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临床导师团体辅导实训模式在护理专业学生(护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321名四年级五年制高职护生分为试验组(176人)和对照组(145人),两组职业生涯规划理论课及对照组实训课均由学校统一组织,试验组实训课则由临床导师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进行团体辅导。教学结束后,使用护生职业认同问卷、护生职业生涯规划问卷及团体辅导主观评价问卷进行效果评价。结果 试验组护生职业认同问卷总分及各维度得分、护生职业生涯规划问卷总分及职业认识和自我规划两个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团体辅导满意度较高。结论临床导师团体辅导实训模式有利于提升护生职业认同和职业规划水平,是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前移的有益尝试,能促进护理队伍的稳定和发展,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同理心培养对中职护生职业认同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本校中职护理专业一年级两个班级10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50人)与对照组(50人),对实验组进行为期10周的同理心培养,采用观察、访谈及《护生职业认同调查问卷》对两组护生的职业认同状况进行调查。结果实验组护生职业认同总分由干预前的(90.35±9.73)分提高到干预后的(95.68±6.50)分(P<0.05)。结论对在校护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同理心培养,有助于其职业认同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江苏医药职业学院护理专业学生的职业认同现状。方法采用《护生职业认同调查问卷》作为调查工具,对江苏医药职业学院一年级至三年级627名护理专科生的职业认同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护理专科生职业认同总分为(88.45±10.76)分,处于一般水平。不同年级护生职业认同总分及各维度得分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江苏医药职业学院护生的职业认同水平一般,可以从多方面、多角度采取有效措施对护生的职业认同进行研究、教育干预,以提高其职业认同水平,从而使护生今后更好地应对职业压力、倦怠等问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高职院校在校护生职业防护认知现状及原因分析。方法:采用自制职业防护相关调查问卷对500名高职护生进行调查。结果:职业防护知识得分为(5.64±1.31)分,职业防护意识得分为(22.46±1.23)分;不同性别、不同见习经历的护生职业防护知识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见习经历、护理是否为第一志的愿护生职业防护意识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校高职护生职业防护意识及知识掌握较好,但职业防护实践行为较差。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临床实习期护生的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提出应对措施.方法:按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某医科大学临床实习护生228人,采用自行设计的职业生涯规划问卷进行调查.结果:实习期护生职业规划问卷总体均值为(79.27±8.83),女护生、本科护生及有学生干部经历的护生职业生涯规划均值较高(P<0.05);护生在职业决策过程中收入因素起到主要作用,认为参与社会实践、提高个人能力有助于提升就业竞争力,对就业指导的需求主要集中在自我评价、职业分析规划及求职技巧三大方面.结论:实习期护生职业规划总体状况处于中等水平,应结合护生对职业规划的需求开展针对性、系统性、全过程指导服务,提高护生的职业素质和就业能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职业情感教育对护生职业态度的影响。方法采用"护士职业态度量表"对225名一年级护生的职业态度进行调查。随机抽取一年级两个班72名护生分别作为实验组(34人)与对照组(38人),对实验组进行为期10周的职业情感教育。结果实验组护生职业态度得分从(5.07±0.56)分提高到(5.71±0.85)分,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在校护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职业情感教育有助于其职业态度的转变。  相似文献   

7.
目的全面了解和分析我校本科男护生专业认同的现状,为进一步有的放矢地做好男护生的专业认同和专业思想教育提供依据。方法应用"本科男护生专业认同调查问卷"对我院37名本科男护生进行专业认同调查,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校本科男护生专业认同总得分为(71.92±8.18)(满分100),总体情况处于一般认同水平,但各维度得分均高于中位数,且专业技能、专业期望两个维度的得分相对较高。结论我校本科男护生的专业认同处于较理想状态,学校应进一步加强各项措施,继续提高本科男护生的专业认同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广西某高等医学院校临床实习护生职业防护知信行现状,为职业防护培训提供参考。方法 自行设计临床实习护生职业防护知信行问卷,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93名正在参加临床实习的护生进行调查。结果 临床实习护生职业防护知信行问卷总分为(153.44±12.42)分,其中职业防护知识问卷得分为(9.42±1.44)分,职业防护态度问卷得分为(64.02±4.92)分,职业防护行为问卷得分为(80.00±8.92)分。结论 临床实习护生的职业防护知信行整体处于中等水平,防护知识掌握不足、态度良好、行为操作规范性一般,因此高校和医院需要加强职业防护培训,使护生掌握丰富的职业防护知识,形成良好的职业防护态度,规范其操作行为。  相似文献   

9.
段湘辉 《基层医学论坛》2011,15(33):983-985
目的了解实习护生的职业认同感情况,分析其影响因素并提出对策。方法利用护士职业认同量表对衡阳市某医院实习的157名不同学历护生的职业认同现况进行调查,了解其影响因素。结果本科护生职业认同总体得分最低为(100.73±16.14)分,中专护生得分最高为(118.48±8.82)分;不同学历、不同志愿选择,职业认同得分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逐步回归显示,志愿选择、学历能解释职业认同总变异的25.30%.结论大多数护生的职业认同处于中等水平,本科护生较非本科学历护生、非自愿选择较自愿选择护理专业的职业认同感低,护理教育者应给予正确引导。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本科男护生职业生涯规划状况。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广东药学院护理学院本科护理专业男生63人,运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1)职业生涯定向:大多数男护生处于职业生涯未定性阶段。(2)专业兴趣:18.3%的男护生认为专业与个人兴趣都很重要,61.7%的男护生认为工作与个人兴趣都很重要。(3)职业认知:大多数男护生对将来可能从事的职业有一定了解,信息主要来源于父母、亲朋好友、师长及电视、电影、网络。(4)择业情况:71.6%的男护生认为择业与所学专业有关系,且绝大多数男护生对就业有信心,会根据自身专长和兴趣择业。(5)自我规划:51.7%的男护生清楚个人未来5年职业规划,但是了解职生涯规划方法和曾经接受过职业生涯规划辅导的男护生均不到一半,63.4%的男护生很有意愿或有意愿进修,绝大多数男护生对自身气质、性格、能力等有所了解。结论本科男护生职业生涯规划总体状况不容乐观,主要表现为:职业生涯未定向,专业与个人兴趣不符,就业充满信心但对职业缺乏深入认识,职业生涯规划意识缺乏。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云南省护理本科实习生的职业认同现状。方法采用职业认同量表对云南省某教学医院实习的136名护理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云南省护理本科实习生职业认同总体得分为(109.25±20.17)分,护生职业态度维度得分为(26.79±6.27)分,护生对职业贡献的意志维度得分为(20.61±4.23)分,护生职业获益感维度得分为(26.18±4.21)分,护生职业价值观维度得分为(17.62±5.19)分,护生择业动力维度得分为(18.43±3.54)分。结论云南省护理本科实习生职业认同总体处于中等水平,其中护生职业态度维度和护生职业获益感维度得分最高。结论护理教育者应该采取积极措施改善护理临床学习环境,提高护理本科实习生的职业认同感。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综合分析疫情背景下护理本科专业实习生职业认同与职业兴趣的相关性,探讨提高护理本科专业实习生职业认同的方法。方法 2022年4月至6月,随机抽取泸州市5家三级医院370名护理本科专业实习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编制的通用数据问卷、护理专业职业认同量表和职业兴趣问卷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护理本科专业实习生职业认同总得分为(110.40±5.14)分,呈中等水平,职业兴趣得分现实型为(10.46±0.51)分、社会型为(10.28±0.77)分和传统型为(10.41±0.52)分,三种职业兴趣类型得分与职业认同呈正相关。结论 疫情背景下护理本科专业实习生职业认同水平较低,在护理教学课程中应采取多元化专业教学策略,侧重培养本科护生职业兴趣,不断增强职业认可教育,有利于护生对职业认同的主动积极转变。  相似文献   

13.
胡曼曼  钱志刚 《蚌埠医学院学报》2021,46(1):111-114, 119
目的了解男女护生职业态度现况,掌握职业态度影响因素在男女护生中的差异。方法男生采取条件抽样,女生采取便利抽样的方法,对某医学院校在校护生进行调查。结果护生的职业态度得分为(4.34±0.65)分,其中男、女护生职业态度得分分别为(4.29±0.71)分、(4.36±0.63)分,不同性别护生的职业态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级、家庭居住地、专业选择动机、职业兴趣和职业选择的护生职业态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P < 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家庭居住地、专业选择动机、职业兴趣和职业选择均为护生职业态度的独立影响因素(P < 0.01)。护生职业态度影响因素的性别差异研究中,家人态度、本专业和其他专业学生态度、学校态度以及自身对专业的认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P < 0.01)。结论男女护生职业态度均偏消极、缺乏职业兴趣;家庭居住地、自身意愿和兴趣影响护生的职业态度;护生职业态度影响因素的性别差异受社会传统观念影响深刻,学校及护理教育者应加以重视。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对康复护理专业学生的职业认同水平和职业自我效能水平进行调查研究,并探讨二者的相关性.方法 对我校三个年级的97名康复护理专业在 校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问卷使用护士职业认同量表和护生职业自我效能问卷.结果 调查发现职业认同平均得分为(37.88±5.53)分;职业自我效能平均得分为 (93.53±14.44)分;二者呈正相关关系(r=0.473,P <0.01).结论 我校康复护理专业学生对本专业的认同水平较高,职业自我效能水平对职业认同水平有正向促 进作用.施教者应尽可能地提高康复护理专业学生的职业自我效能水平,提高护生对该专业的认同水平,增强其从事康复护理工作的热情与信心.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护理专硕研究生实习压力、应对方式以及与职业认同感的关系.方法 抽取16所高校2017—2019级护理专硕研究生,使用一般资料问卷、护生职业认同量表、护生实习压力量表及简易应对方式量表进行调查,共收回有效问卷402份.结果 护理专硕研究生护生职业认同量表得分为(55.04±11.52)分,条目均分为(3.24±...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师生关系对本科实习护生职业认同感的影响。方法:采用一般资料问卷、师生关系问卷、护生职业认同问卷对广东某高校实习护生进行调查。结果:205名实习护生职业认同感总分为(57.69±9.22)分,师生关系总分为(66.86±9.71)分;护理实习生职业认同感与师生关系呈正相关(r=0.485,P<0.01)。分层回归分析显示,师生关系对职业认同感有正向预测作用(P<0.01),可独立解释职业认同感3.3%的变异量。结论:护生职业认同感与师生关系均处于中等水平,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背景下高校护生职业认同水平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于2020年1月至2月招募某高校年龄≥18周岁的在读本科护生.利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研究对象的一般人口学资料,采用PHQ-9抑郁症状筛查量表调查研究对象的抑郁水平,采用护生职业认同量表(PISNS)调查研究对象的职业认同水平.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护生职业认同水平的影响因素,利用限制性立方样图(RCS)进一步分析抑郁和自我刻板印象与职业认同水平之间的非线性关系.结果 最终获得有效问卷512份.研究对象年龄中位数20岁,四分位间距(IQR)19~21岁,31%的研究对象表现为轻度及以上抑郁症状.护生职业认同水平平均得分为3.71分(IQR:3.24~4.12分).其中参加暑期实践、参加医院见习/实习是护生职业认同水平的促进因素,而自我刻板印象得分是护生职业认同水平的阻碍因素,抑郁水平与护生职业认同水平的关系呈U型,当个体抑郁得分<10分时,抑郁得分越高,职业认同水平越低,当个体抑郁得分≥10分时,抑郁得分越高,职业认同水平越高.结论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高校本科护生职业认同水平较高,护理教育者应重点关注护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采取有效提升护生心理健康的干预措施,最终提升其职业认同水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助产护生在“优护”活动前后职业态度及相关因素的分析.方法:采用护士职业态度量表和相关因素调查问卷分别对“优护”活动开始前后结束妇产科实习的102名护生进行调查.结果:助产护生总体职业态度得分(6.0162±0.56),中立偏积极,其中优护开展前结束妇产科实习的40人,得分为(6.31±0.59);优护后参与妇产科实习的62人,得分为(5.82±0.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38、P=0.030<0.05),认为优护后对护生职业态度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多元回归分析显示,职业态度的相关因素中有8个变量与职业态度存在复相关(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助产护生在“优护”活动后,职业态度得分下降.结合相关影响因素,具体分析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实习护生职业认同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提升护生职业认同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取方便抽样,对135名实习护生采用护士职业认同量表及自编人口学资料调查表进行测评分析。结果护生职业认同总均分为(3.88±0.57)分,各维度得分由高至低依次为职业社会支持、职业自我反思、职业挫折应对、职业社会交往技能、职业认知评价;本科生职业认同各维度得分均低于专升本及大专生(P〈0.01);不同性别、是否独生子女、家庭人均收入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O.05);逐步多元回归结果提示:年龄、学历、职业选择与自身兴趣、实习满意度是影响护生职业认同的主要因素。结论实习期间护生是职业认知发展的关键时期,医院护理教育者应充分利用此契机,引导护生形成积极的职业认知。  相似文献   

20.
目的调查高职护生心理资本和专业认同状况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大学生心理资本问卷"和"护生专业认同调查问卷",对我校五年制高职护理专业学生273人进行调查。结果护生心理资本得分为(3.94±0.71)分,专业认同得分为(86.13±6.36)分,同时护生心理资本总分与专业认同各维度呈正相关(P<0.05)。结论五年制高职护生心理资本、专业认同处于中等水平,心理资本和专业认同存在相关性,学校要注重提高学生专业认同度,增加其心理资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