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目的探讨外周血浆NT-proBNP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83例,稳定性心绞痛62例,正常对照4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浆NT-proBNP水平,将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与稳定性心绞痛病人的血浆NT-proBNP水平进行分析,同时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将冠心病患者分为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及三支病变组进行分析,将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积分与血清NT-proBNP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1)ACS组血清NT-proBNP水平明显高于SA组和正常人(P<0.01);(2)三支病变组血清NT-proBNP水平明显高于双支病变组和单支病变组,而双支病变组又高于单支病变组;(3)血清NT-proBNP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积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s=0.796,P<0.01.结论血清NT-proBNP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血清内脂素在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血清内脂素与老年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 :选取78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35例经冠脉造影排除冠心病的健康老年人作为对照组(C组),按照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类型分为A组(ST段抬高型)、B组(非ST段抬高型)。结果:B组(非ST段抬高组)血清内脂素水平高于A组(ST段抬高组),A组和B组血清内脂素水平均高于C组,内脂素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Gensini积分呈正相关关系(r=0.496、0.752,P<0.01)。结论: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中,血清内脂素水平能够初步反映冠脉病变支数和病变程度;血清内脂素可能在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发生、发展中产生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清骨保护素(osteoprotegerin,OPG)和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冠状动脉病变Gensini评分和冠状动脉狭窄数量)之间的关系.方法 192例胸痛患者依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3组:稳定型心绞痛组(SA组)58例,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组(NSTE-ACS组)99例和无冠状动脉疾病者(对照组)35例,入院时检测血清OPG和BNP水平,并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根据造影结果对冠脉病变进行Gensini评分,分析OPG、BNP与冠状动脉狭窄的数目及冠脉病变Gensini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1)3组患者血清OPG和BNP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OPG水平与BNP水平无直线相关(r=0.34,P=0.48).(2)单支、双支、多支冠状动脉病变患者血清OPG和BNP水平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积分与BNP水平、OPG水平均呈正相关(r分别为0.45、0.64,P<0.01).(3)多元回归分析显示血清OPG及BNP与冠心病发生独立相关,相对危险度分别为[OR=3.531,95%可信区间为(1.263,4.132)和OR=2.412,95%可信区间为(1.742,8.56)].结论 血清OPG与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冠状动脉血管狭窄程度及病变进展有关,提示OPG可能参与了冠状动脉疾病的进程.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BNP水平也增高,表明BNP水平与缺血的范围以及严重程度有关联.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清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水平在冠心病危险分层中的价值。方法选择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确诊为CHD的患者15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CHD患者的临床类型分为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组(n=93),稳定型心绞痛(SAP)组(n=57);另选同期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确诊为非冠心病的健康人群30例作为对照组,以Gensini积分评价冠状动脉病变程度,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GDF-15水平。结果 ACS组GDF-15水平高于SAP组和对照组,SAP组GDF-15水平高于对照组;CHD患者Gensini积分与GDF-15水平呈正相关。结论血清GDF-15水平对冠心病患者的危险程度具有重要的提示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血浆内脂素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评价其作为潜在生物标记物对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 设置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组(23例)、慢性心绞痛组(38例)及非冠心病对照组(19例),对临床入选患者均行冠状动脉造影,并行外周血内脂素、心肌肌钙蛋白I、心肌酶、N末端B型脑钠肽原(NT-proBNP)、白细胞总数、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检测,分别观察血浆内脂素水平与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各指标、超声心动图参数及冠状动脉病变血管数的相关性.结果 ①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组血浆内脂素水平显著高于慢性心绞痛组及非冠心病对照组,且分别与心肌肌钙蛋白I、心肌酶、NT-proBNP、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总数及单核细胞总数呈正相关,与超声心动图参数左室射血分数呈负相关(p <0.05).②血浆内脂素水平随冠状动脉病变血管数的增加而升高,与单支血管病变及双支血管病变组分别比较,多支血管病变组血浆内脂素水平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血浆内脂素水平升高与心肌损伤标记物、左室射血分数及冠脉血管病变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可作为缺血性心肌损伤的一种潜在性标记物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浓度变化与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2年2月间收治的经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CAG)证实为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患者90例,其中不稳定型心绞痛(UAP)、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NSTEMI)及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各30例;90例患者中经CAG检查显示单支冠脉病变49例,双支冠脉病变24例,三支冠脉病变患者17例。并设同期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冠脉检查显示正常者30例为对照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各组患者血浆HCY浓度,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ACS各亚组患者血浆HCY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脉三支病变组患者血浆HCY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及单、双支冠脉病变患者(P〈0.05);单、双支病变组血浆HCY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血浆HCY水平可反映冠脉病变程度,ACS患者血浆HCY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表明HCY升高是ACS的独立危险因素,且与冠脉病变支数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冠状动脉病变的临床意义。方法:对96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其中不稳定型心绞痛组(UAP)50例、急性心肌梗死组(AMI)46例血清Hcy、hs-CRP水平进行检测,与正常对照组进行分析对比。结果:急性冠脉综合征组患者血清Hcy、hs-CRP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AP组血清Hcy、hs-CRP水平明显低于AM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支血管病变组的血清Hcy、hs-CRP水平高于单支血管病变组,多支血管病变组的血清Hcy、hs-CRP水平高于双支及单支血管病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Hcy与hs-CRP呈正相关。结论:检测患者血清Hcy与hs-CRP水平对于急性冠脉综合征疾病的预测和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血清半乳糖凝集素3(Gal-3)、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降钙素原的水平,并探讨三者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13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55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75例,单支病变46例、双支病变52例、多支病变32例,并选取健康体检者26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以及血清Gal-3、GDF-15、降钙素原水平。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与冠心病相关的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Gal-3、GDF-15、降钙素原水平鉴别诊断ACS和SAP,以及诊断多支病变的效能。结果 观察组高血压者比例、吸烟者比例、饮酒者比例、收缩压,以及血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Gal-3、GDF-15、降钙素原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ACS患者血清Gal-3、GDF-15、降钙素原水平高于SAP患者,多支病变患者血清Gal-3、GDF-15、降钙素原水平高于单支和双支病变患者(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血压、吸烟以及血清总胆固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联合缺血修饰蛋白水平(IMA)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68例,根据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将患者分为冠状动脉病变1支组15例、2支组23例及3支组30例,另选取同期在我院体检中心体检的健康人群3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检测各组受试者的血浆Hcy联合IMA水平,并分析其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结果四组受试者的血浆Hcy和IMA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Hcy和IMA水平比较中,冠状动脉病变3支组高于2支组,2支组高于1支组,1支组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血浆Hcy联合IMA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密切相关,随着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加重,血浆Hcy联合IMA水平逐渐升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心肌肌钙蛋白(ICardiacTroponinI,cTnI)水平与心电图ST段移位和冠脉病变的关系。方法:对92例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于入院后12h内取静脉血用酶联免疫法测血清cTnI浓度,同时做12~18导联心电图,计算ST段缺血性下移程度,92例患者按Judkins法行冠脉造影术。依据cTnI>0.04ng/ml为阳性分为cTnI阳性组和cTnI阴性组。分析cTnI水平与ST段移位及冠状动脉病变之间的关系。结果:非ST段抬高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肌钙蛋白I阳性组ST段压低程度较阴性组明显(P<0.005)。血清cTnI阳性组的复杂病变和重度病变多于cTnI阴性组(P<0.01)。结论: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血TnI水平与ST段压低程度、冠脉病变稳定性及程度相关,血TnI水平的升高可作为识别冠状动脉不稳定病变评价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浆B型脑钠肽(BNP)水平及全球急性冠状动脉事件注册(GRACE)危险评分对冠状动脉病变的预测关系。方法 ACS患者317例,其中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8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249例,所有患者均行冠状动脉造影,测定血浆BNP水平,并进行GRACE危险评分,分析不同组别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特点、血浆BNP水平及GRACE危险评分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结果 GRACE危险评分低、中、高危患者在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和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GRACE危险评分高危组患者血浆BNP水平明显高于中、低危组(P<0.01)。GRACE危险评分与血浆BNP水平呈正相关(r=0.26,P<0.01)。结论 GRACE危险评分和血浆BNP水平对ACS患者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狭窄程度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2.
徐玮  吴继雄  王本芳  蔡鑫 《安徽医学》2013,34(4):416-419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的血清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C反应蛋白(CRP)的水平变化,与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和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选择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冠心病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及临床病史,分为22例稳定型心绞痛组(A组),25例不稳定型冠心病组(B组),25例心肌梗塞组(C组)及20例正常对比组(D组),每组均测量并比较血清中GDF-15、CRP水平,并且采用Gensini积分评定冠状动脉血管病变狭窄程度与GDF-15、CRP的相关性。结果 A组、B组、C组血清GDF-15水平均明显高于D组(P<0.05),B组血清GDF-15、CRP水平均明显高于A组、D组(P<0.05),C组血清GDF-15、CRP水平均明显高于A、B、D组(P<0.05);血清GDF-15、CRP水平和冠状动脉病变Gensini积分均有正相关性(P<0.05)。结论 GDF-15和CRP水平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不稳定性及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有关,斑块越不稳定,病变越重、GDF-15和CRP水平越高,对判断冠心病患者的病情程度、发展和预后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活动平板运动试验avR导联ST段抬高对左冠状动脉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82例活动平板运动试验阳性的冠心病病人,根据是否伴有avR导联ST段抬高≥0.01 mV分为2组,其中ST段抬高组42例,无ST段抬高组40例,所有病人同时进行冠状动脉造影(CAG).结果:ST段抬高组CAG阴性3例,阳性39例;无ST段抬高组CAG阴性4例,阳性36例.ST段抬高组左前降支近端发生率为58.97%,高于无ST段抬高组的33.33%(P<0.05);而左前降支远端病变发生率为5.13%,低于无ST段抬高组的50.00%(P<0.01).ST段抬高组左主干、右冠状动脉和三支病变发生率与无ST段抬高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vR导联ST段抬高组CAG阳性时对左主干病变阳性预测值为70.00%;如将左主干与左前降支近端合并,则阳性预测值为90.91%.结论:活动平板运动试验阳性并伴avR导联ST段抬高≥0.01 mV,对左冠状动脉病变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4.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对因胸痛而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91例患者,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1支以上主要血管狭窄程度≥50%)和正常对照组。并对血管病变行Gensini积分。取空腹静脉血利用高效液相层析法测定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的浓度。分别比较冠心病组与正常对照组,冠状动脉单支、双支、三支血管病变与正常对照组之间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有无差异。结果冠心病组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检出率高于对照组(46.4%vs10%,X2=12.1,P<0.01)。不论是单支、双支、还是三支血管病变,其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其中,三支血管病变组高于单支或双支病变组(P<0.05)。而单支、双支血管病变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随着Gensini积分的增加而升高。结论冠心病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明显升高,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检出率高。随着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增加,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有逐步升高的趋势。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一致。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浆甲壳质酶蛋白40(YKL-40)、高敏C反应蛋白(hs-CRP )和尿酸(UA)水平,探讨其与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ACS患者102例,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48例,不稳定心绞痛(UAP)54例分别作为AMI组和UAP组,所有患者均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根据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分为单支病变亚组43例、双支病变亚组37例和多支病变亚组22例;另选52例冠状动脉正常者作为对照组.ELISA法检测血浆YKL-40、hs-CRP和UA水平.结果: AMI组YKL-40、hs-CRP和UA水平与UAP组及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ACS组亚组血浆YKL-40和hs-CRP水平随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的增加而升高,各亚组间除AMI组与UAP组比较U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外,余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ACS患者血浆YKL-40水平与hs-CRP、UA和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均呈正相关关系(P< 0.05).结论: YKL-40升高可能预示着ACS患者的不稳定状态,且与冠心病发病及病变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细胞黏附分子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病变程度及临床意义。方法: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32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24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20例健康人血清血管间细胞黏附分子_1(vascular celladhesion molecules,VCAM_1),细胞间黏附分子_1(inter 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s,ICAM_1),肿瘤坏死因子(tumornecrosis factor_α,TNF_α)水平变化,分析冠状动脉病变情况。结果:血清VCAM_1,ICAM_1,TNF_α在急性冠脉综合征组高于稳定型心绞痛组及对照组;急性冠脉综合征组和稳定型心绞痛组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积分与外周血VCAM_1I、CAM_1及TNF_α水平无相关性;急性冠脉综合征组外周血VCAM_1,ICAM_1与TNF_α水平呈正相关。结论:VCAM_1,ICAM_1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严重程度有关,但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无明显关系;VCAM、ICAM_1与TNF_α成正相关提示它们之间相互作用共同促进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进展。  相似文献   

17.
陈丰运  肖骅 《重庆医学》2015,(31):4338-4342
目的:探讨血浆NT‐proBNP、hs‐CRP水平和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早期缺血坏死及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3年3月至2014年2月因胸痛入住该院的患者,采集病史,所有患者入院24 h内测定血浆NT‐proBNP、hs‐CRP和cTnT水平,记录超声心动图左室射血分数(LVEF)值和右室舒张末内径(LVEDd)值,且住院期间行冠状动脉造影确诊。根据病史、心电图、冠状动脉造影、cTnT 结果分为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组、非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组、不稳定型心绞痛(UA)组及对照组。冠状动脉病病变严重程度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三支病变组和阴性对照组。分析血浆NT‐proBNP、hs‐CRP水平及LVEF值在各组间的差异,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判断其是否为血浆NT‐proBNP的独立性危险因素。结果入组ACS患者共102例。对照组(n=40)、UA组(n=40)分别与NSTEMI组(n=30)、STEMI组(n=32)比较,患者血浆NT‐proBNP、hs‐CRP水平及LVEF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性对照组(n=40)和三支病变组(n=41)分别与单支病变组(n=30)、双支病变组(n=31)比较,血浆NT‐proBNP水平差有统计学意义异(P<0.05)。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示:血浆hs‐CRP水平(P=0.007)、冠状动脉病变支数(P=0.001)、糖尿病病史(P=0.006)均为血NT‐proBNP水平的独立正相关因素,LVEF值(P=0.036)则为血NT‐proBNP水平的独立负相关因素。结论血浆NT‐proBNP、hs‐CRP水平、LVEF值与ACS关系密切,可作为判断其早期缺血坏死程度和临床分型的重要参考指标。血浆NT‐proBNP水平有可能作为一种判断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分子标志物。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心电图(ECG)改变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方法对83例临床诊断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病人ECG与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CAG)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83例ACS冠状动脉病变ECG检出阳性率为67.6%;非ST段抬高的ACS以多支中、重度血管病变为主。ST段抬高的前壁心肌梗死以前降支病变为主,下壁心肌梗死以右冠状动脉病变为主。结论ECG对ACS诊断价值较大,但单纯通过ST—T异常诊断冠心病易导致误诊、漏诊。  相似文献   

19.
血浆脂联素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通过测定冠状动脉造影患者的血浆脂联素(adiponectin,APN)浓度,进一步探索其对冠状动脉病变的影响.方法:收集105例冠状动脉造影患者的术前血浆,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APN浓度,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用病变血管支数和 Gensini积分表示.结果:正常组APN浓度显著高于单支、双支、三支病变组(P值分别为0.012、[0.004]、0.000 5),且随病变支数的增加, APN浓度有逐渐降低趋势.Gensini积分≥30分组APN浓度明显低于《30分组及0分组(P《0.05).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组(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 APN浓度明显低于非ACS组[(0.731±0.361)mg/L与(1.097±0.617) mg/L,P=0.03).Logistic回归分析证实,低水平APN浓度是冠状动脉狭窄及斑块不稳定的独立危险因素.冠心病危险因素相关分析显示,APN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呈正相关,与甘油三脂(triglyceride,TG)、C反应蛋白呈负相关.结论:血浆APN水平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及其严重程度和斑块稳定性独立相关,同时与C反应蛋白、TG、HDL-C也存在明确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