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免疫球蛋白E(IgE)和痰液中Toll样受体2(TLR2)、Toll样受体4(TLR4)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以本院儿科门诊收治的126例支气管哮喘患儿为研究对象,其中急性发作期59例,临床缓解期67例,同期选取60例健康体检儿童作为对照组,应用肺功能仪检测肺通气功能,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IgE水平,采用流式细胞仪双色免疫荧光直接法检测诱导痰液中TLR2、TLR4表达量,分析IgE、TLR2、TLR4表达水平与肺通气功能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及临床缓解期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FVC、最大呼气峰流速(PEF)、痰液TLR2和TLR4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急性发作期FEV1、FVC、FEV1/FVC、PEF、痰液TLR2和TLR4水平明显低于临床缓解期(P0.05);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及临床缓解期血清IgE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急性发作期血清IgE水平明显高于临床缓解期(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血清IgE水平与FEV1、FVC、FEV1/FVC、PEF呈明显负性相关(r=-0.632、-0.470、-0.753、-0.610,P0.05),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痰液TLR2、TLR4水平与FEV1、FVC、FEV1/FVC、PEF呈明显正相关(r=0.526、0.427、0.614、0.596,P0.05;r=0.649、0.502、0.769、0.621,P0.05)。结论 IgE水平升高及TLR2、TLR4水平降低是支气管哮喘患儿发病重要的免疫因素,推测三者有望成为判断支气管哮喘病情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支气管哮喘患者诱导痰上清白细胞介素(IL)-17、IL-38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4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作为观察组,4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单次采集对照组患者的诱导痰上清,并分别于哮喘急性发作期与治疗缓解期时采集观察组的诱导痰上清.分别比较两组诱导痰上清中IL-17、IL-38水平,并分析观察组IL-17、IL-38与各肺功能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患者哮喘急性发作期时诱导痰上清中的IL-17水平高于缓解期水平及对照组,IL-38水平低于缓解期水平及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哮喘治疗缓解期时IL-38水平也低于对照组(P<0.05).急性发作期,哮喘患者诱导痰上清中IL-17水平与IL-38水平呈负相关,IL-17水平与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FVC、呼气流量峰值(PEF)、用力呼气50%肺活量的瞬间流量(FEF50%)、用力呼气75%肺活量的瞬间流量(FEF75%)、FEV1与预测值百分比、PEF与预测值百分比、FEF50%与预测值百分比呈负相关,IL-38水平与以上指标均呈正相关(均P<0.05).而临床缓解期哮喘患者IL-17、IL-38水平与以上各肺功能指标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 支气管哮喘患者诱导痰上清IL-17水平升高,IL-18水平降低,IL-17、IL-38可能参与哮喘的发病,且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哮喘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3.
曹霞  肖斌  朱涛 《西部医学》2015,(4):604-606
目的观察炎琥宁雾化吸入对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临床症状和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将100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常规治疗组(对照组)和炎琥宁雾化吸入+常规治疗组(观察组)。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3天后对患者第1s用力呼气容积(FEV1)占预计值%(FEV1%)、FEV1/FVC%和最大呼气流量(PEF)个人最佳值%(PEF%)进行检测,并对患者血中IL-4、IL-5和IL-13水平进行测定。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3天后肺功能指标(FEV1%、FEV1/FVC%及PEF%)及血中IL-4、IL-5和IL-13水平均有显著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患者肺功能指标(FEV1%、FEV1/FVC%及PEF%)及血中TNF-α、IL-4、和IL-13水平改善更加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炎琥宁雾化吸入可以有效的改善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的肺功能状态,同时炎琥宁对支气管哮喘相关的炎症反应亦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为进一步推广炎琥宁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奠定了临床基础。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究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E(immunoglobulin E,IgE)与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 hsCRP)的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9月至2021年12月延安大学咸阳医院152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入院时喘息控制状态分为急性发作组88例与临床缓解组64例,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50例为对照组。检测血清IgE与hsCRP水平及肺功能指标[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 FVC)、第1s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 FEV1)及1秒率(FEV1/FVC%)],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血清IgE、hsCRP与肺功能指标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分析血清IgE与hsCRP对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诊断价值。结果 急性发作组血清IgE与hsCR...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特布他林联合羧甲司坦片治疗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白细胞介素-33(IL-33)、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安庆医院收治的80例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n=39)和观察组(n=41)。对照组采用羧甲司坦片治疗,0. 5 g口服,每日3次;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特布他林,将2. 5 mg特布他林加入3~4 m L 0. 9%氯化钠注射液雾化吸入,每日2次,两组患者均治疗7 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血清IL-33、CRP、TNF-α、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用力肺活量(FVC)、FEV1/FVC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5. 12%(39/41)比71. 79%(28/39)](P <0. 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IL-33、CRP、TNF-α水平均低于治疗前,观察组患者血清IL-33、CRP、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 <0. 05);治疗后两组患者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VC、FEV1/FVC水平均高于治疗前(P <0. 05),且观察组各肺功能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7. 32%(3/41)比30. 77%(12/39)](P <0. 05)。结论特布他林联合羧甲司坦片治疗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的效果显著,可显著降低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血清IL-33、CRP、TNF-α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检测支气管哮喘患者外周血中血清白细胞介素33(IL-33) 的水平,探讨其与哮喘患者肺功能、免疫球蛋白 E(IgE)的关系及其在支气管哮喘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选择50 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作为实验组,均行肺功能及IgE水平检测,依据血清IgE水平将哮喘患者分为IgE升高组(n=25)和IgE正常组(n=25),另外选取20名健康对照者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ELISA 法检测受试者外周血中血清IL-33 水平,比较健康者和哮喘患者急性发作期及临床控制期血清IL-33水平、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和呼气峰流速(PEF);分析IL-33水平与肺功能和IgE水平的相关性。结果: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血清IL-33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IgE升高组患者血清IL-33高于IgE正常组(P<0.05);临床控制期患者血清IL-33水平低于急性发作期者 (P<0.05),但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血清IL-33与患者FEV1和PEF均呈明显负相关关系(r=-0.413,P=0.003;r=-0.504,P<0.001);哮喘临床控制期患者血清IL-33水平与患者FEV1和PEF 亦呈负相关关系(r=-0.386,P=0.006;r=-0.324,P=0.022)。结论: IL-33作为一种炎性因子参与了哮喘的免疫-炎症反应机制,并可能加剧哮喘患者肺功能恶化。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血清1-磷酸鞘氨醇(S1P)、脂氧素A4(LXA4)联合检测对成人支气管哮喘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哮喘发作期患者120例,按疾病严重程度分为轻度哮喘组(n=43)、中度哮喘组(n=43)和重度哮喘组(n=34);同时选取40例健康受试者为健康对照组。比较4组肺功能指标[1秒钟用力肺呼气容积(FEV1)与预计值比值(FEV1%)、用力肺活量与预计值比值(FVC%)、FEV1/FVC]及血清S1P、LXA4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方法对血清S1P、LXA4水平与肺功能指标的相关性进行分析;采用ROC曲线研究血清S1P、LXA4水平单项检测及两者联合检测对诊断成人支气管哮喘的临床价值。结果 4组FEV1%、FVC%、FEV1/FVC值及血清S1P、LXA4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6.255、209.605、26.220、571.290、284.822,均P<0.01),且随着哮喘严重程度的增加,FEV1%、FVC%、FEV1/FVC值及血清LXA4水平逐渐降低,血清S1P水平逐渐升高。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S1P水平与FEV1%、FVC%、FEV1/FVC值均呈负相关(r=-0.807、-0.860、-0.766,均P<0.01),血清LXA4水平与FEV1%、FVC%、FEV1/FVC值均呈正相关(r=0.655、0.707、0.819,均P<0.01)。ROC曲线结果显示,血清S1P、LXA4水平检测及两者联合检测诊断成年哮喘的AU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64(95%CI 0.801~0.913)、0.807(95%CI 0.737~0.865)、0.981(95%CI 0.946~0.996),敏感度分别为88.33%、86.67%、99.17%,特异度分别为77.5%、80.00%、92.5%。结论血清S1P、LXA4水平能反映成人支气管哮喘患者肺功能情况及疾病严重程度;两指标联合检测对成人支气管哮喘的临床诊断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呼出气一氧化氮(fractional exhaled nitric oxide,FeNO)水平对老年支气管哮喘治疗效果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取120例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急性发作期组74例、缓解期组46例)及60例健康老年人(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对比3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用力肺活量(FVC)值及FeNO值差异,并分析急性发作期患者治疗前、后不同时间的肺功能指标、哮喘控制(ACT)评分及FeNO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 急性发作期组FEV1%、FEV1/FVC水平明显低于缓解期组和对照组(P<0.05),FeNO水平明显高于缓解期组和对照组(P<0.05);缓解期组FEV1%、FEV1/FVC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FeNO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急性发作期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治疗后1、3、6个月的FEV1%、FEV1/FVC、ACT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FeNO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急性发作期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的FeNO水平与ACT评分呈负相关(r=-0.519,P<0.001).结论 FeNO是反映老年支气管哮喘急性期炎症损伤的重要指标,其变化对于评估哮喘的临床转归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清骨膜蛋白(PN)、微小RNA-155(miR-155)与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儿肺功能和免疫功能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儿90例为观察组,另选择体检健康的儿童9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PN、miR-155、免疫球蛋白A(IgA)、IgG、IgM、IgE水平及肺功能指标。比较不同预后患儿血清PN、miR-155水平。采用Pearson法对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PN、miR-155水平与肺功能、免疫功能及预后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儿血清PN、miR-155水平高于对照组(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儿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d)、最大呼气峰流速占预计值百分比(PEF%pred)、用力肺活量(FVC)及FEV1/FVC下降(均P<0.05)。观察组患儿血清IgA、IgG水平低于对照组,IgM、IgE较对照组升高(均P<0.05)。预后良好组患儿血清PN、miR-155水平低于预后不良组(均P<0.05)。哮喘患儿血清PN及miR-155水平与...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测量支气管哮喘患者治疗前后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及血清clara细胞分泌蛋白(CCSP)水平的变化,明确clara细胞及其分泌蛋白在哮喘发病中的作用,探讨内源性抗炎机制,完善哮喘的气道炎症理论.方法选择健康对照组15例,哮喘急性发作期和缓解期病人各15例,留取静脉血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用ELISA方法分别测定血清和BALF上清液中CCSP的水平,同时测定患者肺功能用力肺活量(FVC)、1s用力呼气容积的肺活量(FEV1)及呼气中段流量(MMEF),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哮喘急性发作组和哮喘缓解组血清及BALF上清液CCSP水平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哮喘急性发作组和哮喘缓解组血清及BALF上清液CCSP水平无统计学差异;哮喘急性发作组肺功能FEV1、FVC、MMEF显于低于哮喘缓解组及健康对照组P〈0.01,哮喘缓解组及健康对照组肺功能FEV1、FVC、MMEF值无统计学差异;[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冯丹 《黑龙江医学》2009,33(7):481-482,485
目的探讨IL-13基因多态性与哮喘患者及其一级亲属之间的关系。方法利用PCR技术、分子信标与毛细管电泳相结合的基因检测技术对45例哮喘患者及其一级亲属,以及43例健康儿童及其一级亲属IL-13 2044A/G基因突变进行分析。结果(1)患者组与对照组间比较,IL-13 2044A/G突变的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差别有显著意义(P〈0.025);(2)一级亲属与其对照组间比较,IL-13 2044A/G突变等位基因频率差别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IL-13 2044A/G突变与哮喘显著相关,IL-13 2044A/G可能是黑龙江地区哮喘的一个易感基因。  相似文献   

12.
刘贺临  甘斌 《中国现代医生》2009,47(32):30-31,35
目的探讨IL-13和IFN-γ在哮喘发病机制中的可能作用以及与哮喘发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各组患儿采血后以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检测外周血IL—13和IFN-γ水平。结果哮喘急性期II-13水平明显升高,IFN-γ水平明显下降;至哮喘缓解期,IL-13水平下降,IFN-γ水平则升高。急性期和缓解期IL-13水平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增高,IFN-γ水平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则下降;IL-13水平随病情的加重逐渐上升,而IFN-γ水平则随着病情的加重逐渐下降。结论IL-13和IFN-γ参与了哮喘发病,IL-13/IFN-γ失衡是其机制之一,两细胞因子变化水平与哮喘严重程度存在相关性,可作为病情严重程度判断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3.
18例血管免疫母T细胞性淋巴瘤临床病理特征与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管免疫母T细胞淋巴瘤(angioimmunoblastic T-cell lymphoma, AITL)的临床特征和病理表现,为本病的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回顾分析2002年7月至2007年9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明确诊断的18例AITL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其中男9例,女9例,发病年龄从14~70岁。结果:AITL主要表现为淋巴结肿大、发热、脾大和皮疹,伴有多克隆性高球蛋白血症和其他血液学异常如白细胞升高、Coombs试验阳性,常累及骨髓,具有特征性的病理组织学表现,免疫组织化学实验显示B-淋巴细胞趋化因子CXCL13阳性率为93.3%。结论:反复多次淋巴结等部位的活检有助于本病确诊,病理组织学检查结合免疫组织化学分型如CXCL13等具有重要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14.
宫颈鳞状上皮癌组织中CK13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CK13在宫颈鳞状上皮癌组织中表达差异的临床意义。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Elivision法,检测CK13在不同组织学分级的宫颈鳞状上皮癌组织和正常宫颈上皮组织中的表达差异。结果CK13在宫颈鳞状上皮组织中的表达与在正常宫颈上皮组织中的表达之间的差别有显著意义;在不同组织分级的宫颈鳞状上皮癌中,随着肿瘤恶性度增高,H-CK表达强度逐渐下降。结论CK13的表达随着肿瘤恶性程度的提高而下降,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CK13有利于更准确地判断宫颈鳞状上皮癌的生物行为和评估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中药治疗对哮喘大鼠IL-13 mRNA和TNF-α mRNA表达及IgE含量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随机分为中药治疗组(n=8),空白对照组(n=8),哮喘模型组(n=8),利用卵白蛋白(OVA)及氢氧化铝制作大鼠哮喘模型,在雾化激发期,中药组用杏仁、甘草等中药制成的溶液雾化大鼠,其余组用生理盐水代替.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细胞分类计数,采用免疫放射法、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半定量法分别检测各组大鼠血清和肺泡灌洗液(BALF)中免疫球蛋白E(IgE)含量以及肺组织IL-13 mRNA和TNF-α mRNA 表达. 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哮喘模型组大鼠IgE含量、EOS计数、IL-13 mRNA和TNF-α mRNA的表达显著升高. 与哮喘模型组比较,中药治疗血清IgE的含量、IL-13 mRNA和TNF-α mRNA的表达明显降低(P<0.05). 结论:中药治疗可抑制IL-13和TNF-α mRNA合成,改善哮喘炎症状态.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筛选并鉴定可和单核细胞表面CD13分子特异性结合的特异性短肽.方法 以CD13为靶分子,用噬菌体展示十二肽库进行筛选,通过亲和富集法筛选表达有特异性结合肽的噬菌体,ELISA鉴定所挑选噬菌体和CD13的亲和力,根据噬菌体基因序列推导出多肽序列.对筛选到的并经比对分析认为有生物学特性的多肽进行人工合成,通过免疫荧光技术检测多肽和THP-1细胞的结合情况、位置及WM15对多肽和细胞结合的阻断作用.结果 经过四轮筛选,与CD13特异性结合的噬菌体得到有效富集并最终接近饱和状态.第4轮筛选后回收率与第1轮相比,富集了30倍.挑取的20个噬菌体单克隆中,经ELISA鉴定有10个和CD13的亲和力较高,有阳性意义.经比对得到2个有生物学功能的多肽序列P9、P7,它们分别和人巨细胞病毒(HCMV)UL38、UL105基因编码的相应氨基酸序列有83%、100%相似性.免疫荧光检测可见多肽P9、P7和THP-1细胞的结合位于细胞膜表面.WM15可以不同程度的阻断多肽和细胞的结合.结论 成功筛选出了2条可和CD13特异性结合的短肽P9、P7,而且P9、P7可以和THP-1细胞膜表面的CD13分子特异性结合.  相似文献   

17.
幽门螺杆菌感染5种检测方法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83年Barry Marshall和Robin Warren分离出幽门螺杆菌(Hp)以来,目前认为Hp与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胃癌及粘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的发生密切相关。Hp感染的准确诊断在临床工作中显得尤其重要。目前Hp感染的诊断方法分为内窥镜依赖性检查方法和非内窥镜依赖性检查方法,但每种检查方法各有优点及不足。本文通过对136例患者在同一时间段内采用快速尿素酶试验(RUT)、细菌培养、组织细胞学(Giemsa染色)、^13C尿素呼气试验(^13C-UBT)、抗体免疫印迹等不同方法检测Hp感染,分析评估各种指标优劣,寻找检测Hp感染的可靠指标,为指导临床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原发性高血压(essential hypertension,EH)患者血清apelin-13水平的变化,并探讨apelin-13在EH中的作用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EH患者35例和健康人32例,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两组血清apelin-13的水平,并测定血清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空腹血糖(FPG)、脂联素(APN)等指标进行分析。结果①EH患者血清apelin-13浓度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17.61±6.52)pg/ml vs(29.58±15.19)pg/ml;P<0.01);②经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EH患者血清apelin-13与收缩压呈显著负相关,与APN、HDL-C呈正相关。结论 EH患者血清apelin-13水平降低,并与HDL-C呈正相关和收缩压呈负相关,提示apelin-13可能通过影响血脂代谢而参与高血压的病理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清瘟败毒饮对脂多糖(LPS)诱导急性肺损伤(acute 1ung injury,ALI)大鼠血清炎症因子IL-1β、IL-13水平的影响.[方法]144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泼尼松组和清瘟败毒饮大、中、小剂量组(n=24只).造模后连续用药3d,2次/d.于末次给药后24h、48h每组各处死6只大鼠,72h处死余下所有大鼠,ELISA法检测血清炎症因子IL-lβ和IL-13的含量;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结果]模型组各时相血清中IL-1β和IL-13水平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但IL-1β增加的速度明显高于IL-13;与同时相模型组相比,清瘟败毒饮各剂量治疗组(除24h小剂量组外)大鼠血中IL-1β含量均下降,IL-13含量均升高(P<0.05或P<0.01);LPS致ALI大鼠肺组织病理检查结果显示肺泡结构破坏或实变,肺泡隔增厚显著,毛细血管充血明显,肺泡腔内、细动脉周围和细支气管壁可见成堆炎症细胞浸润,而清瘟败毒饮干预组肺组织病理均有较大程度的改善.[结论]清瘟败毒饮可通过有效调节脂多糖致急性肺损伤大鼠血中炎症细胞因子IL-lβ和抗炎症细胞因子IL-13表达水平,促使炎症和抗炎症细胞因子趋于动态平衡,从而减轻肺部炎症细胞浸润,起到修复保护损伤肺组织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热瘀散对胃肠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13(interleukin,IL-13)的影响,探讨热瘀散治疗UC的作用机制。方法将雄性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柳氮磺胺吡啶组、热瘀散高剂量组及热瘀散低剂量组。采用高脂饮食、白酒加湿热环境干预法复制胃肠湿热证模型,2,4,6-三硝基苯磺酸诱导法复制UC模型,模型复制后给药15 d,再检测大鼠血清TNF-α、IL-13的含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热瘀散高、低剂量组大鼠血清TNF-α含量显著降低(P〈0.05),IL-13含量显著升高(P〈0.05)。结论热瘀散治疗胃肠湿热型UC的作用机制之一是下调促炎性细胞因子和上调抑炎性细胞因子,从而减轻炎性反应,促进溃疡修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