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精神疾病患者的危机干预与自杀预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精神疾病是导致自杀的重要原因之一。加强精神卫生宣传教育,减少酒及其他精神活性物质使用,减少失业的人群总体策略;减少精神疾病患者自杀方法的可获得性及致命性,特别是精神药物处方的选择与限制;精神科医生自杀风险评估训练,识别高危精神疾病患者,予以积极治疗;高风险期间增加服务强度及适当细致的监护。  相似文献   

2.
精神疾病是导致自杀的重要原因之一.加强精神卫生宣传教育,减少酒及其他精神活性物质使用,减少失业的人群总体策略;减少精神疾病患者自杀方法的可获得性及致命性,特别是精神药物处方的选择与限制;精神科医生自杀风险评估训练,识别高危精神疾病患者,予以积极治疗;高风险期间增加服务强度及适当细致的监护.  相似文献   

3.
精神疾病患者自杀行为的调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精神疾病患者自杀行为的调查王鹏,李业平,何思忠,吴明飞,杨祥金自杀是精神疾病患者常见的死亡原因之一,作者对我院住院病历进行调查分析。本院1970~1987年共有精神科住院病例5000例,设计统一的调查表,逐个调查每份病历,凡病历和住院过程中出现过自杀...  相似文献   

4.
精神疾病的诊断往往取决于患者的症状学特征和医生的临床经验,缺乏客观有效的指标。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为使用计算方法来量化精神疾病的诊断提供了新思路。机器学习作为现代计算方法的标准承载者,近年来在精神科等医学领域的运用越来越广泛,给医疗行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本文综述了机器学习方法在精神科的应用,以期帮助精神科医生了解其进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 基于精神科医生视角,调查我国伴有自杀意念和自杀未遂的抑郁症患者的疾病特征、治疗现状以及目前临床诊疗中未被满足的需求。方法 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0年12月至2021年1月选取在我国24个省/直辖市的三甲综合医院或精神专科医院精神科工作的医生为研究对象。基于文献回顾和临床实践设计电子调查问卷,由专家顾问委员会审核完成问卷设计,采用该问卷收集医生的基本信息、接诊抑郁症患者的构成、接诊的伴自杀意念和自杀未遂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特征、对伴自杀意念和自杀未遂患者的临床诊疗现况、医生与患者的临床需求和期望。本研究发放问卷317份,回收有效问卷209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65.9%。结果 分别有29.2%(61/209)和10.0%(21/209)的医生认为其接诊的抑郁症患者中,>50%有自杀意念和自杀未遂;而认为住院抑郁症患者>50%有自杀意念和自杀未遂的医生分别占58.4%(122/209)和16.3%(34/209)。46.9%(98/209)的医生认为有自杀意念的抑郁症患者会发展出现自杀未遂的比例在10%~30%。医生认为自杀未遂常见的风险因素包括既往自杀史...  相似文献   

6.
对患有精神疾病的孕妇的精神药物治疗一直是一个临床上非常棘手的问题。如何保证患者精神疾病稳定而又能减少对孕妇和胎儿的伤害是精神科医生面临的巨大挑战。本文主要根据英国Maudsley精神科处方指南(2012年版)就此问题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7.
精神疾病患者自杀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了解普通人群和精神疾病患者的自杀死亡率,自杀诱因和方式。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普查1997-1999年上海宝山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人口总数及死亡报告卡,区公安分局的自杀案例和区精神病防治办公室的精神疾病患者死亡报告卡。结果:普通人群年平均自杀死亡率9.43/10万。精神疾病患者为274.45/10万。结论:精神疾病患者是自杀的高危人群,应予重视。  相似文献   

8.
82例精神分裂症自杀未遂的临床特点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精神分裂症是精神科常见的一种精神疾病,其最严重的后果是自杀。文献报道[1],20~40%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有自杀未遂史。本文试图对精神分裂症自杀的临床特点及护理对策作一探讨。1对象与方法对象为1994年5月~1997年4月住我院符合CCMD—2诊断标准...  相似文献   

9.
精神疾病患者自杀行为的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精神病人的自杀是精神疾病患者常见的死亡原因,据国内文献报道,因各种精神疾病引起的自杀占自杀原因的第二位,并且越来越年轻化。为进一步探讨住院精神疾病患者自杀行为发生的相关因素,本文作者对2001年8月.2002年10月住院的精神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词查分析,现将结果报道于后。  相似文献   

10.
上海地区精神疾病患者自杀五年回顾性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上海地区精神疾病患者自杀五年回顾性调查舒伟洁王祖承李春波江绮严和骏宋桂香为了解与精神疾病患者自杀有关的因素及相关程度,作者对1991~1996年上海地区精神疾病患者自杀状况进行了回顾性调查。⒇资料与方法一、资料自1991年起,上海地区医疗和公安部门按...  相似文献   

11.
精神病患者就诊前就医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精神病患者就诊前就医情况调查四川省内江市第二人民医院精神科(641003)杨勇精神疾病患者在来专科就诊前,多数经过某些处理。我院精神科自1993年2月以来,共收治患者950人次。随机取其中160例患者进行分析,男50例,女110例。年龄16~68岁,...  相似文献   

12.
《上海精神医学》2010,22(1):13-13,25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中国13亿人口中,严重精神疾病的患者达1600多万,患有不同程度精神或心理障碍需要专业人员干预的达到1.9亿。与之形成巨大反差的是,中国精神科医生的巨大缺口。截至2006年年底,中国精神科医师的数量仅有不到2万名。  相似文献   

13.
自杀已成为第5 大死因,在自杀的人群中,患有精神疾病的人群占比较高,对这类人群进 行灵敏的自杀风险评估是保证患者安全的关键环节。现对应用于精神疾病人群中自杀风险评估工具进 行综述,旨在为临床医护人员选择合适的评估工具及患者安全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精神疾病患者自杀意念和企图与血清胆固醇水平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精神疾病患者有无自杀意念和企图与血清胆固醇水平的关系。方法:各种精神疾病的住院患者87例,均伴有严重的自杀意念或企图,入院时测定血清胆固醇水平,部分患者于自杀意念或企图消除时作第二次测定。以无自杀意念和企图的同期住院精神疾病患者50例为对照,以t检验比较各种差异的显著性。结果:有自杀意念或企图的患者,血清胆固醇水平入院时均显著低于病情好转时。入院时有自杀意念或企图组血清胆固醇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第二次测定结果则与对照组相仿。结论:血清胆固醇水平可能作为预测自杀的参考,但可否作为其生物学指标,则有待商榷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普通人群和精神疾病患者的自杀死亡率、自杀诱因和方式。 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 ,普查 1997~ 1999年上海宝山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人口总数及死亡报告卡、区公安分局的自杀案例和区精神病防治办公室的精神疾病患者死亡报告卡。 结果 :普通人群年平均自杀死亡率 9 4 3/10万 ,精神疾病患者为 2 74 4 5 / 10万。 结论 :精神疾病患者是自杀的高危人群 ,应予重视。  相似文献   

16.
进化精神病学是社会学、心理学、医学交叉产生的一门以进化论的观点解释精神疾病的学科,是精神科医生在其哲学式的思考下对探求精神疾病病因所做的新的尝试,本文简单介绍了几种常见精神科疾病的进化论的病因解释。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我国精神科医生对精神障碍患者及其处置政策的态度,以及卫生部"重性精神疾病防治师资培训"项目对精神科医生上述态度的影响情况。方法使用自制的"精神卫生相关知识"问卷对157名参加卫生部"重性精神疾病防治师资培训"的精神科医生在培训前后进行调查。结果34.4%的精神科医生认同"精神分裂症难以治愈"。培训后上述认同率均有下降,但培训前后认同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超过80%的医生认同"精神病人接受治疗前应签署知情同意书",且培训后认同率仍有明显增加(P0.05)。"精神病人应以自愿开放治疗方式为主"和"精神病人有权拒绝治疗"培训前医生的认同率分别为40.8%和26.1%,培训后显著提高到75.2%和68.1%(P0.01)。超过50%的精神科医生认同"精神病人具有暴力倾向";超过80%的医生认同"无责任能力精神病罪犯应由国家监禁治疗";不到40%的医生认同"精神病人犯罪可以免除刑事责任"。结论精神科医生一方面赞同要尊重精神障碍者的自决权,如治疗前要签署知情同意,另一方面对于有危险行为或司法精神障碍者,则主张使用更严格的处置措施,因此对精神障碍者的自愿开放治疗尚认识不足。卫生部培训班可以影响精神科医生对精神卫生处置政策的态度。  相似文献   

18.
复发性抑郁症的治疗【英】/KupferDJ//J ClinPsychiatry-1993,54(2,suppl);-29~33在临床工作中精神科医生都会碰到有关抑郁症患者病情复发的问题。这些患者在一生中不仅丧失了劳动力,而且比无抑郁症的患者自杀的危险...  相似文献   

19.
编辑先生:精神疾病患者常伴发肥胖,使用某些抗精神病药后更为明显,不利于心身健康、患者形象、生活质量和药物依从性,应如何处理?精神科医师薛薇答读者来信薛薇医师:对精神疾病和抗精神病药引起的肥胖,可考虑以下几方面处理途径,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索人性化护理在精神科护理中的作用.方法 精神病患者7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患者常规予以基础护理及精神科专科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一系列人性化护理措施.结果 2组均无自杀事件及其他重大事故,观察组治疗效果满意、住院天数短、家属满意度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精神科人性化护理的实施,符合精神疾病病人对护理工作的要求,同时还可以提高护理质量,营造良好的医院软环境,树立医院形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