h的FEV1、VC、MVV及拔管后与术后48 h的差值大于EA组(P <0.05)。两组患者术后拔管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TPVB组首次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短于EA组(P <0.05)。TPVB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EA组(P <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TPVB应用于VATS肺叶切除术的镇痛效果确切,有助于稳定患者血流动力学,保护肺功能,降低术后并发症风险,符合ERAS理念。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区域神经阻滞联合尼莫地平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膝关节置换术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21年8月—2022年7月德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48例拟行膝关节置换术的老年高血压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给予超声引导下区域神经阻滞,74例)、联合组(给予超声引导下区域神经阻滞+尼莫地平泵注,74例)。对比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和不同时刻血流动力学指标。对比两组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异常和药物使用情况。对比两组患者不同时刻疼痛评分、应激反应指标、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对比两组患者药物相关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睁眼时间和拔除喉罩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丙泊酚和瑞芬太尼使用量少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者T0、T1、T2及T3时SBP、DBP、HR、MAP比较,结果:(1)不同时间点的SBP、DBP、HR、MAP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0.038、8.416、8.035和7.549,均P <0.05);(2)两组患者SBP、DBP、HR、MAP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7....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定联合舒芬太尼在年轻患者术后谵妄的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笔者医院40例术后谵妄入ICU的年轻患者,随机分为4组,右美托咪定组(D组),舒芬太尼组(S组),右美托咪定联合舒芬太尼组(DS1组),小剂量联合组(DS2组),记录患者术后入ICU T1(0h)、T2(1h)、T3(2h)、T4(4h)、T5(8h)各时间点生命体征、视觉模拟评分(VAS)、镇静-躁动评分(SAS)、CAM-ICU评分、舒芬太尼总用量及呼吸遗忘次数。结果 与D组相比较,其余3组在T2、T3、T4、T5时刻VAS,SAS和谵妄的发生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T3、T4、T5其余3组心率,血压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S组相比较,DS1组在T3,T4,T5时刻VAS,SAS和谵妄的发生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S2组舒芬太尼使用量,呼吸遗忘明显低于S组和DS1组(P<0.05)。结论 对已发生谵妄的年轻患者,抑制疼痛可能是降低谵妄发生的基础,右美托咪定可以减少阿片类药物的使用,从而减轻其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大量液体复苏对急性重症胰腺炎(SAP)腹内高压及肾脏损害的关联性。方法:以60例SAP患者为研究对象,以AbViser法测量腹内压,将研究对象分为正常组、IAH组和ACS组,统计分析各组的一般情况、死亡率、液体复苏量及肾功能损害情况。结果:①本研究中IAH发病率为31.67%,ACS发病率为11.67%,ACS组死亡率显著高于正常组,分别为57.14% vs 5.88%,p=0.007;② 正常组、IAH组和ACS组3日液体平衡量组间比较具有差异,分别为4350±892ml VS 5512±1246ml VS 5974±1765ml,p<0.001;总液体累积量同样具有组间差异,分别为8530±2384ml、9403±2064ml、13172±2409ml,p<0.001;其中ACS组3日液体平衡量及液体累积量均为最高;③正常组、IAH组和ACS组肾功能生化指标血肌酐、尿素氮均具有组间差异,p均<0.001,ACS组血肌酐、尿素氮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组及IAH组,p<0.05。结论:SAP患者前3日液体累积量与腹腔内压增高、甚至ACS发生密切相关,而腹内压增高将进而导致SAP患者肾功能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