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探讨重构型Caspase-3对裸鼠皮下人脑胶质瘤生长的影响.方法 用脂质体包裹法将重构型Caspase-3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Rev-Caspase-3注入裸鼠皮下SHG 44人脑胶质瘤内,观察肿瘤生长情况并计算抑瘤率,结合病理组织学、电镜确定重构型Caspase-3对人脑胶质瘤的作用.结果 重构型Caspase-3在荷瘤裸鼠瘤体内获得表达,裸鼠肿瘤生长受到抑制,抑瘤率达到46.1%.结论 重构型Caspase-3能够促进肿瘤凋亡,导致肿瘤细胞死亡,抑制人脑胶质瘤生长.为进一步研究胶质瘤的基因治疗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人β-干扰素(IFN-β)基因脂质体pSV2IFN-β对人胶质瘤裸鼠移植模型生长及其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将30只裸鼠随机分为3组,以人脑胶质瘤细胞系SHG44建立荷瘤裸鼠动物模型。治疗组隔天给予pSV2IFN-β基因脂质体瘤内注射,对照组瘤内注射同体积的PBS或空载体,观察和比较各组裸鼠肿瘤的体积、重量和肿瘤的微血管密度(MVD)。结果在肿瘤细胞种植28d时,裸鼠肿瘤体积:空白对照组(1742.3±354.3)mm3,空载体组(1632.4±358.6)mm3,治疗组(482.6±45.3)mm3;肿瘤重量:空白对照组(6.1±0.6)g,空载体组(6.0±0.5)g,治疗组(2.2±0.5)g;肿瘤MVD:空白对照组51.2±6.4,空载体组49.3±7.0,治疗组26.1±4.3。治疗组裸鼠肿瘤体积、重量和MVD显著小于空白对照组和空载体组(P=0.000),肿瘤的抑制率达72.3%。结论人IFN-β基因脂质体pSV2IFN-β对胶质瘤裸鼠移植模型的肿瘤生长及血管生成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外源性干扰素—β(IFN-β)基因对胶质瘤细胞系SHG-44的诱导凋亡作用,探索胶质瘤基因治疗的新途径。方法利用脂质体转染方法将IFN-β真核表达载体pSV2IFNβ导入人SHG44胶质瘤细胞。应用流式细胞仪和免疫荧光法检测IFN-β基因的稳定转染及表达,利用Hoechst染色、透射电镜观察细胞凋亡情况。结果IFN-β基因成功转染SHG44胶质瘤细胞并得以表达,并诱导SHG44胶质瘤细胞凋亡。结论IFN-β能够诱导入SHG44胶质瘤细胞凋亡,本实验为IFN-β基因治疗人脑胶质瘤的应用奠定了初步基础。  相似文献   

4.
人IFN-β基因脂质体转染胶质瘤细胞及对其增殖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目的观察β-干扰素(IFN-β)基因脂质体pSV2IFN-β转染人胶质瘤细胞系SHG44及其对SHG44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ASA)及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脂质体pSV2IFN-β转染后,SHG44细胞IFN-β的表达情况;应用四唑盐比色试验(MTT)检测脂质体pSV2IFN-β转染后转染组与对照组SHG44细胞增殖的差异.结果 IFN-β基因脂质体pSV2IFN-β转染SHG44胶质瘤细胞系后4 d和6 d,对肿瘤细胞具有明显的增殖抑制作用,抑制率分别为16.7%和32.7%.ELASA及流式细胞仪蛋白检测均表明转染后胶质瘤细胞具有显著的IFN-β表达(P<0.01),其中在转染后72 h和96 h,IFN-β表达量分别为(35.4±2.7)U/ml和(40.3±3.2)U/ml.免疫组织细胞化学实验也表明转染后的细胞有明显的IFN-β的表达.结论 IFN-β基因脂质体pSV2IFN-β可转染SHG44胶质瘤细胞系,并对胶质瘤细胞的增殖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提供CDC2作为胶质瘤发生发展相关新分子的实验依据.方法 构建针对目的 基因的shRNA逆转录病毒表达载体;对体外培养的人脑胶质瘤细胞及其裸小鼠移植瘤进行转染,观察与目标基因相关的表型变化;荧光实时定量PCR检测mRNA表达,Western印迹检测蛋白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变化.结果 shRNA表达载体使人脑胶质瘤细胞株SHG44 CDC2的mRNA、蛋白表达显著下调,同时出现了明显的细胞G2/M期阻滞,细胞生长抑制,凋亡增加.裸小鼠皮下移植瘤明显缩小;肿瘤颅内移植裸小鼠生存期明显延长.结论 CDC2基因过表达是胶质瘤发生发展病因分子之一,敲低其表达可使肿瘤的恶性增殖得到控制.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人β干扰素(IFN-β)与胶质瘤细胞凋亡的关系及意义.方法利用脂质体转染方法将IFN-β真核表达载体pSV2IFN-β导入SHG44胶质瘤细胞.细胞免疫荧光和免疫组化检测IFN-β基因的稳定转染及表达,利用流式细胞仪、透射电镜观察细胞凋亡情况.结果IFN-β基因成功转染SHG44胶质瘤细胞并得以表达.转染细胞的凋亡细胞数与未转染细胞相比有显著性差异.结论IFN-β能够诱导人SHG44胶质瘤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靶向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的短发夹RNA(shRNA),对裸鼠皮下人脑胶质瘤中HIF-1α、hTERT基因表达的抑制作用,及其对肿瘤增殖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人脑胶质瘤U251细胞;建立人脑胶质瘤裸鼠皮下接种模型;将HIF-1α shRNA、hTERT shRNA质粒转染入移植瘤中,观察肿瘤生长情况;HE染色法观察肿瘤组织的病理改变;Western blot检测HIF-1α、hTERT蛋白表达;Annexin V+PI双染流式细胞仪检测凋亡情况.结果 成功建立稳定的裸鼠U251皮下移植瘤模型;治疗5周后HIF-1α shRNA、hTERT shRNA组双基因干扰组肿瘤体积较单基因干扰组及对照组明显减小,抑瘤率为84.2%;病理结果显示双基因干扰组肿瘤生长受到抑制,微血管散在稀疏,大量肿瘤细胞坏死及凋亡;Western blot显示治疗组相应蛋白表达受抑制,双基因干扰组影响二者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双基因干扰组肿瘤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其他组(P<0.01).结论 HIF-1α shRNA和hTERT shRNA均可在裸鼠移植瘤体内抑制相应蛋白表达及胶质瘤增殖生长,促进细胞凋亡,而双基因干扰作用更强.  相似文献   

8.
RNAi下调PIK3 CB表达抑制U251胶质瘤细胞生长的体内外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探讨应用RNAi技术靶向磷酸肌醇酯-3-激酶β催化亚单位(PIK3CB)抑制恶性胶质瘤细胞系U251的PIK3CB表达后在体内外对U251细胞生长抑制作用.方法 将短发夹RNA(shRNA)表达载体psiRNA-PIK3CB进行脂质体介导的U251人脑恶性胶质瘤细胞系表达,检测细胞转染前后的细胞增殖能力和凋亡的变化.应用裸鼠皮下荷瘤模型观察脂质体介导shRNA基因治疗对U251细胞生长抑制作用,对肿瘤组织应用免疫荧光双染色和免疫组化的方法分析结果.结果 靶向PIK3CB的shRNA转染后U251细胞生长受到抑制,细胞周期出现G2/M阻滞,细胞明显凋亡.裸鼠皮下荷瘤模型实验显示psiRNA-PIK3CB显著抑制皮下肿瘤生长(P<0.01).结论 靶向PIK3CB的shRNA基因治疗可以成为胶质瘤治疗的新策略.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雷公藤红素对荷SHG44胶质瘤裸鼠移植瘤生长及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34只SHG -44胶质瘤裸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顺铂组、4 mg/kg雷公藤红素组、2 mg/kg雷公藤红素组和1 mg/kg雷公藤红素组,每周两次,共给药4周。定期观察肿瘤生长情况测量肿瘤体积,计算抑瘤率。免疫组化染色检测移植瘤组织中的MVD、bFGF、VEGF、VEG‐FR1、VEGFR2的蛋白表达。结果4 mg/kg和2 mg/kg的雷公藤红素能抑制肿瘤生长,下调移植瘤组织中VEGFR1、VEG‐FR2的蛋白表达和降低微血管计数(MVD),4 mg/kg的雷公藤红素还能下调荷瘤裸鼠移植瘤组织中bFGF的蛋白表达。结论雷公藤红素能明显抑制荷SHG44胶质瘤裸鼠的移植瘤生长和血管生成,其机制可能与雷公藤红素下调肿瘤组织中bF‐GF、VEGFR1、VEGFR2的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和铜绿假单胞菌外毒素A(PE)融合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对裸鼠移植性人脑恶性胶质瘤血管生成的影响,探索抗肿瘤血管生成的新方法.方法 采用裸鼠背部皮下注射U251细胞建立移植性恶性胶质瘤模型,9 d后按随机数字表法将裸鼠分为未治疗组、PBS组、空质粒组、重组质粒组,采用HE染色观察肿瘤组织的形态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F)、CD31、PE的表达.分析肿瘤组织的微血管密度(MVD). 结果 注射后第16天重组质粒组裸鼠移植瘤体积明显小于其他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组质粒组裸鼠移植瘤MVD低于其他3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组质粒组裸鼠肿瘤组织PE呈阳性表达,而在空质粒组、PBS组及未治疗组均为阴性表达. 结论 VEGF165-PE38融合基因的表达产物对人脑恶性胶质瘤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能抑制肿瘤新生血管生成,可能为一种有效抗肿瘤血管治疗的新策略.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SEPT7 基因在体内抑制胶质瘤生长和侵袭的作用.方法 建立人脑胶质母细胞瘤U251细胞来源的裸鼠皮下胶质瘤模型,并给予SEPT7治疗,定期测量肿瘤体积变化,检测肿瘤组织中SEPT7以及侵袭相关蛋白MMP2、MMP9、MT1-MMP、TIMP1、TIMP2和整合素α_v β_3的表达.结果 SEPT7 显著抑制肿瘤生长.治疗组肿瘤体积明显小于对照组(P<0.01).SEPT7 治疗组中,肿瘤组织细胞内SEPT7表达明显上调.MMP2,MMP9,MT1-MMP和整合素α_v β_3的表达下降,而TIMP1、TIMP2 的表达明显升高.结论 SEPT7基因对于胶质瘤的侵袭和生长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核转录因子-κB1(NF-κB1)在人脑胶质瘤和胶质瘤细胞株U87、SHG44的表达及其与凋亡的相关性;以及NF-κB1对脑胶质瘤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NF-κB1在非瘤脑组织和不同级别人脑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水平。采用脂质体法将化学合成NF-κB1过表达/沉默表达质粒(NF-κB1 shRNA),以及BCL2沉默表达质粒(BCL2 shRNA)转染上述细胞系。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NF-κB1对胶质瘤细胞株U87、SHG44凋亡的影响,并采用Western blotting分别检测NF-κB1、BCL2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qRT-PCR显示,NF-κB1在人脑胶质瘤中表达明显高于非瘤脑组织,并且表达水平随着肿瘤恶性程度的增高而逐渐升高(均P0.05)。在同一人脑胶质瘤标本中BCL2的表达水平与NF-κB1的表达趋势相同。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抑制NF-κB1表达明显促进人脑胶质瘤细胞U87、SHG44的凋亡(均P0.05)。Western blot检测证实,抑制NF-κB1蛋白表达后BCL2蛋白的表达水平也随之降低。结论 NF-κB1通过促进BCL2的表达而抑制胶质瘤细胞的早期凋亡。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人β-干扰素(huIFN—β)基因脂质体pSV2IFN—β对人脑胶质瘤细胞体外侵袭力的抑制作用。方法用含huIFN—β基因的脂质体体外转染人脑胶质瘤细胞系SHG44,用Westernblot和细胞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目的基因的蛋白表达。通过Boyden小室法检测SHG44转染前后细胞体外侵袭力的变化,同时采用明胶酶谱法分析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比活性。结果转染pSV2IFN—β后,SHG44细胞中的目的基因蛋白有显著表达;磷酸盐缓冲液(PBS)对照组、空载体转染组、pSV2IFN—β脂质体转染组的侵袭性细胞数分别为49.26±14.67、54.63±12.27和18.17±5.42,转染靶基因后SHG44细胞的体外侵袭力受到明显抑制,这与MMPs活性下降的改变相一致。结论转染huIFN—β基因脂质体pSV2IFN—β使脑胶质瘤细胞系SHG44的侵袭力受到明显抑制,提示脂质体介导的huIFN—β基因治疗可能是抗神经胶质瘤侵袭的一个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FasL基因在体内诱导胶质瘤细胞凋亡和抑制增殖的作用。方法 :在裸鼠皮下种植Fas表达阳性的人脑胶质母细胞瘤细胞系TJ90 5 ,成瘤后 ,利用脂质体介导FasL基因瘤内治疗 ,在 3 9d观察期间 ,用千分尺测量肿瘤生长 ,最终取出肿瘤 ,用原位杂交 ,免疫组化鉴定FasL基因和蛋白的表达 ,应用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 ,Ki 67免疫组化检测细胞增殖。结果 :FasL基因瘤内注射观察 3 9d后 ,治疗组瘤体积明显小于对照组 (P <0 0 1) ,肿瘤组织细胞内FasL基因表达增加 ,凋亡细胞数增多 ,细胞增殖率降低。结论 :FasL基因对Fas表达阳性胶质瘤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本研究旨在观察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抑制剂LY294002联合含PTEN基因的重组腺病毒(Ad-PTEN)对人脑胶质瘤裸鼠移植瘤的抗肿瘤作用,初步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实验动物24只随机分为4组,即胶质瘤模型给予DMSO对照组、空载对照组、LY294002治疗组及LY294002与Ad-PTEN联合治疗组。皮下接种LN229人脑胶质瘤细胞建立胶质瘤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定期测量动物体质量及肿瘤直径;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肿瘤细胞的PTEN、p-Akt、PCNA、CyclinD1、Caspase-3、MMP-2、p-FAK的表达水平。结果联合治疗组对人脑胶质瘤裸鼠移植瘤抑制作用较对照组及LY294002治疗组均明显增强(均P0.01);与对照组及LY294002治疗组比较联合治疗组Caspase-3、PTEN表达显著升高(均P0.05),p-Akt、CyclinD1、MMP2、p-FAK的表达均显著下降(均P0.05)。结论LY294002与Ad-PTEN联合治疗可以提高对裸鼠移植人脑胶质瘤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白藜芦醇(Res)对人脑胶质瘤系U87细胞的体内抗癌活性及血管生成的影响. 方法 BALB/c裸鼠20只,背部皮下接种胶质瘤细胞U87建立皮下移植瘤模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10、100mg/kgRes治疗组,溶剂对照组,空白对照组,每组5只.观察4组裸鼠移植瘤的生长曲线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瘤组织中微血管密度(MVD)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采用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瘤组织细胞的凋亡. 结果与空白对照组及溶剂对照组相比,100 mg/kg Res治疗组裸鼠移植瘤的体积、重量降低;100 mg/kg Res治疗组瘤组织中MVD、VEGF的表达明显降低,凋亡细胞数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Res对U87人脑胶质瘤细胞裸鼠移植瘤的生长具有明显抑制作用,这可能与Res导致U87移植瘤细胞凋亡及血管生成减少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白藜芦醇(Res)对人脑胶质瘤系U87细胞的体内抗癌活性及血管生成的影响. 方法 BALB/c裸鼠20只,背部皮下接种胶质瘤细胞U87建立皮下移植瘤模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10、100mg/kgRes治疗组,溶剂对照组,空白对照组,每组5只.观察4组裸鼠移植瘤的生长曲线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瘤组织中微血管密度(MVD)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采用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瘤组织细胞的凋亡. 结果与空白对照组及溶剂对照组相比,100 mg/kg Res治疗组裸鼠移植瘤的体积、重量降低;100 mg/kg Res治疗组瘤组织中MVD、VEGF的表达明显降低,凋亡细胞数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Res对U87人脑胶质瘤细胞裸鼠移植瘤的生长具有明显抑制作用,这可能与Res导致U87移植瘤细胞凋亡及血管生成减少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初步探讨华蟾素对人脑胶质瘤细胞SHG44增殖、细胞周期分布及凋亡的影响机制。方法利用MTT法、流式细胞仪检测华蟾素对人脑胶质瘤细胞SHG44增殖及细胞周期变化的影响。AO/EB染色、透射电镜观察人脑胶质瘤细胞SHG44凋亡细胞形态学的变化。Westernblot检测Bcl-2与Caspase8蛋白的表达。结果华蟾素(1μg/ml、10μg/ml)对细胞株增殖具有显著抑制作用(P〈0.05),并呈时间和浓度依赖性。沆式细胞仪检测可见凋亡峰,Go/G。期细胞明显增多(P〈0.05);华蟾素作用后可使Bcl-2蛋白表达降低.Caspase8蛋白表达升高。结论华蟾素可调控人脑胶质瘤细胞SHG44的周期进程,诱导Bcl-2及Caspase8差异性表达,且具有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及促凋亡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建立U87胶质瘤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观察肿瘤温度变化情况。方法将U87胶质瘤细胞接种到Balb/c裸鼠右侧背部靠右后肢皮下处,建立10只雌性裸鼠皮下移植瘤胶质瘤模型。测量肿瘤的体积,并绘制肿瘤生长曲线。观察神经胶质瘤的生长,监测肿瘤温度的变化情况。接种第36天处死裸鼠,取出肿瘤组织观察肿瘤标本的病理性特征和GFAP免疫组化的阳性表达情况。结果胶质瘤裸鼠模型建立成功。病理学检查显示,肿瘤细胞符合胶质瘤细胞的形态学特征,GFAP阳性表达。在成瘤初期,肿瘤温度随时间增加而逐渐增加,到接种第15天,肿瘤温度上升至最高,在肿瘤生长后期,肿瘤温度随着时间增加而降低。接种第36天裸鼠肿瘤温度与接种第6天裸鼠肿瘤温度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效建立U87胶质瘤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在胶质瘤治疗方面有广泛的用途。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胶质瘤裸鼠移植瘤生长过程中的血管生成拟态现象(VM)以及与血管内皮依赖性血管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人脑胶质瘤细胞株U87单细胞悬液(2×106个/0.1 ml)于4周龄裸鼠皮下注射建立移植瘤模型.应用血管内皮细胞标志物CD34和高碘酸雪夫(PAS)试剂双染的方法检测40例不同大小的皮下移植瘤中的VM和血管内皮依赖性血管.结果 VM和血管内皮依赖性血管在不同大小的裸鼠皮下U87移植瘤中均存在.微血管密度(MVD)和肿瘤的直径呈正相关(r=0.393,P=0.012),血管生成拟态密度(VMD)与MVD负相关(r=-0.404,P=0.010),而与肿瘤的直径没有显著的相关性(P =0.575).结论 血管生成拟态与内皮依赖性血管是两种不同的肿瘤循环形式,在U87裸鼠皮下移植瘤的生长过程中持续存在并具有互补性,共同为肿瘤的生长提供营养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