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2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4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调查老年2型糖尿病肌少症患者的中医体质分布情况,探讨其与合并慢病及生活习惯的关系。方法:采用中医体质量表对229名老年2型糖尿病肌少症患者进行中医体质辨识,同时调查其人口社会学特征、慢病合并情况及饮食、运动、睡眠等生活习惯。结果:229名患者中平和质22人(9.61%),偏颇体质207人(90.39%)。肌少症老年糖尿病患者中医体质类型排序为气郁质(占22.71%),阳虚质(22.27%),气虚质(13.97%),血瘀质(13.97%),平和质(9.61%),湿热质(9.17%),特禀质(4.80%),阴虚质(3.49%)。老年患者是否合并慢病与体质间存在统计学意义,P均0.05,如高血压中医体质类型以气郁质(32.84%)、阳虚质(20.90%)、气虚质(17.91%)为主;甲减以湿热质(25.00%)、血瘀质(22.73%)、气郁质(22.73%)为主;胃下垂以阳虚质(29.52%)、气郁质(27.62%)、气虚质(21.90%)为主;冠心病和心梗以血瘀质(30.61%)、气虚质(22.45%)为主;脑卒中以血瘀质(26.92%)、阳虚质(21.15%)、气虚质(19.23%)为主。偏颇体质的老年患者与平和质老年患者在摄食量、运动习惯、睡眠习惯方面存在差异,P均0.05。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肌少症患者的体质类型与合并慢病及生活习惯有关,慢性病防治要兼顾其体质特征进行调养防护。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家庭生活行为方式与儿童肥胖的关系,为预防儿童肥胖的发生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 选取中日友好医院管辖区域内4所幼儿园中的1 246名儿童及其主要照料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调查问卷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儿童及主要照料者的身高、体重,主要照料者的日常饮食偏好、运动习惯和睡眠习惯。结果 男童肥胖率为11.78%,女童肥胖率为10.82%。肥胖男童的父母及家中老人的超重和肥胖发生率高于非肥胖男童(χ2=59.22,114.42,34.73,P均<0.001);肥胖女童的父母的超重和肥胖发生率高于非肥胖女童(χ2=63.61,81.58,P均<0.001)。肥胖儿童主要照料者的饮食习惯中,喜甘甜、喜咸、喜油腻的比例较高,喜清淡的比例较低;睡眠习惯中,晚睡晚起的比例较高,早睡早起的比例较低;运动习惯中,不运动的比例较高,经常运动的比例较低,与正常体重儿童主要照料者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家庭主要照料者的生活行为方式对儿童肥胖有重要影响,儿童肥胖要重视家庭生活行为方式的干预。  相似文献   
3.
了解学龄前儿童及其主要照料者的膳食摄入情况与儿童肥胖发生的关系,为更好地开展儿童肥胖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自制调查问卷,对中日友好医院管辖的和平街地区4所幼儿园1 246名儿童及其主要照料者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儿童及主要照料者的年龄、身高、体重和3d饮食记录.结果 男童肥胖率为11.78%,女童肥胖率为10.82%.肥胖男童主要照料者的肥胖发生率父亲为32.95%,母亲为25.00%,老人为25.42%,均高于非肥胖男童(χ2值分别为59.22,114.42,34.73,P值均<0.01).肥胖女童主要照料者的肥胖发生率父亲为24.07%,母亲为33.33%,均高于非肥胖女童(χ2值分别为63.61,81.58,P值均<0.01).肥胖男童谷薯类、鱼禽肉蛋类、植物油的每日摄入量均高于非肥胖男童,能量摄入为(1 704.42±228.64) kcal/d(1 kcal=4.18 kJ)、碳水化合物摄入量为(260.89±47.49) g/d、碳水化合物供能比为(61.05±5.70)%、蛋白质摄入量为(49.31±12.40) g/d、脂肪摄入量为(51.51±9.67)g/d,均高于非肥胖男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肥胖女童的谷薯类和植物油的每日摄入量均高于非肥胖女童,能量摄入为(1 569.19±156.28) kcal/d、碳水化合物摄入量为(235.61±33.17) g/d、碳水化合物供能比为(59.95±4.65)%、蛋白质摄入量为(44.57±10.84) g/d、脂肪摄入量为(49.84±6.68)g/d,均高于非肥胖女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肥胖儿童主要照料者能量、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摄入量均高于非肥胖儿童的主要照料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肥胖儿童及其主要照料者存在膳食结构不合理、能量及三大营养素摄入量过高等问题.预防儿童肥胖要重视家庭主要照料者膳食干预.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经饮食指导的2型糖尿病患者早餐结束后0~3h指尖血糖水平变化情况及餐后运动对其中1例患者血糖水平影响实例,为糖尿病患者营养治疗基础上的个体化运动治疗提供依据及建议。方法 招募受试者分别纳入糖尿病组与非糖尿病对照组,经营养师指导后,比较两组受试者早餐各类营养素摄入水平及早餐结束后0~3h每间隔10min的指尖血糖水平、血糖峰值及达峰时间,记录其中1例患者餐后安静状态及运动状态下早餐结束后0~3h内指尖血糖的变化数据。结果 实验期间早餐摄入总能量及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供能比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组受试者早餐结束后0~3h指尖血糖值在各时间点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平均餐后血糖峰值及达峰时间明显升高和延迟(P<0.05),患者餐后血糖变化在血糖曲线形状及达峰时间等方面存在较大个体差异。90min的餐后快走运动降低了1例实例中糖尿病患者餐后各时间点血糖水平,降糖效果于运动开始后5min开始出现并至少持续至运动结束后1h,运动后患者餐后血糖峰值及达峰时间分别下降及提前。结论 运动治疗尤其适于病情控制较稳定且无明显运动禁忌证的糖尿病患者病程管理,应配合营养治疗同时进行,依据适量、经常性及个体化原则,建议于自身餐后血糖尚未达到峰值时即开始运动。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配方奶粉添加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对婴幼儿大脑发育的影响. 方法 检索自建库至2013年5月,Pubmed、Medline、Science Online、EMBASE、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获得有关配方奶粉添加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LCPUFAs)对婴幼儿大脑发育影响的RCT文献.根据Jadad量表对文献质量进行评估.配方奶粉中添加LCUPFAs为LCUPFAs组,配方奶粉中未添加LCUPFAs为对照组,以Bayley婴儿发育量表(BSID)、Fagan婴儿智商测试量表(FTII)、麦克阿瑟语言沟通及发展量表(MCDI)的测量结果为效果判定指标,进行Meta分析. 结果 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共纳入13篇(n=1 577)RCT研究进行Meta分析,12篇文献中的BSID测量结果合并,智力发育指数、精神运动指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以足月产儿和早产儿,12月龄和18月龄分别进行亚组分析,18月龄早产儿亚组MDI和12月龄足月儿亚组PDI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其他各亚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TII和MCDI量表的测量结果合并后,婴幼儿新异偏好、熟悉事物的平均注意时间、对新异事物的平均注意时间、14月龄时婴幼儿语言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现有研究结果不足以证明配方奶粉中添加LCUPFAs对婴幼儿的大脑发育有促进作用,鉴于研究间的异质性和评价方法的局限性,结论需谨慎看待.  相似文献   
6.
双歧杆菌是食品常用添加益生菌及母乳喂养的婴儿胃肠道中的正常菌群。补充含双歧杆菌活菌制剂能够改善配方奶粉喂养婴幼儿的胃肠道微环境,促进婴幼儿生长发育、调节免疫功能,在婴幼儿轮状病毒感染及抗生素相关腹泻、变态反应性疾病等的防治方面具有潜在效果。以上效果可能与使用对象、疾病原因、配伍益生菌的种类与剂量、补充时机、每日服用时间点及其他药物干扰等多种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北京城区居家养老老年人的生活质量(quality of life,QOL),并探索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SF-36量表评价3894名居家老年人的QOL,同时调查人口社会学特征、生活习惯、疾病情况等信息。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QOL的影响因素。结果居家老年人的QOL与中国一般人群相比,生理机能(physical functioning,PF)、生理职能(role physical,RP)、躯体疼痛(bodily pain,BP)、一般健康状况(general health,GH)、精力(vitality,VT)、社会功能(social functioning,SF)6个方面的评分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精神健康(mental health,MH)评分高于一般人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北京市养老机构老年人比较,居家老年人PF、RP、SF方面评分较高,BP、GH、VT、情感职能(role motional,RE)、MH方面的评分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生理评分模型中慢病史、年龄、运动习惯、文化程度、性别、婚姻状况、家庭平均月收入7个因素纳入方程,该模型的整体拟合情况决定系数R2为0.134(P0.001);心理评分模型中运动习惯、年龄、家庭人均月收入、慢病史、婚姻状况、文化程度、睡眠习惯、体质量指数8个因素纳入方程,该模型的整体拟合情况决定系数R2为0.076(P0.001)。结论影响北京城区居家老年人QOL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应根据老年人的健康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制定保健措施,以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医学营养治疗对符合代谢综合征标准的2型糖尿病患者饮食结构改变、病情控制、心血管并发症预防及生活质量改善等方面的作用,为其疾病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既往(至少3个月前)符合代谢综合征标准的2型糖尿病患者,依据是否已接受糖尿病医学营养治疗(近3个月内耐受性及依从性良好)分别纳入治疗组及对照组。收集基本资料,采用半定量食物频率法调查近3个月内的膳食摄入情况。采集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糖、血脂、腰围等反映病情及其控制情况的临床指标,同时采用糖尿病生存质量特异性量表评估其生存质量。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平均能量摄入及脂肪供能比有所降低,糖类供能比及膳食纤维的平均摄入量有所增加(P<0.05)。治疗组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餐后2h血糖、总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生存质量总分及心理维度评分较对照组有显著改善(P<0.05)。结论 医学营养治疗对于符合代谢综合征标准的糖尿病患者的病情控制及其心血管并发症预防方面有一定效果,同时,其生存质量(尤其是心理维度)亦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玉米对于酒精性肝损伤大鼠的保护作用.方法 SPF级雌性大鼠,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模型组和玉米肽干预组(3组剂量分别为0.225、0.45、0.9g/kg),连续4周以乙醇6g/(kg·d)造成大鼠酒精性肝损伤模型,并给予玉米肽干预,测定各组体重变化和血清转氨酶、病理、抗氧化酶等指标,分析各组间的差异.结果 摄入酒精后大鼠一般生活状况和血清转氨酶指标发生均产生了明显改变(P<0.05),玉米肽干预对饮酒大鼠的一般状况有一定的改善,可以逆转饮酒导致大鼠的转氨酶水平升高,改善肝组织病理学异常,提高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并降低丙二醛水平(P<0.05),但是体重、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肝乙醇脱氢酶等没有观察到明显的改变.结论 玉米肽对大鼠酒精性肝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可能与改善机体氧化应激有关.  相似文献   
10.
背景 医学营养疗法对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疾病管理具有重要作用,但具体营养干预措施尚不统一。目的 在结构化膳食控制结合健康教育的基础上,探讨全胚芽裸燕麦(NOG)对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血压的影响。方法 采用自身前后对照和多组平行对照的方法,以电话、广告途径在全国范围内招募符合纳入标准的受试者59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组(20例)、B组(n=20)和C组(n=19),其中A组给予结构化膳食控制及健康教育干预,B组和C组在A组的基础上分别给予50 g、100 g NOG干预,于每日早、晚两餐采用NOG粥代替能量相同的其他主食,干预28 d。干预前采集基线指标,并根据WHO标准,将所有受试者分为正常体质量〔18.5 kg/m2<体质指数(BMI)<25.0 kg/m2〕、超重(25.0 kg/m2≤BMI<30.0 kg/m2)、肥胖(BMI≥30.0 kg/m2)。于干预前及干预第28天测量所有受试者的收缩压(SBP)及舒张压(DBP)。结果 3组受试者性别、年龄、病程、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PBG)、糖化血红蛋白、BM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自身前后对照:3组受试者干预第28天SBP、DBP均分别低于同组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3组受试者干预前后SBP变化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12,P=0.02);DBP变化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24,P=0.79)。双因素方差分析:3组受试者SBP干预前后变化值组间与BMI间无交互作用(P>0.05),干预措施对SBP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BMI对SBP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受试者DBP干预前后变化值组间与BMI间无交互作用(P>0.05),干预措施对DBP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05),BMI对DBP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裸燕麦摄入及结构化膳食控制对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均具有降血压效果,两者结合优于单纯的结构化膳食控制,且对SBP降低效果更明显。裸燕麦的降血压效果不受BMI的影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