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究首发脑卒中后抑郁相关因素及干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2年6月‐2015年4月收治的88例首发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45例患者并发抑郁症(研究组),43例患者不伴有抑郁症(对照组),分析患者首发脑卒中后抑郁相关因素,并对抑郁症组患者进行有效心理干预,观察对比研究组患者干预前后Barthel指数、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结果研究发现,干预后研究组患者Barthel指数评分、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和HAMD评分均显著优于干预前(P0.05)。结论首发脑卒中后抑郁包括了患者病变部位、病情严重程度、文化程度以及家庭状况等因素,而早期进行心理干预后患者Barthel指数评分及FMA运动功能评分、抑郁症状均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药物联合认知行为治疗青少年伴非自杀性自伤抑郁症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3月徐州市东方人民医院收治的36例青少年伴非自杀性自伤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18例。对照组给予药物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认知行为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抑郁程度、应对方式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5)。治疗前,两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蒙哥马利抑郁评定量表(MADR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HAMD、MADR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积极应对评分高于对照组,消极应对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药物联合认知行为治疗青少年伴非自杀性自伤抑郁症的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抑郁程度、应对方式以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甘秀军  詹玲球 《吉林医学》2023,(4):1134-1137
目的:探讨超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于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4月~2021年4月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1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应用超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运动功能评估量表(Fegl-Meyer)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Barthel指数、生活质量评分、自我效能评分及抑郁评分。结果:研究组患者Fegl-Meyer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Barthel指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自我效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治疗中,超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有着较好的护理效果,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肢体功能恢复情况较好。  相似文献   

4.
李芙英 《吉林医学》2014,(3):631-631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脑卒中后抑郁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按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4例。对照组仅给予常规内科治疗与康复训练,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给予个体化心理干预治疗,观察对比两组在治疗后1周、3周、6周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结果:治疗1周与3周后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周后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给予个性化心理干预可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零玲  韦灵花 《中国乡村医生》2023,(2):144-146+152
目的:探讨间歇经口至食管管饲法联合个性化吞咽康复训练在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9月-2022年11月广西横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65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持续经鼻胃管管饲联合吞咽康复训练,研究组给予间歇经口至食管饲联合个性化吞咽康复训练,比较两组卒中相关性肺炎发生情况、吞咽功能障碍改善情况、营养情况、生活质量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卒中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吞咽功能障碍改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血红蛋白、血浆白蛋白、总蛋白、体重指数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间歇经口至食管管饲法联合个性化吞咽康复训练干预,有助于改善患者营养条件及生活质量,降低卒中相关性肺炎以及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老年急性脑卒中患者治疗依从性及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84例脑卒中老年患者,参照建档顺序分为研究组(42例)与对照组(42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研究组心理护理。统计两组治疗依从性、干预前及干预后抑郁(SDS)及焦虑(SAS)评分。结果研究组治疗依从性[92.86%(39/42)]高于对照组[76.19%(32/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后SDS及SAS评分低于干预前,且研究组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对老年急性脑卒中患者采取心理护理,利于缓解抑郁及焦虑情绪,可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脑卒中后早期偏瘫患者行镜像疗法对其上肢功能的促进以及大脑皮质运动区μ波抑制的影响。方法抽取该院精神科门诊2015年12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86例脑卒中后早期偏瘫患者纳为研究对象,依据康复方式采取随机法1∶1展开分组,各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镜像疗法,观察两组患者上肢功能以及大脑皮质运动区μ波。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随访第1个月和第2个月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均呈进行性上升趋势,研究组患者评分上升趋势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随访第1月和第2月手部Wolf运动功能测试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Barthel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虽略低于对照组,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Cz、CPz、CP3、C3四区μ波抑制指数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卒中后早期偏瘫患者行镜像疗法可有效恢复上肢功能、手部功能和日常生活指数,可有效抑制大脑皮质运动区μ波活动,进而提升大脑神经功能重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早期心理干预联合帕罗西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及临床效果。方法将2012年4月~2014年4月间我院脑卒中后抑郁患者7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7例,两组均予脑卒中常规治疗及帕罗西汀治疗,观察组同时给予早期心理干预,疗程均为8周,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HAMD评分、生存质量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HAMD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t=0.472,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HAMD评分降低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t=2.461,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QOL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治疗后观察患者QOL评分升高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约94.6%,对照组总有效率约73.0%,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早期心理干预联合帕罗西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可明显缓解患者负性情绪,提高生活质量,临床疗效优于单纯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老年脑卒中后抑郁(PSD)患者给予心理干预并观察临床疗效。方法:将58例老年PS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9例;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脑卒中药物、抗抑郁及康复治疗,心理干预组同时进行心理干预;两组治疗前、后分别进行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神经功能缺损(NFA)评分、Barthel生活能力指数(BI)评定、运动功能评分(FMA)检测。结果:干预组在HAMD评分、NFA评分、BI评分及FMA评分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干预组抑郁情绪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都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理干预能显著减轻老年脑卒中患者伴发的抑郁情绪,并能提高疗效、改善预后,促进躯体运动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将96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脑梗死二级预防药物及口服抗抑郁药物。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康复训练,两组患者分别在治疗3周及6周后进行抑郁程度及康复综合评定。结果:治疗3周及6周后观察组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P=0.037,P=0.045)。治疗6周后两组FMMS、BMI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周后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训练有助于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康复,并可减轻脑卒中后抑郁程度。  相似文献   

11.
王晋芳 《基层医学论坛》2016,(36):5220-5221
目的 探讨帕罗西汀联合心理干预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11月—2015年11月收治的脑卒中后抑郁患者76例,随机将其分为2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帕罗西汀治疗,观察组给予帕罗西汀联合心理干预治疗;对比2组治疗有效率、 治疗前后神经缺损功能量表(NIHSS)和生活质量评定量表(SS-QOL)评分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治疗后NIHSS和SS-QOL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帕罗西汀联合心理干预治疗脑卒中后抑郁可明显提高疗效,缓解抑郁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汪国宏  朱幼玲  蔡伟 《安徽医学》2009,30(12):1387-1390
目的研究卒中单元内综合康复训练对急性脑卒中患者的疗效。方法将116例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给予卒中单元内综合康复训练,观察生活能力评定(Bar-thel指数)、神经功能评定(NIHSS)、运动功能评定(FMA)及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等指标,分析卒中单元内综合康复训练的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的Barthel指数、NIHSS评分、FMA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研究组各项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压疮、泌尿系感染、肩手综合征、抑郁症、吞咽障碍、关节挛缩等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卒中单元内早期综合康复训练能明显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减少神经功能缺损,促进瘫痪肢体功能恢复,减少脑卒中并发症的发生,提高脑卒中的近期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阶段性心理干预对经颅磁刺激(TMS)治疗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南昌市第一医院60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TMS治疗,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阶段性心理干预+常规干预)与对照组(常规干预)两组,每组各30例。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焦虑(SAS)、抑郁(SDS)评分、认知功能评分(MMSE)、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问卷调查患者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后SAS、SD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观察组干预后各项评分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MMSE评分及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MMSE评分及AD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3.3%,高于对照组的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阶段性心理干预应用于TMS治疗卒中后抑郁,在改善负性情绪、提升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方面有着突出效果,患者满意度高,可予以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艾司西酞普兰联合奥氮平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2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各3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艾司西酞普兰单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艾司西酞普兰、奥氮平联合用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疗效、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DM)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7.78%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55.56%(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第2、4、6周末HADM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司西酞普兰联合奥氮平可有效缓解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症状,改善生活质量,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康复训练配合心理干预对急性期脑卒中患者心理、神经康复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2组均接受相应药物治疗、内科基础护理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增加心理干预和综合康复训练。采用SCL-90评定量表、ESS评分、Barthel指数积分评价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心理干预后SCL-90量表评分较对照组显著降低,两者差异在躯体化、强迫、忧郁、焦虑、恐怖以及精神病性等各因子分中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ESS评分和Barthel指数积分两者之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心理干预配合综合康复训练,能明显提高急性脑卒中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并改善肢体运动功能,提高应激能力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16.
师宁  薛艺东  高晓嵘  屈永才 《海南医学》2013,24(11):1577-1579
目的观察帕罗西汀联合行为干预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8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帕罗西汀药物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进行行为干预治疗,观察两组抑郁及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通过HAMD抑郁评分量表评定,治疗后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1.8%和79.6%,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BI评分与SS-QOL评分,治疗后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BI评分明显上升,SS-QOL评分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过程中,实验组不良反应明显较少。结论帕罗西汀联合行为干预治疗脑卒中后抑郁能显著改善抑郁、提高神经功能,且不良反应较少,是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好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陈斌  李金香 《中外医疗》2023,(1):177-180+189
目的 分析针灸结合康复训练治疗对脑卒中患者肩部疼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2019年3月—2021年3月龙岩市博爱医院收治的100例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经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50)接受康复训练治疗,干预组(n=50)接受针灸结合康复训练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患侧VAS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干预组总有效率为92.0%,高于对照组7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62,P=0.029)。与治疗前相比,干预组、对照组治疗后的患侧疼痛VAS评分明显降低,而且干预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干预组、对照组治疗后的物质生活、社会功能、心理功能、躯体功能、总体评分均明显提高,而且干预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进行治疗时,采用针灸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能取得显著疗效,能让患者肩部疼痛程度有效减轻,让生活质量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抗阻运动联合有氧运动在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7年1月脑卒中偏瘫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抗阻运动联合有氧运动;观察两组患者运动功能、生活活动能力变化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简式Fug-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FMA及ADL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率为2.22%(1/45),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13.33%(6/45)(P0.05)。结论抗阻运动联合有氧运动可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提高生活活动能力,且能有效预防并发症,效果确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患者失眠伴焦虑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3年12月-2016年7月台州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脑卒中后失眠伴焦虑患者16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84例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84例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综合护理干预,包括心理护理、康复训练、饮食护理、睡前护理以及药物护理。干预后观察并记录2组间心理状态、睡眠质量、认知功能、神经功能及运动功能,同时对比临床疗效。 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干预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抑郁量表(HAMD)、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较低,干预后醒觉次数、入睡潜伏期时间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较低,睡眠总时间、睡眠效率较高,干预后简明精神状态量表(MMSE)、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FMA)评分较高,脑卒中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表(CNS)评分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有效率为80.95%(68/84),高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95.24%(80/8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2.595,P=0.010)。 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缓解脑卒中后失眠伴焦虑患者的焦虑情绪,提高睡眠质量,改善认知功能、神经功能及运动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护理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心理干预护理对直肠癌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76例直肠癌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心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及住院时间等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护理后SAS(焦虑)评分及SDS(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直肠癌患者心理干预,可有效促进患者术后恢复,缓解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情绪,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