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近来有学者报告,慢性缺血性。肾病可能是中老年人(尤其老年)慢性。肾功能衰竭的重要原因之一。众所周知,动脉粥样硬化所致的缺血性心脏病多年来已引起社会广泛重视;但动脉粥样硬化所致的缺血性。肾病,其发病的普遍性和病情的严重性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为此,我们在40岁以上中老年人冠状动脉(冠脉)造影时给予。肾动脉造影,以探讨缺血性心脏病患者。肾动脉狭窄(RAS)的情况,并评价临床因素对RAS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2.
<正>肾动脉狭窄(RAS)是引起继发性高血压和(或)慢性缺血性肾病(CIRD)的重要原因之一。导致肾动脉狭窄的主要病因为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大动脉炎和肌纤维发育不良,据流行病学统计,肾动脉狭窄的病因90%为动脉粥样硬  相似文献   

3.
肾动脉狭窄的影像学诊断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肾动脉狭窄为一发病率较低的疾病,它可以引起两种非常严重的疾病,即肾血管性高血压和缺血性肾病。两者是造成终末期肾病的重要原因,纠正肾脏血流动力学障碍后,不仅能纠正高血压,而且能保护受损的肾功能,使肾动脉狭窄成为少有的慢性肾功不全的可治性病因之一,因此对本病的早期诊断及积极治疗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4.
慢性缺血性肾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朝生 《新医学》2003,34(2):112-112
进修医生慢性缺血性肾病是中老年人慢性肾衰竭的重要原因之一,但目前人们对该病的认识尚不够深入,请教授谈谈慢性缺血性肾病好吗?教授慢性缺血性肾病是指因肾动脉狭窄或阻塞(超过60%),肾血流动力学显著变化而致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肾功能不全的慢性肾脏疾病。需要注意的是,虽然肾动脉狭窄或肾血管性高血压与慢性缺血性肾病关系密切,但肾动脉狭窄或肾血管性高血压并不等同于慢性缺血性肾病,因早期肾动脉狭窄或肾血管性高血压可不引起肾功能不全,此时尚不能诊断慢性缺血性肾病。进修医生教授,请您谈谈慢性缺血性肾病的病因好吗?…  相似文献   

5.
林辉  黄颂敏  付平  周莉  唐万欣 《临床荟萃》2002,17(24):1461-1462
肾动脉狭窄是导致缺血性肾病 (ischemicrenaldisease)的主要因素 ,常见病因为动脉粥样硬化、纤维肌性发育不良及大动脉炎。最近发现 ,动脉粥样硬化所致肾动脉狭窄的发生率越来越高 ,占 6 0 %~ 97% ,其导致的慢性肾衰竭大约占透析人群的 12 %~ 2 5 %。因此我们应提高对此病的重视。下面报道两例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肾动脉狭窄。例 1,女 ,6 8岁 ,因头痛 30年 ,心累气促水肿 2年 ,加重伴少尿 8周入院。患者 30年前常感头痛头昏不适 ,测血压15 0 / 94mmHg(1mmHg =0 .133kPa)。无明显慢性肾炎病史。2年前开始心…  相似文献   

6.
肾动脉狭窄(renal artery stenosis,RAS)指各种原因引起的单侧或双侧肾动脉主干或分支狭窄,引起肾血流减少或肾缺血,从而导致肾血管性高血压和慢性缺血性肾病,是继发性高血压的主要原因,约占全部高血压的5%[1-2]。RAS病原复杂,可由大动脉炎、动脉粥样硬化、  相似文献   

7.
肾动脉血栓形成和肾动脉栓塞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钱桐荪 《新医学》2006,37(5):289-290
1引言 肾动脉血栓形成和肾动脉栓塞是指肾动脉或其分支内形成血栓以及管腔被血栓栓子或血液中的凝固物所堵塞,导致肾组织缺血,发生缺血性损害(缺血性肾病),出现高血压、肾功能减退或急性肾衰竭等一系列临床表现.本文就其病因、病理、诊断和治疗等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肾动脉支架成形术对缺血性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例缺血性肾病患者应用肾动脉支架成形术治疗,术后2周及3个月后复查血压、血清肌酐水平判断肾动脉支架成形术的临床疗效。结果:术后20例病人的高血压均得到明显改善,8例(占40%)患者的高血压降至正常,12例(占60%)患者的高血压状况得到改善,20例病人肾功能得到不同程度改善,无严重并发症。结论:肾动脉支架成形术对早期缺血性肾病能很好控制肾血管性高血压及逆转受损的肾功能,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肾动脉狭窄(RAS)的临床特点,以提高肾动脉狭窄的认识,并评价介入治疗RAS的安全性及近期疗效。方法将我院2004~2010年收治的RAS患者介入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除1例大动脉炎者介入治疗未获成功,其余9例均成功植入支架1枚,术后血压改善7例,2例无效;肾功能治愈1例,好转3例。结论详尽的临床资料采集有助于提高RAS的诊断,RAS的介入治疗成功率高、安全,是肾血管性高血压及缺血性肾病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临床可进一步推广,但有待规范化。  相似文献   

10.
肾动脉狭窄(renal artery stenosis,RAS)是引起难治性高血压(rcnovascular hypertension,RVH)和肾功能衰竭(缺血性肾病)的常见原因之一。其病因有血管肌纤维发育不良、多发性大动脉炎以及动脉粥样硬化性RAS(ARAS)。临床上表现为高血压的进行性加重和慢性肾功能衰竭。不及时治疗可产生多种其他不良后果,如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心脏猝死以及脑卒中等,  相似文献   

11.
肾动脉狭窄 (renal artery stenosis,RAS)是引起缺血性肾病的原因 ,RAS的干预治疗可控制血压 ,保护肾功能 ,使 RAS成为少有的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可治病因之一。本文对 1 80例行冠脉造影 (cardiac angiography,CAG)者行选择或非选择肾动脉造影的患者进行分析 ,调查其危险因素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对象和方法1 .1 对象 对 2 0 0 0 - 1 0~ 2 0 0 1 - 0 5住院行择期 CAG的连续 1 80例患者 ,行选择或非选择肾动脉造影。排除标准 :1重度心功能不全 ;2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患者 ;3血清肌酐大于 3.0 mg/ dl。1 .2 方法  CAG采用 Judkins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ARAS)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以了解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行脑血管造影同时顺路行肾动脉造影的必要性、可行性。方法:总结分析313例因缺血性脑血管病而行全脑血管造影并同时顺路进行非选择肾动脉造影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ARAS的检出率,对ARAS的发生与危险因素及脑血管病的严重程度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313例患者共发现ARAS患者121例(38.66%),高胆固醇血症、糖尿病、肾功能不全、脑动脉狭窄是ARAS的独立危险因素,且脑动脉狭窄患者中ARAS的检出率为44.54%(102/229),显著高于非脑动脉狭窄患者22.62%(19/84),P<0.01。脑血管病患者ARAS的发生及其严重程度与脑血管病变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结论:ARAS的发生与缺血性脑血管病有一定相关性,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行脑血管造影同时行肾动脉造影有助于提高肾动脉狭窄的临床检出率,也是是必要、可行且安全的。  相似文献   

13.
缺血性肾损害应该包括所有会导致肾脏急性或慢性缺血的一大类疾病。而缺血性肾病则是指由于慢性肾动脉狭窄或阻塞,肾血流动力学显著变化而导致肾小球滤过率降低、肾功能不全的一种疾病。有时也称慢性缺血性肾病。虽然其发病较隐蔽,但是随着人类寿命的延长,缺血性肾病的发生率逐渐上升。如在美国,有资料显示,由慢性缺血性肾病导致终末期肾衰竭开始透析的病例占总透析人数的15%~20%左右。在我国,尚无相关的流行病学调查数据。目前治疗手段主要有介入治疗、外科治疗和药物治疗。随着辅助检查的完善使缺血性肾病的早期诊断人数逐步增多,缺血性肾病如何选择抗凝治疗开始成为肾脏病学者关注的话题。下面结合有关文献资料,主要就慢性缺血性肾病的抗凝治疗进行相关的讨论。  相似文献   

14.
崔淑娴  王浩  赵海鹰  程天明 《临床荟萃》2006,21(14):1047-1048
资料显示肾动脉狭窄(renal artery stenosis,RAS)所致的高血压占高血压症的5%~10%,但临床实际发生率要高,我科住院患者肾血管性高血压占高血压患者的25%左右,远高于教科书中的比例.RAS可引起顽固性高血压,缺血性肾病,进而导致肾功能衰竭,严重威胁患者健康.但是,如果能早期发现,并给予积极治疗,不仅能改善肾缺血,根治高血压,更重要的是保护肾功能.因此,选择高效、准确的检查方法对RAS进行早期确诊具有重要意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虽然是诊断RAS的金标准,但插管对动脉有一定损伤,且费用昂贵.螺旋CT血管造影(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SCTA)作为诊断RAS一种新方法,其价值正越来越受到关注.本研究选择临床上疑诊为RAS的患者75例,行SCTA检查,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肾动脉狭窄可以导致肾血管性高血压和缺血性肾病,是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主要原因之一。观察自体肾移植术在肾动脉狭窄及介入治疗后再狭窄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03-12/2006-10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泌尿科收治的自体肾移植治疗肾动脉狭窄介入治疗失败或再次出现狭窄的年轻患者3例,均为男性,平均年龄14岁,患者及其监护人对治疗方案均知情同意。两例年龄较大的患者采用腹膜外入路,另1例经腹腔切取肾脏。肾脏均植于同侧髂窝,两例采用肾动脉与髂内动脉端端吻合,1例切取髂内动脉与左肾动脉吻合,将延长的左肾动脉与髂外动脉行端侧吻合;3例均行肾静脉与髂外静脉端侧吻合,输尿管与膀胱隧道式吻合。采用门诊方式随访,观察手术对患者血压、肾功能的影响。结果:3例患者手术成功率为100%,未发生术后并发症;术后2周内血压均恢复正常,随访9 ̄36个月移植肾功能良好。结论:自体肾移植治疗肾动脉狭窄介入治疗失败或再次出现狭窄手术成功率高,无并发症发生。肾动脉狭窄介入治疗后再狭窄及患多发性大动脉炎的年轻患者可选择自体肾移植术。  相似文献   

16.
慢性缺血性肾病的诊治进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李英  刘茂东 《临床荟萃》2004,19(8):475-477
近年来,随着人类寿命的延长,老年人发生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病例有增多趋势,国外资料显示在美国由慢性缺血性肾病(chronic ischemic renal disease,CIRD)导致终末期肾衰竭(ESRD)开始透析的病例占总ESRD透析的25%左右,目前我国虽然缺乏流行病学的调查结果,但是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逐步进入老龄社会,再加上“现代生活方式”的影  相似文献   

17.
随着血液透析技术的不断进步,慢性肾衰竭患者的长期生存率得到显著提高.获得性肾囊肿(acquired cystic kidney disease,ACKD)是终末期肾病的远期并发症之一.ACKD在长期透析患者中发病率较高,可引起出血和癌变,从而影响血液透析患者的预后[1].肾囊肿出血的治疗可通过保守治疗如使用止血药,或外科手术治疗.但随着介入放射学的发展,选择性动脉栓塞治疗肾出血已开始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8.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造成管腔狭窄或阻塞是引起冠心病的主要原因,但动脉粥样硬化也可累及全身其他大小动脉(如肾动脉、髂动脉、主动脉等),造成血管狭窄和引起该动脉支配部位的缺血性改变和功能障碍。随年龄的增加,肾动脉粥样硬化引起肾动脉狭窄的发生率逐年升高,且肾动脉病变的进行性加重可导致肾功能的进行性减退,最终引起肾功能衰竭和多种终末期并发症,直至死亡。因此,早期检出冠心病病人中的肾动脉狭窄,以便及时行介入治疗或外科手术,对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和预后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冠心病病人肾动脉狭窄的发生率Crowley等…  相似文献   

19.
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肾动脉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诊断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肾内三级动脉血流参数值,诊断早期糖尿病肾病。方法:应用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对30例健康成人、33例Ⅰ型糖尿病患者、68例Ⅱ型糖尿病患者三级肾动脉血流参数进行测定。结果:疾病组各级肾动脉血流参数均明显改变(P<0.01)。结论:阻力指数(R1)可作为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指标,平均RI>0.68可以考虑诊断。  相似文献   

20.
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术的临床应用朱纪吾①黄健朱小庆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术(Selectiverenalarteryem-bolization;SRAE)是将某种固体或液体物质通过导管注入肾病变区血管使其阻塞,以达到治疗或辅助治疗的一项技术。我院1986~1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