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目的;探讨肌钙蛋白I(TnI)对无ST段抬高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危险判断的临床意义。方法:56例无ST段抬高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进行了TnI测定,并观察1个月心脏事件发生情况。结果:56例无ST段抬高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在1个月内TnI值增高?0.1μg/L者24例,TnI增高者发生心性猝死,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者明显高于TnI<0.1μg/L者,具有统计学意义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肌钙蛋白I(TnI)对无ST段抬高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危险判断的临床意义。方法:56例无ST段抬高的ACS患者进行了TnI测定,并观察1个月心脏事件发生情况。结果:56例无ST段抬高的ACS患者,在1个月内TnI值增高≥0.1μg/L者24例,TnI增高者发生心性死亡,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者明显高于TnI<0.1μg/L者,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nI检测对无ST段抬高ACS患者心血管事件及预后具有一定的判断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肌钙蛋白Ⅰ(TnI)对无ST段抬高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危险判断的临床意义。方法:56例无ST段抬高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进行了TnI测定,并观察1个月心脏事件发生情况.结果:56例无ST段抬高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在1个月内TnI值增高至0.1μg/L者24例,TnI增高者发生心性猝死,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者明显高于TnI〈0.1μg/,L者,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肌钙蛋白I(TnI)检测对无ST段抬高ACS患者心血管事件及预后具有一定的判断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检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N—末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以探讨有关ACS患者的早期危险分层价值,分析NT-ProBNP水平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心肌灌注水平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择ACS病例60例,于入院24 h内,抽取患者静脉血行NT-ProBNP检测,观察患者住院期间,3、6、12个月的死亡事件或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ACS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在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组明显高于非ST段抬高的ACS组。血浆NT-ProBNP水平与ACS患者近期心脏不良事件明显相关。结论:ACS时,血浆NT-ProBNP水平明显升高,且与预后密切相关。血浆NT-ProBNP水平是ACS患者一个特异性较好的监测指标,是ACS患者早期危险分层的独立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5.
急性冠脉综合征与B型钠尿肽的临床相关性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李敏芝  富蓉 《黑龙江医学》2010,34(2):98-99,138
目的检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浆B型钠尿肽(BNP)水平,以探讨有关ACS的早期危险分层价值,分析BNP水平与病变严重程度、心功能评估、预后等相关性。方法选择ACS病例50例,分别在就诊后2 h内,抽取患者静脉血行BNP检测。就诊后,同时检测心电图、心肌酶、肌钙蛋白:3~5 d内,检查心脏彩超。观察患者住院期间有否出现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心衰、死亡等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结果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浆B型钠尿肽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血浆BNP水平,在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组明显高于非ST段抬高的ACS组。血浆BNP浓度与LVEF呈显著负相关。血浆BNP浓度、cTnI浓度、LVEF与ACS患者近期心脏不良事件明显相关。NYHA分级越高,B型钠尿肽水平越高。结论急性冠脉综合征时,血浆B型钠尿肽水平明显升高,与心力衰竭严重程度有关,且与预后密切相关。血浆BNP浓度,是ACS患者一个特异性较好的监测指标,是ACS患者早期危险分层的独立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心脏标志物诊断心肌坏死或心肌损伤的价值。方法动态监测142例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心肌肌钙蛋白I(TnI)、肌红蛋白(Myo)的变化,对比分析它们对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预测价值。结果心脏标志物与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预后密切相关,以TnI预测敏感性最高(89.5%),Myo次之(84.2%),TnI和Myo升高显著且较长时间不降者预后差。结论以TnI和Myo组合预测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更为可取,是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发生、发展的良好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7.
张俭 《卫生职业教育》2003,21(5):135-135
目的ACS溶栓治疗的目的是使堵塞的冠状动脉再通,尽早再灌注心肌,从而降低心肌损伤程度。方法UK静脉溶栓治疗ACS,其方法简单易行,目前已被各大医院广泛采用。结果本资料32例ST段抬高的ACS,经UK治疗后再通率为68.8%,其中发病≤6小时者再通率80.0%,发病>6小时者再通率50.0%。结论早期静脉溶栓治疗ST段抬高的ACS安全有效,且溶栓时间越早越好。  相似文献   

8.
非ST段抬高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中肌钙蛋白T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非ST段抬高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中肌钙蛋白T(TnT)的应用价值。方法:自2003年9月至2006年5月,在心内科及急诊因急性胸部疼痛拟诊不稳定性心绞痛,及无ST段抬高心肌梗死而入院的75例患者,入院后询问病史、查体,在10min内完成,常规18导联心电图检查。据患者入院时心电图的改变,将ST段压低者,快速行床边肌钙蛋白T检查,并根据肌钙蛋白T水平将其分为肌钙蛋白T阳性组(肌钙蛋白T定量检测≥0.1μg/L)、肌钙蛋白T阴性组(肌钙蛋白T定量检测≤0.1μg/L)。随后行冠状动脉造影,比较两者的血管病变情况,住院期主要的心血管事件(死亡、心肌梗死、心绞痛发作)等。结果:1/3的不稳定性心绞痛及所有无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患肌钙蛋白T阳性。肌钙蛋白T阳性组较肌钙蛋白T阴性组住院期间非致命性心肌梗死发生率增高,住院期间反复心绞痛发作增加,总心脏性病死率也上升,且复合心血管事件显著增高。结论:肌钙蛋白T检测对非ST段抬高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血管病变及预后有较好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血清标记物联合检测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 患者短期预后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120例非ST段抬高的ACS患者作为观察对象, 均测定入院时肌钙蛋白I(cTnI)、D-二聚体(D-Dimer) 和C-反应蛋白(CRP), 行常规治疗并记录30d内急性心脏事件(死亡、急性心肌梗死、顽固性心绞痛) 的发生情况。将三种血清标记物升高的患者称为A组, 任意两种血清标记物升高的患者称为B组, 仅cTnI单项升高的患者称为C组, 分别比较各组急性心脏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 30d内共有34例患者发生急性心脏事件, 其中A组共6例(75. 00% ); B组共10例(55 .56% ); C组18例(56 .25% ), 急性心脏事件发生率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2 =9 52, P<0. 05)。结论 应用血清标记物联合检测, 对ACS患者进行短期预后评价是较优越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无ST段抬高心肌梗死(NSTEMI)是属于无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高危人群,它与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STEMI)有无本质的差异尚不完全清楚。已有许多临床研究表明对STEMI患者早期积极的再灌注治疗(包括静脉溶栓、直接经皮冠脉介入与急诊冠脉旁路移植术)有利于缩小心肌梗死面积、保存心功能和改善临床预后。NSTEMI患者的溶栓治疗已证实弊大于利,因而在临床实践中目前主张积极抗栓不溶栓。但早期有创干预对NSTE-MI患者的影响近来引起极大的关注并进行了临床研究评价。 以往关于无ST段抬高ACS的早期干预与早期保守治疗的对照试验主要有3个:TIMI Ⅲ B研究在随机入组18~48h后完成有创干预,但其对死亡、心肌梗死或症状限制性运动试验阳性事件的综合终点的影响与早期保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80例ACS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替罗非班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24 h时的肌钙蛋白T(cTnT)峰值水平,30 d时主要心脏不良事件的情况、心电图ST段回落率、左心室射血分数、不良反应及出血情况。结果:2组均未出现大出血和少量出血、血小板减少,观察组皮肤、黏膜出血发生率20.0%,与对照组的17.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24 h时的cTnT峰值水平为(1.47±0.58)μg/L,低于对照组的(2.34±0.49)μg/L(P0.05)。观察组30 d时主要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率2.5%,与对照组的12.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电图ST段回落率80.0%,左心室射血分数(57.8±6.7)%,均优于对照组的60.0%、(45.4±4.8)%(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替罗非班治疗ACS能够减少心肌细胞损伤,改善心功能,主要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有下降趋势,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估肌钙蛋白测定及心电图变化对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预后预测的价值。方法收集资料完整的非ST段抬高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238例,入院后即刻行12导联心电图检查及抽取静脉血做血清肌钙蛋白Ⅰ(TnⅠ)检测,并根据心电图变化及TnⅠ水平分组,观察各组住院期间主要心血管事件,并随访1个月 ̄6个月。结果ST段压低组的反复心绞痛发作及复合心血管事件较正常心电图组明显增多。所有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及31.9%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TnⅠ阳性,TnⅠ阳性组有明确冠心病诊断者较TnⅠ阴性组多,非致命性心肌梗死发生率增高,反复心绞痛发作增加,心血管事件增多。对复合心血管事件的预测,TnⅠ阳性因素较ST段压低因素的敏感性高(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nⅠ阳性较ST段压低因素对患者复合心血管事件有较高的独立预测价值。结论肌钙蛋白测定及心电图变化对非ST段抬高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预后预测具有重要意义,而且TnⅠ阳性因素可能具有更高的独立预测性。  相似文献   

13.
替罗非班治疗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替罗非班治疗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符合非ST段抬高ACS高危患者100例根据是否应用替罗非班分为治疗组52例(替罗非班加常规治疗)和对照组48例(常规治疗).观察两组24h和30d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出血及血小板减少并发症等发生率.结果 治疗组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较对照组有所降低(9.6%、16.7%,P<0.05),两组均未见大量出血或小量出血,皮肤、黏膜出血发生率分别为11.5%、8.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替罗非班在非ST段抬高ACS的标准治疗基础上能进一步减少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出血事件无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实验室诊断在急性冠脉综合症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68例冠心病(CHD)患者及40例正常对照组超敏C反应蛋白(hs-HS-CRP)、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红蛋白(Mb)、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阳性率。结果:CHD组患者的hs-HS-CRP、cTnI、Mb、CK-MB的阳性率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CHD组又分为3组,急性心机梗死组(AM I)2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组(UA)28例、稳定型心绞痛组(SA)20例。AM I组患者的hs-HS-CRP、cTnI、CK-MB和Mb阳性率均明显高于SA组(P<0.01);UA组hs-CRP和cTnI阳性率均明显高于SA组(P<0.01),但两组间CK-MB和Mb阳性率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冠心病发生与hs-HS-CRP和cTnI的增高相关。  相似文献   

15.
何凌宇  项军  梅健  王岩  王磊  薛松 《现代医学》2012,40(2):142-144
目的:分析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N-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与肌钙蛋白(cTnI)的相关性,探讨NT-proBNP对ACS早期诊断及危险分层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定量分析仪及配套试剂测定ACS患者血浆NT-proBNP与cTnI,比较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组、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组不稳定型心绞痛(UA)组及正常对照组NT-proBNP浓度的变化,分析NT-proBNP与cTnI的相关性。结果:血浆NT-proBNP浓度STEMI、NSTEMI组高于UA组,UA组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冠状动脉病变分组,NT-proBNP浓度3支病变组高于1支病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CS患者cTnI浓度与NT-proBNP浓度呈正相关。结论:NT-proBNP水平测定可用于ACS患者的早期诊断及危险分层,对临床制定治疗干预策略可能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高剂量腺苷在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84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2例。所有患者均直接进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研究组即刻给予腺苷600 μg+0.9%氯化钠注射液10 mL,对照组即刻给予腺苷300 μg+0.9%氯化钠注射液10 mL,均持续冠状动脉内注射1 min再给予支架,术毕进行再通后血流评价,并比较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肌钙蛋白I等生化指标和术后心电图ST段抬高回落率及左心室射血分数变化。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生化指标和心电图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P<0.01)。2组患者术前和术后30 min TIMI血流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即刻TIMI血流分级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和术后30 d恶性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与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剂量腺苷在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直接PCI治疗中安全有效,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尿酸水平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及对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1年1月在我院心内科住院并诊断为ACS的患者165例,患者入院后检测血尿酸水平并根据血尿酸水平分为正常血尿酸组85例和高血尿酸组80例,分析两组患者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差异并观察血尿酸水平对接受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术(PCI)的ACS患者近期(6个月)预后的影响。结果高血尿酸组ACS患者多支血管病变、冠脉B2/C型病变及冠脉病变狭窄程度积分(Gensini积分)均较正常尿酸组患者增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尿酸水平是ACS患者近期预后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血尿酸水平与ACS患者冠脉病变的严重程度相关,并对ACS患者的近期预后有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8.
王端  司良毅 《重庆医学》2016,(8):1053-1055
目的:探讨血栓抽吸并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对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012年9月至2014年9月该院收治的老年急性STE‐MI患者124例,经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分为两组,观察组(n=56)行血栓抽吸并直接PCI术治疗,对照组(n=68)行单纯PCI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即刻冠状动脉内溶栓后冠状动脉血流情况(TIMI),术后校正的TIMI帧数(CTFC),肌红蛋白、肌钙蛋白(cTnT)、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术后1hST抬高回落超过50%百分比,术后随访6个月。结果观察组术后1hST段抬高回落超过50%百分比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肌红蛋白、cTnT、CK‐MB水平,术后校正的CTFC、术后无复流率和慢复流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如心绞痛、心肌梗死、再次血运重建等)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50%百分比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两组患者手术前、后LVEF>50%百分比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栓抽吸并直接PCI对老年急性STE‐MI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纯直接PCI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GDF-15血浆水平与非ST抬高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冠状动脉血管狭窄程度(单支血管病变、多支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 入选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确诊为冠心病非ST抬高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112例,以冠状动脉正常101例作为对照,对所有入组患者进行血清GDF-15检测.比较冠心病非ST抬高的急性冠脉综合征和对照患者的血浆GDF-15水平,同时在非ST抬高的急性冠脉综合征组中将不同亚组患者的血浆GDF-15水平进一步比较,明确血浆GDF-15水平与冠心病非ST抬高的急性冠脉综合征及其冠脉动脉血管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结果 非ST抬高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浆GDF-15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冠心病非ST抬高的急性冠脉综合征多支血管病变组血清GDF-15水平明显高于单支血管病变组(P<0.01).结论 血浆GDF-15水平是冠心病非ST抬高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新的生物标志物,且其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