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周亚滨教授从“伤寒最多心病”立意,通过总结《伤寒论》一书对于心病的脉证及遣方用药,指出六经辨证体系对于心病证治具有指导意义。六经辨证是涵盖了八纲以及脏腑经络辨证的学说,能够指导着脏腑经络生理、病理变化的辨证论治。文章整理周亚滨教授在基于六经病证分论的基础上,临证上运用六经辨证思维论治心病的辨证经验,用药上可概括以和、温、补、清、下法为多。  相似文献   

2.
基于“矫枉平衡”和“矫枉失衡”理论重新认识六经病的病理变化过程以及治疗用药思路。发现矫枉无力是六经病的发生前提,矫枉过正可致六经病传变,矫枉生枝则六经病邪气内陷、变证丛生,认识到扶助正气、中病即止和适用法方是治疗六经病的基本策略。通过上述理论再议六经病,以期加深对《伤寒论》的理解,指导临床实践。  相似文献   

3.
本篇仅探讨易水王好古在易水学理论的影响及启发下,创新出阴证的脏腑辨证学说,并对阴证加以详细鉴别。以用药式理论框架为基础的三焦寒热用药及气血分证。六经分证则以六经通论内伤、外感。  相似文献   

4.
分析六经辨证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治疗中的运用策略。通过临床症状分析、方剂用药总结及治疗方案归纳,认为疫病辨证多可归于六经,防治所用方剂亦符合经方方证相应原则,可运用六经辨证方法辨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并举验案1则。  相似文献   

5.
《伤寒论》独特的六经辨证体系大大扩展了临床辨证疾病的范围。通过对临床中消渴病肾病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总结,发现其遵循由表入里、由轻到重的传变规律,与仲景疾病由三阳到三阴的六经传变规律相符合。本文借鉴仲景六经辨证的核心理论——"三阳三阴"理论,尝试以六经辨证体系辨证消渴病肾病,以六经辨证为依据立法指导消渴病肾病的诊疗及用药。  相似文献   

6.
“六经钤百病,经方起沉疴”是后世医家对医圣张仲景六经证及用药疗效非凡,能治疑难杂病、重大疾病的一种解释。  相似文献   

7.
基于龙砂医家柳宝诒医案研究,探析其六经辨证学术思想与用药特色,发现柳宝诒力畅寒温统一,明辨六经,依六经之证辨治六经,以"欲解时"辨治六经,以脉证相合辨治六经,以腹诊之象辨治六经,临床据证选用剂型,汤丸并用,讲求药物炮制,以药制药,善用鲜药,注重服药时间,分时而服,注重体质,善用膏方缓图调治。  相似文献   

8.
谭海灯 《新中医》2019,51(7):307-308
简版: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属中医学消渴痹证、血痹、痿证等范畴。通过整理经方治疗本病的相关文献,结合《伤寒杂病论》六经辨证理论,针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特征进行分经论治,以总结六经辨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用药规律,从而指导临床选方用药。……  相似文献   

9.
陈泳如  樊毓运 《河南中医》2012,32(8):954-956
目前糖尿病的中医辨证护理多集中于情志、用药及饮食三个方面,这难以全面体现中医院的护理特色;笔者根据张仲景的六经辨证思想,提出运用六经辨证的方法,来指导糖尿病的辨证施护.提出了辨证护理的原则和方法,对运用六经辨证进行中医护理的工作思路做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
《伤寒论》六经病欲解时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志娟  张建荣 《光明中医》2009,24(7):1225-1227
人与自然息息相关,故六经病欲解时与天地阴阳四时直接相关,阴阳营卫盛衰变化在疾病转归中起主导作用.辨明六经欲解时,对启发临床辨证用药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中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用药规律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总结糖尿病肾病临床辨证的基础上,分析了治疗糖尿病肾病的常用中成药及中药组方的规律,以及自拟中药方和单味药的用药特点;总结分析了糖尿病肾病中医微观辨证及临床疗效评价的现状和不足,加强对糖尿病肾病的临床和实验研究,遵循随机、对照、盲法等原则进行科研设计,更客观深入的了解中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深层机理。  相似文献   

12.
六经九分法是对《伤寒论》六经辨证的提升。介绍六经九分法的基本架构及其由来,简述提出六经九分法的原因,强调六经九分法与整个辨证论治方法的紧密关联。  相似文献   

13.
《伤寒论》中所述头痛对后世医家辨治头痛有很高的指导意义,但在病因病机、治法、方药等方面并不完善。清代医家充分肯定了张仲景《伤寒论》在辨治头痛方面的重要贡献,对头痛病因病机的认识更加详细,辨证更加复杂,治法和方药更加丰富和多样,弥补了《伤寒论》辨治头痛的不足,不但继承了《伤寒论》辨治头痛规律,更有很大的发展。具体体现在将四经头痛(太阳、阳明、少阳、厥阴头痛)发展为六经头痛,补充了太阴头痛和少阴头痛的空白,并且给出了具体治疗方药。  相似文献   

14.
很多学者认为张仲景据《黄帝内经》撰成了《伤寒杂病论》(简称为《伤寒》),因而以《黄帝内经》的六经、脏腑经络释《伤寒》,其结果是不能正确理解张仲景医学。笔者据考证资料证实,张仲景不是根据《黄帝内经》撰写的《伤寒》,它的主要内容方证,来自于《汤液经法》等经方医学。《伤寒》主要继承八纲辨证。并加入半表半里理念而形成了六经辨证。这样以六经为纲,以方证为目,形成了独特的辨证论治体系。《伤寒》的六经与《黄帝内经》的六经是不同的理论概念,在解读《伤寒》时,两种概念不能混淆。  相似文献   

15.
《伤寒论》六经辨证是在《黄帝内经》六经理论及脏象、经络两学说的基础上发展、完善而得来的,是中医的鼻祖。本文的主要目的是探讨《伤寒论》六经辨证在IgA肾病诊治中应用价值。IgA肾病又称为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在我国常见,其整个发病过程可视为从三阳经(太阳、阳明、少阳)转变为三阴经(太阴、少阴及厥阴)。IgA肾病在各经为病,脉症特点并不相同,因此IgA肾病采用六经辨证为指导,判断病情,能够有效防治IgA肾病,对临床具有重要的意义及价值。  相似文献   

16.
姜艳  赵凤英 《光明中医》2016,(9):1222-1223
通过运用《伤寒论》中经方麻黄汤及葛根汤加减治疗长期枕后头痛连及项背痛的太阳经头痛患者取得明显疗效的病例,体会《伤寒论》中"六经辨证"的运用及临床意义及麻黄汤和葛根汤选方用药的思路和配伍特点,介绍六经头痛的分型及太阳伤寒兼经络不舒证头痛的特点及《伤寒论》的动态辨证的思维方式的运用。  相似文献   

17.
辨证论治技能的培养,是中医学教育的重点问题之一,而辨证是中医诊断的核心。虽然有多种辨证方法,但六经辨证依然是最简洁、最容易上手的辨证方法。本研究以六经辨证为纲,从六经病特征开始,融汇八纲辨证、脏腑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融汇伤寒温病理论,一步一步启发中医学生临床思维方法。使中医学生易于掌握,受益终生。  相似文献   

18.
《伤寒论》六经辨治之法,与脾胃病息息相关,脾胃为气血化生之源,脾为五脏之本,行气于三阴; 胃为六腑之本,行气于三阳; 人体的营卫、体内阴阳,均靠脾胃后天的生化来补充。在气机生化理论中,少阳为三阳之枢,少阴为三阴之枢,故经络病变可导致脏腑功能失调,影响五脏六腑生理功能,导致胃脘痛的发生。本文从六经理论出发,可得出胃脘痛六经辨证规律,胃脘痛病在太阳,可从水饮内停证、上热下寒证、痰热互结证、寒热错杂证论治; 病在阳明,可从阳明热盛证、阳明腑实证论治; 病在少阳,可从胆热犯胃证、阳明里实证、胃气不和证论治; 病在太阴,可从邪陷太阴,中焦气机不和证论治; 病在少阴,可从胃热壅滞证、肝胃气滞证论治; 病在厥阴,可从寒热错杂证、血虚寒厥证论治,临床上应注意分经论治,因人而异,辨证论治,从而达到治疗胃脘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六经学说源于汉代张仲景。六经头痛即以六经理论为基础,将头痛分为六经辨证论治。为归纳六经头痛的特点,探讨六经辨治头痛理论发展,总结六经辨治头痛的研究概况,现以六经并且头痛、六经头痛并且辨证论治、六经辨证并且头痛等为检索式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等文献检索数据库中对2015年-2021年这六年间的六经辨治头痛的相关文献进行整理。认为六经辨治头痛可指导头痛的中医治疗,目前研究多集中于经方、针药结合、外治法的研究与应用,后续研究可往六经头痛传变和六经头痛引经药等方向上发展,使得研究方向和研究内容更具有多样性和综合性,让六经辨证更好的指导头痛的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20.
将六经九分法和三焦证治对照,提示三焦不同层次的证治要点,补充后世临床对治法方药的扩展,理解寒温在临床上的一体性,从理法方药的角度对经方和时方作融会贯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