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 观察和比较"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制定的治疗方案(常规方案)对单纯淋球菌感染和淋球菌混合其他病原体感染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收集32例单纯淋球菌感染患者和50例混合病原体感染患者(淋球菌合并沙眼衣原体或解脲支原体或梅毒螺旋体感染)的临床资料,回顾患者经常规方案治疗的效果,比较单纯淋球菌感染与混合病原体感染患者临床痊愈所需时间(接受常规方案至获得临床痊愈的时间).结果 所有患者的总体痊愈率为92.4%,其中单纯淋球菌感染患者均获得临床痊愈,混合病原体感染患者的临床痊愈率为84.0%.单纯淋球菌感染和淋球菌混合其他病原体感染患者临床痊愈所需时间平均为(9.4±1.8)d和(9.7±2.3)d,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接受常规方案治疗的淋球菌混合其他病原体感染患者的临床痊愈时间与单纯淋球菌感染患者相当,提示常规方案亦适用于混合病原体感染患者.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生殖道非淋球菌患者精子密度、精子活率和抗精子抗体的变化及其对生育影响。方法选取生殖道非淋球菌(沙眼衣原体、解脲支原体)感染患者50例,对其精液常规参数和抗精子抗体进行动态分析比较。结果生殖道感染非淋球菌患者治疗前精子密度32.26±5.59,精子活率34.12±21.63,畸形率35.99±7.29和抗精子抗体滴度15.64±6.85;治疗后精子密度59.27±7.03(P<0.05),精子活率57.01±15.74(P<0.05),畸形率15.45±6.74(P<0.05),抗精子抗体滴度8.66±5.44(P<0.05)。结论生殖道非淋球菌感染会影响精液质量的多项指标,导致男性不育。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100例临床表现为尿道炎或阴道炎感染的检查结果发现,解脲支原体与淋球菌混合感染占58%;单纯解脲支原体感染占28%;单纯淋球菌感染占14%;提示临床对两种病原体同时治疗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4.
史殿奎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15):2004-2004
目的:了解女性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淋球菌(NG)、沙眼衣原体(CT)和解脲支原体(UU)的感染情况。方法:对290例女性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进行NG、CT和UU检测,NG采用培养法、CT采用酶免疫分析法和UU采用培养法进行检测。结果:单纯NG感染19例(占6.5%),单纯CT感染120例(占41.4%),单纯UU感染50例(占17.2%),NG和CT混合感染20例(占10.5%),NG和UU混合感染18例(占6.2%),NG、CT和UU混合感染10例(占3.4%),CT和UU混合感染53例(占18.3%)。结论:泌尿生殖道系统疾病混合感染率较高,提示临床应对泌尿生殖道系统疾病患者要作全面的病原体检查以早期发现隐匿性感染,及时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淋球菌阳性患者与淋球菌阴性患者之间的其他性病病原体感染情况.方法 将患者分为淋球菌阳性组和淋球菌阴性组,两组患者均进行沙眼衣原体、解脲支原体、人型支原体、滴虫和念珠菌检测.结果 淋球菌阳性组沙眼衣原体和解脲支原体阳性率均高于淋球菌阴性组,其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 淋球菌感染可增加沙眼衣原体和解脲支原体的感染机率.  相似文献   

6.
<正> 淋病是由淋球菌引起的最常见的性传播疾病之一,同时常伴有解脲支原体感染,使淋病的治疗复杂化。为探讨淋球菌与解脲支原体混合感染的药物治疗效果,本文对120例混合感染者进行治疗研究,并对单纯淋球菌感染治疗进行了比较观察,现将初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王元 《安徽医学》2013,34(2):191-192
目的了解本地区非淋球菌性生殖道感染患者的解脲支原体和沙眼衣原体感染状况。方法利用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方法(FQ-PCR)对2010和2011年来院就诊的420例非淋球菌性生殖道感染患者的泌尿生殖道分泌物同时作解脲支原体和沙眼衣原体检测。结果检出阳性病例211例,阳性率50.0%,(211/420):其中解脲支原体,沙眼衣原体和混合感染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31.9%(134/420),11.7%(49/420)和6.7%(28/420),沙眼衣原体和解脲支原体的感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解脲支原体高于沙眼衣原体;不同性别在不同病原体感染中有所不同,总体上女性感染高于男性(P<0.05),在解脲支原体单一感染差异两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女性高于男性,但在沙眼衣原体单一感染和两种病原体混合感染中两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本地区解脲支原体是非淋球菌性生殖道感染患者的主要病原体,女性呈明显高感染状况,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可作为临床检测的解脲支原体和沙眼衣原体的实验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生殖泌尿道解脲脲原体(ureaplasmas urealyticum,UU)、沙眼衣原体(chlamydia trachomatis,CT)和淋球菌(neisseria gonorrhoeae,NGH)的感染情况。方法:对来我院就诊的3152例患者以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对上述3种病原体进行检测。结果:3种病原体检出率分别为NGH43.15%、UU32.16%、CT13.85%。其中UU与NGH混合感染检出率为9.14%,NGH与CT混合感染检出率为2.15%,UU与CT混合感染检出率为10.81%,NGH、UU与CT混合感染检出率为0。结论:UU、NGH成为生殖泌尿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且混合感染较严重,应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了解子宫颈炎子宫颈糜烂与沙眼衣原体(CT)、解脲支原体(UU)、淋球菌(NG)感染情况。方法:对630例宫颈炎、宫颈糜烂的患者随机进行宫颈标本采集,做上述三种病原体检测。结果:总的病原体检出率为24.60%,其中单一病原体感染者占患病率数的54.84%,混合感染者占45.16%,宫颈糜烂者三种病原体以沙眼衣原体(CT)为主占23.70%,其次解脲支原体(UU)占12.14%、淋球菌(NG)占8.09%。结论:了解宫颈炎、宫颈糜烂者病原体有助于宫颈炎的对因治疗,提高宫颈炎糜烂治愈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麻醉肠镜下是否优于常规肠镜下切除广基息肉.方法 将55例行内镜黏膜切除术(EMR)的结直肠息内患者分为常规组(25例,在常规肠镜下进行)和麻醉组(30例,在麻醉肠镜下进行).比较两组患者每粒息肉切除操作时间、术中出血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常规组切除每粒息肉所需时间为(8.5±3.4)min,麻醉组切除每粒息肉所需时间为(6.3±2.7)min,麻醉组所需时间短于常规组(P<0.05).常规组术中出血发生率为12.0%,麻醉组术中出血发生率为6.6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组100%患者愿意接受下次检查及治疗,常规组仅2O%患者愿意接受,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麻醉肠镜下切除广基息肉所需时间更短,耐受性更好,更易被患者接受.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广西地区女性宫颈炎病原体感染情况及其与年龄的关系。方法:对16800例门诊就诊者进行淋球菌(NG)、衣原体(CT)、解脲支原体(UU)、人型支原体(MH)、滴虫(TV)、白色念珠菌等病原体检测.并分析各年龄组各病原体感染情况。结果:病原体阳性6445例.其中UU3841例(59.6%).MH1052例(16.3%).CT756例(11.7%).白色念珠菌1177例(18.3%),TV358例(5.6%),NG177例(2.7%);单一病原体感染占3910例(60.7%);混合感染2535(39.3%);3种以上混合感染451例(7.0%);单一感染及混合感染的好发年龄在30~50岁之间(占94.2%)。结论:广西地区女性宫颈炎病原体感染以UU为最高.以单一感染为主.混合感染以两种病原体感染为常见.感染好发年龄为30~50岁。  相似文献   

12.
康妇特栓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女性非淋菌性尿道炎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康妇特栓联合阿奇霉素对支原体和衣原体引起的非淋菌性尿道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3例女性非淋茵性尿道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3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每日静脉点滴乳糖酸阿奇霉素0.5g/d,同时使用康妇特栓1剂/d;对照组单用乳糖酸阿奇霉素静脉注射0.5g,s。连续治疗7d后,观察临床症状及衣原体和支原体转阴率。结果联合用药对单纯性衣原体或支原体感染及衣原体、支原体混合感染都有很好的转阴效果,转阴率分别达到92.3%、90,1%和83.3%,能有效消除或减轻临床症状及体征,其疗效显著优于单独使用阿奇霉素(P〈O.05)。结论康妇特栓与阿奇霉素联合是行之有效的治疗女性非淋茵性尿道炎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3.
272例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或解脲支原体感染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当前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CT)或解脲支原体(UU)感染的临床特征。方法 分析272例泌尿生殖感染CT或UU患者的性别、年龄分布,病原体及临床症状。结果 目前泌尿生殖道CT或UU感染的男性就诊者较多,21-40岁组为高发人群,以沙眼衣原体感染为主,混合感染率达43.4%,临床症状隐匿。结论 应尽可能做全面病原体检查,以阻止这两种病原体的蔓延。  相似文献   

14.
Eighty six women attending Middle Road Hospital with endocervical gonococcal infection were evaluated. Chlamydia trachomatis was isolated in 27% of them. Women co-infected with C. trachomatis were similar to those with gonococcal infection alone in terms of demography, type of sexual contact, previous 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 genitourinary symptoms, and clinical signs.  相似文献   

15.
徐丹  罗历  谭文  班博  沈化清  陆学东 《热带医学杂志》2012,12(2):184-186,216
目的初步了解深圳地区引起临床婴幼儿急性腹泻中常见病毒的病原分布情况,为临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重RT-PCR方法检测婴幼儿急性腹泻常见病毒:轮状病毒(RV)、星状病毒(AstV)、诺如病毒(NV),采用单重PCR法筛查临床腹泻标本肠道腺病毒(EAdV)。结果在440份标本中,共检出197例至少感染一种腹泻病毒,总阳性率为44.77%(197/440),其中183例为一种病毒感染,14例(3.18%)为混合感染。4种腹泻病毒以RV感染为主,阳性率为28.64%(126/440);其次是EAdV,阳性率为8.86%(39/440);NV阳性率为5.45%(24/440);AstV阳性率为1.82%(8/440)。混合感染以RV合并其他病毒感染为主,占92.86%。结论 RV、EAdV和NV是引起深圳地区婴幼儿急性腹泻的主要病毒致病原,混合感染以RV联合其他病毒感染为主,临床上应根据所感染病原体制定有针对性的诊治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急性白血病(非M3)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及风险因素分析.方法 选取急性白血病(非M3)患者186例,其中88例共发生107例次医院感染.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临床资料完整的88例急性白血病(非M3)医院感染患者的感染部位、病原体、住院时间及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感染部位:上呼吸道感染例次较多(34.58%),其次为下呼吸道感染(26.17%);上呼吸道感染住院时间最短,泌尿道感染住院时间最长;病原菌构成:107例次感染中,共分离出86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阳性菌30株,革兰阴性菌49株,真菌7株;患者年龄>60岁,中性粒细胞数<1.0×109/L和疾病处于非缓解状态为急性白血病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 急性白血病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率较高,应降低急性白血病患者体内外易感因素,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以期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高脂血症性重症急性胰腺炎(hyperlipidemic-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HL-SAP)的常规治疗与加用降血脂治疗的对照分析,评价降脂治疗在HL-SAP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将61例HL-SAP患者按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2组:研究组33例和对照组2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禁食、持续胃肠减压,常规抑酸、抗炎、抑制胰酶分泌,复方丹参注射液、生大黄泡水及对症支持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及胰岛素注射液降血脂治疗。观察2组患者三酰甘油(TG)下降至5.65mmol.L-1、血淀粉酶和C反应蛋白(CRP)恢复至正常及腹痛消失、腹水消退时间等情况。结果 TG下降至5.65mmol.L-1时间:对照组为(5.6±1.6)d,研究组为(3.4±1.1)d,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淀粉酶恢复至正常时间:对照组为(3.7±1.2)d,研究组为(2.1±0.9)d,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RP恢复至正常时间:对照组为(8.1±3.2)d,研究组为(6.8±2.5)d,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痛缓解时间:对照组为(5.8±2.2)d,研究组为(4.1±1.8)d,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水消退时间对照组为(11±2.8)d,研究组为(6.7±2.5)d,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HL-SAP的TG水平的恢复对临床症状、体征的缓解和缩短病程具有相关性,应用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及胰岛素注射液对HL-SAP的降血脂治疗是必要的,且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人类非嗜肝病毒所致肝炎的病因和临床特征。方法  对176例人类非嗜肝病毒性肝炎患者进行临床研究,用常规方法检测112例甲-戊型肝炎标志物,排除嗜肝病毒感染。检测单纯疱疹病毒(HSV)、EB病毒(EBV)、巨细胞病毒(CMV)、柯萨奇病毒(CoxV)等病毒的IgM、IgG型抗体和自身抗体(线粒体抗体和抗核抗体),随访6个月,并将其临床症状体征、肝功能指标与同期急性病毒性肝炎比较。结果  非嗜肝病毒肝炎患者病原体以CMV感染最多(34.7%),其次分别为EB病毒和轮状病毒感染(24.4%、9.6%),非嗜肝病毒肝炎患者的乏力、纳差、厌油、恶心、肝肿大、皮肤黄染发生率较同期急性病毒性肝炎低,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其脾肿大、淋巴结肿大的发生率较同期急性病毒性肝炎高,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非嗜肝病毒肝炎患者肝功能的ALT、AST、TBIL值较同期的急性病毒性肝炎值低,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清蛋白、凝血酶原时间值与急性病毒性肝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非嗜肝病毒肝炎患者的单一感染的ALT、AST、TBIL较复合感染时间短,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  巨细胞病毒、EB病毒等为非嗜肝病毒肝炎的常见病原体,临床表现为急性肝损伤,但较急性病毒性肝炎轻,单一感染较复合感染轻,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9.
Comparison of erythromycin base and estolate in gonococcal urethritis.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S T Brown  H B Pedersen  K K Holmes 《JAMA》1977,238(13):1371-1373
A randomized double-blind trial of 152 men with gonococcal urethritis compared the therapeutic efficacy of erythromycin estolate and erythromycin base. Twenty-one of 86 (24%) men treated with the estolate and 15 of 66 (23%) treated with the base had recurrent or persistent gonococcal infection when seen after a 9-g course of erythromycin. The serum erythromycin activity among estolate-treated patients (3.57 +/- 0.84 microgram/ml) was nearly twice that for base-treated patients (1.76 +/- 0.80 microgram/ml). Our findings do not support routine use of erythromycin for treatment of pregnant, penicillin-allergic patien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