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肝外胆道癌指自肝门至胆总管下端壶腹以上的癌肿。临床上并不少见,预后差。提高其早期诊断丰,成为临床关注的问题。本文对我院1985年1月至1994年12月经术后病理证实的23例肝外胆道癌病例做一分析。1临床资料1.1性别与年龄胆囊痛15例,男3例,女12例。胆管瘤8例,男4例,女4例。年龄38~76岁。1.2临床表现见附表。有胆结石病史者9例,胆道手术史者3例。1.3术前检查手均血清胆红素(192.6±99.8)μmol/L。B超检查35次,发现结石19例,提示胆管癌者3例,胆囊癌4例。CT检查1例,未见异常。1.4手术及病理检查本组中,胆囊癌胆囊切除…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胆囊结石合并胆囊癌的临床特征和诊治要点。方法:对39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发生率4.8%,术前确诊率36%,术中确诊9例,术后病理检查确诊3例。胆囊底部癌31%,体部15%,颈部42%,胆囊管10%。10%合并肝胆管结石。病理类型:胆囊腺癌9例,黏液样腺癌5例,胆囊息肉恶变5倒。根治性切除5例。肿瘤根治切除率20%,姑息性手术21%。有随访资料的15例存活1、2年分别为7例、5例,胆总管外引流者存活3个月,结论:胆石症病史10年以上,症状顽固者应进一步检查,及时手术。详尽的术中探查是及早发现胆囊癌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胆囊结石合并胆囊癌的临床特征和诊治要点。方法:对39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发生率4.8%,术前确诊率36%,术中确诊9例,术后病理检查确诊3例。胆囊底部癌31%,体部15%,颈部42%,胆囊管10%。10%合并肝胆管结石。病理类型:胆囊腺癌9例,黏液样腺癌5例,胆囊息肉恶变5倒。根治性切除5例。肿瘤根治切除率20%,姑息性手术21%。有随访资料的15例存活1、2年分别为7例、5例,胆总管外引流者存活3个月,结论:胆石症病史10年以上,症状顽固者应进一步检查,及时手术。详尽的术中探查是及早发现胆囊癌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4.
胆囊癌的发病率近年有上升趋势,但胆囊癌的早期诊断比较困难,不少病人就诊时已属晚期,很难手术根治,胆囊癌术后sa生存率很低,不到5%。本文就胆囊癌的早期诊断及对与胆囊癌有关的良性病变施行积极地胆囊切除问题进行讨论1;临床资料1.l性别和年龄本组男1例,女9例,年龄%~the,平均50a。1.2临床表现本组病史3~30a,均有右上腹或剑下疼痛及不适,有黄疽者1例,无明显的畏寒及发热。体检右上腹均有压痛,有3例可触及右上腹包块。1.3B超检查9例行B超检查,其中7例报告胆囊炎、Eot结石,l例提示胆囊炎,胆总管扩张。右肝占位,胆囊…  相似文献   

5.
分析11例原发性胆囊癌的临床表现、超声检查、病理及与胆结石的关系。发现该病好发于老年女性,本组占同期胆囊切除患者(383例)的2.9%,73%患者合并胆囊结石,B型超声检查有助于对本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6.
原发性胆囊癌是肝外胆道中最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近年来发病率有增加趋势,由于早期诊断困难、病死率高,故其诊断和治疗是迫切的问题。现将我院普外科8年来手术及病理证实的23例报告如下。临床资料自1976.1~1984.9,我院经手术及病理证实为胆囊癌患者共23例。年龄为31~74岁,40岁以上者占87%男3例,女20例,男与女之比为1:7。有2年内病史者16例(69.6%),2年以上病史者7例(30.4%),最短者5天,最长者60年。  相似文献   

7.
<正> 自1987~1996年,本院收治21例经手术证实的急性重症胆管炎(ACST)患者,就高龄患者的特征以及既往胆囊切除对病程的影响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 本组男9例,女12例,年龄52~80岁,平均67岁;有胆囊结石及肝内外胆管结石者19例,反复胆管炎病史者7例,既往胆囊切除者3例。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病急骤,全部病例出现持续加重的上腹痛、高热  相似文献   

8.
胆囊癌无典型的临床症状,也无特异性的肿瘤标志物,起病较隐袭,如并发胆结石、胆囊炎,其症状往往被其掩盖,彩超检查时易漏诊。临床上因良性疾病行胆囊切除,术中或术后发现胆囊癌的病例即为意外胆囊癌[1]。对2000年1月~2006年6月8例意外胆囊癌的术前彩超所见与手术进行对比分析,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8例为我院住院患者,男3例,女5例,年龄42~82岁;同期术前超声提示并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胆囊癌3例,均为女性,年龄61~71岁,平均67.9岁,男女之比为1?3.8。均有反复上腹疼痛不适的病史,病程2个月~20年不等,其间有6例经超声检查诊断胆囊…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本组25例胆囊癌临床资料,总结胆囊癌的诊治经验。方法:对25例胆囊癌患者的临床表现、B超、CT及病理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25例中,术前明确诊断者仅8例,确诊率为32%;并存胆囊结石者20例。结论:胆囊癌的临床表现不典型,术前确诊率低,愈后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对胆囊癌的诊断价值及其与胆结石的相关性。方法:对彩色多普勒检出的32例胆囊癌的声像图进行回顾分析。结果:32例胆囊癌彩色超声诊断与病理符合率75%(24/32),其中合并胆结石者较多,占83%(20/24)。结论:由于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胆囊癌的诊断有较高的特异性,而且胆囊癌的发生与胆结石有一定的相关性,故对有症状的胆结石患者应积极手术治疗,以预防胆囊癌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沈威  程书榜 《江西医学院学报》2001,41(3):109-109,111
胆囊癌因缺乏典型的临床症状和体征 ,术前诊断率低。本文收集了本院 1995年 6月至 2 0 0 0年 6月较完整的 2 8例胆囊癌患者资料 ,现将其资料分析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一般资料 :本组 2 8例 ,男性 9例 ,女性 19例。年龄 38~70岁 ,平均 5 7岁。既往有胆石症病史 5年以上为 9例 ,10年以上者 6例。右上腹胀痛 16例 ,巩膜黄染 7例 ,右上腹包块 4例 ,全身消瘦及食欲下降 1例。临床误诊为胆囊结石 6例 ,胆囊息肉 3例 ,肝癌 1例 (总计 10例 ) ,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2 ) 辅助检查 :本组患者均经B超及CT检查。B超诊断符合 16例 (5 7.1% ) ,…  相似文献   

12.
胆囊癌占肝外胆道恶性肿瘤的24.8%[1]。早期临床表现不典型,晚期表现又常为合并症和并发症所掩盖,使致诊断困难,导致手术切除率低。现对1985年~1998年我院收治的对例胆囊癌的临床资料作一分析,以期提高早期诊断率和手术效果。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9例,女田例,男:女=1:3.1。年龄46岁~88岁,平均67岁。对例胆囊癌中合并胆囊结石者30倒(81%),其中2例的结石直径>3cm。1.2临床表现右上腹疼痛不适36例,黄疽13例,右上腹包块6例,消瘦8例,黑便1例。1.3影像学检查(见下表)1.4本前正确诊断率及误诊疾病3例早期病例术…  相似文献   

13.
自1980年末至1981年末一年间,对疑有肝胆胰疾病患者1,500例作了实时超声波诊断,发现胆囊癌26例;其中经手术、病理最后确诊为胆囊癌者9例,胆囊结石2例、胆囊炎1例,胰腺癌1例;经 CT,PTC,ERCP等特殊检查最后确诊为胆囊癌者10例;失访和无最后诊断者3例。所用仪器为ADR2130型实时B型超声诊断仪。本组实时超声诊断正确率为65.2%,伴有假阳、假阴性各17.3%。9例手术中,7例作了胆囊切除,2例因不能切除而作胆囊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胆囊癌的早期诊断及发病机制与处治原则。方法分析5486例因胆囊结石、胆囊炎而行胆囊切除术的患者中所发现的11例早期胆囊癌的临床表现、诊断及处理原则。结果11例术前均漏诊,根据病检结果,未侵犯浆膜层者4例。行根治性切除术者8例,姑息性手术3例,存活5年以上者5例,伴有胆结石者10例,均有较重的胆囊炎症。结论年龄在55岁以上,有10年以上的胆囊炎、胆囊结石史,B超示胆囊壁增厚或局限性增生者应怀疑早期胆囊癌可能。预防性切除易患人群之胆囊,是预防胆囊癌发生的主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5.
复习文献,结合我院1984~1997年收治胆囊癌患者36例,对胆囊癌与胆囊结石关系讨论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胆囊癌患者36例,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男16例,女20例。年龄39~78岁,平均66岁。12 临床表现 全部有上腹痛,以持续性隐痛、胀痛为主。20例(59%)表现为发热,...  相似文献   

16.
肖昌武  李宁 《西部医学》2008,20(5):975-976
目的探讨意外胆囊癌的诊断和治疗。方法31例患者术前诊断慢性结石性胆囊炎症18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症5例,单纯胆囊结石3例,胆囊息肉5例。予开腹胆囊切除术11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20例。术中冰冻切片证实胆囊癌23例,术后病理确诊8例。行单纯胆囊切除8例,胆囊癌根治术15例,8例二期行胆囊癌根治术。结果术后获随访25例(80.6%),其中3例存活已超过8年,目前仍健在;5例存活超过5年,9例超过1年,存活1年以内8例。失访6例。结论意外胆囊癌术前诊断困难,重视高危因素、术中快速冰冻切片检查是意外胆囊癌诊断的重要依据。而尽快实施手术治疗,并力求根治性切除是其治疗原则。  相似文献   

17.
彭秋生  姚欣敏 《四川医学》2005,26(3):321-322
目的 提高胆囊癌的诊断与治疗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自.1976年4月至2004年2月收治的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胆囊癌29例。结果 最常见的症状依次为反复上腹痛或右上腹痛29例,黄疸10例,右上腹包块10例,肝功能异常者9例,占31%。入院诊断胆囊癌伴胆囊炎者8例,诊断符合率为27.6%,诊断为单纯胆囊结石11例。胆管结石2例,胆管癌1例,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AOSC)并化脓性胆囊炎l例,胰头癌1例,胰头癌并胆总管、胆囊结石1例,B超检查16例,均提示胆囊壁增厚或胆囊占位性病变。剖腹探查及取活检术8例,单纯胆囊切除术13例,单纯胆总管引流术2例,胆囊切除并胆总管空肠Y型吻合术2例;胆囊切除并胆总管引流1例,胆囊切除并胃空肠吻合术1例,胆囊癌根治术2例。结论原发性胆囊癌恶性程度较高,术前确诊率低,长期以来手术切除率低。要提高胆囊癌患者的生存率,早期诊断是关键。对存在有胆囊癌发病的高危因素及病因的应B超随访,B超可列为术前诊断的首选方法。结合CT、MRI、内镜超声、腹腔镜可显著提高胆囊癌的确诊率,腹腔镜既是一种检查,也是一种治疗。胆囊癌的治疗目前仍以手术治疗为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原发性胆囊癌的临床特征,探讨不同的治疗方式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对46例胆囊癌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胆囊癌的5a生存率为6.5%,胆囊癌根治切除组的1、3、5a生存率分别为87%、53%、20.0%,与姑息手术组、非手术治疗组间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根治切除有助于提高胆囊癌患者的生存率,但对胆囊癌的总体预后价值有限,早期诊治是改善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原发性胆囊癌在临床上并不少见,占同期胆道疾患病人的2.32%。但术前确诊较为困难,本组29例,术前确诊仅1例。因原发性胆囊癌无特异症状,常以胆道疾患而延误诊断。病因可能与胆囊结石有关,本组29例,并存胆囊结石21例,占86.2%。原发性胆囊癌的予后与手术时肿瘤所处病理类型和病理阶段密切相关,5年生存率较低。原发性胆囊癌一旦确诊,必须施行根治性手术或姑息性切除。如病程已属晚期,可行短路或“T”型管引流手术,使黄疸消退,给予化疗或放疗,延长生存期。对长期有胆囊炎、胆石症症状50岁以上的患者,积极施行予防性胆囊切除。  相似文献   

20.
原发性胆囊癌与胆囊结石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自1983年1月至1995年12月连续收集在我院外科诊治并经手术病理学证实的原发性胆囊癌33例,其中男性12例,平均年龄56.62±21.24岁;女性21例,平均年龄59.52±16.18岁。全组病人中有26人同时伴有胆囊结石,伴有率78.79%,其中胆囊单发结石5例、多发结石21例。文章就胆囊结石导致胆囊粘膜癌变的可能性、患者的临床表现特点、病理检查发现和胆石症易于癌变高危人群的确定等方面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