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研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ACE)基因的插入/缺失(insertion/deletion,I/D)多态性与康巴藏族心功能的关系,以探讨康巴藏族是否具有优于其他地区藏族的遗传素质及体能.方法 将昌都地区的类乌齐和芒康两个县小学随机抽取的119名11~12岁儿童作为实验组,日喀则地区的白朗县和山南地区的曲松县抽取112名同年龄儿童作为对照组.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对ACE基因16内含子I/D(rs1799752)多态性进行检测;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心室每搏输出量、射血分数、心排出量等心功能指标;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男生组心排出量、每搏输出量等心功能指标实验组高于对照组、心率对照组高于实验组;女生组心排出量、每搏输出量、射血分数实验组均高于对照组.以上差异P值均小于0.05,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ACE基因I/D多态性位点DD、ID、II基因型频率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均没有统计学意义.II型个体每搏输出量、射血分数实验组均高于对照组;收缩压、心率对照组高于实验组;DD型个体每搏输出量实验组高于对照组;ID型个体其心排出量、每搏输出量、射血分数实验组均高于对照组,心率对照组高于实验组;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说明实验组康巴藏族的心功能在高原环境下强于对照组;但是该差异与ACE基因I/D多态性无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观察缬沙坦单纯和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48例高血压左心肥厚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48例高血压左心肥厚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24例。对照组采用缬沙坦实施治疗,观察组选用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实施治疗,观察两组血压的变化情况,监测两组治疗前后患者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IVSd)、左室射血分数(LVEF)、每搏输出量(SV)、每分输出量(CO)变化情况。结果:治疗之后患者的血压都有明显下降,但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之后患者LVDd、IVSd与治疗前降低,LVEF、SV、CO与治疗之前有所升高,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左心肥厚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血压,较好改善其左心肥厚及心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每搏输出量变异度在脓毒症休克液体复苏治疗中的指导作用.方法:对每搏输出量变异度的特点、机理、研究进展、应用范围、局限性等方面进行综述.结果:早期液体复苏在脓毒症休克治疗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可维持最佳前负荷,改善容量管理,防止由于低血容量导致的低灌注和过度复苏,可能进一步防止发生多器官功能障碍.因而治疗中监测血流动力学和容量的变化极为重要.脉搏波指示连续心排血量技术是新近出现的一种简便、有效的临床实时监测手段,测定每搏输出量变异度比传统的测定中心静脉压更准确地指导快速液体复苏.结论:每搏输出量变异对预测脓毒症体克早期液体复苏的效果具有良好的指导意义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早期液体复苏在脓毒症休克治疗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因而治疗中监测血流动力学和容量的变化极为重要.每搏输出量变异度比传统监测指标能更精准指导快速液体复苏,维持最佳前负荷,改善容量管理,防止由于低血容量导致的低灌注和过度复苏,并进一步干预多器官功能障碍的发生.本文将从每搏输出量变异的特点、机理、研究进展、局限性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超声心输出量监测仪(USCOM)评定危重症新生儿左心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危重症新生儿73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儿有无休克分为无休克组和休克组,分别有34例和39例.另选取同期来该院体检的37例健康新生儿作为对照组.各组均应用USCOM监测左心功能,...  相似文献   

6.
余意君  刘涛  李春霞  吴洪波 《广东医学》2014,35(15):2367-2369
目的 探讨体外反搏对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作用及治疗前后患者左室功能的变化.方法 选取未行血运重建的稳定型心绞痛患者42例,分为对照组和反搏组,行常规冠心病治疗者为对照组,在常规冠心病治疗基础上加用1个疗程体外反搏治疗者为反搏组,观察两组心绞痛疗效,并监测两组多项无创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结果 反搏组心绞痛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心功能等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体外反搏治疗一疗程后,反搏组心输出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心脏指数、每搏输出量、每搏指数、加速度指数、速度指数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体血管阻力、体血管阻力指数、收缩时间比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体外反搏在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张德春  黄伟  杨斌  邓利艳 《重庆医学》2018,(17):2364-2366
目的 应用电子心力测量法无创心输出量测量仪连续、动态监测脓毒症患者早期心功能,以降低脓毒症患者脓毒性休克发生率及病死率.方法 取2013年1月至2016年6月该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脓毒症患者43例,分为对照组及监测组,两组均按脓毒症集束化治疗方案严格治疗.其中对照组患者20例,该组患者在出现喘累、呼吸急促、肺部听诊有湿罗音、血压开始下降等临床症状时使用多巴酚丁胺(5~20 μg·min-1·kg-1)强心治疗;监测组患者23例,入院后应用电子心力测量法无创心输出量测量仪在入院即刻、24 h连续、动态测定心脏指数(CI)及心肌收缩指数(ICON),一旦CI<2.2 L/min,ICON<37.5,B型钠尿肽前体(ProBNP)≥900 ng/L即开始使用多巴酚丁胺(5~20 μg·min-1·kg-1)治疗.结果 对照组20例患者,发生脓毒症休克11例,发生率55%;死亡7例,死亡率35%.监测组23例患者,发生脓毒症休克8例,发生率34.79%;死亡6例,死亡率26%.比较两组患者脓毒症休克发生率及病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电子心力测量法无创心输出量测量仪对脓毒症患者病程中CI及ICON等心功能指标有较好动态监测,能用于脓毒症患者早期心功能的评估.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尿毒症患者动静脉内瘘6个月后对左心结构和功能的影响.方法: 应用超声心动图检查40例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前和透析6个月后的左心室结构变化指标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房内径、室间隔厚度、左心室后壁厚度和左心室质量指数及相对室壁厚度和心脏收缩功能变化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短轴缩短率、每搏输出量、心输出量及心指数),并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与透析前比较,尿毒症患者动静脉内瘘6个月后,室间隔厚度、左心室后壁厚度、左心室质量指数和相对室壁厚度均下降(P<0.01),左心室射血分数、每搏输出量、心输出量和心指数均增加(P<0.01).动静脉内瘘前后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房内径及短轴缩短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液透析早期部分尿毒症患者的左心室肥厚可以好转.超声心动图是检测左心结构与功能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无创超声心排血量监测仪(USCOM)监测在感染性休克早期液体复苏治疗过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0年9月至2015年4月本院急诊室及儿科重症监护病房(PICU)收治的60例感染性休克患儿.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30例)及观察组(接受USCOM监测)(30例).两组患儿均按照感染性休克指南给予相应治疗.观察组除接受常规治疗外,根据血流动力学监测调整补液量及血管活性药物剂量.结果 两组间治疗前的一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液体复苏过程中并发症(脑水肿、肺水肿及心力衰竭)发生率、多器官功能障碍发生率、住院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开始后1h,观察组患儿的输液量、血气分析(PH、BE)及血乳酸与常规治疗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治疗开始6h后,2组患儿的尿量、呼吸频率、心率、血气分析(PH)及血乳酸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儿的心率、平均动脉压、心输出量(CO)、心脏指数(CI)、每搏输出量(SV)、外周循环阻力指数(SVRI)在休克治疗开始前及开始后第1及第6h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USCOM对感染性休克早期的病情判断及治疗效果的评估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更准确地指导液体复苏、减少相关并发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0.
河北省体循环血管阻力异常的人群分布及相关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体循环血管阻力异常在健康人群中的分布特点及相关因素的影响。方法采用Bioz·com数字化无创血液动力学监护仪,检测999名健康人体循环血管阻力及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脉压、心率、心输出量、心脏指数、搏出量、搏出指数、左心射血时间、左心作功量等心功能指标,同时检测了血清总胆固醇及甘油三脂水平,并进行相关因素分析。结果体循环血管阻力异常有随年龄增长而增大的趋势;女性异常发生率显著高于男性(P<0·001)。相关因素分析显示,体循环血管阻力与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脉压、左心射血时间、体重指数、血清总胆固醇及甘油三脂呈正相关;而与心率、心输出量、心脏指数、搏出量、搏出指数、左心作功量及动脉顺应性呈负相关。其中心输出量和平均动脉压具有独立显著性影响。结论体循环血管阻力异常与年龄、性别及血压水平密切相关,其可能是早期心血管损伤的一个标志。  相似文献   

11.
加用参附注射液治疗感染性休克 4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参附注射液治疗肺部、肠道、泌尿道等感染所致感染性休克40例,并与单纯采用综合治疗的31例进行对照,结果表明,两组治疗前后血压、心率及尿量变化无显著性差异,但纠正休克时间治疗明显优于对照组,参附注射液对心功能有明显改善作用,每搏输出量、每分输出量、射血分数和心脏指数均较治疗前明改善。  相似文献   

12.
用 XG—2型血液循环功能测试仪,对28人放松功前和功中测试结果表明,在放松功中心率、平均动脉压与外周阻力下降,每搏输出量、心搏指数及左心有效泵力上升。提示放松功适用于早期高血压病、心动过速以及某些心脏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体外反搏对缺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缺血症状、心功能、心力衰竭标志物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180例缺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分为体外反搏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接受体外反搏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心绞痛疗效、心功能(超声心动图、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NYHA心功能分级)、心力衰竭标志物的变化.结果 反搏组心绞痛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反搏组心输出量(CO)和心脏指数(CI)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反搏组每搏输出量(SV)、每搏指数(SI)、加速度指数(ACI)和速度指数(Ⅵ)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体血管阻力(SVR)、体血管阻力指数(SVRI)和收缩时间比率(STR)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左室射血分数(EF)、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和胸腔液体容积(TF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心功能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反搏组NYHA心功能分级较对照组改善(P<0.05).两组治疗前NT-proBN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反搏组NT-proBNP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体外反搏可用于缺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缓解心绞痛症状,改善心功能及心力衰竭标志物.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新生儿早期母乳喂养与新生儿黄疸的关系. 方法 将分娩的足月生儿320名进行随机抽样分为观察组(母乳喂养组)和对照组(传统喂养组).每组160例,观察组在出生后立即母乳喂养并按需喂养,对照组在出生后4小时内给母乳喂养并每4小时喂养一次.动态监测,观察新生儿黄疸指标情况.  相似文献   

15.
王建侠 《当代医学》2021,27(29):98-100
目的 探究稳心颗粒联合酒石酸美托洛尔治疗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本院2018年2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82例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0)和研究组(n=42).对照组实施酒石酸美托洛尔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稳心颗粒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变化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前,两组心输出量、左心室射血分数和每搏输出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心输出量、左心室射血分数和每搏输出量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稳心颗粒联合酒石酸美托洛尔治疗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可明显改善患者心功能,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6.
郭屹 《中国现代医生》2013,51(2):142-142,145
目的研究妊娠期糖尿病产妇对新生儿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妊娠伴糖尿病产妇新生儿20例作为研究组,同时选择22例正常妊娠孕妇的新生儿作为对照组。所有新生儿均需要使用超声心动图检查心功能各项指标。结果研究组新生儿的心脏功能相关指标如主动脉峰速、肺动脉峰速、左心输出量以及左室壁收缩末期厚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而左室射血分数和右心输出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伴糖尿病产妇使新生儿心功能异常,需要进行相关处理。  相似文献   

17.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是目前世界上广泛使用的左心辅助装置,是抢救心脏泵衰竭的重要手段,主要用于治疗急性心肌梗塞合并心源性休克、心脏手术后低心排量、难治性左心衰等心血管疾病的有效措施之一,其疗效已得到公认.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分析无创心输出量监测心力衰竭早产儿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心力衰竭早产儿50例进行分析,分为观察组,同期选取50例正常早产儿分为对照组。采用无创心输出量测定技术监测心力衰竭早产儿治疗前后左、右心输出量变化,并与正常早产儿左、右心输出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前左、右心输出量比对照组新生儿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后12 h的左、右心输出量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24 h、48 h的左、右心输出量较治疗前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力衰竭早产儿采用无创心输出量监测效果确切,对临床治疗有良好的指导作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新生儿黄疸的早期治疗与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秀娥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35):197-197
目的探讨新生儿黄疸的早期治疗及临床效果。方法将100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均利用经皮胆红素测定仪对新生儿每日进行同一部位的皮肤测定,监测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情况。观察组实施早期综合干预法,对照组出生后3d内未给予任何处理。对比两组黄疸发病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高胆红素血症发病率明显降低,日平均胆红素下降至正常所需天数也明显减少,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新生儿黄疸进行早期动态监测及综合干预,可大幅度降低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病率,防止胆红素脑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增强型体外反搏技术在改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方面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7月至2020年7月延安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04例(年龄≥65岁),随机分为治疗组(54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接受增强型体外反搏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无创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者每搏输出量、心排血量、心脏指数、加速度指数、左心做功、左心做功指数均增加(P<0.05),外周血管阻力、外周血管阻力指数和收缩时间比率、胸液水平降低(P<0.05)。结论 增强型体外反搏技术可有效地改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