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视觉诱发电位(VEP),体感诱发电位(SEP)三项检查在早期诊断脱髓鞘病中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对12例经 CT 扫描确诊为“脱髓鞘脑病”患者进行诱发电位与 CT 对比观察,并探讨诱发电位对其诊断的意义。资料与方法我室从87年至89年期间收集12例脱髓鞘脑,病患者进行了脑诱发电位检查(BAEP、VEP、SEP)。其中住院病人7例;门诊病人5例。诊断为多数性硬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视觉诱发电位(VEP)、正中神经体感诱发电位(SEP)及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3者在多发性硬化(MS)诊断中的不同价值。方法35例MS患者分别进行VEP、SEP、BAEP中的一项或多项检查,并与临床症状体征进行对照分析。结果MS患者VEP、SEP、BAEP的异常率分别为81.5%、76.2%、52%,其中有相应视神经、躯体感觉、脑干损害者VEP、SEP、BAEP的异常率分别为84.6%、83.3%、69.2%,而无相应症状体征者3者的异常率分别为78.6%、73.3%、33.3%。结论诱发电位对MS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在确定MS的临床病灶和发现亚临床病灶方面VEP敏感性稍高于SEP,但明显高于BAEP。联合检测VEP、SEP、BAEP将有助于提高MS诊断的阳性率。  相似文献   

3.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和体感诱发电位对昏迷患者预后的判断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和体感诱发电位(SEP)与昏迷患者预后密切相关,探讨BAEP和SEP判断昏迷患者脑功能状态的可行性和准确性。方法采用丹麦Dantec公司生产Neuromatic2000型肌电图诱发电位仪。检查ICU病房中36例昏迷患者的BAEP和SEP。BAEP分析III-V波,SEP分析P15、N20、P25波。检查结果分为正常和异常。预后分为好转和死亡。结果36例患者,BAEP正常12例,异常24例。SEP正常13例,异常23例。好转13例,死亡23例。当SEP异常时,死亡率明显高于SEP正常时。而同时伴有BAEP异常时,死亡率更高。14例患者SEP检查P15、N20、P25波均消失,12例死亡,病死率为86%。5例患者BAEP检查III-V波和SEP检查P15、N20、P25波均消失,全部死亡,病死率为100%。结论BAEP和SEP的正常与否与昏迷患者的预后有密切关系(P=0.011)。SEP异常是判定的主要根据。BAEP和SEP相结合,则可以提高判断的准确性。对昏迷患者进行动态的BAEP和SEP观察可提高判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4.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和体感诱发电位对昏迷患者预后的判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KP)和体感诱发电位(SEP)与昏迷患预后密切相关,探讨BAEP和SKP判断昏迷患脑功能状态的可行性和准确性。方法 采用丹麦Dantec公司生产Neuromatic2000型肌电图诱发电位仪。检查ICU病房中36例昏迷患的BAEP和SEP.BAEP分析Ⅲ-Ⅴ波,SEP分析P15、N20、P25波。检查结果分为正常和异常项后分为好转和死亡。结果 36例患,BAEP正常12例,异常24例。SEP正常13例,异常23例。好转13例,死亡23例。当SEP异常时,死亡率明显高于SEP正常时。而同时伴有BAEP异常时,死亡率更高。14例患SEP检查P15、N20、P25波均消失,12例死亡,病死率为86%。5例患BAEP检查Ⅲ-Ⅴ波和SEP检查P15、N20、P25波均消失,全部死亡,病死率为100%。结论 BAEP和SEP的正常与否与昏迷患的预后有密切关系(P=O.011)、SEP异常是判定的主要根据。BAEP和SEP相结合,则可以提高判断的准确性。对昏迷患进行动态的BAEP和SEP观察可提高判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应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结合CT为诊断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及分度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ZABR-200型脑干反应测听仪及西德SomatomDR型高分辨率全身CT扫描机对30例HIE患儿进行检测和扫描。结果BAEP:正常4例(13.3%),异常26例(86.7%);头颅CT:正常2例,轻度异常8例,中度异常12例,重度异常8例。结论CT所示脑损伤与临床表现程度有密切关系,BAEP检查敏感性高,影响性小,对诊断HIE及预测和评价预后有可靠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神经电生理对弥漫性轴索损伤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采用日本光电公司生产ME-543K型肌电图诱发电位仪。检查JCU病房中85例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的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分析Ⅱ-Ⅰ-Ⅴ波,体感诱发电位(SEP)分析P15,N20、P25波检查结果分为正常和异常预后分为好转和死亡。结果:85例患者中好转60例,死亡25例。BAEP正常24例,异常61例,SEP正常25例,异常60例。当SEP异常时,病死率明显高于SEF正常时。而同时伴有BAEP异常时,病死率更高。30例患者SEP检查P15,N20,P25波均消失,其中25例死亡,病死率为83.3%。5例患者BAEP检查Ⅲ-Ⅴ波和SEP,检查P15,N20,P25波均消失,全部死亡,异常率为100%。结论:BAEP和SEP的正常与否与弥漫性轴索损伤的预后有密切关系(P=0.01)。SEP异常是判定的主要根据。BAEP和SEP相结合,则可以提高判断的准确性。对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进行动态的BAEP和SEP观察可提高判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神经电生理对弥漫性轴索损伤预后的评估价值. 方法采用日本光电公司生产 ME-543K型肌电图诱发电位仪.检查 ICU病房中 85例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的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BAEP)分析 III-V波,体感诱发电位( SEP)分析 P15, N20, P25波.检查结果分为正常和异常.预后分为好转和死亡. 结果 85例患者中好转 60例,死亡 25例. BAEP正常 24例,异常 61例, SEP正常 25例,异常 60例.当 SEP异常时,病死率明显高于 SEP正常时.而同时伴有 BAEP异常时,病死率更高. 30例患者 SEP检查 P15, N20, P25波均消失,其中 25例死亡,病死率为 83.3%. 5例患者 BAEP检查 III~ V波和 SEP检查 P15, N20, P25波均消失,全部死亡,异常率为 100%. 结论BAEP和 SEP的正常与否与弥漫性轴索损伤的预后有密切关系( P=0.01). SEP异常是判定的主要根据. BAEP和 SEP相结合,则可以提高判断的准确性.对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进行动态的 BAEP和 SEP观察可提高判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视觉诱发电位(VEP)、正中神经体感诱发电位(SEP)及脑干听觉诱位(BAEP)3在多发性硬化(MS)诊断中的不同价值。方法:35例MS患分别进行VEP、SEP、BAEP中的一项或多项检查,并与临床症状体征进行对照分析。结果:MS患VEP、SEP、BAEP的异常率分别为81.5%、76.2%、52%,其中有相应视神经、躯体感觉、脑干损害VEP、SEP、BAEP的异常率分别为84.6%、83.3%、69.2%,而无相应症状体征3的异常率分别为78.6%、73.3%、33.3%。结论诱发电位对MS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在确定MS的临床病灶和发现亚临床病灶方面VEP敏感性稍高于SEP,但明显高于BAEP。联合检测VEP、SEP、BAEP将有助于提高MS诊断的阳性率。  相似文献   

9.
1目的:探讨视觉诱发电位(VEP)、脑干诱发电位(BAEP)及体感诱发电位(SEP)在多发性硬化(MS)诊断中的价值。方法:36例MS患者分别进行VEP、BAEP、SEP的检查并结合临床症状进行分析。结果:本组VEP、BAEP、JSEP阳性率分别为77.8%、66.7%、61.1%,有相应视神经、脑干、躯体感觉损害者异常率为94.4%、81.8%、77.8%,而无相应症状体征者异常率为50%、44%、44.4%。结论:诱发电位对MS的诊断有重要价值,尤其发现隐匿性病灶或亚临床病灶。联合应用VEP、BAEP、SEP有助于提高MS的诊断阳性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脑震荡患者的诱发电位变化。方法对30例急性期脑震荡患者进行视觉诱发电位(VEP)、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及体感诱发电位(SEP)检测,并与年龄、身高匹配的健康者对比。结果VEP、BAEP及SEP异常率分别为30%、66.7%、54.5%。结论脑震荡患者存在脑干、大脑半球功能受损及视通路机能障碍,脑诱发电位对脑震荡的诊断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亚急性联合变性(SCD)的临床和辅助检查特点,以便早期诊治。方法回顾分析18例SCD患者的临床特点和辅助检查结果。结果18例SCD首发症状均为肢体麻木或/和无力,后索损害17例,侧索损害16例,周围神经损害14例;平均红细胞容积(MCV)和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MCH)均增高;18例SCD患者中仅1例临床表现无后索损害而体感诱发电位(SEP)检查却异常,视觉诱发电位(VEP)检查10例,异常6例,仅2例临床上有视力下降,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检查10例,其中9例有听神经传导障碍或/和脑干功能障碍,而无相应临床表现。结论SCD主要损害脊髓后索和侧索以及周围神经;MCV、MCH、SEP、VEP、BAEP可发现亚临床损害。  相似文献   

12.
0引言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通过声音刺激反映脑干听神经通路病变时电位活动异常,短潜伏期体感诱发电位刺激上肢大神经在臂丛、颈髓、脊束核和感觉皮层产生一组波形。当颈椎病患者脑供血不足和颈神经根受压时,BAEP和短潜伏期体感诱发电位(SEP)有不同的改变。1材料和方法1.1材料本组40例中,男23例,女17例,年龄32~71岁,病程6个月~20年。所有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颈脊神经根受压或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症状(除外神经科疾病),BAEP、SEP皆异常7例,仅BAEP异常8例,仅SEP异常15例,如按BAEP与SEP分组,BAEP异常25例,其中双侧皆异常13…  相似文献   

13.
220例基底节区腔隙性脑梗塞的CT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基底节区腔隙性脑梗塞的CT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分析220例基底节区腔隙性脑梗塞的CT表现。结果:220例腔隙性梗塞病例共292个梗塞灶均为0.25~1.5cm大小的圆形、椭圆形低密度灶,平均CT值为15Hu,33例行增强扫描病灶均无强化。结论:对基底节区腔隙性脑梗塞病例要密切注意其发病时间及进行第二次CT复查,运用薄层扫描技术,以提高基底节区腔隙性脑梗塞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脑震荡患者的诱发电位变化。方法 :对 30例急性期脑震荡患者进行视觉诱发电位 (VEP)、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BAEP)及体感诱发电位 (SEP)检测 ,并与年龄、身高匹配的健康者对比。结果 :VEP、BAEP及SEP异常率分别为 30 %、 6 6 7%、 5 4 5 %。结论 :脑震荡患者存在脑干、大脑半球功能受损及视通路机能障碍 ,脑诱发电位对脑震荡的诊断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5.
陈静  刘建国 《临床荟萃》1996,11(20):946-947
腔隙梗塞是指经CT扫描显示直径在20mm以内,位于深部脑组织的缺血性损伤。其临床表现轻微。一过性脑缺血发作(TIA)多为脑梗塞的前兆表现,初期二者易于混淆。通过对33例腔隙梗塞及10例TIA患者血浆内皮素(ET)与血流变学的测定,以进一步探讨ET、血粘度在腔隙梗塞与TIA发病中的作用机制及作为鉴别诊断的临床价值。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腔隙梗塞组33例,男24例,女9例;年龄40~69岁,平均56岁。TIA组10例,男7例,女3例;年龄45~55岁,平均年龄,49.9岁。对照组25例,男14例,女11例;年龄42~58岁,平均年龄47.5岁,系无心脏病及其他慢性病的健康人。 1.2 CT扫描 腔隙梗塞组为经CT扫描证实在大脑  相似文献   

16.
陈星 《浙江临床医学》1999,1(2):126-127
脑性瘫痪(脑瘫)是小儿神经系统常见的一种疾病,我国发病率为1.8‰~6‰。早期发现,及时治疗,对提高康复率有重要意义。本对1995~1998年临床确诊为“脑瘫”的52例患进行了植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躯体感觉诱发电位(SEP)和颅脑CT的检查。三项检查的对比研究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脑震荡的多形式诱发电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脑震荡患者的多形式诱发电位变化。方法 对 26例急性期脑震荡患者行视觉诱发电位 (VEP)、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BAEP)、体感诱发电位 (SEP)及事件相关电位 (ERP)检测,并与年龄、身高匹配的健康者对比。结果 VEP、 BAEP、 SEP、 ERP及 EEG异常率分别为 30.8%、 69.2%、 50%、 61.5%、 38.5%;其中有两项诱发电位异常者占 80.8%,较 EEG异常率高 (P  相似文献   

18.
糖尿病患者诱发电位的反应与临床参量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了解2型糖尿病(DM)患者的视觉诱发电位(VEP),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体感诱发电位(SEP)、事件相关电位(ERP)的表现与临床参量的关系。方法用NicoletVikingTV型肌电图/诱发电位仪对30例2型DM患者(DM组)及年龄和性别与之匹配的本院医务人员正常人30例(对照组)进行VEP,BAEP,SEP,ERP检测。应用SPSS统计软件分析DM组的EP表现及其与临床参量(病程、血糖、血脂、肾功能、血管病变)的关系。结果DM组(1)VEP异常20例,BAE异常18例,MNSEP异常为20例,PTNSEP异常22例,ERP异常1例。(2)VEP的P100潜伏期(PL)明显延长,BAEP的左侧Ⅰ波PL、双侧Ⅴ波PL,波幅(Amp)和各波间期(IPL)明显异常,SEP周围电位N9至皮层电位P25/P38的PL,Amp以及ERP中N2,P3a,P3b的PL,Am都有明显异常,与对照组比较(F=5.131~45.213,t=2.695~3.472P<0.05~0.01)。(3)EP改变与各临床参量有关。结论DM患者VEP,BAEP,SEP,ERP都有不同程度异常。异常程度和病程平行。  相似文献   

19.
脑外伤后综合征患者的脑诱发电位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脑外伤后综合征(PTBIS)患者的脑诱发电位改变特点及脑诱发电位对PTBIS患者脑功能的评定价值。方法 对38例PTBIS患者进行正中神经体感诱发电位(SEP)、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及事件相关电位(ERP)检测,并与性别、年龄相匹配的健康者对比。结果 SEP、BAEP及ERP异常率分别为71.1%、38.9%、50%。SEP异常主要为P15、N60波波峰潜伏期延长和N20波波幅降低,BAEP异常主要为Ⅲ、V波波峰潜伏期延长或I~Ⅲ、I~V峰间期延长,ERP异常主要为P3潜伏期延长。结论 多项诱发电位异常提示PTBIS患者存在大脑半球、脑干功能的损害及认知功能障碍,脑诱发电位检查为PTBIS患者的脑功能评定提供了一种敏感、客观的电生理学手段。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诱发电位对脑白质疏松症(leukoaraiosia,LA)的临床诊断价值及与血管因素的相关性。方法:选择45例经颅脑CT或MRI证实的单纯LA患者及部分伴有脑梗死的患者,并以60名正常健康老年人作对照,进行体感诱发电位(SEP)、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脑干视觉诱发电位(VEP)检测。结果:LA患者中,SEP总异常率95.6%,其潜伏期和波幅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BAEP总异常率71.1%,其各波潜伏期和峰间期较对照组明显延长(P<0.001);VEP总异常率64.4%,其各波潜伏期较对照组延长显著(P<0.001)。3种诱发电位的时间参数及波幅的异常率及异常程度均随LA的病损程度的加重而增加。LA并脑梗死患者3种诱发电位的异常率及异常程度明显高于单纯LA组。结论:在LA的临床早期,虽然还未出现典型的临床表现,但脑电生理已出现异常,诱发电位的检测可以作为早期诊断该病的一个敏感的辅助检测方法。LA并脑梗死患者诱发电位的异常率及异常程度明显高于单纯LA组,提示LA与血管因素有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