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手术治疗是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标准治疗手段。对于因心,脑血管疾病不能耐受手术和拒绝手术治疗的患者,放疗是最佳的治疗手段,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是近几年来发展的一项新的放射治疗技术,能最大限度地增加肿瘤的局部放射剂量,同时降低周围正常组织的放射损伤。我科于2008—2012年应用3DCRT方法,治疗40例NSCLC肺癌患者,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三维适形联合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和放射反应.方法 68例局部晚期NSCLC患者随机分成A组和B组,A组33例采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总剂量66~70 Gy/33~35次.B组35例3DCRT 60 Gy后采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RT)20 Gy/4次,每次500 cGy,隔日一次.结果 A、B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分别为56.3%和80.O%,其中完全缓解率分别为9.4%和28.6%(p0.05).A组患者中位生存期12.6个月,B组患者中位生存期18.3个月.两组患者早期放射反应主要为Ⅰ-Ⅱ级放射性食道炎和骨髓抑制,后期放射反应主要为Ⅰ~Ⅱ级放射性肺炎,两组发生率接近.结论 3DCRT联合SRT治疗局部晚期NSCLC的疗效优于单纯3DCRT.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后程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Ⅲ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和放射反应.方法 将82例Ⅲ期NSCLC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采用常规放射治疗,总剂量为60 Gy/30次,180~200 cGy/次,6~7周完成;B组常规放射治疗剂量36 Gy后采用3DCRT 24~28 Gy/11~13次,210~220 cGy/次,6~6.6周完成.结果 A、B两组患者的有效率分别为57.1%和80.0%(P<0.05);两组1年生存率分别为64.3%和72.5%(P>0.05);两组放射反应主要为Ⅰ~Ⅱ级急性放射性食管炎.结论 后程3DCRTⅢ期NSCLC的疗效优于常规放射治疗,能提高肿瘤控制率,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4.
放射治疗是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主要手段之一。三维适形放射(3D CRT)治疗技术,在肿瘤靶区受到高剂量照射的同时,可最大限度地保护周围正常组织,增加肿瘤区的放射剂量,提高局部控制率,减少了并发症的出现。我院从2003年10月开始采用3DCRT技术治疗NSCLC,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是一种新的提高放射治疗增益比的物理措施,可在提升肿瘤局部照射剂量的同时,降低周围正常组织的受量,用于原发性肝癌的治疗,可提高肿瘤局控率,延长患者生存期,减少放射并发症的发生.本文对3DCRT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7):110-113+117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癌患者螺旋断层放射与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剂量分布情况。方法 选择2018年6月~2019年6月在我院行放疗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30例为研究对象,均行CT平扫。分别制定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方案与螺旋断层放射治疗(HT)方案。比较两种放射方法靶区放射剂量分布情况以及危及器官放射剂量分布情况。结果 (1)两种放射治疗方法靶区(PTV)剂量分布:95%、100%处方剂量覆盖的靶区体积两组方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T放射治疗方法 CI显著高于3DCRT,HI显著低于3DCRT(P0.05),提示HT放射治疗方法适形度与靶区剂量分布均匀性均优于3DCRT。(2)HT照射方法对危及器官照射剂量的分布上正常肝脏组织平均照射剂量、肝脏V_(30)显著低于3DCRT(P0.05);HT对双肾的照射剂量显著高于3DCRT(P0.05)。结论 螺旋断层放射与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原发性肝癌,对PTV剂量分布没有显著差异,但是HT放射治疗的适形度与靶区照射剂量的均匀性要优于3DCRT。对危及器官照射剂量分布显示,两者在胃组织以及脊髓组织的照射剂量没有显著差异,HT在正常肝组织的平均照射剂量要低于3DCRT,但是对双肾的照射剂量要高于3DCRT。  相似文献   

7.
三维适形放疗技术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仇桂龙  王研  邢国林 《吉林医学》2008,29(17):1415-1416
目的:研究局部晚期NSCLC应用三维适形放疗技术(3DCRT)治疗的放疗方式、生存率及并发症。方法:收集65例行三维适形放疗治疗的局部晚期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运用3DCRT技术,患者照射剂量可以安全地提高到83.8Gy。90.3Gy为最大剂量,产生的放射毒性太大,有2例放射相关死亡,此剂量不能耐受。没有预防照射者选择性淋巴结转移率低于10%,这表明选择性淋巴结的预防性照射不是必需的。结论:3DCRT能改善肿瘤的局部控制率,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同时将放疗的剂量控制在接受范围内。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三维适形放射治疗 (3DCRT)复发性鼻咽癌的优点 ,并同常规放射治疗方法进行比较。方法  2 0例局部复发鼻咽癌患者采用全程三维适形放射治疗 (3DCRT) ,并与虚拟模拟二维放射治疗即常规水平对穿照射方法进行比较 ,通过三维剂量分布曲线及DVH评估两组治疗方法中原发灶、脑干、颞叶、视神经、颞颌关节、腮腺、垂体的剂量分布 ,并进行比较。结果 不论三维适形放射治疗 (3DCRT)和常规放射治疗 ,鼻咽GTV和CTV均可满意包括 ,但 3DCRT的适形度明显较优。以 95 %等剂量曲线给相同的处方剂量下 ,视神经、颞叶、腮腺、颞颌关节所受照射剂量差异均有显著性。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在上述器官的受量明显低于常规放射治疗。结论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 (3DCRT)在充分包含肿瘤同时减少了复发性鼻咽癌再程放射治疗中部分敏感器官的放射剂量。  相似文献   

9.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three-dimensional conformal radiother-apy,3DCRT)是20世纪9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带有革命性质的肿瘤放射治疗技术,被认为是21世纪肿瘤放射治疗的发展方向。其主要的优点在于放射剂量分布能和肿瘤的立体形状高度一致,而肿瘤周围的正常组织的受照射剂量较常规技术明显减少,因而能够提高肿瘤的受照射剂量。在一定的范围内,肿瘤剂量的增加能够提高肿瘤的局部控制率。国外应用3DCRT的初步结果证实了该技术提高了肿瘤的局部控制率。  相似文献   

10.
放射治疗是不能手术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但治疗结果令人沮丧.其5年生存率为5%~10%,局部控制率低是造成这一结果的一个主要原因.近几年来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技术进入临床后,提供了对肿瘤较高治疗剂量以改善并提高此类病人的肿瘤局控率及生存率的机会.自2002年11月至2003年11月间我放疗中心采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技术共治疗非小细胞肺癌26例,现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11.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中适形铅块的制作及验证结果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 ( Three- dimensional conformal radia-tion therapy,3DCRT)是利用立体定向定位技术 ,在三维空间方向上通过多个非共面照射野对靶区的适形集束投射 ,使照射剂量的分布与靶区形状相适合的一种精确放射治疗方法。3DCRT使靶区得到较均匀的高剂量的同时 ,而周围正常组织的吸收剂量很小 ,提高了放射治疗的增益比 ,进而提高了肿瘤的局部控制率 ,同时降低了正常组织的放射反应或晚期并发症的发生率。 3DCRT被放射肿瘤学界认为是本世纪初放射治疗的主流。适形照射野是 3DCRT完成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通过多野光栅和适形铅块…  相似文献   

12.
徐李容  陈铭忠 《广西医学》2004,26(4):536-538
非小细胞肺癌(NSCLC)常规放射治疗疗效较差,其5年的生存率仅为4 %~10 % [1,2 ] ,失败的主要原因有远处转移和局部复发。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threedimensionalconformalradiotherapy ,3D -CRT)是近年来发展的一项崭新的放射治疗技术,能最大限度地增加肿瘤的局部放射剂量,并减少  相似文献   

13.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 (Threedimensionalconformalradiother apy 3DCRT)是利用立体定向技术 ,在三维空间上通过拉弧或多野非共面集束照射 ,使靶区的剂量分布在三维方向上与靶区一致 ,靶区得到剂量均匀的精确高剂量 ,周围组织或器官受到较少剂量 ,从而提高肿瘤的局部控制率 ,减少放射反应和后遗症。 3DCRT作为一种治疗肿瘤的精确放射治疗手段 ,通过精确定位、精确计划及精确治疗三个过程 ,保证了放射治疗的精确性。科学合理的治疗计划最终要通过直线加速器来实现 ,故规范直线加速器的使用和管理 ,在保证 3DCRT的准确实施的过程中显得尤为…  相似文献   

14.
邓侃剀 《医学争鸣》2008,29(23):2173-2173
0 引言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是近年来逐渐推广的放射治疗技术,与传统的放疗技术相比,食管癌3DCRT其优点在于能实施精确肿瘤定位和精确治疗,从而给靶区以充足的剂量照射,并最大限度地减少危及器官受照剂量[1].我院2006-04/2008-06对住院的38例中晚期食管癌患者应用3DCRT治疗,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5.
<正>肺癌是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1],目前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 lung cancer,NSCLC)的治疗主要依赖于手术和放射治疗,但介于各种原因多数患者不能进行手术治疗,尤其是高龄患者[2-3]。肺组织是放射中度敏感器官,其放射耐受受照射总剂量、照射体积等因素的影响,常规放射治疗靶区剂量达不到NSCLC放射治疗剂量,肿瘤局部易复发,因此通过改变放疗技术提高靶区放疗剂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三维适形与调强放射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1月至2019年9月以来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收治的中晚期宫颈癌56例,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调强放射治疗(IMRT)组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各28例。观察分析两组不良反应、近期疗效以及肿瘤靶区及各危及器官的照射剂量等。结果 IMRT组急、慢性放射性直结肠炎低于3DCRT组(P0.05),且IMRT组骨髓抑制发生率低于3DCRT组(P0.05);两组治疗近期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患者1年生存率(OS)、无局部复发生存率(LRFS)以及无远处转移生存率(DMFS)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MRT组危及器官如直肠、膀胱、小肠、股骨头、双肾以及脊髓等受照射剂量及体积均低于3DCRT组(P0.05),且两组肿瘤靶区平均剂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MRT以及3DCRT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疗效相同,但IMRT能降低多种急慢性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对患者正常器官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同时还能减轻放射损伤,进而有效促进患者生存质量改善。  相似文献   

17.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Three dimensional conformal radiation therapy,3DCRT)通过三维空间上拉弧或多野非共面集束照射,使照射剂量的分布在三维方向上与靶组织的形状适合.3DCRT使靶区受到较均匀的高剂量的同时,周围正常组织的受量明显减少[1],提高了放射治疗的增益比,进而提高了肿瘤的局部控制率,同时降低了正常组织的放射反应或晚期并发症的发生率,从而是放射治疗学家长期追求的目标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18.
鼻咽癌调强放射治疗的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韦军葆  朱小东  唐步坚 《广西医学》2006,28(7):1045-1048
鼻咽癌是我国南方地区高发的恶性肿瘤之一,放射治疗是鼻咽癌首选的治疗方法,常规放疗的局部失败率在32%~60%之间[1~3],而鼻咽癌是剂量依赖型肿瘤,提高局部肿瘤放射剂量可以提高肿瘤的局控率和病人的生存率.由于鼻咽部周围紧邻脑干、脊髓、垂体、腮腺等重要器官,常规二维放射治疗在提高鼻咽局部肿瘤放射剂量的同时也会增加周围正常组织的受量,从而增加放射性毒副反应并可导致严重的后遗症.后装治疗虽然可以进一步提高早期病变的剂量,但对于比较深在的病变仍较为棘手,达不到剂量要求.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使鼻咽癌照射野的形状与靶区的形状更趋于一致,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放射治疗的增益比,但是3DCRT仍存在一些缺陷,如:对于某些形状不规则者,剂量分布仍然不尽人意;治疗计划仍过多地依赖于计划者的经验,对于比较复杂的计划制订,往往束手无策;对周围正常器官如腮腺的保护仍较棘手.调强适形放疗(IMRT)技术因其可以精确地在靶区形成更适形的高剂量,而靶区周围的重要器官能得以更好的保护,其逆向计划制定方法,也使得放疗计划可以更加优化.以下就鼻咽癌IMRT的临床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及正常组织反应。方法:对2002年4月~2005年4月病理确诊为NSCLC的25例进行3DCRT治疗。单次靶区处方剂量3.5~5GY,每周4次总剂量56~70Gy,中位剂量63Gy。90%等剂量曲线包括靶区。结果:25例患者均在3~4周完成,总有效率(CR PR)90%,随诊1、2年生存率44%(11/25)、36%(9/25)。放射性肺炎发生率12%(3/25),放射性食管炎20%(5/25)。结论:3DCRT为绝大多数NSCLC患者所耐受,有较好的近期疗效,并降低了并发症。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调强放射治疗(intensity-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IMRT)在宫颈癌首程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及放疗副反应。方法将2007年至2010年武汉协和医院收治的108例Ⅰ~Ⅱ期宫颈癌首程治疗患者,随机分为IMRT组及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imensional conformal radiation therapy,3DCRT)组,同步给予铂类增敏放疗及后装放疗,观察两种治疗方法疗效和毒副反应的差异。结果两组治疗近期疗效相当(P>0.05),1年的总体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OS)、无局部复发生存率(local recurrence-free survival,LRFS)和无远处转移生存率(distance metastasis-free survival,DMFS)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MRT组肿瘤靶区平均剂量和3DCRT组无显著差异(P>0.05),危及器官如直肠、小肠、膀胱等平均剂量均低于3DCRT组(P<0.01);IMRT组急慢性直肠炎及慢性膀胱炎发病率均低于3DCRT组(P<0.05);IMRT组骨髓抑制发生率略低于3DCRT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MRT与3DCRT治疗宫颈癌近期疗效相同,但IMRT能更好地保护正常器官,有效降低放射损伤,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