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主要导致患者血管病变致使局部组织缺氧及糖尿病神经病变局部失去感觉而易于损伤,患者组织感染、溃烂、坏疽,严重者可并发骨髓炎,导致截肢。所以要加强对糖尿病足患者的护理。我科自2008年1月-2011年1月共收治21例糖尿病患者,通过综合的治疗和精心的护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糖尿病足的临床护理相关因素,提高护理质量,减少糖尿病足的截肢率。方法对我科2003年8月 ̄2005年8月收治的34例糖尿病足患者进行了临床护理相关因素分析,进一步探讨糖尿病足的预防和综合护理方案。结果34例接受临床和护理治疗的糖尿病足患者中,痊愈14例,好转16例,因病程长,治疗不及时,血糖控制不满意,皮肤感染创面大等转行手术截肢者3例,因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1例。结论糖尿病足进行综合治疗,给予针对糖尿病的整体护理和对糖尿病下肢神经、血管病变的局部护理,能减少糖尿病足的截肢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糖尿病足的治疗方法。方法:对18例糖尿病足予控制血糖、抗感染等治疗以及局部创面处理,促进创面愈合。结果:15例临床治愈,2例好转,1例未愈截肢。结论:糖尿病足病变是可防可治的,通过加强对有危险因素的预防性的保护,糖尿病患者截肢中至少有50%属于可以防止的。因此,做好足部的保健和护理、及早地诊断、合理的治疗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4.
糖尿病足18例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爱萍 《中国民康医学》2008,20(21):2529-2530
目的:探讨糖尿病足的治疗方法。方法:对18例糖尿病足予控制血糖、抗感染等治疗以及局部创面处理,促进创面愈合。结果:15例临床治愈,2例好转,1例未愈截肢。结论:糖尿病足病变是可防可治的,通过加强对有危险因素的预防性的保护,糖尿病患者截肢中至少有50%属于可以防止的。因此,做好足部的保健和护理、及早地诊断、合理的治疗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糖尿病足的临床护理相关因素,提高护理质量,减少糖尿病足的截肢率。方法 对我科2003年8月~2005午8月收治的34例糖尿病足患者进行了临床护理相关因素分析,进一步探讨糖尿病足的预防和综合护理方案。结果 34例接受临床和护理治疗的糖尿病足患者中,痊愈14例,好转16例,因病程长,治疗不及时,血糖控制不满意,皮肤感染创面大等转行手术截肢者3例,因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1例。结论 糖尿病足进行综合治疗,给予针对糖尿痛的整体护理和对糖尿病下肢神经、血管病变的局部护理,能减少糖尿病足的截肢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按Wagner分级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对普外科2006~2009年局部溃疡伴组织感染的糖尿病足患者20例,采取全身治疗、局部治疗、饮食护理、足部护理、心理护理及预防宣教。结果 20例糖尿病足患者中,11例痊愈出院,6例创面干痂愈合,2例深部感染因住院时间短而无明显好转,1例感染严重而截肢。结论根据Wagner分级治疗糖尿病足,感染的预防和处理决定预后,这是护理的难点。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是有效预防糖尿病足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糖尿病患者由于合并神经病变及各种不同程度末梢血管病变而导致下肢感染、溃疡形成和深部组织的破坏,从而形成糖尿病足。导致糖尿病截肢的首位原因是足溃疡的不愈合及其并发症2004年11月~2005年3月,我科收治2例糖尿病足患者,在控制血糖、营养神经、改善微循环及局部清创换药的基础上,通过自体骨髓血干细胞移  相似文献   

8.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为多种原因导致的糖尿病患者足部感染、溃疡以及深层组织破坏,多发生于病程较长的糖尿病患者,且患者多存在局部神经损害和下肢血管病变[1]. 糖尿病足病发病的主要因素包括:周围神经病变(包括感觉异常、运动和自主神经的损害)、下肢血管病变(动脉硬化、斑块及血流动力学异常等)、 关节活动受限和局部所受压力增加等[2],患者多由于创伤、感染等导致局部破溃,破溃后伤口愈合缓慢甚至不愈合,严重者可导致截肢,甚至死亡.据报道糖尿病患者因并发肢端坏疽需截肢者约占0.9%~1.7%,老年糖尿病患者则高达2.8%~14.5%[3].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糖尿病足综合治疗的护理体会。方法:对糖尿病足患者从饮食护理、足部的护理、中医护理、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等方面进行护理。结果:7例糖尿病足患者经上述治疗及护理后,6例均好转出院,其中,4例足溃疡,2~3周愈合;2例3~4周愈合;1例因入院时溃疡深入肌层,创面愈合不良转入外科截肢治疗。结论:根据循证护理理念,利用最适宜的护理研究依据,针对患者的实际情况、价值观和愿望制订合理的护理方案,可降低糖尿病足的发生率及截肢率,缩短伤口愈合时间,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糖尿病足的预防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足又称糖尿病肢端坏疽,主要由于糖尿病的血管病变,血液粘滞度增高,神经病变引起的下肢血液循环不足、缺血、坏死、溃疡甚至并发感染的一种病变。感染会加重糖尿病,导致恶性循环。因痛觉及温度觉减退或消失,在受伤后足部易破溃,加上局部组织血液循环差容易形成坏疽,如不积极治疗可因截肢致残,是糖尿病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我科于2007年8月至2008年2月收治26例糖尿病足患者,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将预防与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26例糖尿病足,其中男23例,女3例,年龄46~78岁,平均年龄(58.2±2.3)岁。创面3 cm×1cm到7 cm×4 cm不等。其中3例病情严重,双下肢膝关节以下皮肤变黑,足趾变黑及足背部可见多处溃疡面,渗出物较多。对26例患者进行了精心护理和治疗,除1例患者截肢外其他25例均得到了治愈,而且由于加强了住院期间的健康宣教力度,患者出院后至今没有因复发而再次入院。2护理2.1心理护理糖尿病足患者面对截肢危险和经济压力有不同程度的恐惧、紧张等心理,从而影响睡眠和食欲,造成血糖波动。应积极与患者及家属沟通,鼓励支持家属陪伴。了解患者的担忧及期望,耐心解释病情;与医生协商,让患者参与治疗方案的制定...  相似文献   

11.
潘锦梅 《吉林医学》2009,30(22):2825-2826
目的:探讨糖尿病足患者的护理方法,提高该类患者的治愈率。方法:25例糖尿病足患者均给予控制血糖、抗感染、局部清创换药等治疗,同时配合合理护理措施。结果:20例糖尿病足血糖控制良好,创面愈合出院。3例血糖控制良好,创面缩小后转社区医院继续治疗,2例血糖控制后行截肢。结论:使用胰岛素控制血糖同时加强创面清创换药、加强护理是治疗糖尿病足的重要措施,加强糖尿病的宣教对减少糖尿病足的发生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糖尿病足或肢端坏疽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也是导致糖尿病患者截肢致残的主要原因,而糖尿病血管病变、神经病变与合并感染又是糖尿病足的常见原因。糖尿病足的发病率美国约为5.6%;英国约为5.3%~7.4%;瑞曲约为4.4%。美国每年糖尿病足截肢者高达5万余人,用于糖尿病足的费用每年高达4亿美元。据统计,1992年中国因糖尿病足住院的患者占糖尿病住院人数的12.4%,其中截肢率为7.3%。近年来,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使患肢的创面愈合率达到87.6%,  相似文献   

13.
宋雪梅 《中国乡村医生》2009,11(23):218-219
目的:探讨糖尿病足的护理方法,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从而消除糖尿病患者足部隐患,减少致残率。方法:在控制好血糖、感染的前提下,做好局部溃疡的护理、心理护理、饮食控制、健康宣教。结果:22例糖尿病足除1例截肢外,其余经1-3个月治疗均愈合,恢复肢体功能。结论:应用全身治疗、溃疡面及创面局部治疗、护理及健康教育相结合,有效缩短了溃疡愈合时间,提高了糖尿病足的治愈率、减少了截肢的发生,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糖尿病足是由于糖尿病患者合并神经病变及各种不同程度周围血管病变而导致下肢感染、溃疡形成和(或)深部组织的破坏,严重者需行截肢治疗[1].现将我院从2005-2007年收治的10例糖尿病足患者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5.
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对糖尿病足的定义是:糖尿病患者由于合并神经病变及各种不同程度末梢血管病变而导致下肢感染、溃疡形成和(或)深部组织的破坏.严重者可以发生局部的或全足的坏疽,需要截肢。美国每年的非创伤性截肢中,一半以上是糖尿病所致,85%的截肢起因于溃疡,糖尿病足溃疡和截肢所带来的医疗耗费巨大,几乎相当于糖尿病其他并发症的总和。  相似文献   

16.
糖尿病足是指糖尿病患者合并神经病变及各种不同程度末梢血管病变导致下肢感染、溃疡形成和(或)深部组织的破坏,其病理变化包括神经病变、血管病变以及足部溃疡、感染等三个方面[1] .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治疗不及时可引起病情恶化,严重者可能致残,甚至死亡.据报道,全球约1.5亿糖尿病患者中15%以上将在其生活的某一时间发生足溃疡或坏疽.因糖尿病足造成的截肢者是非糖尿病患者的15倍,每年的截肢者中约50%是糖尿病患者,而后85%以上是因为足部溃疡恶化造成深部感染或坏疽所致[2] .如何有效控制创面发展、促使溃疡愈合、恢复患者肢体外形和功能是治疗糖尿病足的重点.负压封闭引流技术于1992年由德国Ulm大学Fleischmann博士首创[3] ,具有充分引流、控制感染及促进肉芽组织生成等特点,由于其相对于传统换药,减少了换药次数,加快了愈合速度,缩短患者住院时间等优势,应用于糖尿病足的治疗已十余年,取得了很好的疗效.现将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糖尿病足中应用及护理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96例糖尿病足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重要并发症之一,总结96例糖尿病足惠者的治疗方案,以指导临床工作,达到较好的治疗目的。方法 早期诊断,及早治疗,对患者进行糖尿病知识教育,控制饮食,进行全身和局部联合治疗。结果 治疗后65例创面完全愈合;13例创面缩小病情好转;3例症状无缓解治疗无效;14例老年患者由于病史长、溃疡面积大、保守治疗无效,行截趾、截肢手术;1例患者因病情较重死亡。结论 糖尿病足的治愈好转率与Wanger分级有明显的相关性,糖尿痛足的预防优于治疗,对于糖尿病足患者,应早期诊断,及早治疗,采用全身治疗和局部治疗的联合方式,效果较佳。  相似文献   

18.
糖尿病足是指患者血管、神经病变导致下肢异常改变及合并感染,引起肢端坏疽和深部组织的破坏,是糖尿病常见而又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是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重要原因之一,不但给患者造成痛苦,而且增添了巨大的经济负担。国内外文献报道,15%的糖尿病患者并发糖尿病足,严重者甚至会引发下肢的截肢。目前尚无明确的方法治愈糖尿病足,只能依靠临床护理加强对糖尿病足的治疗效果。本研究通过对作者医院164例IV期的糖尿病足患者的治疗和护理,探讨合理有效的预防和治疗糖尿病足的措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糖尿病足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汪敏 《实用全科医学》2006,4(1):125-125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严重并发症之一,也是其致残的主要原因。糖尿病足于1956年由Oakley首先提出,1972年Callerall再次明确其定义:糖尿病患者因神经病变而失去感觉或因缺血而失去活动能力,合并感染所致的足部疾患。轻者经降血糖、改善微循环、抗感染及局部换药方能取得满意的效果;严重时保守治疗难以奏效,需手术截肢(趾),甚至会因合并败血症而危及生命。我们通过临床护理实践认为,不少糖尿病足的发生,预防措施是否得当至关重要,同时,恰当的护理方法对防止病变的进一步恶化,促进创面的愈合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糖尿病患者并发糖尿病足的防治及护理,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 通过对31例糖尿病足患者的护理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1例患者中,21例愈合出院;9例创面良好,需继续换药治疗;1例行截肢手术.结论 早发现、早治疗,从而消除足部的隐患,达到预防糖尿病足的目的,可以降低糖尿病足的发病率和致残率,减轻糖尿病患者的身心痛苦,提高其生活质量,延长其生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