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分析宁夏农村居民慢性病患病现况及影响因素,为更好地解决慢性病人的卫生服务需求问题提供根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对宁夏17个乡镇2508户农村居民的基本情况、患病及就诊等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宁夏农村居民调查前半年内慢性病患病率为132.7‰,高于全国农村的平均水平(104.7‰)。患病率较高的疾病按系统别(前5位)由高到低依次是消化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肌肉、骨骼结缔组织疾病、传染性疾病、泌尿生殖系统疾病。性别、年龄、民族、文化程度是导致慢性病患病危险性增加的影响因素。结论不同人群慢性病患病率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加强对女性、老年人口、低文化程度人群的健康关注和干预,将有利于改善这一现状。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兵团城市和农场居民的健康状况及卫生服务需要量.方法:采取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对4 469户,13 126人进行家庭入户健康询问调查.结果:兵团居民的慢性病患病率为370.8‰,其中城市为465.8‰,农场为333.7‰,经统计学检验χ^2=198.142,P=0.000,城乡居民慢性病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兵团城市居民系统别慢性病患病率前五位依次是循环系统疾病(186.2‰)、肌肉骨骼系统疾病(78.4‰)、消化系统疾病*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资助项目:《兵团第二次卫生服务总调查》.(63.8‰)、内分泌、营养、代谢疾病(39.1‰)、呼吸系统疾病(36.6‰)3农场前五位依次是循环系统疾病(96.2‰)、肌肉骨骼系统疾病(71.1‰)、消化系统疾病(60.4‰)、呼吸系统疾病(29.8‰)、内分泌、营养、代谢疾病(16.0‰).兵团城市居民疾病别慢性病患病率前5位的分别是高血压病(80.9‰)、糖尿病(32.8‰)、类风湿性关节炎(29.6‰)、急慢性胃肠炎(27.4‰)、冠心病(24.7‰);农场前五位依次为高血压病(41.6‰)、类风湿性关节炎(32.‰)、急慢性胃肠炎(29.9‰)、胆结石胆囊炎(15.3‰)、糖尿病(12.2‰)、椎间盘疾病(8.8‰).结论:与1998年相比兵团城乡居民慢性疾病患病率上升迅速,老龄化和人们生活方式改变是导致慢性疾病上升的原因,慢性病已成为兵团疾病防治中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健康教育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及其疾病谱在吉林省不同地区、不同人群的流行状况,为制定慢性病防制的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于2012年抽取吉林省32个县(市、区)18~79岁23 050名居民进行面对面访谈以调查其慢性病患病情况;采用复杂加权的方法估计其慢性病的患病率。结果:吉林省成年居民慢性病总患病率为51.6%,农村(55.7%)高于城市(48.3%),女性(57.6%)高于男性(46.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患病率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系统别慢性病患病率前5位依次为循环系统疾病(23.5%),消化系统疾病(19.1%),骨骼肌肉系统和结缔组织疾病(18.1%),泌尿系统疾病(12.3%),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疾病(7.6%);疾病别慢性病患病率前5位依次为高血压(13.3%)、慢性胃肠炎及溃疡(11.4%)、椎间盘疾病(11.4%)、缺血性心脏病(7.7%)和关节炎(7.0%)。结论:吉林省成年居民慢性病患病率高于既往国内相关调查结果,不同地区、不同人群慢性病的流行状况存在差异,提示应加大对慢性病防治力度,结合慢性病流行特征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农村留守老人慢性病患病情况,探讨农村留守老人慢性病患病影响因素。方法:采取便利抽样方法,抽取吉林地区268名老人作为研究对象,描述农村留守老人慢性病患病情况,并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农村留守老人慢性病患病率为82.4%,患病种类前十位依次为高血压(41.9%)、肺部疾病(32.7%)、关节病(27.1%)、心脏病(25.3%)、胃肠疾病(17.2%)、脑血管疾病(13.3%)、糖尿病(13.3%)、癌症(13.3%)、白内障(6.5%)、风湿病(4.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是留守老人慢性病患病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农村留守老人慢性病患病情况严重,需采取多种措施降低慢性病患病机率,是今后农村社区卫生工作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四川省绵阳市60岁及以上老年人主要死因及其分布特点,为慢性病综合防治及公共卫生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14年绵阳市老年人死因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4年绵阳市60岁及以上老年人粗死亡率为22.89‰,标化死亡率为22.03‰,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随着老年人年龄增加,死亡率呈逐渐升高趋势;老年人前5位死因依次是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恶性肿瘤、消化系统疾病以及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疾病,前5位死因造成死亡人数占全部死亡人数的88.45%.结论 慢性病尤其是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和恶性肿瘤3种疾病是绵阳市老年人死亡的主要原因.绵阳市老年疾病的防治工作应以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和恶性肿瘤为重点.  相似文献   

6.
范惠民  闫翔  戎健  沈桂林  李钰  刘芳 《重庆医学》2012,41(2):160-162
目的了解成都地区军队离退休老干部慢性病患病情况及死因构成,为老年疾病的防治和老干部保健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本院2006~2009年度体检及住院期间病案资料,采用ICD-10编码为标准进行分类,对年龄大于或等于65岁老干部的慢性病、死亡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受调查离退休老干部患14个系统221种慢性病,其中96.21%同时患2种以上疾病;(2)患病率居前5位的疾病大类为泌尿及生殖系统疾病(83.18%)、循环系统疾病(79.06%)、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疾病(29.09%)、呼吸系统疾病(24.11%)、消化系统疾病(22.98%);(3)单病种以前列腺增生(72.25%)、高血压(58.16%)、冠心病(40.89%)、脑梗死(35.03%)、糖尿病(25.97%)为主;(4)死因构成前4位依次为恶性肿瘤(31.03%)、循环系统疾病(26.43%)、呼吸系统疾病(14.37%)、消化系统疾病(13.22%)。结论绝大多数离退休老干部同时患有多种慢性疾病,应进一步有针对性地加强医疗保健工作,以降低各系统疾病的患病率及死亡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黑龙江省居民的慢性病现状,并为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制定相关卫生决策提供建议参考。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样本,对居民进行入户问卷调查。结果按照人数和例数计算慢性病患病率,分别为271.0‰和382.2‰。与2008年调查相比,慢性病患病率上升了15个百分点,城市高于农村。结论我省慢性病不断增长,应针对人群在地区、性别、年龄等的不同特征,采取不同的慢性病干预措施,重点是心血管疾病和高血压的防治。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慢性病患病现状及趋势分析,探讨预防对策。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进行入户家庭访问调查,调查分层抽调全市三县(市)三区,共22个乡镇(街道)、42个村(社区、居委会)。最终抽取单位以户为单位,每个样本村(社区、居委会)中随机抽取100余户(100-150户),全市共抽取5 000户,每户被抽取的概率为1:166(抽取户数5 000/全市户数831 903)。结果按照人数和例次数计算慢性病患病率,分别为20.97%和27.37%。男女患病率分别为19.07%、22.83%。城市与农村患病率分别为22.95%、19.78%。按系统划分患病率位于前五位分别是循环系统、泌尿生殖系统、肌肉骨骼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的患病率最高,为13.13%,是泌尿生殖系统的4.41倍。按疾病别划分患病率较高的五种疾病分别是: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椎间盘突出、胃炎,分别为8.00%、3.86%、2.34%、1.04%、0.63%。35岁以后按人数计患病率随年龄的上升而增高,35岁组患病率10.95%,45岁组患病率24.42%,55岁组患病率36.19%,65岁组患病率达高峰,为49.04%。结论丹东地区城乡居民慢性病患病率处于较高水平,农村高于城市,从35岁以后增加比较明显65岁组患病率达到高峰。慢性病预防控制策略和措施亟待加强,老年人应作为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县农民慢性病患病情况。方法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对3个试点县3 373个农户进行入户调查。结果农民过去一年慢性病患病率为81.2‰,低于第三次全国卫生服务调查的120.5‰的农村平均水平。农民主要患的慢性病包括风湿和类风湿、慢性阻塞性肺病、高血压、骨质增生、慢性胃炎、心脑血管疾病、肾结石和慢性传染病等。不同年龄组所患疾病有所不同。慢性病患病率随年龄的增大而增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影响慢性病患病的因素有家庭人口数、性别、民族、婚姻状况、家庭经济收入水平和年龄。结论慢性病防治工作的重点是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群和少数民族人群。慢性病应该纳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补偿范围。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重庆市九龙坡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慢性病)现况.方法 采取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居民的慢性病患病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九龙坡区慢性病患病率为21.3%,其中城市慢性病患病率为27.0%,农村慢性病患病率为16.7%;慢性病患病率居于前三位的分别是高血压、糖尿病、慢性胃炎;城市与农村慢性病患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城市与农村居民高血压、冠心病患病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60岁与≥60岁居民高血压、糖尿病、慢性支气管炎、冠心病患病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居民慢性病患病率较高,城市居民高于农村居民,≥60岁老年人高于<60岁者.做好健康教育,加强疾病的监测,利用行为干预等手段控制慢性病人群的继续增加,可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近年新生儿、婴儿、成人麻疹患者逐年增加,临床表现一般仍较典型,成年人麻疹患者全身中毒症状较重。麻疹抗体检测结果阳性是主要的诊断依据。麻疹发病的双相移位的机理可能是,免疫保护力不足,婴儿出生时麻疹抗体力低。孕期母传胎的麻疹抗体减弱,母经乳汁传给婴儿的抗体减弱,成人麻疹抗体水平逐年下降。预防措施是怀孕前给予育龄妇女麻疹疫苗接种,鼓励母乳喂养,麻疹疫苗计划免疫适当提前,在成人追加麻疹疫苗的免疫,加强病毒变异的研究等。  相似文献   

12.
重度妊高征表现为高血压、蛋白尿、浮肿等症状 ,严重可以导致母婴死亡。对妊娠足月的重度妊高征 ,可以根据其临产与否及宫颈条件 ,立即决定其为阴道分娩或是剖宫产术。对于妊娠晚期的重度妊高征 ,因其胎龄不足月 ,胎儿生长发育及胎肺成熟度情况需通过一定时间的治疗 ,根据其病情变化来决定其治疗方案或终止妊娠的时机[1,2 ] 。这就需要我们对这一阶段的治疗进行监测 ,防止母儿并发症的发生。现将 2 0 0 0年至今我院收治妊娠晚期重度妊高征 30例的监测结果回顾分析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研究对象 选择孕 31~ 36周重度妊高征 30例 ,其中 …  相似文献   

13.
本文报告80例局限于小腿或手或足的银屑病。均经皮肤组织病理检查确诊。因部位比较特殊。受多种理化因素影响,使皮疹形态发生轻重程度不同的变化,常看不到典型损害,因而误诊为神经性皮炎,湿疹,慢性皮炎及癣等。作者对误诊原因进行了分析后,提出了鉴别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解决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中神经压迫。方法对1980~1998年再手术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讨论分析再手术原因,再次手术前影像学检查,观察病理变化以确定再手术方法。结果对11例随访6个月~1年,优7例(68.4%),良3例(36.8%),差1例(2.8%)。结论初次手术前详细查体和分析X线片,术中用导尿管和神经剥离探查,尽量避免髓核遗留,手术范围不宜太大,尽量减少对软组织和脊柱结构的破坏,避免形成硬膜囊与神经根粘连而致单纯形疤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降钙素原变化率的测定对细菌性肺炎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取住院治疗的细菌性肺炎患者72例,根据治疗效果分为治疗有效组(有效组)47例和治疗无效组(无效组)25例,对治疗有效组和无效组中的降钙素酶原变化及影响肺炎治疗效果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有效组治疗后3天及治疗后7天的降钙素酶原显著低于无效组的患者(P<0.05);年龄>65岁、心功能≥3级、COPD、糖尿病、肺部双侧受累(X线示)、菌血症、感染性休克和3天内降钙素酶原变化率<30%是影响细菌性肺炎治疗效果的危险因素;感染性休克、肺部双侧受累、3天内降钙素酶原变化率<30%及心功能≥3级是影响细菌性肺炎治疗效果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测定降钙素原变化率对细菌性肺炎的疗效评估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介绍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配合做法;方法:主要在手术配合的六个方面,解决防感染、防栓塞等问题。结果:30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均获成功,结论:手术配合是护士责任心和基本功的全面体现,对提高手术效果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18.
19.
20.
以^3氢-胸腺嘧啶核苷放射自显影法及HE染色,观察并分别测定了18例正常子宫内膜增殖中期,15例增殖晚期的腺上皮细胞或间质细胞的标记指数、分裂指数。结果显示:子宫内膜增殖晚期腺上皮细胞或间质细胞之LI均明显高于增殖中期。同时,增殖晚间质细胞之MI也明显高于增殖中期,即此两种细胞在增殖晚期中增生明显,其增生状态初步获得了定位定量测定的正常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