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4 毫秒
1.
<正> 进行性半侧颜面萎缩症,是一种较少见的面部畸形。本病主要侵犯皮肤、皮下组织、脂肪、肌肉和骨骼,形成颜面部严重的进行性萎缩畸形,且伴有局部色素沉着和感觉异常,以至口、眼、鼻等器官的功能障碍。由于病因不明,治疗困难,至今仍无特效疗法。近几年来,由于显微外科技术的发展,有人主张在病变静止后试用组织游离移植充填治疗,我们应用直视下小血管吻合大网膜游离移植术,矫正半侧颜面萎缩畸形,改善部分临床症状,初步取得成功,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颞浅筋膜瓣复合双侧真皮片带蒂移植治疗中下部半侧颜面萎缩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2011年2月至2017年2月采用颞浅筋膜瓣复合双层真皮片移植的方法治疗中下面部半侧颜面萎缩的患者9例,男4例,女5例,年龄16~29岁,平均年龄22. 4岁,术后观察随访1年以上观察疗效。结果 9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伤口均一期愈合,未出现血肿感染,患者均接受了1年以上的随访,颜面萎缩凹陷的形态均获得了明显的改善,且供区伤口瘢痕隐蔽不明显。结论 颞浅筋膜瓣复合双层真皮片带蒂移植可以有效填充中下部半侧颜面萎缩的软组织凹陷,改善面部形态。  相似文献   

3.
本文解剖了25例(50侧)成人尸体中与游离大网膜颅内移植术有关的吻合血管(颞浅动、静脉,颞中静脉,面动、静脉,枕动、静脉,甲状腺上动脉,颈外静脉,胃网膜左动、静脉和胃网膜右动、静脉),测量了它们与手术有关的长度和管径。本文提议颞浅动脉和颞中静脉是受区比较理想的吻合血管。  相似文献   

4.
半侧颜面萎缩多见于儿童,是一种进行性一侧颜面诸系统组织逐渐萎缩畸形和原因不明的疾病。在发病过程中一般治疗无效,成人颅面发育已定形,治疗上采用外科整复手术是唯一的办法。过去修复的方法很多,近年来由于显微血管外科技术的发展。对该病的晚期治疗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国内外用带血管的大网膜游离移植。有个案报道,现将我们用带血管的大网膜充填整复半侧颜面进行性萎缩的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半侧颜面萎缩畸形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的一侧颜面部皮肤、皮下组织、肌肉、骨骼等多种组织萎缩症.迄今病因尚不清楚.多年来治疗半侧颜面萎缩症常采用游离复合组织块移植及代用品填充等方法矫正畸形,改善容  相似文献   

6.
舌下腺的游离移植治疗重症干眼症的应用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从解剖学角度探讨舌下腺游离移植治疗重症干眼症的可行性。方法:在 30 侧经动脉灌注红色乳胶的头颈部标本上解剖观测舌下腺的大小、血供来源、静脉回流以及头面部可供吻合血管的外径和走行。结果:舌下腺在三大唾液腺中体积最小,其血供主要来自舌下动脉或颏下动脉,静脉回流通过动脉的伴行静脉注入颈内静脉;面部可供吻合的血管为颞浅动脉前(额)支。结论:舌下腺游离移植治疗重症干眼症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单侧颜面萎缩症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治疗单侧颜面萎缩症的理想手术方法。方法根据不同的萎缩程度采用游离真皮脂肪瓣,以颞浅筋膜为夹层的真皮脂肪瓣及吻合血管游离股前外侧皮瓣移植等方法综合治疗单侧颜面萎缩症19例,并比较疗效。结果1例以颞浅筋膜为夹层的真皮脂肪瓣移植术出现感染部分液化,5例(2例真皮脂肪瓣移植,2例吻合血管游离股前外侧肌皮瓣移植,1例斜方肌瓣)经两次手术达满意效果,余13例效果满意。结论以颞浅筋膜为夹层的真皮脂肪瓣移植术,是一种操作简便、风险小、吸收率低、效果好的方法,而游离皮瓣移植,在重度单侧颜面萎缩症患者特别是伴颞部萎缩的患者,且对于具有显微外科实力的术者,确实为一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8.
自从1896年Drummond和Morison试用大网膜把门静脉血分流到体循环以来,近20年来大网膜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肢体、器官缺血性疾病、淋巴水肿和脑积水等方面。1973年Goldsmith首先报告在狗身上用大网膜带蒂移植于颅内获得成功,并发现大网膜与脑表面形成侧支循环。1974年Yasargil报告用狗作游离大网膜颅内移植,使用显微外科技术作颞浅动、静脉与大网膜动静脉吻合取得移植成功,  相似文献   

9.
以胃网膜右动、静脉为蒂,切取大网膜一片,面积为15×20cm~2,复盖于清创后面积为8×17cm~2之头皮缺损处。将切断的胃网膜右动、静脉与左颞浅动、静脉对端吻合。再将取自右股部略大于头皮缺损面积的中厚皮片一片复盖在移植的大网膜上。随访一年,移植组织完全成活。  相似文献   

10.
自体脂肪移植治疗半侧颜面萎缩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自体颗粒脂肪移植在半侧颜面萎缩的临床效果,寻求半侧颜面萎缩治疗的有效方法.方法:采用肿胀吸脂技术获得自体颗粒脂肪,纯化后采用多层次、多隧道、多点的注射方法,修复颜面部凹陷畸形.对充填区体积稳定后凹陷尚未完全改善的患者,进行二次或多次脂肪颗粒移植手术,直至效果满意为止.结果:本组7例半侧颜面萎缩患者,充填后原凹陷部位丰满,基本达到形态对称.最长随访期2年,移植效果良好.结论:应用自体颗粒脂肪移植修复半侧颜面萎缩创伤小、并发症少、手术效果明显,相对现有其他治疗方法,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颜面部单纯软组织萎缩畸形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报告2003年10月通过重建血循环再植成功的严重全头皮撕脱伤病例。【方法】全麻下,将撕脱头皮及颅面部创面彻底清创,于10-16倍显微镜下吻合右侧颞浅动脉和左侧颞浅静脉重建撕脱头皮血循环,手术历时7h。【结果】再植头皮94%成活,术后两个月成活头皮毛发生长。【结论】高质量的血管吻合和正确的血管处理,一条颞浅动脉和一条颞浅静脉的吻合亦可保证再植头皮成活。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稳定的小鼠异位肢体复合组织移植模型。 方法:选用25对C57BL/6小鼠行同种同品系异位肢体复合组织移植手术。取供体小鼠后肢,于腹股沟韧带下缘起沿股动脉、股静脉向上游离,电凝切断除股静脉、股动脉外所有分枝血管至髂外动脉、髂外静脉,断髂外动脉、髂外静脉后,横断股骨、股部肌肉。将供体髂外动脉、髂外静脉分别与受体小鼠右侧颈总动脉、颈外静脉行端侧吻合。连续缝合供体皮缘于受体皮肤切缘固定肢体。于供肢胫骨远端关节处切断,结扎残端。 结果:手术成功率76%,总手术时间87.1?0.1min,供体获取时间23.8?.9min,血管吻合时间55.3?.6min。 结论:小鼠异位肢体复合组织移植成功率较高,稳定可靠,是一种新的研究移植免疫的理想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3.
目的:阐述同种异体头皮、面颈部和双侧耳廓复合组织移植解剖学基础。方法:对4具8侧灌注的尸体标本及8具16侧新鲜尸体标本进行解剖,观察头皮、面颈部和耳廓等面部浅表器官的血管走行、分支及其分布。结果:头面部皮肤软组织以及头面部体表器官的血液供应均由颈外动脉分支提供的,其中颞浅动脉分支分布于额顶、耳颞、侧面颈等处,约占头面部57%的区域,面动脉供应颏部、唇部、鼻部以及眼睑等,两者间以及与其他颈外动脉分支间有丰富的交通支吻合。结论:颞浅动脉作为头皮、双侧耳廓及额颧颊颈部复合组织的血供是安全可靠的。  相似文献   

14.
Li L  Gao XL  Song YZ  Xu H  Yu GY  Zhu ZH  Liu JM 《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2007,120(13):1179-1182
Background Transplanting a vascularized autologous submandibular gland (SMG) is considered an effective method to treat severe keratoconjunctivitis sicca. But the operation may fail due to the anatomic variances in the blood vessels of SMG. The present study aimed to investigate the submandibular glands at the microanatomy level.Methods The microanatomy of blood vessels including arteries and veins of submandibular gland was investigated using 30 adult corpses and 60 submandibular glands were anatomized under a surgical microscope. The lengths and diameters of the arterial and venous glandular branches were measured using sliding caliper.Results The submandibular gland was mainly supplied by the facial artery and submental artery, partly by the lingual artery and external jugular artery. The venous drainage of the submandibualr gland occurred through the anterior facial vein, the venae comitantes of facial artery, the vein close to the Whaston’s duct (the hilum vein), and seldom drained to external jugular vein and other veins.Conclusions The anatomy of SMG is a complicated structure. Determining the main blood vessels of the submandibular gland is very important to achieve a successful vascularized autologous SMG transplant.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利用16排螺旋CT血管造影技术(CTA)对面动脉进行解剖学研究.方法 挑选已行CTA检查并无血管及其他病变的病例共45例,采用荷兰PHILIPS公司Brilliance 16排螺旋CT,经肘静脉注入欧乃派克350 mgI/ml.后处理技术主要采用MIP及Volume Render(VR),按左右面动脉分别进行统计.结果 左侧面动脉:45例中有44例(97.8%)起自颈外动脉,距离颈动脉分叉处4.50~47.90 mm,平均(18.77±8.98)mm;1例(2.2%)起自颈总动脉.右侧面动脉:45例(100%)均起自颈外动脉,距离颈动脉分叉处6.80~39.70mm,平均(19.23±8.25)mm.双侧面动脉均以独立起于颈外动脉多见,其次为舌、面动脉共干起于颈外动脉,左侧面动脉中颏下动脉与面动脉共于以及甲、舌、面动脉共干各1例.左侧面动脉干管径1.40~4.70 inln,平均(2.83±0.77)mm;右侧面动脉干管径1.60~4.30mm,平均(2.8±0.79)mm.左侧面动脉终止于口角以下12例(26.67%),口角至鼻翼之间7例(15.56%),鼻翼以上26例(57.77%).右侧面动脉终止于口角以下7例(15.56%),口角至鼻翼之间12例(26.67%),鼻翼以上26例(57.77%).双侧面动脉均以穿过下颌下腺实质多见(左侧23例、右侧24例),其次为下颌下腺深面走行(左侧11例、右侧9例).结论 16排螺旋CTA可以无创性术前评价面动脉,借助功能强大的后处理功能,可以清晰显示双侧面动脉的起源、走行、分布及中止部位.为临床医师提供详细的资料,有利于整形外科的皮瓣设计和显微血管外科手术的术前评价.  相似文献   

16.
王光辉  张兵  刘坤  吕杨成 《四川医学》2010,31(7):900-901
目的总结前臂游离皮瓣应用于全鼻再造的经验。方法应用前臂游离皮瓣进行全鼻再造7例,桡动脉与面动脉吻合5例,与甲状腺上动脉吻合2例;头静脉与颈外静脉吻合6例,与面前静脉吻合1例。结果 7例全鼻再造手术均一次完成,除1例因皮瓣青紫行手术血肿探查并清除颈部血肿,其余无并发症发生,皮瓣一期成活,鼻外形满意。结论前臂皮瓣全鼻再造,具有血管恒定,管径较粗大,供皮瓣面积大,吻合易于成功,不造成面部或邻近供区的损伤,皮瓣质软,弹性好,且与面部颜色相差不十分明显等优点,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总结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totally implantable venous access port,TIVAP)在恶性肿瘤患儿中应用的手术经验,探讨其手术并发症的应对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小儿外科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165例接受TIVAP植入术的恶性肿瘤患儿病例资料,记录并统计TIVAP植入的手术过程、并发症及并发症处理情况。结果: 本组患儿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颈外静脉切开组(n=27)和颈内静脉穿刺组(n=138),后者又分为超声引导穿刺组(n=95)和盲穿刺组(n=43)。颈外静脉切开组无穿刺并发症发生,其平均置管成功所用时间和导管进入上腔静脉所用顺管次数均多于颈内静脉穿刺组[(9.26±1.85) min vs. (5.76±1.56) min,(1.93±0.87)次vs. 1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超声引导颈内静脉穿刺组平均置管成功所用时间、一次穿刺成功率、平均穿刺次数和穿刺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盲穿刺组[(5.36±1.12) min vs. (6.67±1.99) min,93.68%(89/95) vs. 74.42%(32/43),(1.06±0.24)次vs. (1.29±0.55)次,2.11%(2/95) vs. 11.63%(5/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本组总并发症发生率12.12%(20/165),其中气胸1例,误穿动脉1例,局部血肿5例,输液港相关性感染4例(输液港局部感染2例、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2例),港座表面皮下组织变菲薄2例,港座翻转1例,输液不畅4例(导管弯折1例、导管堵塞3例),皮下管路周围排异物聚集2例,未发生导管断裂、脱落和导管夹闭综合征等并发症。结论: TIVAP能为恶性肿瘤患儿提供安全有效的输液通道,颈外静脉切开和超声引导颈内静脉穿刺是小儿TIVAP植入的可靠术式。手术医师应对TIVAP并发症有充分的认识,采取措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正确处置已发生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18.
目的面神经额颞支在前侧方入路时易受损伤,其损伤后可引起面部畸形。为给临床提供数据,进行此研究。方法对10例(20侧)为颅湿标本的面神经额颞支及额颞区进行巨显微外科解剖,并对其测量和拍照。结果面神经额颞支通常三支,由腮腺和咬肌筋膜穿出后走行于颞浅筋膜浅面、皮下组织深层,且始终在颞浅血管之前。结论为防止面神经额颞支损伤,切口应在颞浅血管后或耳屏前18mm后。在颞深筋膜浅、深两层之间分离,眶颧区同骨膜一起分离。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肌骨瓣眶颧入路进行解剖学研究,减少因传统眶颧入路造成的面神经颞支损伤及术后颞肌萎缩、颞窝塌陷的发生。方法:20侧尸头模拟肌骨瓣眶颧手术入路,观察术区面神经颞支和颞浅动脉额颞支的位置关系并测量二者之间的最短距离,测量MacCarty孔中心至额蝶缝的垂线距离和垂直点距额蝶缝末端的距离。结果:术区中面神经颞支均在颞浅动脉额颞支前下方走行,二者之间的最短距离为(4.80±2.40)mm, MacCarty孔位于额蝶缝上方,MacCarty孔中心距额蝶缝的垂直距离为(6.10±2.32)mm,垂直点至额蝶缝末端的距离为(22.42±4.12)mm。结论:颞浅动脉额颞支可做为筋膜间入路的解剖学标志;肌骨瓣血管神经保持完整降低了颞肌和骨萎缩的风险。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来自同一前体的肾上腺髓质素(ADM)及肾上腺髓质素N末端20肽(PAMP)在高肺血流肺动脉高压形成中的变化及作用途径.方法 健康雄性Wistar大鼠21只,随机分为2组.将实验组(n=9)大鼠的左侧颈总动脉与颈外静脉用套管进行连接,对照组大鼠仅切开颈部皮肤分别分离颈总动脉和颈外静脉后缝合皮肤,不进行血管连接术.术后12周,经右心导管测取大鼠肺动脉平均压(mPAP)、右心室/(室间隔+左心室)(RV/(LV+SP))重量比、中等肺动脉壁厚度所占管径百分比(MT%).免疫组化法和Western blotting测定ADM、PAMP在大鼠肺组织中的分布及其相对含量变化.RT-PCR法检测大鼠肺组织中ADM、应力活化蛋白激酶(SAPK)、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1)基因表达量.结果 实验组大鼠术后mPAP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升高(P<0.001);RV/(LV+SP)和MT%比例明显增加(P<0.001和P<0.01).免疫组化结果显示ADM和PAMP棕色颗粒主要分布于血管平滑肌层;累积光密度(OD)及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实验组大鼠肺内ADM及PAMP蛋白表达量增加.RT-PCR结果显示实验组大鼠肺组织ADM、SAPK、ERK1 mRNA与对照组比较表达增强(P<0.01,P<0.001).结论 高肺血流肺动脉高压形成中存在来自同一前体的ADM与PAMP之间的分子内调控现象;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s)信号通路可能参与了高肺血流肺动脉高压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