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在健康评估课程中以提升能力为导向的教学改革对护理专业本科生沟通能力的影响。方法对健康评估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并在2017级129名护理本科生(试验组)中进行教学实践。教学改革主要包括:基于学生思维特征分组,在教学中应用标准化病人,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采用"身份-现状-背景-评估-建议"专业沟通评价量规收集、传递病人信息。在教学后,应用职业素养评估问卷评价学生的沟通能力,以教学改革前的2016级86名护理本科生为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职业素养评估得分为(4.80±0.28)分,对照组得分为(4.37±0.4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121,P<0.001)。结论以提升能力为导向的课程教学改革对学生护患和跨专业团队沟通能力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基于慕课的“健康评估”混合式教学改革在护理本科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7年3—6月74名2015级护理本科生为对照组,接常规“健康评估”课程教学,将2018年3—6月57名2016级护理本科生作为观察组,接受基于慕课的“健康评估”混合式教学,用《健康评估学习自我效能问卷》调查并比较2组学生的学习自我效能水平,同时分析其期末理论和操作考试成绩差异及课程反馈评价结果。结果 观察组学习自我效能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其期末理论和操作成绩均优于对照组(P<0.01),对课程的反馈评价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基于慕课的“健康评估”混合式教学改革比传统教学能更有效提高护理本科生的学习自我效能、改善其理论和操作成绩及对课程的反馈评价。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应用标准化病人进行模拟教学对提高护理专业本科学生能力的影响。方法:将2010级50名护理本科生作为实验组,应用基于标准化病人的模拟教学;将2009级50名护理本科生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比较两组学生理论与实践考核成绩,并调查实验组学生教学反馈情况。结果:实验组学生实践考核平均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分别有94%、90%、84%、90%、96%的学生喜欢模拟教学、认为模拟教学有助于理论联系实际、能发现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培养沟通交流能力、锻炼批判性思维能力,仅有8%的学生认为会增加学生负担。结论:开展以标准化病人为基础的模拟教学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沟通交流、评判性思维等多种能力,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健康评估新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及应用效果。方法:将2013级124名护理本科生随机等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实践教学模式;试验组采用新实践教学模式:即改进问诊实践教学流程、实践教学同步开展养老机构实践、考核评价改革。结果:量化评价显示试验组健康评估能力5个指标的得分均高于对照组,五组数据之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质性评价显示无论是试验组学生还是教师均认为新实践教学模式有助于培养问诊及沟通能力、整体护理评估思维,有助于提高护理评估记录的书写质量和强化体格检查技能。结论 :健康评估新实践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护理本科生的健康评估能力。  相似文献   

5.
柴囡楠  )  赵莉  ) 《全科护理》2014,12(4):291-293
[目的]探讨学生标准化病人在健康评估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52名2010 级学生作为观察组,60 名2009级学生作为对照组.对照组应用传统教学方法,观察组采用学生标准化病人进行健康评估教学,选取5名2010级护理本科生为标准化病人的培训对象.比较两组学生健康评估考核成绩,并对观察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分析标准化病人教学效果.[结果]观察组学生健康评估操作技能考核成绩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44.2%学生认为学生标准化教学在健康评估中应用能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及协作能力、提高心理素质与职业道德素质培养,并能帮助相关专业理论知识学习;50%以上学生认为能提高应对临床能力、护患沟通能力、评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能力.[结论]学生标准化病人应用于健康评估教学有利于学生护理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6.
陈云  罗太珍 《全科护理》2014,12(4):289-290
[目的]探讨学生标准化病人在健康评估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52名2010级学生作为观察组,60名2009级学生作为对照组.对照组应用传统教学方法,观察组采用学生标准化病人进行健康评估教学,选取5名2010级护理本科生为标准化病人的培训对象.比较两组学生健康评估考核成绩,并对观察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分析标准化病人教学效果.[结果] 观察组学生健康评估操作技能考核成绩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44.2%学生认为学生标准化教学在健康评估中应用能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及协作能力、提高心理素质与职业道德素质培养,并能帮助相关专业理论知识学习;50%以上学生认为能提高应对临床能力、护患沟通能力、评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能力.[结论] 学生标准化病人应用于健康评估教学有利于学生护理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护理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方法,以提高护理实践教学水平.方法 将2004级统招护理本科生90人作为对照组,将2005级统招护理本科生90人作为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实验组在实验室建立贴近临床真实环境的模拟教学体系,与到医院进行临床教学结合起来,修改实践教学大纲,增加实验项目,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强化实践课考核,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以及临床操作技能.比较2组的教学效果.结果 在综合评价中实验组学生的素质、学生能力、总评价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实验组学生各项能力评分中,动手能力、学习态度、沟通交流能力、应变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 对护理实践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既满足提高临床质量安全的要求又满足提高学生临床技能的要求,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8.
问题-讨论-指导式教学法在《护理科研》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问题-讨论-指导式教学法(problem-discuss—guidance,PDG)在护理专业本科生《护理科研》教学中的可行性,为今后教学改革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04级护理本科生58名作为实验组,运用PDG教学法;2003级护理本科生41名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评价教学效果,比较两组学生理论考试成绩、小组开题报告成绩。结果实验组理论考试成绩和小组开题报告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PDG教学法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记忆和运用,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其创薪性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提高的同时,教师的教学水平也得到了完善和提高。  相似文献   

9.
《护理学基础》三位一体实验教学改革的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护理学基础》三位一体实验教学改革对教学的效果.方法 将2008级481名护理本科生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2009级522名护理本科生为实验组,采用三位一体实验教学法,课程结束后分别进行理论和操作考核评价.结果 操作考核成绩比较,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护生理论成绩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 《护理学基础》三位一体实验教学平台的建立,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实践操作技能和评判性思维能力以及自学能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加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方法:以某校155名护理本科生为教学对象,选择2006级护理专业本科生为实验组,201)5级护理专业本科生为对照组。对实验组进行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法的改革,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结果:实施届,实验组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学习积极性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设立项目、创设问题情景与专题研讨活动,引导学生开展研究陛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目的改革《基础护理学》实验教学方法,并了解其教学效果。方法选取平顶山学院医学院2010级、2011级专科护理学生共计290人为研究对象,其中2010级156人为对照组,2011级134人为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基础护理学》实验教学方法,实验组采用集体备课、师生共同准备用物和示教、案例教学、情境模拟、角色扮演、反馈讨论、播放视频及抽查回示等多种实验教学方法。学期结束时,比较两组学生的技能考核成绩、理论考核成绩及学生对实验方法提高自身能力的评价。结果除了测量生命体征这一项目外,实验组学生的技能考核各项目的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实验组学生的理论考核成绩为(78.61±2.73)分,对照组为(74.58±3.49)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9,P0.01);除学习兴趣、关爱能力和同学情感3项外,实验组学生对实验教学方法提高自身能力的评价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综合应用多种教学方法开展《基础护理学》实验教学,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为培养高素质应用性的护理人才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2.
冯小容 《全科护理》2011,(29):2711-2712
[目的]探讨实验教学方法改革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09级护理大专班5班学生为实验组,9班学生为对照组。实验组根据实验内容分别采用到临床病房或实验室与临床病房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实验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实验室教学方法。[结果]实验组健康评估技能考核成绩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81.54%学生支持实行新教学方法,而对照组学生则对传统教授法持保留态度,49.23%选择"说不清"。[结论]改革后的实验教学方法效果优于传统教学方法,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健康评估能力。  相似文献   

13.
郭晓娟 《全科护理》2013,11(3):272-273
[目的]探讨护理实践教学考核方式的改革方法,以提高护生的综合素质,适应护生的就业需求。[方法]以《急危重症护理学》实践教学作为研究课程,将2008级统招护理本科生54人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考核方式,将2009级统招护理本科生52人作为实验组,采用适应就业需求的考核方式,对两种不同考核方式下的护生综合能力进行比较。[结果]综合评价中实验组护生的软技能、临床实践技能、总评价及各项能力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在实习2个月后,实验组护生的病人满意度也高于对照组。[结论]适应就业需求的护理实践教学考核方式,能提高护生的综合素质,满足护生就业的需求。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以职业需求为导向的助产本科基础护理学教学改革的实施效果。方法以2010级95名本科助产专业学生为实验组,采用以职业需求为导向的教学改革方法,以2009级62名本科助产专业学生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课程结束后进行问卷调查,并比较两组学生期末考试成绩。结果实验组学生的各项考试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对课程教学效果评价认同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以助产职业需求为导向的基础护理学教学改革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职业素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师生一体化教学在临床实习护生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1年7月至2012年4月在华中科技大学附属荆州市中心医院的398名实习护生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一对一带教模式;2012年7月至2013年4月的403名实习护生作为实验组,采用师生一体化教学模式。评价并比较两组实习护生的月随机抽考合格率、结业理论考核合格率、护理教学差错发生率、护生临床能力及患者满意度。结果实验组实习护生的月抽考合格率、结业理论考核合格率、患者满意度、临床能力总评及各项临床能力自评(除临床管理能力外)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护理教学差错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师生一体化教学模式应用于临床实习护生的带教中,有利于强化带教老师的责任意识,调动实习护生的学习积极性,规范教学行为,降低护理教学风险,提高实习护生参与临床实践的能力,提升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系统化"院校合作"临床教学模式对本科护生实习效果的影响,为提高临床实习效果提供指导依据。方法选取某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本科实习护生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临床教学模式,实验组采用"院校合作"临床教学模式,包括组建教学师资、制订教学大纲、实施教学方案。教学结束后,比较两组本科护生临床实践行为表现及对教学模式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本科护生临床实践行为表现优于对照组,对教学模式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在本科护生实习中引入系统化"院校合作"临床教学模式,能提高实习满意度,为临床护理教学的改革和改善护理教学质量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发展性教学评价在护理本科生实习前技能操作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08级103名护理本科生作为试验组,2007级105名护理本科生作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教学评价,试验组采用发展性教学评价.比较两组学生的操作考试成绩,并对试验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试验组、对照组学生操作考试成绩分别为(86.39±5.91)分和(83.08±6.4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发展性教学评价有助于调动护理本科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8.
唐丽  李抗 《全科护理》2011,9(13):1129-1130
[目的]探讨循序渐进的案例教学在《健康评估》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07级30名护生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讲习课授课方法教学;2008级78名护生为观察组,采用循序渐进的案例教学法开展《健康评估》的讲习课教学。比较两组护生的理论考试成绩,同时调查护生对两种教学方法的教学效果评价。[结果]观察组理论考试成绩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生对教学方法的评价优于对照组。[结论]在《健康评估》课程教学中应用循序渐进的案例教学法有助于培养护生的临床实践和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五一体”教学模式(课岗一体、双师一体、教做一体、学做一体、教评一体)在内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以培养护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和应用能力。方法将2个大专班护生随机分为试验组54名和对照组52名。对照组按照传统教学模式授课,试验组按照“五一体”教学模式授课,学期结束后,两组护生进行内科护理临床能力综合考核,比较教学效果。结果试验组的理论考核(84.17±5.12)分,实训考核(86.98±3.74)分,均高于对照组的(79.37±6.22)、(80.96±5.6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4.33,6.43;P〈0.01)。对试验组37名护生进行随访,其中81.1%的护生表示“五一体”教学模式对提高她们的临床适应能力有帮助。结论“五一体”教学模式的应用提高了护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和临床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电子模拟人在健康评估实验教学改革中作用。方法:将2011级270名护理专业学生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试验组利用用电子标准化病人进行教学。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实验课成绩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期末总成绩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子模拟人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身体评估的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