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Qiu Y  Wang WJ  Wang B  Zhu ZZ  Zhu F  Yu Y  Qian BP  Ma WW 《中华外科杂志》2007,45(24):1708-1713
目的 比较青少年特发性胸椎右侧凸患者前路开放小切口矫形手术和后路矫形手术对胸主动脉偏移的影响及其意义.方法 29例青少年特发性胸椎右侧凸患者分为两组.A组14例患者行开放小切口前路矫形术,男1例,女13例,平均14.3岁,胸弯Cobb角平均44.9°.B组15例患者行后路钉钩联合矫形术,男3例,女12例,平均14.2岁,胸弯Cobb角平均46.4°.两组患者手术前后均行胸椎T5~T12节段CT扫描,在每个节段测量右侧肋骨头至主动脉后壁的切线与双侧肋骨头连线的夹角(α)、椎管前缘中点与主动脉中心连线和双侧肋骨头连线的夹角(β)、椎体旋转(γ)、主动脉与椎体间距离(a)以及与左侧肋骨头前缘的垂直距离(b)并进行比较.将胸主动脉偏移与侧凸的三维矫形进行相关性分析明确胸主动脉偏移的原因.结果 A组患者手术后置钉安全角α、主动脉相对椎管前缘旋转角β较术前增大,在T8,T9差异有显著性(P<0.05);椎体旋转γ角减小,在T8,T9差异有显著性(P<0.05);主动脉与椎体间距离a减小,主动脉后壁与右侧肋骨头间距离b增大,两者和术前相比在T9有显著性差异(P<0.05).B组手术前后椎体旋转及主动脉与相邻椎体的解剖关系无明显变化.A组α角、β角、b值增加量与γ角减小量呈明显相关性(P<0.01);a值减少量与β角增加量具有良好相关性(P<0.05);在顶椎区α角、β角、b值的增加量与顶椎偏移减少量、a值减少量与T5~T12后凸增加量明显相关(P<0.01).结论 特发性胸椎右侧凸患者行小切口前路矫形术后胸主动脉相对椎体向前方偏移并靠近椎体.发生主动脉偏移的原因包括主动脉松解、椎体去旋转、冠状面和矢状面矫形.  相似文献   

2.
脊柱侧凸患者胸主动脉与相邻椎体的解剖关系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胸椎侧凸患者胸主动脉与相邻椎体的解剖关系,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30例胸椎侧凸患者行胸椎CT平扫,测量T4~T12椎体横断面上右侧肋骨小头至主动脉后壁的切线与双侧肋骨小头连线(线RR)的夹角(α)、椎管前缘中点至主动脉中点连线与线RR的夹角(β)、线RR至椎管前壁的垂直距离(a)、左侧肋骨小头前缘至主动脉后壁的距离(b)、椎体横径(c)及椎体旋转角(γ),并与64例无脊柱畸形者对比。结果:从T4~T12,两组的α角、β角和b值均存在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脊柱侧凸组均较对照组低,且α角在T7~T10、β角在T5~T10和b值在T9、T10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从T4~T12,两组的a值均逐渐降低,且脊柱侧凸组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的c值从T4~T12均逐渐增加,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胸椎侧凸患者术前行影像学检查测量胸主动脉与相邻椎体上述指标,可更精确、更安全地放置螺钉。  相似文献   

3.
正常人T4~T12肋骨头与相应椎体椎管解剖学及影像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正常人肋骨头和相应椎体及椎管的解剖学及影像学关系。方法:解剖测量组(A组),解剖10具正常成人尸体脊柱标本,测量各节段肋骨头对椎体遮挡率(即双侧肋骨头前缘连线到椎管前壁距离与椎体前缘到椎管前缘距离百分比),以及胸椎前路置钉时最大前方安全角度以及最大后方安全角度(最大前方安全角度即以肋骨头为参照物前路牢固置入螺钉时可向椎体前方形成的最大夹角;最大后方安全角度即以肋骨头为参照物置入螺钉时螺钉不进入椎管可向椎体后方形成的最大夹角);影像测量组(B组),测量30例健康成人胸椎CT平扫片,测量CT照片上各节段肋骨头对相应椎体遮挡率、胸椎前路置钉时最大前方安全角度以及最大后方安全角度。结果:两组肋骨头对相应椎体遮挡率自上而下逐渐减小(从T4约30%到T12约-0.4%),越往头侧肋骨头相对于椎体越靠前,越往下胸椎肋骨头定位相对靠后;前方最大安全角度渐增加(T4约27°到T12约38.3°,P<0.05),后方安全角度逐渐减小(T4约23°到T12约-9°,P<0.05),A、B组间比较统计学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术前CT片的测量肋骨头和相应椎体椎管的关系可指导胸腔镜辅助下胸椎前路手术置钉,在上段胸椎椎体前路置入螺钉时可考虑部分去除肋骨头,在下段胸椎前路置入螺钉时在肋骨头前缘可安全置入螺钉。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特发性胸椎侧凸胸腔镜辅助小切口前路矫形椎体钉置入的安全性及其意义。方法特发性胸椎侧凸行胸腔镜辅助小切口前路CDH-TSRH矫形手术20例,女18例,男2例;年龄平均14.5岁。Lenke分型1A-6例、1AN5例、1BN6例、1CN3例(协和PUMC分型Ⅰa型12例、Ⅱb1型8例),术前胸弯冠状面Cobb角平均44.7°。利用PACS系统在固定节段椎体横断面CT片上测量右侧肋骨头与螺钉中心的距离a、椎管前壁与螺钉后缘距离b、降主动脉后壁与螺钉前缘距离c、螺钉突出对侧皮质的长度d、主动脉与椎体间的距离e、螺钉与双侧肋骨小头连线的角度α。将螺钉尖与主动脉的距离分为三级:距离>1mm为D级,≤1mm为A级,螺钉使主动脉发生变形为C级。在前后位X线片上测量螺钉与椎体中线的成角β。结果20例患者术后平均矫正率为77.7%。共使用椎体钉155枚,134枚(86.5%)获得双皮质固定,123枚(79.4%)螺钉尖距离主动脉>1mm。2枚螺钉进入椎管。置钉安全性在顶椎区和上下端椎区无差异,但与Cobb角相关。所有患者术中、术后及随访期间无血管、神经及内固定并发症。结论特发性胸椎侧凸胸腔镜辅助小切口前路矫形手术具有良好的矫形效果及较高的置钉安全性。术前CT检查可能有助于提高置钉安全性和避免可能发生的血管、神经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退变性腰椎侧凸(degenerative lumbar scoliosis,DLS)患者腰椎左侧凸和右侧凸情况下,腹主动脉与腰椎椎体的解剖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1月~2018年6月142例DLS患者和132例无脊柱侧凸的正常人群(对照组),DLS患者包含80例左侧凸患者(左侧凸组)和62例右侧凸患者(右侧凸组),观察对象均处于矢状位平衡,两组在性别、年龄和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上与对照组匹配。通过X线片测量DLS患者腰椎侧凸方向、Cobb角、顶椎位置及冠状位偏移距离;通过MRI T1加权像建立笛卡尔坐标系,测量主动脉-椎体角度(α)、旋转角度(γ)、主动脉-椎体距离(d)及主动脉后壁-椎体前缘间隙(Int)。α、γ、d和Int分别在左侧凸组与对照组、右侧凸组与对照组的组间对比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Cobb角及冠状位偏移距离与α、γ、d和Int的相关性检验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左侧凸组Cobb角为23.7°±12.7°(10.4°~42.5°),冠状位偏移距离为45.2±10.7mm(25.5~77.7mm);右侧凸组Cobb角为20.8°±10.4°(11.0°~48.4°),冠状位偏移距离为47.8±15.1mm(25.4~77.5mm),两侧凸组的顶椎分布(P=0.280)、Cobb角(P=0.311)和冠状位偏移距离(P=0.394)均无统计学差异。对照组α平均为-2.96°±6.40°,从T12~L4逐渐减小,而左侧凸组α(-2.57°±6.14°)无该规律,两组α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554);左侧凸组γ平均为5.57°±5.32°;左侧凸组d(4.62±0.57cm)自T12~L4逐渐增大,且与对照组(4.44±0.43cm)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01);左侧凸组Int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832),即相对于正常人群,DLS左侧凸患者腹主动脉相对于椎体角度无改变,但距离稍远离左侧椎体。右侧凸组α(-3.41°±9.44°)自T12~L4逐渐减小,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762);γ为-9.02°±6.71°;d为4.54±1.84cm,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530);Int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807),即相对于对照组,DLS右侧凸患者腹主动脉与椎体的角度和距离无明显变化。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左侧凸组和右侧凸组Cobb角和冠状位偏倚距离与γ均存在相关性(均为P0.001),而与α、d和Int无明确相关性。结论:DLS右侧凸患者腹主动脉与椎体相对位置维持正常的解剖关系,左侧凸患者腹主动脉稍远离左侧椎弓根。DLS患者腹主动脉与腰椎相对解剖关系较正常人变化不大,但腰椎手术尤其是侧凸矫形过程中仍需要警惕腹主动脉损伤。  相似文献   

6.
胸椎侧凸后路凸侧胸廓成形术后胸腔并发症及其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泽章  邱勇  王斌  俞杨  钱邦平  朱锋 《中国骨伤》2008,21(4):249-251
目的:探讨青少年特发性胸椎侧凸后路凸侧胸廓成形术的胸腔并发症原因,并提出预防措施。方法:对2003年12月至2007年9月行脊柱侧凸后路矫形内固定术和凸侧胸廓成形术,并有完整资料的胸椎侧凸患者54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167例,女381例;年龄12~38岁,平均16.1岁。术前剃刀背畸形16°~50°,平均35°。结果:凸侧胸廓成形的肋骨切除数平均4.1根。术后剃刀背畸形2°~17°,平均7°。1例(0.2%)术后呼吸困难需间歇性吸氧,29例(5.3%)术中发生壁层胸膜穿孔,其中5例术后胸腔积液,3例气胸。6例(1.1%)患者术中并无明显胸膜穿孔,但术后出现术侧胸腔积液。结论:提高手术技巧,术后严密监测呼吸状态,早期积极处理,可减少凸侧胸廓成形术后胸腔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磁共振成像(MRI)观察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IS)和正常同年龄组青少年胸椎的形态学差异,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胸椎轻度侧凸(MS)组患者10例(Cobb角15°~39°),胸椎中度侧凸(SS)组患者10例(Cobb角40°~75°).另选健康青少年10名作为对照(非侧凸组).所有研究对象均为女性,年龄13~14岁.用1.5 T磁共振扫描仪(Sonata,Siemens,Erlanger,德国)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全脊柱矢状面扫描,在图像工作站(Easy Vision,Philips Medical Systems,Best,荷兰)上重建脊柱矢状面图像,测量每个胸椎椎体前壁高度,后壁高度,棘突间高度,在横截面测量椎体横径长度,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椎体前后高度、宽度从T1到T12逐渐增加,并呈线性分布,脊柱侧凸组椎体高度普遍>正常同年龄非侧凸组患者.脊柱侧凸组患者椎体高度横径比值以及脊椎前后高度比值均>无侧凸组.胸椎侧凸顶椎区T6~T9椎体前方高度、椎体高度横径比值以及脊椎前后高度比值,脊柱侧凸组明显>非侧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IS胸椎侧凸女性患者胸椎顶椎区存在显著的脊柱生长模式异常,与正常胸椎相比AIS的胸椎更高、并显得更为瘦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特发性胸椎左侧凸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方法通过对病史、查体、X线、全脊髓MRJ等检查,回顾性分析11例特发性胸椎左侧凸患者(A组)的临床资料,测量冠状面及矢状面影像学参数,并将相关指标与特发性胸椎右侧凸患者(B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特发性胸椎左侧凸以男性多见,男:女为7:4。11例患者弯型分布为:三弯1例,双弯(胸主弯/代偿性腰弯)2例,单胸弯8例。主弯的上端椎分布于T5-T8,下端椎分布于T11~L3,平均跨度达7.1+1.4节,顶椎分布于T8~T11,单胸弯(75%)型患者中6例顶椎位于T9。与右侧凸型相比,特发性胸椎左侧凸型患者胸椎后凸角(T5-T12)较大(31.20±21.8°VS12.8°±9.4°),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其余影像学参数两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特发性胸椎左侧凸患者影像学上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在冠状面上,特发性胸椎左侧凸的侧凸模式与右侧凸型相似,呈“镜像”模式;但在矢状面上,特发性胸椎左侧凸型患者胸椎后凸角趋于正常,甚至呈过度后凸,与右侧凸型不同。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比较单向和多向椎弓根螺钉用于矫正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1年2月~2004年9月,55名Lenke I型的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用后路Mossmiami内固定系统进行矫形融合手术.其中30例应用单向钉,25例应用多向钉.所有患者随访时间超过2年,分别测量2组患者术前及术后上胸弯、主胸弯、胸腰弯Cobb角,肋骨椎体比以及肋骨分离距离等.结果 平均融合椎体分别为7.9个(单向钉组)和7.2个(多向钉组).2种方法都取得了良好的主胸弯的矫正效果,矫正率单向钉组为65.9%,多向钉组60%.单向钉用于矫正剃刀背畸形明显优于多向钉.2组患者都未出现明显的并发症.结论 单向钉和多向钉对于主胸椎侧凸冠状位矫形都有良好的效果,但是单向钉比多向钉具有更好的去旋转以及恢复胸椎对称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经升主动脉右侧间隙与头臂干右侧间隙行椎体切除治疗上胸椎T3、T4肿瘤的术式及疗效。方法 2000年6月至2006年1月共治疗上胸椎肿瘤患者12例,男7例,女5例;年龄29-60岁,平均42岁。原发性肿瘤8例,转移瘤4例。T3肿瘤4例,T4肿瘤6例,T3,4肿瘤2例。采用改良的经胸骨柄入路,经升主动脉右侧间隙和头臂干右侧间隙显露椎体肿瘤病灶。采用刮除方式切除肿瘤3例(巨细胞瘤1例,嗜酸性肉芽肿1例,动脉瘤样骨囊肿1例),余采用整块切除方式切除。椎体间采用自体髂骨或骨水泥进行重建,颈椎前路带锁钛钢板内固定。脊髓损伤程度按Frankel分级标准评定。结果术中发生血压下降和(或)气道阻力增加6例。术后随访4-66个月,平均28.6个月。12例患者术后神经功能均有改善。3例植骨患者植骨均融合。1例L骨肉瘤患者和3例转移瘤患者术后10-18个月因全身多处转移,衰竭死亡。1例巨细胞瘤患者采用刮除方式切除后10个月局部复发。结论经升主动脉右侧间隙和头臂干右侧间隙行L、T4椎体切除重建内固定术可获得良好的暴露,近期疗效满意,适用于脊髓前方存在压迫的上胸椎L、T4椎体肿瘤。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探讨胸腰椎骨折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内固定术后,椎弓根螺钉断裂与植骨融合方式之间的关系,以探讨胸腰椎骨折植骨融合的最佳方式。[方法]回顾性研究1995年5月~2005年12月本院脊柱外科收治的胸腰椎骨折病人197例,其中A组单纯内固定(不植骨)患者14例,B组“H”形椎板植骨21例,C组横突间植骨67例,D组椎间、椎内联合横突间植骨95例。[结果]术后随访6~32个月,内固定断裂12例,其中A组4例,B组3例,C组5例,D组0例,4组中D组内固定断裂率显著低于其他3组(P<0.05)。[结论]椎间、椎体内联合横突间植骨重建脊柱三柱的稳定性,符合人体生物力学原理,能有效降低内固定断裂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14.
15.
We reviewed 39 patients with displaced three- and four-part fractures of the humerus. In 21 patients (group A) we had used an anatomical prosthesis for the humeral head and in 18 (group B) an implant designed for fractures. When followed up at a mean of 29.3 months after surgery the overall Constant score was 51.9 points; in group A it was 51.5 and in group B 52.4 points. The subjective satisfaction of the patients was assessed using a numerical rating scale and was similar in both groups. In group A complete healing of the tuberosities was found in 29% and 50% in group B. Partial integration was seen in 29% of group A and in only one patient in group B, while resorption was noted in 43% of group A and 44% of group B. The functional outcome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in patients with complete or partial healing of the tuberosities (p=0.022). The specific trauma prosthesis did not lead to better healing of the tuberosities. The difference in clinical outcome obtained by the two designs did not reac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相似文献   

16.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