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5 毫秒
1.
前后联合入路一期治疗Tile C型骨盆骨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前后联合入路一期治疗TileC型骨盆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18例TileC型骨盆骨折患者行前路切开复位固定,后路单纯经皮或开放复位骶髂关节螺钉内固定一期联合手术治疗。结果患者均获随访,时间6个月~4年,平均(19.1±7.2)个月。术后2~3个月全部获骨性愈合,恢复行走功能,无下肢短缩。Majeed功能评分:优12例,良4例,可2例。结论前后联合入路一期治疗TileC型骨盆骨折,可重建骨盆前后环的稳定性,能获得良好的功能康复,避免二次手术创伤,是治疗TileC型骨盆骨折较理想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2.
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桶柄样骨盆骨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桶柄样骨盆骨折手术治疗方法,以提高桶柄样骨盆骨折的治愈率。方法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56例桶柄样骨盆骨折。骨盆前环:经Pfannenstiel入路固定24例,其中9例予以1块骨盆重建钢板固定,骨盆重建钢板固定结合耻骨上支髓内螺钉固定9例,6例予以2块骨盆重建钢板固定;Pfannenstiel入路结合部分髂腹股沟入路予以1块骨盆重建钢板固定32例。骨盆后环:39例经患侧髂嵴入路以骨盆重建钢板固定,10例骶骨骨折经皮骶髂关节螺钉固定,7例未行后骨盆固定。结果56例均获随访,时间12—32(18±3.5)个月,骨性愈合时间5~9(6±1.2)个月,无下肢不等长,骨盆畸形基本纠正。按Majeed疗效评定标准:优38例,良14例,可1例,优良率为92.9%。结论前后联合人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桶柄样骨盆骨折可以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Stoppa入路结合后方经皮钢板技术治疗C型骨盆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6月至2011年7月,采用Stoppa入路重建钢板固定骨盆前环骨折结合后方经皮重建锁定钢板固定骨盆后环骨折的技术治疗16例C型骨盆骨折患者,男11例,女5例;年龄22~59岁,平均38.8岁.按照Tile分型:C1型10例,C2型4例,C3型2例.采用Tometta评估标准评定骨折复位情况,采用Majeed评分标准评定术后功能情况.结果:16例患者均获随访,时间4~13个月,平均7.3个月.手术时间80~140 min,平均100 min.术中出血量200~500 ml,平均280 ml.骨盆骨折的愈合时间为12~16周,平均14周.骨折复位按照Tometta评估标准:优9例,良6例,可1例.术后功能评定按Majeed评分标准:优9例,良5例,可2例.结论:Stoppa入路重建钢板固定骨盆前环骨折结合后方经皮重建锁定钢板固定骨盆后环骨折技术治疗C型骨盆骨折具有创伤小、手术操作安全、并发症少、固定牢靠、可早期活动的优点,是一种比较理想的微创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前路或前后联合人路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Tile C型骨盆骨折的疗效。方法2006年6月至2009年6月,采用前路或前后联合入路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骨盆骨折24例,均为Tile C型,其中C1型8例,C2型2例,C3型14例。结果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24例切口均Ⅰ期愈合,无感染、血管神经损伤及内固定失败等并发症。全部病例随访10~46月,平均23.5月。所有患者术后8-12周可完全负重行走,骨折愈合时间为8-18周,平均14周。根据Majeed骨盆功能评分,本组优17例,良3例,可4例,优良率83.3%。结论前路或前后联合入路重建钢板内固定可较好的重建骨盆的稳定性,能获得良好的功能康复,是治疗TileC型骨盆骨折较理想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改良髂腹股沟入路手术内固定治疗TileC型骨盆骨折的疗效。方法对16例TileC型骨盆骨折,经改良的髂腹股沟入路行切开复位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结果16例随访5~25个月,2例出现L4神经根损伤症状,5个月后恢复。疗效按Matta标准,优良率88%。结论经改良髂腹股沟入路治疗TileC型骨盆骨折,可在直视下完成骶髂关节损伤和耻骨骨折的复位固定,同时减少了手术创伤,缩短了手术时间。  相似文献   

6.
垂直旋转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手术治疗探讨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目的:探讨垂直旋转不稳定型骨盆骨折前联合入路内固定的临床疗效。方法:旋转垂直不稳定型骨盆骨折34例,男23例,女11例;年龄13-56岁,平均36岁。按Young—Burgess分类:APCⅢ型损伤9例,LCⅢ型损伤14例,VS损伤11例。入院骨盆外支架固定、抗休克处理,全身情况稳定后,均通过前联合人路切开复位钢板内同定。结果:34例术后获随访,时间12-48个月,平均21个月,术口愈合良好,骨折均3—6个月愈合。按Majeed疗效评价标准:优21例,良10例,中3例。无畸形愈合,遗留跛行3例,腰骶痛4例,双小腿、足麻木3例。结论:前联合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旋转垂直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矫正畸形,重建骨盆环稳定性,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7.
目的回顾性分析单纯后入路与扩大髂腹股沟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Tile C型骨盆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5年1月至2009年6月共收治27例Tile C型骨盆骨折患者,其中12例采用后入路切开复位后,重建接骨板固定后环,前环不予固定;15例采用扩大髂腹股沟入路重建接骨板固定。术后均予以定期随访,从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下地时间、术后髋关节功能等方面对两组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全部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6~24个月,平均12.6个月。全部患者均骨性愈合;单纯后入路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切口长度方面均优于扩大髂腹股沟入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下地时间及髋部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纯后侧入路与扩大髂腹股沟入路相比,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等优点,可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8.
经前路手术治疗Tile C型骨盆环损伤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9  
目的 介绍经骨盆前入路手术治疗Tile C型骨盆骨折的方法。方法 采用经髂骨内侧弧形切口和Pfannenstiel切口入路,骨盆骨折脱位复位后,分别用重建钢板内固定。临床治疗19例,其中C1 15例,C2 2例,C3 2例。结果 19例随访时间6个月~2.5年,平均1.5年。17例骨盆骨折3个月达骨性愈合,2例4个月达骨性愈合。无感染、血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结论 经前入路手术治疗Tile C型骨折是一种安全、疗效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前环固定结合后环TSRH固定治疗不稳定性骨盆骨折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目的总结骨盆骨折的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总结了2001~2004年收治的资料完整的B型及C型骨盆骨折68例,治疗采用前环重建钢板、或耻骨空心螺钉固定,后环采用TSRH固定。结果68例获平均18个月随访,均骨性愈合,骨盆畸形均得以纠正,无下肢不等长,治愈率为94·5%。结论不稳定性骨盆骨折在固定前环的同时,还应进行后环的固定,TSRH在骨盆后环的固定中有较好的疗效,适用于B型骨盆骨折及C型、C型和C型骨盆骨折的内固定治疗。  相似文献   

10.
骨盆环重建内固定治疗不稳定骨盆骨折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骨盆环重建内固定治疗不稳定性骨盆骨折的效果。[方法]17例骨盆骨折按Tile分类确定为不稳定性,对前、后环严重损伤者行前路、后路或联合入路复位固定重建骨盆环,合并脏器损伤Ⅰ期修补处理。[结果]随访13例,平均随访15个月。骨折愈合骨盆环无畸形,下地行走,无腰腿痛及步态异常。[结论]不稳定性骨盆骨折手术内固定,重建骨盆环方法恢复解剖关系,合并内脏损伤,Ⅰ期处理,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Tile C型骨盆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后路门形钢板固定后环加外固定架固定前环手术治疗36例Tile C型骨盆骨折患者。结果 36例均获随访,时间8~29个月。患者切口均一期愈合,无针道感染,无螺钉及外固定松动、断裂,无骨折复位丢失。骨折均骨性愈合,患者均恢复行走功能。手术效果根据Matta和Tornetta标准评定:优25例,良9例,可2例,优良率为94.4%。术后功能恢复根据Majeed标准评定:优22例,良11例,可3例,优良率为91.7%。结论后路门形钢板固定后环加外固定架固定前环治疗Tile C型骨盆骨折,手术操作简单,创伤小,固定牢靠,术后并发症少,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2.
高金华  胡炜  郭晓山 《中国骨伤》2015,28(8):753-756
目的:探讨经皮螺钉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架治疗不稳定骨盆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06年4月至2009年5月,采用闭合复位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架治疗29例旋转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患者,男19例,女10例;年龄19~53岁,平均31岁。按照Tile分型:C1型17例,C2型12例。术后采用Tornetta标准和Majeed功能评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29例患者均获随访,时间10~24个月,平均16个月。术后无神经损伤及盆腔脏器损伤等并发症发生,伤口愈合好,仅1例出现钉道口感染,换药后治愈。骨折均获骨性愈合,愈合时间为14~18周,平均16.2周。未见螺钉松动、脱出、断裂。按照Tornetta评价,优 14例,良10例,可 4例,差 1 例。末次随访Majeed评分为87.2±11.3,优16例,良9例,可4例。结论:对于不稳定C1、C2型骨盆骨折,采用闭合复位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架可以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应用重建钢板治疗陈旧性骨盆骨折的疗效。方法:2000年2月至2011年2月,对24例陈旧性骨盆骨折采用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其中男10例,女14例;年龄20~62岁,平均42岁。受伤至手术时间23~64d,平均35d。经X线及CT诊断,按Tile分型:C型11例,B型13例。根据Majeed疗效评价标准评定疗效。结果:18例获得随访,时间6~48个月,平均24个月。根据Majeed疗效评价标准,优9例,良5例,可4例,平均(84.4±11.5)分。结论:对陈旧性骨盆骨折应积极手术治疗,准确进行术前评估,精确复位固定,术后进行合适处理,可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改良Stoppa入路在治疗骨盆髋臼骨折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樊良  金以军  何磊  吕佐  范宏辉 《中国骨伤》2012,25(10):810-812
目的:探讨改良Stoppa入路在骨盆髋臼骨折治疗中的应用疗效。方法:2010年3月至2012年5月共收治16例骨盆骨折和7例髋臼骨折患者,男18例,女5例;年龄17~65岁,平均39岁。16例骨盆骨折按Tile分型:B1型1例,B2型2例,B3型3例;C1-1型4例,C1-2型2例,Cl-3型2例,C2型2例。7例髋臼骨折按Letournel分型:前柱骨折l例,横形骨折1例,T形骨折2例,前柱伴后半横形骨折1例,双柱骨折2例。16例骨盆骨折中单独使用改良Stoppa入路9例,联合髂窝入路6例,联合后路l例。7例髋臼骨折中单独使用改良Stoppa入路4例,联合Kocher-Langenbeck入路2例,联合髂窝入路及Kocher-Langenbeck入路1例。结果:23例患者手术时间50~350min,平均130min;出血量100~1200ml,平均320ml;无手术并发症。术后根据Matta影像学评分,16例骨盆骨折均复位优;髋臼骨折复位优4例,良3例。21例患者获得随访,时间4~24个月,平均8个月,骨折均获愈合,愈合时间2.5~5个月,平均3.2个月。螺钉松动1例,l例屈髋轻度受限,无钢板断裂,无腹壁疝情况。结论:改良Stoppa入路治疗骨盆、髋臼骨折,其操作安全简捷、并发症少的优点,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骨盆骨折微创手术治疗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目的:探讨应用微创手术治疗骨盆骨折的可行性。方法:微创手术治疗26例骨盆骨折患者,男15例,女11例;年龄20—62岁,平均40岁。均为闭合性骨折,单侧骨盆环破坏17例,双侧骨盆环破坏9例。骨盆后环损伤类型:骶髂关节脱位8例,骶骨外侧纵形骨折12例;骨盆前环损伤类型:单侧耻骨坐骨支骨折9例,双侧耻骨坐骨支骨折7例,耻骨联合分离6例;合并休克6例。前环应用经皮耻骨上支拉力螺钉固定术,耻骨联合拉力螺钉固定术;后环采用经皮骶髂关节拉力螺钉固定术或骶骨棒固定术。术前摄骨盆CR片,骨盆螺旋CT检查,了解骨折表面及内部的细节,明确骨折情况。采用体表定位结合C形臂引导手术。结果:术中失血10-50ml,平均30ml;手术时间30-50min。CR观察骨折愈合时间8-12周,平均11周。无伤口感染、骨折不愈合、神经损伤等。结论:在掌握好手术适应证的前提下,微创手术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效果好、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有限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Tile C型骨盆骨折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2010年6月至2012年5月,采用有限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Tile C型骨盆骨折15例。其中:C1型10例,C2型4例,C3型1例。评估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术后患者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15例患者术后获12~24个月(平均15个月)随访。骨盆前环手术的手术时间和出血量平均分别为61 min、92 mL;后环手术平均分别为71 min、165 mL。术中均无重要血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发生。1例耻骨处伤口发生浅表感染,经换药治愈。骨折复位按Matta影像学评分标准评定:解剖复位10例,满意复位4例,可1例。骨折愈合时间为2~6个月,平均2.9个月。末次随访时采用Majeed骨盆骨折评分标准评定疗效:优12例,良2例,可1例。结论通过有限切开复位和钢板内固定可以对Tile C型骨盆骨折进行良好的显露和牢靠的固定,并且不需要暴露神经、血管等结构,具有微创特点,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微创经皮骨盆前环耻骨支螺钉固定在Tile B型骨折中的应用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0年5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骨盆后环损伤伴前环耻骨支、坐骨支骨折患者56例,其中男31例,女25例;年龄35~65岁,平均36.8岁。按Tile分型:B1型13例,B2型28例,B3型15例。26例采用骶髂螺钉联合外固定架治疗(外固定架组),30例采用骶髂螺钉联合前柱螺钉治疗(耻骨支螺钉组),从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术后下地时间、骨折愈合情况、Majeed骨盆功能评分和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ualogue scale,VAS)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结果:54例获得随访,时间3~24个月,平均12个月,两组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耻骨支螺钉组术后下床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外固定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耻骨支螺钉组术后平均Majeed及VAS评分明显高于外固定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耻骨支螺钉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外固定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骶髂螺钉联合经皮耻骨支螺钉在治疗骨盆后环损伤伴前环耻骨支、坐骨支骨折的Tile B型骨盆骨折中具有术后下地时间早、疼痛减轻、并发症少等优点,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能提高术后肢体功能,且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