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二甲双胍对抗精神病药所致精神分裂症患者肥胖及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122例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所致肥胖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62例和对照组60例,两组维持原有抗精神病药治疗不变,研究组加用二甲双胍1.0 g/d,疗程6个月。两组分别于基线及治疗后1、3、6个月测定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PBG)、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及体质量指数(BMI)。结果:在治疗后1~3个月,研究组FBG、2 h PBG、TC、TG、LDL、HDL及BMI各项指标均逐步下降,并低于对照组(t=2.03~2.35,P均0.05);治疗6个月,研究组除HDL外,LDL、BMI、FBG、2 h PBG、TC、TG均明显低于对照组(t=2.08~4.47,P0.05或P0.01)。结论:二甲双胍可降低抗精神病药所致肥胖者的血糖、血脂水平及体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二甲双胍对精神科肥胖患者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120例需要抗精神病药维持治疗的精神科肥胖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研究组给予二甲双胍0.75g/d治疗6个月;对照组不予干预直接随访。于治疗前和治疗后3个月和6个月测定身高、体质量、空腹血糖(FBS)、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FINS)。结果:完成119例,研究组60例,对照组59例。研究组和对照组在治疗6个月时FBS(t=-2.650,P=0.009)、HbA1c(t=-3.615,P=0.000)、HDL(F=9.365,P=0.003)减分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FINS、LDL和TG减分值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二甲双胍能降低精神科肥胖患者的FBS、HbA1c,升高HDL。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二甲双胍联合缬沙坦、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肥胖型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 110例肥胖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5例,口服硝苯地平缓释片10mg,2次/d,缬沙坦80mg,1次/d;二甲双胍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二甲双胍0.5g,1次/d。治疗12周后,比较2组治疗前后体质量、血压、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左心室舒张期厚度(PWT)等相关指标。结果 2组血压、体质量、TG、TC、HbA1C、PWT均较治疗前明显变化(P〈0.05);但2组血糖值治疗前后变化不明显(P〉0.05)。治疗后,二甲双胍组血压、TG、TC、HbA1C则均较对照组降幅明显(P〉0.05);二甲双胍组总有效率(92.7%)与对照组(76.4%)比较,差异明显(P〈0.05)。2组治疗期间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二甲双胍联合缬沙坦、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肥胖型高血压临床疗效显著,并对患者的血压、体质量、血脂等均有较好的控制效果,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第二代抗精神病药对大鼠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水平与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将18只SD大鼠随机分为奥氮平组、氯氮平组及对照组;分别给予奥氮平(5 mg/kg·d)、氯氮平(20 mg/kg·d)及生理盐水灌胃56 d。给药前、第28天和第56天分别眼眶静脉采血检测血糖(GLU)、血脂[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及血清Lp-PLA2水平,并测量体质量。结果:给药56 d后,奥氮平组GLU、TC、TG、LDL、LpPLA2增幅明显高于对照组,HDL和体质量增幅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或P 0.01);氯氮平组LDL和Lp-PLA2增幅明显高于对照组,HDL和体质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或P 0.01);给药56 d时奥氮平组血清Lp-PLA2水平与TG正相关(r=0.899,P=0.015)。结论:奥氮平和氯氮平给药均可影响大鼠血清Lp-PLA2水平及糖脂代谢指标,奥氮平给药后Lp-PLA2水平仅与TG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对奥氮平致体质量增加精神分裂症患者肝脏脂肪含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2-03—2015-03收治的奥氮平致体质量增加精神分裂症患者6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34)和对照组(n=31),对照组保持原有奥氮平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原有服用奥氮平的基础上给予二甲双胍治疗,对比2组治疗前后的肝脏脂肪含量,以及观察组治疗前后的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肝脏脂肪含量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HDL-C指标高于治疗前,TG、TC、HOMA-IR指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甲双胍可降低奥氮平致体质量增加精神分裂症患者TG、TC等指标含量以及肝脏脂肪含量,效果良好,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联合缬沙坦、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肥胖型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110例肥胖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5例,口服硝苯地平缓释片10mg,2次/d,缬沙坦80mg,1次/d;二甲双胍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二甲双胍0.5 g ,1次/d。治疗12周后,比较2组治疗前后体质量、血压、甘油三酯(T G )、总胆固醇(T C )、血糖(FBG )、糖化血红蛋白(HbA1C)、左心室舒张期厚度(PWT )等相关指标。结果2组血压、体质量、TG、TC、HbA1C、PWT 均较治疗前明显变化(P<0.05);但2组血糖值治疗前后变化不明显(P>0.05)。治疗后,二甲双胍组血压、TG、TC、HbA1C则均较对照组降幅明显( P>0.05);二甲双胍组总有效率(92.7%)与对照组(76.4%)比较,差异明显( P<0.05)。2组治疗期间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二甲双胍联合缬沙坦、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肥胖型高血压临床疗效显著,并对患者的血压、体质量、血脂等均有较好的控制效果,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二甲双胍联合行为干预对利培酮所致精神分裂症患者代谢紊乱的效果.方法 对口服利培酮致肥胖的12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64例)和对照组(64例),两组均给予行为干预,研究组加用二甲双胍(1.5g/d),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16周后测查体重及相关生化、免疫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的FBG、2hPBG、2hPINS、HOMA-IR、BMI、TC、TG、LDL-C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治疗后对照组的2hPBG、2hPINS、HOMA-IR、BMI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FBG、2hPBG、2hPINS、HOMA-IR、BMI、TC、TG、LDL-C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9.84%)与对照组(6.4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 2=0.127,P>0.05),均可耐受.结论 二甲双胍联合行为干预可以明显改善利培酮所致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体重增加及糖脂代谢异常,效果优于单纯行为干预.短期内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二甲双胍在奥氮平治疗后肥胖患者降重过程中,性激素的变化及闭经恢复情况。方法奥氮平治疗后肥胖伴闭经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维持原奥氮平治疗方案不变;对照组(n=32)仅予生活方式干预,二甲双胍组(n=31)尚予加用二甲双胍(1500mg/d),为期6月。测定治疗前、治疗后性激素5项,包括催乳素(PRL)、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雌二醇(E2)、睾酮(T),以及体质量指数(BMI),随访月经恢复情况。结果治疗后,二甲双胍组LH增高(P0.05),PRL、T、BMI下降(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SH、E2无显著变化(P0.05);对照组性激素5项、BMI较治疗前无显著差异(均P0.05)。治疗后,二甲双胍组LH高于对照组,PRL、T、BMI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二甲双胍组月经恢复率(35.5%)高于对照组的(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甲双胍在降低奥氮平治疗后肥胖患者体重同时,对部分性激素水平有影响,并可部分改善闭经。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齐拉西酮与奥氮平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及糖脂代谢安全性情况。方法取精神分裂症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45)和观察组(n=45)。对照组采用奥氮平治疗,观察组采用齐拉西酮治疗,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及血糖水平,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对糖脂代谢的影响。结果 2组治疗前PAN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3周、8周PAN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前血脂水平中TG、TC、HDL及LDL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8周TC、TG、HDL及LDL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前FBS、INS及IRI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FBS、INS及IRI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齐拉西酮治疗效果理想,对患者脂糖代谢的影响相对较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低能量膳食对奥氮平所致体质量增加的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124例奥氮平所致体重增加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A组(奥氮平片20 mg/d)、B组(奥氮平片20 mg/d联合二甲双胍片750 mg/d)和C组(奥氮平片20 mg/d联合低能量膳食)。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体质量指数和糖脂代谢的变化。结果:治疗3个月后,A组体质量指数、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高于B组和C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于B组和C组(P均0.05)。B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于C组(P0.05),B组和C组在体质量指数、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低能量膳食控制奥氮平所致体重增加的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糖脂代谢水平的疗效与二甲双胍相当,提示膳食干预可作为该群体糖脂代谢异常的非药物性干预方案。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阿立哌唑、奥氮平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血糖及血脂代谢的影响.方法 随机将61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奥氮平组和阿立哌唑组,比较治疗前及治疗后第6周末两组患者身高、体质量、血糖(FBG)、胰岛素(INS)、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变化.结果 治疗后第6周末奥氮平组FBG、INS、IRI、LDL、TG、TC、体质量及BMI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P<0.01),治疗后第6周末奥氮平组上述指标较阿立哌唑组高(P<0.05).结论 与奥氮平相比,阿立哌唑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FBG及血脂代谢影响较轻.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合并行为干预疗法对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体重、血糖、血脂的影响。方法将60例开始单独服用氯氮平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采用氯氮平(250~400mg/d)联合二甲双胍(750mg/d)及实施行为干预治疗,对照组则单用氯氮平(250~400mg/d),未实施任何干预措施,治疗12周。两组患者分别于入组时和治疗后第4、8及12周末测定空腹血糖(FBG)、血脂(TC、TG、HDL、LDL)、身高、体重、腰围,计算体重指数(BMI)以及治疗12周末体重增加大于7%的人数比率。用阴性与阳性症状量表(PANSS)于治疗前和治疗12周末评定疗效。结果治疗12周末,研究组与对照组体重较治疗前分别增加为(2.03±1.26)kg、(4.98±3.09)kg;BMI较治疗前分别增加为(0.54±0.62)kg/m2、(2.03±1.02)kg/m2,体重、BMI的升高程度对照组高于研究组(P〈0.05),体重增加大于7%的患者研究组为6例(20%)、对照组为16例(53%),对照组明显高于研究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血脂各项的升高程度对照组明显高于研究组(P〈0.05)。结论二甲双胍合并行为干预疗法能有效减轻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所致的体重增加及血糖、血脂升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对奥氮平治疗后体质量显著增加的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睾酮水平的影响。方法:奥氮平治疗后体质量显著增加(≥7%)的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n=28)与对照组(n=29),维持原奥氮平治疗方案不变。两组均给予生活方式干预,研究组在生活方式干预基础上加用二甲双胍(1 500 mg/d)治疗,为期3个月。于治疗前、治疗后测定睾酮水平、体质量指数(BMI)。结果:研究组治疗后睾酮水平(t=2.76,P0.05)、BMI(t=3.62,P0.01)较治疗前下降,对照组治疗前后睾酮水平、BM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治疗后睾酮水平(t=-2.34,P0.05)、BMI(t=-2.09,P0.05)均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治疗前后睾酮水平的变化值与BMI的变化值无显著相关性(r=0.078,P0.05)。结论:二甲双胍可降低奥氮平所致体质量增加的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睾酮水平,这一作用独立于二甲双胍的降重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阿立哌唑联合奥氮平对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糖脂代谢及心肌酶的影响。方法将60例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奥氮平治疗,观察组给予阿立哌唑联合奥氮平治疗,治疗12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糖脂代谢、心肌酶及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各项血液生化指标在治疗前组间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后,观察组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3%(P0.05);观察组糖脂代谢及心肌酶各指标在治疗前后均无显著差异(P0.05),且空腹血糖(CLU)、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LD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HDL)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谷草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立哌唑联合奥氮平有助于提高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疗效,且对糖脂代谢、心肌酶等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奥氮平、氯氮平治疗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及对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70例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奥氮平组和氯氮平组各35例治疗8周;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在治疗前后进行评估,同时检测血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及空腹血糖(FPG)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两组PANSS各项评分治疗后均显著下降(P0.05或P0.001);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TC、TG、LDL交互效应(F=2.932,F=4.159,F=3.911)、TC、LDL、FPG组间主效应(F=4.595,F=4.798,F=5.856)、TC、TG、FPG时间主效应(F=3.224,F=5.389,F=3.979)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奥氮平与氯氮平治疗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相当;对糖脂代谢均有影响,以奥氮平影响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金刚烷胺添加对奥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首次发病患者疗效及脂代谢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双盲法,将61例精神分裂症首次发病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31例)和对照组(30例),在奥氮平治疗的基础上,研究组及对照组分别添加金刚烷胺200 mg/d及安慰剂;疗程8周。治疗前及治疗4、8周进行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及治疗过程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定,测量体质量,检测血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总胆固醇(TC)水平。结果:治疗后研究组PANSS阴性症状减分值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TESS评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体质量和TG增加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LDL、TC增加值显著大于研究组(P均0.05)。结论:添加小剂量金刚烷胺短期内可明显增加奥氮平对精神分裂症患者阴性症状的改善作用,减少血LDL和TC水平升高;但不能改善奥氮平所致的体质量增加。  相似文献   

17.
朱颖  王莹  王彬 《精神医学杂志》2009,22(3):195-197
目的 验证降糖药二甲双胍与行为干预联合治疗非典型抗精神病药所致代谢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将抗精神病药所致体质量增加≥10%的12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四组:二甲双胍(750 mg/d)联合行为干预组(以下简称A组,32例);二甲双胍(750 mg/d)组(以下简称B组,32例);行为干预联合安慰剂组(以下简称C组,32例);安慰剂对照组(以下简称D组,32例);治疗观察期均为12周.结果 A、B、C组患者治疗后的体质量、BMI、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及IRI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D组患者的体质量、BMI、腰围、空腹胰岛素、IRI治疗后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结论 二甲双胍与行为干预单一或联合治疗均能有效减轻非典型抗精神病药所致的代谢综合征,二甲双胍联合行为干预的疗效最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综合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因抗精神病药所致体质量增加及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将120例因抗精神病药导致体质量增加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给予综合干预36周,依次进行心理行为干预、合并二甲双胍750 mg/d及更换抗精神病药3个阶段,每个阶段12周;对照组不干预直接随访;分别于入组前及入组后每12周测量体质量、体质量指数(BMI)、腰围、空腹血糖(FBG)、血脂及进行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结果:110例完成观察(研究组52例,对照组58例)。经36周干预后,研究组29例(48.3%)BMI恢复正常,体质量、BMI、腰围、FBG、胆固醇(TC)水平较干预前明显下降(P0.05或P0.01);而对照组三酰甘油较观察前显著增加(P0.05)。研究组干预前后体质量、BMI、腰围、FBG、TC差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两组干预前后PAN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综合干预措施能降低抗精神病药所致体质量增加,改善糖脂代谢。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阿立哌唑干预奥氮平所致体质量增加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服用单一奥氮平治疗所致体质量增加≥7%的入组对象72例随机分为A组(加服阿立哌唑10 mg组,36例)及B安慰剂组(36例),入组时、治疗4周及8周分别测定体质量、体质量指数(BMI)、空腹血糖(FG)、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及高密度脂蛋白(HDL),并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精神症状。结果:两组治疗前体质量、BMI、FG、TC、TG、LDL、HD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8周,A组体质量、BMI、FG均明显下降(P0.05或P0.01),而HDL有明显增高(P0.05);B组体质量、BMI、FG均明显增高(P0.05或P0.01)。治疗4周体质量、BMI的变化值、治疗第8周体质量、BMI、FG、HDL的变化值,两组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阿立哌唑能有效减轻奥氮平所致体质量增加和糖脂代谢紊乱。  相似文献   

20.
二甲双胍对奥氮平所致精神分裂症患者体质量增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验证二甲双胍预防奥氮平引起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体质量增加和糖代谢紊乱的效果.方法 将37例未服过抗精神病药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奥氮平(15 mg/d)联合二甲双胍组(750 ms/d;A组,18例)和奥氮平(15 mg/d)联合安慰剂组(B组,19例),治疗12周.于治疗前和治疗第4周末、8周末及12周末测定空腹血糖、胰岛素(INS)、身高、体质量、腰围、臀围,计算体质量指数(BMI)、腰臀比(WHR)、胰岛素抵抗指数(IRI)及治疗12周末体质量增加大于7%的比率.用阳性症状量表(SAPS)、阴性症状量表(SANS)于治疗前和治疗12周末评定疗效.结果 治疗12周末,A、B两组的体质量、BMI、WHR及B组患者的空腹INS和IRI较治疗前均升高(P<0.05).治疗第8,12周末,B组的体质量、BMI、空腹INS和IRI的变化值高于A组(P<0.05).B组体质量增加大于7%的比率(63%,12例)高于A组(17%,3例;P<0.01).A、B两组的SAPS及SANS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均P<0.05),但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二甲双胍能有效减轻奥氮平引起的体质量增加和糖代谢紊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