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研究槲寄生抗化物质并进行活性测定。方法:分别测定了槲寄生Viscum coloratum(Kom.)Nakai叶,茎,果中超氧化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等抗氧化酶的活性,GSH,绿原酸,类黄酮等小分子抗氧化物质的含量以及总抗氧化能力。结果:发现该植物富含抗氧化物质。结论:表明槲寄生所含抗化活性物质种类多,数量大,具很强的抗氧化能力,尤以叶为最。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观察抗氧化物质VitC、VitE和SOD对糖尿病大鼠体内抗氧化酶和丙二醛的改变,进一步探讨抗氧化活性变化对糖尿病大鼠糖代谢的影响。方法用腹部皮下注射四氧嘧啶的方法对SD大鼠进行糖尿病造模,观察抗氧化物质对糖尿病大鼠血清SOD、GSH—Px、CAT、MDA的影响,进一步了解糖尿病的指标血糖、胰岛素、c肽的改变。结果抗氧化物质具有升高糖尿病大鼠SOD、GSH—Px、CAT活性(P〈0.05),降低MDA含量(P〈0.05)的作用,从而改善了血糖、胰岛素、c肽等糖代谢指标。结论抗氧化物质具有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和改善糖代谢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大豆小分子肽抗氧化效应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来初步探讨大豆小分子肽(分子量300—700Da)的抗氧化作用。方法采用昆明种小鼠,实验组小鼠分低、中、高[3.0g/(kg·d)、6.0g/(kg·d)、9.0g/(ks·d)]三个剂量组灌胃大豆小分子肽25天,测定小鼠耐缺氧能力的影响。老年雄性Wistar大鼠20只,随机分为老年对照组10只,老年实验组10只,老年实验组灌服大豆小分子肽,按6.0g(kg·d)剂量,老年对照组灌服同体积的生理盐水。第60天末取样测定血红细胞和肝脏中丙二醛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mutase,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活性。结果大豆小分子肽实验组中的高剂量组与对照组(生理盐水组)相比(小白鼠死亡只数),耐低压缺氧能力增强,老年实验组与老年对照组比较,血红细胞SOD酶活性升高(P〈0.05),肝脏组织SOD酶活性有升高的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红细胞与肝脏组织丙二醛含量有减低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GSH—Px酶活性升高(P〈0.05)。结论大豆小分子肽(分子量300~700Da)具有一定的提高老龄大鼠体内抗氧化酶活性、抑制脂质过氧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正>细胞内许多抗氧化物质如:谷光甘肽、维生素E、抗环血酸及β胡萝卜素参与了最基本的细胞保护功能。除这些小分子物质外,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歧化酶、谷光甘肽还原酶等抗氧化酶类也参加了这一过程。这些物质均能直接灭活活性氧成分,使其无法对重要的细胞内活性物质构成损害,从而保护了细胞免于氧化应激损伤,因而被看作对于外部应激的第一道防御屏障。然而,经常由于细胞内抗氧化物质的不足,或是由于强烈而持久的氧化应激原作用。细胞内产生的活性氧成分有可能到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异黄酮类化合物N-2035对在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脑组织抗氧化酶活性及总抗氧化能力的影响。为N-2035用于治疗缺血性脑出血病奠定理论基础。方法:以大脑中动脉栓线阻断法(MCAO)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用化学比色法分别测定脑组织匀浆,胞浆和线粒体的脂质过氧化物丙二醛(MDA)含量,总抗氧化能力(T-AOC)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观察化合物N-2035的抗氧化活性。结果:大鼠脑缺血1h,再灌注48h后,脑组织丙二醛含量显著增加,同时总抗氧化能力和链氧化物歧化酶活力显著降低,化合物N-2035可显著降低缺血再灌注损伤脑组织丙二醛含量,显著升高脑组织总抗氧化能力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结论:化合物N-2035可提高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脑组织的抗氧化酶活性及总抗氧化能力,从而对缺血性脑损伤发挥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从五味子中分离出的五味子乙素(schisandrinB,SchB)是五味子保肝作用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由于组织中的谷光甘肽(GSH)水平反映了组织的抗氧化能力,但至今未见SchB对组织GSH影响的报道,因此作者研究了SchB对与肝GSH有关的酶活性的影响,旨在探讨SchB的保肝作用机理。每天按递增剂量(1~4mmol/kg)给雌性BALB/c小鼠灌胃SchB3d,可剂量依赖性地增加肝谷光甘肽S-转移酶(GST)和谷光甘肽还原酶(GRD)的活性,而葡萄糖-6-磷酸脱氨酶(G6PDH)、Se-谷光甘肽过氧化物酶(GPX)和γ-谷胺酰半胱氨酸合成酶(GCS)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脱氢表雄酮(DHEA)对体外培养的Burkit淋巴瘤(Raji)细胞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方法:用一定浓度的DHEA作用于体外培养的Raji细胞,同时观察Raji在加用吩嗪硫酸甲酯(PMS)作用前后细胞内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谷光甘肽过氧化物酶(GPX)、谷光甘肽还原酶(GR)活性及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浓度的变化,并与未加DHEA作用的Raji细胞作对照。结果:DHEA浓度≥5.0μmol/L时能明显抑制Raji细胞G-6-PD活性,而对GPX、GR及GSH无明显影响;在氧化压力下(PMS作用)经DHEA处理后Raji细胞G-6-PD、GPX、GR活性无明显升高,细胞内GSH浓度显著降低(P〈0.01),并明显低于未经DHEA处理的Raji细胞(P〈0.05)。结论:一定浓度的DHEA能抑制Raji细胞G-6-PD活性,并降低其氧化应激能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脉通平对小鼠体内脂质过氧化与抗氧化系统的影响。方法:实验小鼠灌服脉通平,采用邻苯三酸法测定小鼠红细胞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5,5’-二流双(α-硝基苯甲酸)(DTNB)法测定小鼠全血谷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硫代巴比妥酸(TBA)法测定小鼠血清及重要器官组织脂质过氧化物(LPO)含量。结果:脉通平既能显著降低小鼠血清及心、肝、脑组织LPO含量,又能显著提高小鼠红细胞内SOD、全血GSH-PX的活性。结论:脉通平具有显著的抗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妊娠高血压疾病时对血小板活性物质和抗氧化能力指标的影响.方法 随机将136例妊娠高血压患者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予单纯用硫酸镁治疗,观察组予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分别检测治疗前及治疗后5 d末的血小板活性物质和抗氧化能力指标.结果 两组均能够改善治疗后血小板活性物质指标和抗氧化能力指标,但观察组血小板活性物质指标、抗氧化能力指标改善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在治疗妊高征患者的过程中,对血小板活性物质和抗氧化能力的改善优于单纯使用硫酸镁治疗,可有效发现患者的各种疾病状态.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褪黑素(MLT)、维生素E(VE)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对糖尿病大鼠肝、肾和胰组织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对四氧嘧啶诱导的糖尿病大鼠分别给予MLT、VE和GSH治疗14d后。观察各组大鼠肝、肾和胰组织中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的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大鼠比较。糖尿病大鼠肝、肾和胰组织MDA、NO含量显著升高,GSH-Px活性上升,而SOD活性显著降低。给予MLT、礓和GSH治疗可明显降低肝、肾、胰组织中MDA和NO含量,使升高的GSH-Px活性显著下降,并显著增强SOD活性。但GSH对肝脏SOD无明显影响。3种抗氧化荆相比.MLT在大鼠肾脏和胰腺组织的抗氧化能力明显强于VE和GSH,而在大鼠肝脏组织VE的抗氧化能力优于MLT和GSH。结论:MLT可通过增强糖尿病大鼠的抗氧化能力和抑制氧化应激反应。在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发生、发展中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并且MLT的抗氧化能力明显强于VE和GSH。  相似文献   

11.
D-半乳糖老化模型小鼠抗氧化能力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D-半乳糖脑老化模型小鼠脑组织抗氧化能力的变化。方法:实验动物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衰老模型组,通过给小鼠腹腔注射D-半乳糖建立衰老动物模型。8周后,处死小鼠制备大脑皮层电镜标本和脑组织生化指标的测定。结果:衰老模型组小鼠大脑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下降,丙二醛(MDA)、脂褐素含量升高,一氧化氮(N0)水平下降。结论:D-半乳糖衰老模型小鼠脑组织抗氧化能力下降。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玉米对于酒精性肝损伤大鼠的保护作用.方法 SPF级雌性大鼠,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模型组和玉米肽干预组(3组剂量分别为0.225、0.45、0.9g/kg),连续4周以乙醇6g/(kg·d)造成大鼠酒精性肝损伤模型,并给予玉米肽干预,测定各组体重变化和血清转氨酶、病理、抗氧化酶等指标,分析各组间的差异.结果 摄入酒精后大鼠一般生活状况和血清转氨酶指标发生均产生了明显改变(P<0.05),玉米肽干预对饮酒大鼠的一般状况有一定的改善,可以逆转饮酒导致大鼠的转氨酶水平升高,改善肝组织病理学异常,提高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并降低丙二醛水平(P<0.05),但是体重、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肝乙醇脱氢酶等没有观察到明显的改变.结论 玉米肽对大鼠酒精性肝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可能与改善机体氧化应激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通过观察玉米肽和有氧运动对肥胖大鼠血浆内胰高血糖素(Glucagon)、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1,MCP-1)、胰多肽(Pancreatic polypeptide,PP)和酪酪肽(Peptide YY,PYY)水平的影响,探讨其减控大鼠体质量的可能激素相关机制.方法 雄性SD大鼠150只,随机选取15只作为普通饲料组(C组),给予普通饲料,其余135只给予高脂饲料以建肥胖模型.8周后将40只雄性肥胖大鼠随机分为肥胖对照组(OC组)、酪蛋白组(Cas组)、玉米肽组(CP组)、运动组(OE组)和玉米肽运动组(OEC组),其中OE组和OEC组进行4周的有氧运动.使用ELISA方法检测血浆中Glucagon、MCP-1、PP和PYY水平.结果 建模成功后经过4周干预,OC组大鼠体质量显著高于C组,OE组和OEC组大鼠体质量与OC组相比显著降低.OC组大鼠血Glucagon水平与C组无显著差异,CP组大鼠血Glucagon水平与OC组相比显著降低.OC组大鼠血MCP-1水平显著高于C组,CP组、OE组和OEC组与OC组大鼠血MCP-1水平相比显著降低.OC组大鼠血PYY水平均显著低于C组,OEC组大鼠血PYY水平显著高于OC组和CP组;各组大鼠间血PP水平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单纯服用玉米肽可以降低肥胖大鼠血Glucagon和MCP-1水平.玉米肽结合有氧运动可降低肥胖大鼠体质量以及血液内的MCP-1水平,并提高肥胖大鼠血液内PYY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天然药物提取物大黄素、欧芹酚、花椒毒素、次黄芩素的抗氧化活性及对肿瘤细胞杀伤作用。方法:应用过硫酸铵/N,N,N’N’-四甲基乙二胺体系测定其抗氧化活性,用MTT法测定几种抗氧化剂对肝癌细胞BEL-7404和卵巢癌细胞SKOV3的生长抑制作用。结果:大黄素、欧芹酚、花椒毒素、次黄芩素等物质的抗氧化能力及对肿瘤细胞杀伤能力呈现良好的量效关系。在相同浓度下,次黄芩素的抗氧化能力最强,欧芹酚、花椒毒素次之,大黄素最弱。对于肿瘤细胞,次黄芩素的半数抑制率最高,花椒毒素、欧芹酚次之,大黄素最低。结论:大黄素、欧芹酚、花椒毒素、次黄芩素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其抗氧化活性与对肿瘤细胞的杀伤力具有一致性。  相似文献   

15.
Contamination of aflatoxins in different kinds of foods in China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Objective To study the contamination of total aflatoxins (AFs) in different kinds of foods including corn, peanut, rice, walnut, and pine nut in six provinces and two municipalities in China. Methods A total of 283 samples of corn, peanut, rice, walnut and pine nut were randomly collected from local markets in Fujian, Guangdong, Guangxi, Hubei, Jiangsu, and Zhejiang provinces, as well as in Shanghai and Chongqing municipalities. The samples were ground to which acetonitrile/water solution was added. After filtering, the extract was transferred into a MycoSepTM purifying column and was pressed slowly. Then the purified liquid was derivatized with trifluoroacetic acid (TFA) and assayed using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HPLC). Results AFs were detected in 70.27% of corn samples, with a mean level of 27.44 μg/kg and the highest level of 1098.36 μg/kg. In peanut, the AFs detection rate was 23.08%, with a mean level of 0.82 μg/kg and the highest level of 28.39 μg/kg. Very few rice samples with AFs were detected. The AFs levels were very low in walnut and pine nut. Conclusion Corn is the food most seriously contaminated with AFs in China. AFBI is the main aflatoxin which is found as a contaminant in foods.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水溶性黑柄炭角菌肽的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通过测定水溶性黑柄炭角菌肽对邻苯三酚自氧化产生的超氧阴离子、Fenton反应产生的羟自由基、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还原能力及抑制脂质体过氧化,全面考察水溶性黑柄炭角菌肽的体外抗氧化能力。结果水溶性黑柄炭角菌肽能明显降低邻苯三酚自氧化速率,对羟自由基有极强的清除能力,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随浓度增加而增加,其IC50分别为10、0.49 mg/mL和16.3μg/mL;进一步研究表明,黑柄炭角菌肽具有一定的还原力且与浓度呈正比例关系,同时也能抑制脂质体的过氧化反应。结论水溶性黑柄炭角菌肽在体外具有明显的抗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17.
肾上腺髓质素在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探讨肾上腺髓质素(ADM)对大鼠肾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作用,并对其可能的机制进行初步研究。方法:采用右肾切除。左肾肾动脉夹闭50min/再灌注24h的动物模型,将4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8),肾IR组(n=8),ADM预防组(n=24,组内又按给药剂量不同分为0.05nmol/kg ADM组,0.1nmol/kg ADM组和1.0nmol/kg ADM组,每组n=8),观察肾组织中丙二醛(MDA)含量,总抗氧化能力(TAOC)和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Mn-SOD,Cu-Zn-SOD活力和血肌酐(Cr),尿素氮(BUN)含量以及组织形态学改变。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肾IR组MDA,Cr和BUN升高,组织学损伤较重,TAOC,T-SOD,Mn-SOD和Cu-Zn-SOD活力下降(P<0.01),肾IR前给予ADM则量依赖性逆转了上述病理改变(P<0.05),结论:ADM可能经提高内源性抗氧化能力,尤其是SODI知力减轻肾IR。  相似文献   

18.
玉米活性肽对辐射防护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观察玉米活性肽对X线照射正常机体造血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观察20只NIH小鼠按对照组(正常饲料)、给药组(含玉米活性肽30g/100g饲料)进行照射3d后血象的改变(能量6mVX线,剂量6Gy,面积30 cm×30 cm),和2周后血象的恢复情况。结果:放疗后与放疗前比较,3d后对照组与给药组的白细胞均明放疗后与放疗前比较,3d后对照组与给药组的白细胞均明显降低,并且MDA升高,SOD活性下降。2周后与放疗前比较,SOD活性恢复,MDA降低,给药组与对照组白细胞数得到恢复,给药组白细胞增加明显,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血色素水平于照后3d变化不大,14d后降低明显。试验组与对照组无差别。血小板在照后3d时无明显变化,但2周后下降明显,给药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玉米活性肽可能通过提高小鼠抗氧化水平,对X线照射小鼠造血功能具有防护作用。  相似文献   

19.
超声波提取玉米须多糖对糖尿病小鼠血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探讨玉米须多糖的超声波提取方法,同时观察其降糖生理活性。方法:本实验采用超声波提取法从玉米须中提取玉米须总多糖;采用四氧嘧啶造糖尿病模法,研究玉米须多糖对糖尿病小鼠血糖及糖代谢的影响。结果:实验表明玉米须多糖对四氧嘧啶致糖尿病小鼠具有显著的降血糖作用。结论:玉米须多糖对糖尿病模型小鼠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伸筋草石油醚、氯仿及正丁醇提取物在DPPH法体外模型中的抗氧化作用及作用时间与清除率的关系。方法 建立DPPH体系,采用HPLC法测定反应体系中DPPH变化,观察伸筋草各提取物不同时间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结果 伸筋草各提取物对DPPH的清除均有抑制作用,且呈明显剂量–效应关系,其清除率随作用时间增长而增加。石油醚、氯仿及正丁醇提取物对DPPH的IC50分别为0.56、0.31、0.13 g/mL;结论 伸筋草正丁醇提取物具有较强的清除自由基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