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调查中国卒中单元对缺血性卒中患者收治的现况,并探索卒中单元对改善卒中医疗质量绩效
指标及患者在院预后的影响。
方法 本研究数据来自中国多中心缺血性卒中住院患者登记研究。按照是否进入卒中单元,将
研究对象分为卒中单元组与非卒中单元组。比较两组间患者的卒中医疗质量关键绩效指标(key
performance index,KPI)和在院预后(卒中复发、联合血管事件、全因死亡)的差异,并采用多因素回归,
分析与卒中单元相关的KPI及卒中单元与缺血性卒中患者在院预后的相关性。
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了全国1374家医院的269 428例急性缺血性卒中住院患者。其中,63 548例
(23.6%)患者纳入卒中单元组。卒中单元与较高比例的rt-PA静脉溶栓(OR 1.48,95%CI 1.43~1.53)、
早期抗栓治疗(OR 1.13,95%CI 1.10~1.17)、深静脉血栓预防(OR 1.19,95%CI 1.16~1.22)、吞
咽功能筛查(OR 1.36,95%CI 1.32~1.39)、康复评估(OR 1.31,95%CI 1.28~1.34)、出院抗栓治疗
(OR 1.12,95%CI 1.08~1.15)、合并心房颤动患者抗凝治疗(OR 1.13,95%CI 1.08~1.19)、戒烟宣教
(OR 1.22,95%CI 1.20~1.25)独立相关,与较低的在院卒中复发率(HR 0.79,95%CI 0.75~0.82)和
联合血管事件发生率(HR 0.80,95%CI 0.77~0.84)独立相关(均P <0.001)。
结论 进入卒中单元的缺血性卒中患者,卒中医疗质量KPI完成较好,在院卒中复发率及联合血管事
件率较低。  相似文献   

2.
刘佳  吴建维 《中国卒中杂志》2020,15(10):1083-1087
目的 分析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acute ischemic stroke,AIS)住院期间消化道出血(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GIB)的发生率、发生时间及危险因素。 方法 本研究纳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急性卒中院内并发症队列(inhospital medical complication after acute stroke,iMCAS)研究中AIS患者。收集患者临床信息,根据住院期间是否发生 GIB分为GIB组和无GIB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AIS患者发生GIB相关危险因素。 结果 共纳入1129例AIS患者,平均年龄58.7±12.5岁,女性230例(20.4%)。47例住院期间发生GIB, 发生率为4.2%,卒中发作至GIB确诊时间为5(3~13)d。合并肝硬化(OR 10.06,95%CI 2.44~41.38)、 高入院NIHSS评分(OR 1.13,95%CI 1.08~1.19)、高白细胞计数(OR 1.25,95%CI 1.13~1.38)、住院时 间长(OR 1.05,95%CI 1.01~1.10)是AIS患者发生消化道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本单中心研究数据提示合并肝硬化、高入院NI HSS评分、高白细胞计数、住院时间长是AI S患 者住院期间发生GIB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刘佳  吴建维 《中国卒中杂志》2007,15(10):1083-1087
目的 分析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acute ischemic stroke,AIS)住院期间消化道出血(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GIB)的发生率、发生时间及危险因素。
方法 本研究纳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急性卒中院内并发症队列(inhospital medical
complication after acute stroke,iMCAS)研究中AIS患者。收集患者临床信息,根据住院期间是否发生
GIB分为GIB组和无GIB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AIS患者发生GIB相关危险因素。
结果 共纳入1129例AIS患者,平均年龄58.7±12.5岁,女性230例(20.4%)。47例住院期间发生GIB,
发生率为4.2%,卒中发作至GIB确诊时间为5(3~13)d。合并肝硬化(OR 10.06,95%CI 2.44~41.38)、
高入院NIHSS评分(OR 1.13,95%CI 1.08~1.19)、高白细胞计数(OR 1.25,95%CI 1.13~1.38)、住院时
间长(OR 1.05,95%CI 1.01~1.10)是AIS患者发生消化道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本单中心研究数据提示合并肝硬化、高入院NI HSS评分、高白细胞计数、住院时间长是AI S患
者住院期间发生GIB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颅内动脉粥样硬化负荷(intracranial atherosclerosis burden,ICASB)对缺血性卒中1年复发 的影响。 方法 入组中国22家医院共计2864例发病7 d内的缺血性卒中患者。所有入组患者均进行MRA检查, 并根据颅内血管狭窄程度和数量计算ICASB,根据不同的ICASB将患者分为<4分组、4~5分组和>5分 组。比较不同ICASB组间基线数据的差异,并分析1年卒中复发的危险因素。 结果 ICASB<4分组、4~5分组和>5分组分别有2491例、214例和159例。不同ICASB组责任血管 狭窄程度的分布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01)。多变量分析显示,ICASB 4~5分(HR 2.28, 95%CI 1.41~3.71,P =0.0008)、卒中家族史(HR 2.06,95%CI 1.27~3.33,P =0.0033)、缺血性卒中 病史(HR 2.12,95%CI 1.29~3.50,P =0.0030)、以前和现在吸烟史(HR 0.54,95%CI 0.35~0.85, P =0.0075)及入院时NIHSS评分(HR 1.05,95%CI 1.00~1.09,P =0.028)是1年卒中复发的独立危险因 素。Kapl 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显示,ICASB 4~5分组1年卒中复发率(10.28%)较<4分组(3.89%)和 >5分组(6.91%)增高(均P <0.0001)。 结论 ICASB 4~5分是缺血性卒中患者1年卒中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索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接受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后24 h内给予抗栓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方法 利用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查找关于阿替普酶 静脉溶栓后早期抗栓(24 h内)与标准抗栓(24 h后)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疗效对比的随机对照试验、 匹配对照和非随机对照研究,检索时限均为从建库至2017年10月。由2位评价者按照纳入与排除标 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后,采用Stata 14.0软件进行荟萃分析,从而比较溶栓后早期抗栓与标准 抗栓治疗发生症状性脑出血、90 d死亡和良好预后差异。 结果 最终纳入11项研究(包括4项随机对照试验、2项匹配对照和5项非随机对照研究),共计2082 例患者,早期抗栓组有1219例(58.5%),标准抗栓组有863例(41.5%)。荟萃分析结果显示:与标 准抗栓组相比,接受早期抗栓的患者90 d良好预后的比例更高[比值比(odds ratio,OR)1.41,95%可 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1.15~1.73,P =0.001)],而两组患者的症状性脑出血发生率(OR 1.08, 95%CI 0.63~1.86,P =0.78)和90 d死亡率(OR 1.13,95%CI 0.81~1.57,P =0.48)无显著性差异。 结论 与标准抗栓相比,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在接受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后24 h内给予早期抗栓治 疗的90 d功能预后更好,并且不会增加症状性脑出血和死亡风险。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贫血对急性缺血性卒中2年预后的影响。 方法 收集在北京市老年病医院住院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131例,记录患者的一般资料和临床特 征,神经功能缺损评价采用NIHSS评分。根据患者入院时有无贫血分为贫血组和非贫血组,随访患者 2年预后、复合血管事件和死亡率,其中预后采用mRS量表进行评价(mRS评分≤2分为预后良好,mRS 评分>2分为预后不良)。复合血管事件包括再发卒中、脑出血和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采用Logistic回 归分析贫血对急性缺血性卒中2年预后和死亡的影响。 结果 与非贫血组相比,贫血组患者年龄较大,神经功能缺损较重,心房颤动、慢性肾功能不全、 外周血管病患病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入院时贫血是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2年预后不良(OR 5.063,95%CI 1.887~13.590)、死亡(OR 13.266,95%CI 1.364~128.993)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入院时合并贫血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年龄较大,共存疾病较多,神经功能缺损较重。贫血 是卒中后2年预后不良、病死率高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 建立基于机器学习的缺血性卒中功能预后预测模型,为患者分层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选取中国国家卒中登记Ⅱ(China National Stoke Registry Ⅱ,CNSRⅡ)数据库中发病7 d内的缺 血性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logistic回归分析采用逐步回归方法筛选候选预测因子,机器学习采用Boruta 算法筛选特征。使用logistic回归和CatBoost、XGBoost、LightGBM三种机器学习方法构建功能预后预测 模型,并比较这四种预测模型对缺血性卒中患者3个月功能预后(mRS>2分为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 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14 885例缺血性卒中患者,平均年龄64.34±11.71岁,其中男性占63.96% (9521/14 885)。患者按8∶2随机分为训练集(11 908例)和测试集(2977例),两组3个月功能预后 不良率分别为17.36%和17.06%(P =0.704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 1.05,95%CI 1.04~1.05, P <0.0001)、男性(OR 0.77,95%CI 0.69~0.86,P <0.0001)、糖尿病(OR 1.16,95%CI 1.00~1.35, P = 0.0497)、脑血管病史(O R 1.53,95%C I 1.37~1.70,P <0.0001)、合并肺炎(O R 2.4 5, 95%CI 2.03~2.95,P <0.0001)、入院时NIHSS评分(OR 1.14,95%CI 1.13~1.15,P <0.0001)、发病前 mRS(OR 3.11,95%CI 2.67~3.63,P <0.0001)、LDL-C(OR 1.07,95%CI 1.02~1.12,P =0.0057)、空腹 血糖(OR 1.03,95%CI 1.01~1.06,P =0.0072)和白细胞计数(OR 1.07,95%CI 1.05~1.09,P <0.0001) 可作为预测模型的预测因子。logistic回归、CatBoost、XGBoost、LightGBM预测模型预测缺血性卒中功 能预后的AUC分别为0.815(0.801~0.829)、0.828(0.814~0.841)、0.826(0.812~0.839)和0.822 (0.808~0.836)。CatBoost(P =0.0023)和XGBoost(P =0.0182)建立的预测模型预测效果均优于传统 logistic回归模型。 结论 基于机器学习算法建立的缺血性卒中功能预后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中国人群中首发和复发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和卒中结局差异。 方法 本研究基于全国多中心前瞻性中国国家卒中登记研究Ⅲ(the third China national stroke regi stry,CNSR-Ⅲ),连续纳入2015年8月-2018年3月急性缺血性卒中或TIA患者,收集人口学信息、血 管危险因素、既往用药史及病因分型系统(causative classification system,CCS)等临床资料,记录随 访3个月和1年时卒中结局。卒中结局包括卒中复发(缺血性卒中或出血性卒中)、联合血管事件(卒中、 心肌梗死及血管性死亡事件)、脑血管病源性死亡及不良功能结局(mRS>2分)。依据患者既往是否 有卒中病史分为有卒中病史组和无卒中病史组,比较两组的临床特征及卒中结局差异,并分析卒中病 史与卒中结局间的关系。 结果 最终纳入15 166例患者,平均年龄62.2±11.3岁,其中女性4802例(31.7%);有卒中病史患者 3355例,无卒中病史患者11 811例。有卒中病史组患者年龄,冠心病、高血压、脂代谢紊乱、糖尿病、心 房颤动比例,既往用药史比例、入院NIHSS评分、住院期间降糖和降压治疗比例均高于无卒中病史组, 目前吸烟和重度饮酒比例、入院时LDL-C水平及住院期间抗血小板治疗比例低于无卒中病史组,差 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CCS分型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有卒中病史组大动脉粥样硬化型和 心源性栓塞型卒中比例高于无卒中病史组。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卒中病史是随访3个月不良功能结 局(校正OR 1.25,95%CI 1.09~1.44,P =0.002),随访1年卒中复发(校正HR 1.44,95%CI 1.25~1.67, P<0.001)、联合血管事件(校正HR 1.43,95%CI 1.24~1.64,P<0.001)、脑血管病源性死亡(校正 HR 1.42,95%CI 1.12~1.80,P =0.004)、不良功能结局(校正OR 1.63,95%CI 1.42~1.88,P<0.001)的 危险因素。 结论 有无卒中病史的缺血性卒中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随访结局差异较大,尽管患者进行卒中二级 预防治疗,卒中病史仍然是患者1年卒中复发、联合血管事件、脑血管病源性死亡及不良功能结局的 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丁苯酞联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缺血性卒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青岛大学附属烟台毓璜顶医院急性缺血性卒中行静脉溶栓患者205例的队列,其 中联合治疗组(阿替普酶+丁苯酞组)112例,阿替普酶组93例。分析两组患者溶栓后即刻及14 d后 NIHSS评分,90 d的mRS评分,并分析不同急性卒中治疗低分子肝素试验(Trial of Org 10 172 in Acute Stroke Treatment,TOAST)分型中的临床疗效。同时分析溶栓后14 d症状性颅内出血及死亡情况。 结果 ①溶栓后两组NI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溶栓后14 d联合治疗组NIHSS评分低于阿替普 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82±0.44)分 vs(6.40±0.66)分,P=0.041]。联合治疗组90 d预后良好 率高于阿替普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2.3% vs 55.9%,P =0.014);其中LAA亚型中联合治疗组患 者NI HSS评分(P =0.023)及预后良好率(P =0.045)均高于阿替普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②治疗 后90 d两组死亡率及14 d颅内出血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③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丁苯酞是改善 缺血性卒中溶栓患者预后的保护因素(OR 0.425,95%CI 0.216~0.835,P =0.013);年龄>60岁(OR 2.233,95%CI 1.047~4.766,P =0.038)、入院时收缩压>160 mm Hg(OR 2.295,95%CI 1.126~4.679, P =0.022)、溶栓前NIHSS评分>10分(OR 9.354,95%CI 4.049~21.610,P<0.001)是预后的独立危险 因素。 结论 丁苯酞联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缺血性卒中患者能改善90 d临床预后,对LAA患者可能更 有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调查嘉兴地区急性缺血性卒中合并心房颤动患者的抗凝治疗现状。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20年12月基于CT临床数据采集系统对卒中医疗质量改进的研究登 记库-Ⅱ(computer analysing system to improve stroke management quality evaluation-Ⅱ,CASE-Ⅱ)中的 嘉兴地区卒中中心登记的急性缺血性卒中合并心房颤动住院患者的信息。根据患者出院是否带有抗 凝药物分为出院抗凝组与出院未抗凝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基本特征,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出院抗凝 药物使用的影响因素;并进一步在既往诊断心房颤动且卒中高危(CHA2DS2-VASc≥2分)患者亚群中分 析抗凝药物使用的影响因素。 结果 共纳入患者2005例,平均年龄77±8岁,男性979例(48.8%),NIHSS中位评分5(2~13)分。 无抗血栓治疗禁忌证患者1817例,出院时带抗血栓药物比例为83.9%(1525/1817),其中抗凝药 物比例为41.3%(750/1817)。年龄(OR 0.964,95%CI 0.952~0.976),基线NIHSS评分(OR 0.935, 95%CI 0.920~0.951),住院时间(OR 1.045,95%CI 1.025~1.066),深静脉血栓(OR 2.797, 95%CI 1.472~5.311),住院期间是否发生任意的颅内出血(OR 0.085,95%CI 0.038~0.188)、消化 道出血(OR 0.503,95%CI 0.257~0.985)、肺炎(OR 0.646,95%CI 0.488~0.856)是急性缺血性卒中 合并心房颤动患者出院接受抗凝治疗与否的独立影响因素。既往诊断心房颤动且卒中高危患者接受 抗凝治疗比例仅为16.0%(153/954),低龄(OR 0.957,95%CI 0.938~0.975)、低收缩压(OR 0.985, 95%CI 0.977~0.993)、卒中/TIA病史(OR 2.773,95%CI 1.954~3.936)是其接受抗凝治疗的独立保护 因素。 结论 嘉兴地区急性缺血性卒中合并心房颤动患者的抗凝治疗率较低,低龄、低基线NIHSS评分、 长住院时间、合并深静脉血栓的患者更多接受抗凝治疗,住院期间发生颅内出血、消化道出血和肺炎 的患者更少接受抗凝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首发非心源性缺血性卒中且二级预防药物依从性好的患者近期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TIA患者的院内死亡率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6年5月河南省11家市级、县级医院神经内科连续收治的发病6 h内 接受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缺血性卒中和TIA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院内全因死亡率,采用多因 素Logistic回归分析院内死亡的相关影响因素。 结果 共入组444例患者,平均年龄60.19±11.61岁,男性296例(66.7%),院内死亡25例(5.6%)。多 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发病至溶栓时间3~6 h(OR 3.006,95%CI 1.120~8.071,P =0.029)、溶栓前 NI HSS评分(OR 1.130,95%CI 1.079~1.183,P<0.001)及心房颤动病史(OR 3.671,95%CI 1.282~10.511, P =0.015)是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TIA患者院内死亡的独立影响因素。 结论 发病至溶栓时间3~6 h、严重神经功能损害、心房颤动病史是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 血性卒中/TIA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Objectives: To develop risk estimation models for 1-year ischemic stroke recurrence using clinical risk factors and retinal characteristics. Methods: From June 2017 to January 2019, 332 patients with first-ever ischemic stroke were enrolled and followed up in the Shenzhe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in China. The primary endpoint was defined as fatal or recurrent stroke after 1 year of the index stroke. Clinical risk factors and retinal characteristics were identified by multivariate logistic models. Results: The multivariate logistic model with only clinical risk factors showed that Cerebral Atherosclerosis (OR 1.68, 95%CI: 1.000-2.81), white matter lesions (OR 3.61, 95%CI: 2.18-5.98), and Cardiac disease (OR 1.88, 95%CI: 1.02-3.46)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ly associated with higher stroke recurrence risk. The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of this model were 69.1% and 68.4% respectively. The multivariate logistic model with only retinal characteristics showed that central retinal venule equivalent (OR .34, 95%CI: .14-.83), hemorrhage (OR .6, 95%CI: .41-.88), exudate (OR 1.64, 95%CI: 1.16-2.32), central retinal artery equivalent (OR 2.95, 95%CI: 1.23-7.08), and Aangle (OR 0.8, 95%CI: .61-1.004)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ly associated with stroke recurrence. The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of the model were 62.0% and 64.4% respectively. The multivariate logistic model with both clinical risk factors and retinal characteristics showed that cerebral atherosclerosis (OR 1.74, 95%CI: 1.020-2.981), white matter lesions (OR 3.65, 95%CI: 2.17-6.13), cardiac disease (OR 1.99, 95%CI: 1.06-3.74), hemorrhage (OR .68, 95%CI: .49-.96), exudate (OR 1.65, 95%CI: 1.16-2.36) were independent risk factors of stroke recurrence. The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of the model were 72.5% and 70.7% respectively. Conclusions: Combining the traditional risk factors of stroke with the retinal vessels characteristics to establish the recurrent cerebral infarction prediction model may improve the accuracy of the prediction.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TIA患者的院内死亡率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6年5月河南省11家市级、县级医院神经内科连续收治的发病6 h内
接受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缺血性卒中和TIA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院内全因死亡率,采用多因
素Logistic回归分析院内死亡的相关影响因素。
结果 共入组444例患者,平均年龄60.19±11.61岁,男性296例(66.7%),院内死亡25例(5.6%)。多
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发病至溶栓时间3~6 h(OR 3.006,95%CI 1.120~8.071,P =0.029)、溶栓前
NI HSS评分(OR 1.130,95%CI 1.079~1.183,P<0.001)及心房颤动病史(OR 3.671,95%CI 1.282~10.511,
P =0.015)是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TIA患者院内死亡的独立影响因素。
结论 发病至溶栓时间3~6 h、严重神经功能损害、心房颤动病史是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
血性卒中/TIA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究后循环缺血性卒中与认知障碍发生的关系。 方法 连续选取2013年11月至2014年11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及嘉兴市第二医院收治的急 性后循环缺血性卒中患者67例,收集患者人口学、影像学及认知功能评价资料,并通过磁共振成像 统计梗死部位;通过简明精神状态量表、阿尔兹海默病评定量表认知分量表、临床痴呆量表评估认 知功能;根据认知诊断标准同时结合认知功能评价结果,将患者分为认知功能正常组、血管性轻度 认知障碍组、血管性痴呆组。 结果 67例患者中,认知功能正常32例(47.8%)、血管性轻度认知障碍20例(29.9%),血 管性痴呆15例(2 2.4%)。通过校正年龄、性别、汉密尔顿抑郁评分等因素后,多因素回归分 析显示:颞枕叶缺血性卒中[比值比(odd ratio,OR)75.89,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 C I )3.92~1 470.06)]增加认知障碍发生风险,脑桥缺血性卒中患者发生认知障碍的风险比 非脑桥缺血性卒中降低90%(OR 0.10,95%CI 0.02~0.60);进一步分析显示,颞枕叶缺血性卒 中(OR 542.24,95%CI 7.85~37 481.44)增加轻度认知障碍发生风险;小脑缺血性卒中(OR 12.49, 95%CI 1.03~151.58)增加血管性痴呆发生风险。 结论 50%以上后循环缺血性卒中患者发生认知障碍;其中颞枕叶及小脑缺血性卒中增加认知障碍 发生风险,脑桥缺血性卒中与认知障碍发生无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摘要】
目的 通过对卒中后睡眠障碍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分析卒中后睡眠障碍的常见危险因素。
方法 采用Meta分析方法,对符合条件的11篇有关卒中后睡眠障碍危险因素的文献进行定量分析,对每个危险因素进行异质性检验以及合并优势比(odds ratio,OR)和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的计算。
结果 有5个因素与卒中后睡眠障碍有统计学意义,分别是:习惯性打鼾(OR 14.77,95%CI 5.52~39.53)、高血压(OR 1.3,95%CI 1.03~1.66)、糖尿病(OR 1.41,95%CI 1.08~1.84)、饮酒(OR 1.59,95%CI 1.19~2.12)、皮质型卒中(OR 1.31,95%CI 1.06~1.63),合并结果稳定性较好。尚不能确定性别(OR 1.12,95%CI 0.96~1.31)、高血脂(OR 0.96,95%CI 0.7~1.33)、吸烟(OR 1.27,95%CI 0.73~2.20)、卒中史(OR 1.05,95%CI 0.74~1.49)与卒中后睡眠障碍有关。
结论 现有的证据表明高血压、糖尿病、饮酒、习惯性打鼾及皮质型卒中是卒中后睡眠障碍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本研究旨在评估中国城市29家医院缺血性卒中(ischemic stroke,IS)合并高血压病患者出院时降压药物应用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本调查为多中心横断面研究,通过连续收集诊断明确的IS患者人口学信息、既往病史、出院降压药物应用及医院资源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1年3月1~31日期间,29家Ⅱ级或Ⅲ级医院神经内科出院的IS患者,893例合并高血压病,出院时降压药物应用率73.35%,处方一种降压药比例为41.99%。应用的降压药物中,比例最高的是钙离子拮抗剂(54.54%)。多因素分析后显示心房颤动[比值比(odds ratio,OR)0.39;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0.22~0.68;P =0.0009]、心功能不全病史(OR 0.32;95%CI 0.15~0.65;P =0.0017)与应用降压药物有关,而未成立卒中单元(OR 1.98;95%CI 1.42~2.75;P <0.0001)及神经内科病床<70张(OR 1.57;95%CI 1.12~2.19;P =0.0080)与未应用降压药物有关。结论 中国城市卒中合并高血压患者降压药应用率相对不足,应加以改进提高,并合理规范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