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 毫秒
1.
目的 考察国内达肝素钠注射液的质量现状及存在问题,对现行质量标准的科学性及检验方法进行研究,为安全监管提供参考。方法 对达肝素钠注射液进行国家评价性抽验,生产企业分别为常州千红生化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河北常山生化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南京健友生化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辉瑞制药有限公司。采用法定标准方法和探索性研究方法对抽验样品进行检验,对检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建立并完善了多个检验方法:宽分布标样法测定相对分子质量与相对分子质量分布;采用全自动血凝仪终点法及动力学法测定抗Xa因子和抗IIa因子效价;阴离子交换色谱法检查有关物质和游离硫酸根;细菌内毒素检查;拉曼光谱快检模型。结果 4个厂家40批样品法定检验及探索性研究检验合格率为100%,产品质量较好。质量标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企业注册标准相对分子质量测定方法不够合理,使用的相对分子质量对照品为已经淘汰的欧洲药典对照品或美国的依诺肝素钠相对分子质量对照品,实验操作复杂,计算误差大;没有对降解杂质游离硫酸盐进行控制。产品质量上的主要问题是:与原研产品相比,国产达肝素钠重均相对分子质量及大于8 000的级分控制的比较好,但重均相对分子质量小于3 000的级分与原研产品(9.0%~10.0%)相比占比较高,为11.0%~13.0%,该项目限度为“不得过13.0%”;抗Xa因子效价国产达肝素钠控制较好,原研企业在标准中还规定了抗IIa因子效价范围,有部分国产厂家产品抗IIa效价偏高,因此抗Xa因子与抗IIa因子效价比偏低;游离硫酸盐为降解杂质,虽然企业注射液标准中没有规定,但所有厂家产品的检测结果均较低,小于0.02%,符合要求;原研产品没有检出硫酸皮肤素,国内产品均检出,但均小于2.0%,符合要求。结论 国产低分子肝素按生产工艺分类审批后,产品质量大幅提高,但目前的企业注册标准由于审批年代较早,质控项目与方法较为落后,应尽快建立统一的国家标准,进一步提高我国低分子肝素类产品质控水平与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乳糖酸阿奇霉素注射液的质量。方法 按国家评价性抽验的总体要求,采用法定标准检验方法与探索性研究相结合,对抽验样品进行研究,统计分析检验结果。结果 按现行质量标准检验6批次样品,合格率为100%。探索性研究建立了专属性强、灵敏度高、简便快速的HPLC法测定有关物质和含量。杂质研究表明注射液中降解产物未知杂质III为注射液中特有杂质,含量远超出限度;注射液中杂质含量显著高于注射用粉针制剂和原料,注射液pH值在6.0~7.0范围内以及低温贮藏条件下降解程度相对降低,但不能抑制降解过程;应用高分辨质谱对未知杂质进行了结构确证和来源分析;已知杂质活性研究提示仅少部分杂质具有一定抑菌活性。结论 目前乳糖酸阿奇霉素注射液的产品质量状况差,现行质量标准需提高。注射液产品中杂质显著高于注射用粉针制剂和原料,对现有条件的优化不能有效避免降解反应的发生,该剂型安全性存在较大风险。  相似文献   

3.
高静  赵卫新 《首都医药》2009,16(2):17-18
医疗器械种类繁多,检验手段复杂多样。现行的医疗器械抽验制度基本上以计划抽验为主导,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统一制定抽验计划,各省市根据计划抽验、各检验机构统一检验。这种方法计划性较强,有利于对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的管理,适合于同品种质量考察,但对医疗器械经营企业特别是医疗器械零售企业管理相对薄弱。在基层的日常监管过程中,执法人员往往会发现某些医疗器械产品质量可疑,但根据现行的抽验制度,难以对其进行监督抽验,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盐酸莫西沙星注射液的质量现状。方法 采用调研、文献检索、法定标准检验结合探索性研究的方式,对包括原研企业在内的5家企业生产的79批盐酸莫西沙星注射液的质量进行比较分析,通过对溶液颜色、对映异构体、有关物质、杂质谱及无菌保障水平等关键质量属性进行考察,分析不同企业产品的质量差异及质量标准的合理性。结果 通过法定标准检验,79批盐酸莫西沙星注射液合格率为100%,但该品种存在原研制剂的国外执行标准与进口注册标准的颜色描述不一致,部分项目检验方法及限度不统一,部分标准存在溶液颜色、对映异构体项目缺失等问题。通过探索性研究明确了盐酸莫西沙星注射液的色系,优化了对映异构体以及有关物质检查方法,采用LC/MS对杂质结构进行推断,并对其来源进行了归属。调研的6家企业均采用终端灭菌,且为过度灭菌,但在微生物过程控制方面仍有提升空间。结论 盐酸莫西沙星注射液总体质量较好,但仿制制剂在杂质控制水平上与原研制剂仍存在一定差距,建议国内仿制药企业优化合成及工艺路线并提高无菌保障水平以提高产品质量;现行标准有待统一和提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多西他赛注射液的质量现状及存在问题。方法:按照法定标准对样品进行检验,并进行探索性研究,对数据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按现行方法检验40批次样品,结果均合格,合格率为100%。经探索研究发现部分批次样品使用的未覆膜胶塞,检出抗氧剂并超过人每日允许暴露量(Permitted Daily Exposure, PDE);国内制剂的粒径分布与原研制剂不一致;国内制剂的释药速率与原研制剂存在一定差异;部分企业的样品中检出枸橼酸,与企业的处方及说明书不符。结论:目前国内多西他赛注射液的总体质量较好,部分企业生产工艺需要改进。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国产加替沙星注射剂的质量现状及存在问题。方法:按照2009年度国家评价性抽验计划总体要求,采用法定检验方法结合探索性研究进行样品检验,统计分析检验结果对国产加替沙星注射剂的质量现状进行评价。结果:法定检验显示70批样品中69批合格,有1批因可见异物不合格;探索性研究显示部分生产企业产品的渗透压测定结果明显低于各国药典规定的限度规定,而采用HPLC法分析了加替沙星注射剂和原料中杂质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注射液中的杂质主要源于原料;对不同生产工艺的加替沙星注射液的光照稳定性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如生产中以稀盐酸代替乳酸助溶,加替沙星注射剂的光稳定性更好。结论:加替沙星注射剂按各执行标准检验,总体合格率较好。但是还存在一些问题,如细菌内毒素限度需要规范统一、100℃30 min灭菌工艺能否保障无菌等。通过探索性研究还建议生产企业改进生产工艺,提高产品质量;同时改进并统一现行质量标准,进一步加强对加替沙星注射剂的监管。  相似文献   

7.
摘要:目的 评价注射用美罗培南的质量现状,为其生产、质控、监管提供参考。方法 按照国家药品质量评价性抽验计 划要求,采用法定标准检验结合探索性研究的方式,对包括原研企业在内的11家生产企业100批次样品进行质量考察。结果 按 法定标准检验合格率100%,普通国产制剂与原研产品及通过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的产品,在制剂碳酸钠含量的均匀性和丙酮残留 量等方面仍存在一定的质量差异。现行的7个质量标准中,检验项目不同,检验方法和标准限度不统一。结论 注射用美罗培南 的总体质量趋好,仿制制剂质量水平与原研药仍存在差距,通过对制剂包材及相容性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提高产品的质量。  相似文献   

8.
摘要:目的 评价利奈唑胺葡萄糖注射液的质量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方法 采用法定标准结合探索性研究,从多方面对83 批利奈唑胺葡萄糖注射液抽验样品的质量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 法定检验结果显示83批注射用利奈唑胺葡萄糖注射液均符合 规定。探索性研究中对利奈唑胺葡萄糖注射液的有关物质、对映异构体杂质和葡萄糖含量测定等方法进行了优化;建立了能同 时分离15个已知杂质的HPLC方法,并发现各企业样品的杂质谱基本一致;采用LC-MS分析发现样品中均存在潜在基因毒性杂 质3-氟-4-(4-吗啉基)苯胺,且在加速稳定性试验中,3-氟-4-(4-吗啉基)苯胺的含量略有增加。结论 国内利奈唑胺葡萄糖注射液 的产品质量较为理想;但各生产企业应对产品中的潜在基因毒性杂质3-氟-4-(4-吗啉基)苯胺予以关注。现行质量标准亟待统一 和提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抽验结果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评价国产硫酸庆大霉素注射液的质量现状。方法依据现行法定质量标准,对全国范围内的硫酸庆大霉素注射液进行法定标准检验,运用多种统计学方法,分析国内硫酸庆大霉素注射液的质量总体水平,比较不同生产企业产品质量;根据专题调研、文献检索和检验结果及分析等情况,开展了杂质谱、组分纯度和离子色谱法测定有关物质等探索性研究,探讨了有关物质、组分纯度和效价的关系。结果本次抽验中涉及的318批次样品标准检验,其中,2批溶液的颜色超标,8批有关物质不符合规定,1批含量不符合规定。杂质谱研究结果显示,各企业杂质谱基本固定,原料和对应制剂杂质个数和杂质含量均一致;解决了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庆大霉素组分纯度的问题。结论目前绝大部分国产硫酸庆大霉素注射液生产工艺成熟,质量状况较好;杂质谱研究有助于产品的质量控制,进而促进产品质量的提高;新建组分纯度测定方法可更直观地反映产品的质量状况。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对国产头孢拉定的质量现状进行评价。方法 按中国药典2000年版进行全检,统计分析检验结果,并与2002年头孢拉定质量评价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所有抽验样品均符合规定;各项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多数企业产品质量良好,较2002年有稳步提升,但仍存在一些应当注意的问题。结论 目前国产头孢拉定制剂的工艺较为稳定,质量总体较好,但仍有个别企业产品需加强监督。有关物质检查是今后头孢拉定制剂质量监督评价重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全国脑苷肌肽注射液的质量状况及存在的问题,完善脑苷肌肽注射液检验标准,为药品监管部门提供技术支撑。方法:从全国 25 个省级行政区抽取脑苷肌肽注射液样品,依据其现行法定标准进行检验,分析检验数据以评价质量状况;针对检验中发现的问题,开展探索性研究。结果:本次抽验的脑苷肌肽注射液样品共 59 批,依据国家标准检验未出现不合格样品。探索性研究对其过敏检查法进行改进,并增加环境温度稳定性实验及溶血检验。结论:脑苷肌肽注射液整体质量良好;现行质量标准需要改进,以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应加强从原辅料、生产工艺、储运、使用环节等各个环节的全过程监管。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国产盐酸米诺环素胶囊的质量现状进行评价。方法采用法定标准检验与探索性研究相结合,对国家药品计划抽验的159批次样品与调研企业收集样品进行检验与统计分析。结果法定标准检验结果显示159批次盐酸米诺环素胶囊合格率100%。探索性研究建立新的有关物质HPLC测定方法分离效果更好,对产品有关物质质量的评价更全面准确;本品以差向米诺环素为主要杂质,抽验样品中杂质的种类及个数基本相同,但不同内容物性状胶囊的杂质含量存在差异;无复合袋包装的产品更易吸潮及降解;国内外原料为同一晶型;不同内容物性状胶囊的溶出行为存在差异。结论国内盐酸米诺环素胶囊质量总体良好,现行质量标准需进一步修订完善。建议企业对制剂生产工艺进行优化,选用阻隔性能优良的包材,以保证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13.
摘要:目的:通过国家抽验工作,了解石淋通颗粒的质量现状并发现存在的质量问题,完善质量标准,为药品监管提供技术支持。方法:依据现行质量标准检验从全国范围内抽取的202批次石淋通颗粒样品,基于检验中发现的问题,从与药品真实性、安全性、有效性等方面进行探索性研究,建立多项检测方法全面分析其质量情况。结果:按法定标准检验合格率为98.5%;按探索性研究检验,合格率降为87.6%。结论:石淋通颗粒总体质量状况一般,部分生产企业可能存在对辅料、原药材把关不严,或者不足量投料等问题,不完善、专属性不强的质量标准亟待完善和提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非诺贝特制剂的质量现状及存在问题。方法按照江苏省评价性抽验计划总体要求,采用法定检验方法结合探索性研究进行样品检验,统计分析检验结果对非诺贝特制剂的质量现状进行评价。结果检测显示98批样品的重量差异、崩解时限/溶出度、有关物质和含量测定均符合规定。结论该品种制剂质量状况总体评价良好,现行检验标准可行,但探索性研究显示,现行质量标准仍存在不足,建议增加溶出度测定时间。  相似文献   

15.
张迪  于明  李沫  孙苓苓 《中国药房》2014,(21):1976-1979
目的:评价奥扎格雷钠氯化钠注射液和奥扎格雷钠葡萄糖注射液的质量情况。方法:按照国家评价性抽验计划总体要求,采用法定检验方法结合探索性研究对来自5个厂家的53批样品进行检验,统计分析检验结果,并对2种注射液的质量现状进行评价。结果:法定检验显示奥扎格雷钠氯化钠(葡萄糖)注射液样品合格率分别为97.9%、100.0%;探索性研究显示产品中普遍存在两个杂质(杂质Ⅰ和杂质Ⅱ);灭菌工艺对产品质量无影响;渗透压摩尔浓度测定结果均在等渗范围内;细菌内毒素及无菌均符合规定。气-质联用法测定邻苯二甲酸酯类17种增塑剂的含量,样品中均含有微量的DIBP、DBP、DPP,但均在国家限度内。建立聚类分析模型,各厂家样品均能通过验证,并可与其他品种进行区分。结论:2种注射液按各执行标准检验,总体合格率较好,但存在如细菌内毒素限度及无菌检查方法需要规范统一等问题。建议改进并统一现行质量标准,进一步加强对奥扎格雷钠氯化钠(葡萄糖)注射液的监管。  相似文献   

16.
凌明  张笑颜  蒋彦洁 《中国药师》2020,(12):2511-2514
摘要:目的:对浙江省市场上乳酸左氧氟沙星片的质量现状进行评价,初步分析影响产品质量的原因。方法:按省级药品质量风险考核抽验总体要求,采用现行质量标准检验结合探索性研究,对5家企业的49批次样品进行分析,综合评价产品质量及现行质量标准对产品质量的可控性。结果:按现行标准检验,49批样品全部符合规定;探索性研究发现制剂中的杂质主要来源于原料药的工艺杂质,其降解产物为杂质E和杂质F;溶出度与制剂的处方有关。结论:乳酸左氧氟沙星片产品质量总体较好,但现行药品标准仍需修订;而企业在处方及工艺控制方面仍有改进空间。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国内不同厂家生产的头孢匹胺注射剂的质量现状及存在问题。方法依据现行法定标准进行样品检验,统计分析检验结果,分析国产头孢匹胺注射剂的总体质量水平,比较不同生产企业产品质量。结果本次抽验涉及12家生产企业的112批次样品(注射用头孢匹胺24批次,注射用头孢匹胺钠88批次),按法定标准检验结果均符合规定,合格率100%。标准检验发现13个现行标准均为局颁注册标准,存在限度不统一、安全性项目(如苯甲酸钠量、碳酸钠量、聚合物量)缺失问题。探索性研究对工艺合理性进行了评价,提示溶媒结晶工艺得到的头孢匹胺钠盐注射剂相对更安全,质量更可控。采用LC/MS等方法首次建立了该品种杂质谱,并对杂质来源进行了归属及结构确认。新建碳酸钠和苯甲酸钠含量测定方法;建立有关物质Ⅱ检查方法。结论目前国内头孢匹胺注射剂整体质量较好,但存在边缘产品,尤其是存在多种工艺,质量标准有待统一提高,并增加碳酸钠含量、苯甲酸钠含量和有关物质II等安全性项目。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价国内上市的注射用替加环素的质量状况。方法 按照国家评价性抽验计划总体要求,采用现行质量标准进行检验,并开展探索性研究,从多方面对注射用替加环素的质量进行了综合性评价。结果 按现行质量标准检验,12批次注射用替加环素的合格率为100%。此次评价性抽验样品的现行质量标准包括1个进口药品注册标准和6个局颁标准,设定的检查项目、采用的检测方法和规定的限度各不相同。经过探索性研究,优化了有关物质检查液相色谱系统;建立了HPLC-ELSD法测定乳糖含量测定,发现一家生产企业的辅料乳糖含量偏低,降低了替加环素在贮藏期的稳定性。结论 注射用替加环素整体质量较好,现行质量标准有待统一提高。生产企业需对乳糖的含量进行监控。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对2011年军队评价性抽验克拉霉素片的质量现状进行分析.方法 对抽验的31批次克拉霉素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和2010年版二部进行全项检验,并对检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1批次克拉霉素片样品的质量均符合标准规定.结论 目前国内克拉霉素片的生产工艺较为稳定,克拉霉素片质量总体较好,但仍有个别生产厂家的产品需加强监督,其质量标准还需进一步充实和完善.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对2009年军队评价性抽验诺氟沙星胶囊质量现状进行评价.方法 对抽验的253批诺氟沙星胶囊按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进行全项检验,并对检验结果 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53批诺氟沙星胶囊样品质量均符合标准规定.结论 目前国内诺氟沙星胶囊的生产工艺较为稳定,诺氟沙星胶囊质量总体较好,但仍有个别生产厂家的产品需加强监督.对比国内外诺氟沙星制剂药品标准,诺氟沙星胶囊质量标准还需进一步充实和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