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评价输尿管囊肿微创手术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 18例输尿管囊肿患者超声、静脉肾盂造影检查示:单侧12例,双侧6例,正位输尿管囊肿16例,异位输尿管囊肿2例确诊后行经尿道电切术。结果 18例患者一次成功17例,手术时间15~30 min,术后住院4~7 d,术后定期复查B超、膀胱造影、静脉肾盂造影,随诊时间1~3年,1例异位输尿管囊肿合并重复肾、重复输尿管畸形患者存在术后膀胱输尿管反流,行开放手术后痊愈。结论经尿道电切术是治疗输尿管囊肿安全、有效、微创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马彬  张涛  阿力木  崔曙 《农垦医学》2004,26(5):337-339
目的:探讨输尿管囊肿的诊断和经尿道输尿管囊肿内镜下治疗方法。方法:15例患者均于术前明确诊断,其中膀胱镜诊断准确率100.0%、IVU诊断率80%、B超诊断率83.3%,均行经尿道输尿管囊肿内镜下切开或去顶术。结果:平均手术时间64.5min,术后平均住院3.5d,其中3例门诊治疗,未住院。术后平均随访16.5个月,效果良好,未见返流发生。结论:B超结合IVU、膀胱镜检查可以提高确诊率。输尿管囊肿治疗以经尿道输尿管囊肿切开或去顶术可以减少手术创伤及术后并发症,缩短手术及住院时间,可以作为输尿管囊肿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本组12 例患者术前均经B超、IVU、及膀胱镜检查确诊为输尿管囊肿.行开放性手术9例,经尿道电切术3例.术后随访10例,疗效满意.作者认为囊肿>3.0cm或合并囊内结石者及儿童患者应采用开放性手术,输尿管口较宽则主张采用原位输尿管口成形术.成人囊肿<3.0cm宜行经尿道电切开术.  相似文献   

4.
成人输尿管囊肿(附13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成人输尿管囊肿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我科 10年间收治 13例成人输尿管囊肿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进行讨论。结果 :行膀胱镜、B超、KU B+ IVU检查可确诊。行开放手术 4例 ,其中 2例同时行膀胱输尿管移植术 ,经尿道输尿管囊肿电切术 9例。13例患者中有 8例合并结石 ,术中同时取出。结论 :对合并结石在 2 .0 cm× 2 .0 cm以内 ,囊肿在 3 cm以内者 ,尽量行经尿道电切术 ;开放手术对大囊肿或合并多发性结石或输尿管畸形的病例适宜。必要时行输尿管膀胱移植术或成形术。同时注意抗逆流  相似文献   

5.
林海涛  吴传权 《四川医学》2005,26(10):1110-1111
目的总结输尿管囊肿临床治疗经验.方法对26例输尿管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6例均行IVU、B超和膀胱镜检查后确诊,19例行经尿道手术,7例行开放手术.术后临床症状及积水均消失.结论对于直径<3cm的输尿管囊肿,选择经尿道手术患者痛苦小、住院时间短,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治疗方法.直径>3cm的输尿管囊肿,开放性手术较合适.  相似文献   

6.
提高成人输尿管口囊肿的诊治水平,对我院1995年1月-2007年1月收治的12例输尿管口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例患者均一次手术成功,其中9例患者行开放性手术,3例患者行经尿道手术。随防6个月~12年,患者症状消失,B超I、VU复查,肾、输尿管积水消失,排尿期膀胱造影无膀胱—输尿管返流。成人输尿管口囊肿直径3.0cm左右,宜行输尿管口囊肿切除或经尿道输尿管口囊肿切除术,后者应为首选。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成人输尿管囊肿的诊治经验。方法:对住院手术治疗的11例本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均经B超、IVU及膀胱镜检查确诊。开放手术2例,经尿道输尿管囊肿电切开术9例。10例获术后随访,疗效确切。结论:对囊肿直径≤3.0cm者宜行经尿道电切开术,而对直径>3.0cm及合并严重的重复肾重复输尿管畸形者应采用开放性手术,并行输尿管再植抗反流。成人输尿管囊肿11例报告@门光金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经尿道电切术治疗输尿管囊肿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1年1月至2012年12月共52例经尿道电切术治疗的输尿管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囊肿位于左侧28例,右侧14例,双侧10例,9例伴囊肿内结石,2例伴同侧肾输尿管重复畸形。采用经尿道电切术行输尿管囊肿切除术,术时保留上方囊壁作为抗返流的活瓣;合并结石患者采用大力钳或钬激光碎石。结果  52例患者手术均一次成功。手术平均时间30 min,术后平均住院3天。术后随访6个月至10年,定期行B超和静脉尿路造影(intravenous urography,IUV)。患者未见肾积水和输尿管扩张,临床症状消失,无膀胱 输尿管返流发生,无输尿管囊肿复发。结论  经尿道电切术是治疗输尿管囊肿的一种简便、有效、安全的微创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经尿道输尿管口囊肿切除术的临床应用。方法:对30例输尿管口囊肿患者采用经尿道输尿管口囊肿切除术。结果:本组30例均痊愈出院;手术时间(30±5)min,术后平均住院3d;术后无感染,无膀胱输尿管返流等术后并发症。结论:经尿道输尿管口囊肿切除术具有微创、患者痛苦小、术后恢复快、手术安全性高等优点,应为外科治疗输尿管口囊肿的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输尿管囊肿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输尿管囊肿的临床资料。行耻骨上经膀胱输尿管囊肿切除同时行输尿管膀胱抗反流吻合2例,行经尿道输尿管囊肿切开或去顶治疗8例,行单纯囊肿切除黏膜下隧道成形术(Mason术)2例。结果12例患者治愈,随访1~3年无并发症发生。结论经尿道手术治疗输尿管囊肿是一种简便和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提高输尿管囊肿的诊治水平。方法:25例患者术前均由B超或IVU、膀胱镜确诊,均经尿道手术。结果:25例患者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5d,术后临床症状消失,原有肾积水明显改善或消失,无膀胱输尿管返流发生。结论:B超结合IVU、膀胱镜检查可以提高确诊率。经尿道手术治疗输尿管囊肿疗效显著,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重复肾、输尿管畸形合并输尿管口囊肿致上半肾、输尿管积水采用经尿道输尿管口囊肿电切术的治疗价值。 临床资料与方法:2013年1月至2021年6月,其中患侧腰部酸胀不适3例,排尿困难2例,反复尿路感染2例。9例患者术前均行彩超、IVU、CTU和膀胱镜检查确诊。均采用经尿道输尿管口囊肿电切术治疗。 结果:9例手术均一次性成功,手术时间20min-40min,平均28.3min,术中出血均少于20ml,3例患者术中放置双“J”管,术后膀胱冲洗颜色清亮,所有病人均于术后24小时内停膀胱冲洗,术后2-3天拔除导尿管并出院,术后平均住院天数2-3天。术后6-8周拔出双“J”管,术后随诊1-24个月,复查B超,所有肾积水均减轻,仅有3例病人仍有轻度积水,未再出现肾积水加重,无腰酸、腰痛、排尿困难等症状,尿路感染者也未见复发。 结论:经尿道异位输尿管口囊肿电切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病人接受程度好等优点,可作为有手术指征的伴有输尿管口囊肿的重复肾、输尿管畸形病人的首选治疗方式,术中应仔细观察正常及异常输尿管开口喷尿情况,电切时对于较大的囊肿注意电切范围尽量保护好输尿管抗反流机制,而较小的囊肿甚至可切除全部囊壁避免术后瘢痕愈合导致输尿管口狭窄。  相似文献   

13.
钟江  王阳  黄卫 《中国热带医学》2005,5(7):1488-1488
目的探讨对提高输尿管囊肿的诊断和治疗水平的方法。方法总结10年收治的2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行B超、IVU、CT或膀胱镜检查。23例均采用经尿道内腔镜电切治疗。结果B超和Ⅳu两种检查结合可明显提高诊断符合率,膀胱镜检查的准确率为100%。经尿道电切术后随访1—10年,所有患者术后症状改善,积水消失或改善。无尿液返流。结论B超和IVU是理想而必要的检查,对手术方法的选择有指导意义,经尿道电切术治疗输尿管囊肿安全有效,为优先考虑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输尿管囊肿的诊断及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输尿管囊肿22例临床资料。其中20%合并上尿路畸形,所有病例均经B超、IVP或膀胱镜检确诊,并经手术证实。治疗均予经尿道输尿管囊肿切除或部分切除术,手术难度小。结果 术后平均随访2年,效果良好。所有患者均未见返流发生。结论 经尿道输尿管囊肿切除或部分切除术手术简单,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5.
小儿异位型输尿管囊肿合并重复肾、输尿管畸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小儿异位型输尿管囊肿合并重复肾、输尿管畸形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对1996 ̄2005年收治的18例异位型输尿管囊肿合并重复肾、输尿管畸形患儿的诊治资料进行总结。结果B超诊断符合率为80%,B超结合IVU、CT诊断符合率达100%,17例患儿经手术治疗1次治愈,1例行2期手术。结论B超、IVU应为基本的检查手段,排尿时膀胱尿道造影可用于评价囊肿对肾脏的影响,上肾段及输尿管切除、囊肿切除 输尿管再植,手术方法简单,效果良好,是基本的治疗手段。根据肾脏受影响的情况选择治疗方案是一种简便、可行的选择标准。  相似文献   

16.
报告输尿管囊肿12例,其典型X线表现为膀胱内输尿管末端的囊状扩张及囊壁形成的“光晕征”,囊肿还可以有节律地膨胀和收缩。认为X线透视下动态观察有助于输尿管囊肿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7.
熊伟  吴斌  王曦  王铀  罗军  陈乐意 《重庆医学》2008,37(15):1655-1656
目的 探讨输尿管口囊肿的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8例成人输尿管口囊肿的临床资料.18例患者均采用B超、IVU及膀胱镜检查,3例采用三角区重建术,15例行经尿道囊肿低位横切术.结果 18例患者治愈,随访1~5年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输尿管口囊肿主要靠影像学诊断,三角区重建术及经尿道低位横切术是一种较理想的术式,术后随访是各种治疗不可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