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0 毫秒
1.
目的分析儿童患者住院费用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加强医院的经济管理提供依据。方法资料来源于某儿童医院2010年全年病历首页数据库,数据处理采用SPSS11.0软件。结果住院病人共计43622人次,平均住院日为8.7天,人均住院费用6944元。83.7%的病人医疗费用在10000元以下,1000元以下者占6.2%。费用在5000元以上的疾病,主要分布在起源于围产期疾病、先天性畸形中;各年龄组费用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结论控制医疗费用要加强药品管理,做到合理用药,合理检查,降低住院费用。同时应该加强妇幼保健和产前监测,把费用较高的围产期疾病、先天性畸形降到最少。  相似文献   

2.
张璞 《中国医院统计》2011,18(4):357-358
目的 合理控制住院病人平均住院日,加快周转,降低医疗成本,减少卫生资源浪费.方法对某三级甲等医院的平均住院日与病床周转次数进行相关分析和住院病人的费用分析.结果平均住院日与病床周转次数存在高度负相关,6年间,由于缩短了平均住院日,为病人共节省医疗费用4 986.55万元.结论医院的统筹管理是缩短平均住院日的保证,在保证医疗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缩短平均住院日,目的在于充分利用卫生资源,提高医疗质量和医院的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子宫肌瘤手术病人医疗费用情况,为单病种管理和按病种付费提供参考.方法 对某三级甲等妇幼保健院2004-2005年子宫肌瘤手术病人的住院费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宫腹腔镜下子宫切除和肌瘤剜除平均住院费用为8 614.24元和7 519.69元,比开腹和阴式肌瘤手术平均住院费用高;基本医疗保险病人平均住院费用7 945.51元,较自费和商业保险病人费用低.结论 微创的宫腹腔镜下子宫肌瘤手术,越来越被医生及病人接受.缩短平均住院日可以降低病人住院费用,提高医院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医疗保险制度改革使医保人群医疗费用的过度增长得到控制.  相似文献   

4.
我院2002-2004年胃肿瘤病人平均住院日和费用动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对胃肿瘤病人的平均住院日和费用的分析,为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方差分析和秩和检验对不同组别病人的平均住院日和费用进行分析.结果 平均住院日和术前平均住院日不断下降,而住院费用呈逐年上升趋势.结论 通过缩短术前平均住院日,既能降低病人的住院费用,又能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5.
恶性肿瘤医院感染医疗费用及抗感染药物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了解恶性肿瘤医院感染的医疗费用、住院日及抗感染药物应用情况。方法 对在 910例恶性肿瘤发生医院感染 115例中选择的 95例感染与非感染病例进行配对分析。结果 医疗费用病例组是对照组的1.87倍 ,除颅脑肿瘤外各部位肿瘤医院感染病例费用均较对照组增加显著 (P <0 .0 0 1) ,其中以恶性血液病、腹部肿瘤为最。住院日平均每例感染延长 35 .6天 ,各部位肿瘤平均住院日两组比较差异显著。抗感染药物应用率、用药种类、疗程及费用病例组比对照组明显增高。结论 恶性肿瘤发生医院感染显著增加病人的经济负担 ,严重影响预后。  相似文献   

6.
结核病患者住院费用与住院日分析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目的通过分析医院结核病患者的住院费用及住院日,为医院控制病人医疗费用,提高医疗效益提供决策依据.方法分析2001-2004年间广州市胸科医院结核病患者的各项住院费用的构成、年龄、性别各影响因素及住院日信息.结果2004年结核病患者平均住院日30天,人均医疗费用14993元,2001-2004年呈现平均住院日下降,日均住院费用上升的趋势.结论加强医院医疗质量管理,缩短平均住院日,严格控制医疗费用增长,以减轻结核病人的医药费用负担,推动医院和谐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平均住院日缩短与人均住院医疗费用的关系   总被引:8,自引:12,他引:8  
随着医疗费用的急骤上升,寻求如何降低医疗费用,同时又能不断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已成为医疗决策者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平均住院日是反映医疗资源利用率和医院总体医疗服务质量的综合指标,缩短平均住院日可提高床位利用率和周转率,使医院有限的资源为更多的病人服务,从而提高医院社会与经济效益[1].现对我院1999-2003年全院住院病人平均住院日缩短与费用情况作以下探讨.  相似文献   

8.
缩短平均住院日有效地提高医院的效率和效益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目的:通过对复旦大学医学院附属中山医院10年平均住院日情况的分析,为医院统筹管理,有效地缩短平均住院日,提高医院的效率和效益提供依据。方法:对平均住院日与病床利用情况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和住院病人的费用分析。结果:平均住院日与出院人数、病床周转率和病床使用率存在高度负相关,而与治愈率存在正相关(这与出院病人转归标准的重新界定及积极组织治愈病人出院有关)。并且P值显示平均住院日的长短对这4个指标的升降有着显著的影响。1996—2005年间,在核定床位增长了21.84%的情况下,平均住院日降低了45.02%。从“人均每日费用”、“与上年相比平均住院日下降天数”结合“出院人数”来分析,得出10年间由于平均住院日缩短而节省的住院费用达20284万元。结论:医院的统筹管理是缩短平均住院日的保证,缩短平均住院日应该在保证医疗质量的前提下力求“合理”、“可行”,缩短平均住院日只是手段,目的在于充分利用卫生资源,提高医疗质量和医院的综合效应,使医院朝着“质量”、“效率”和“效益”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9.
安徽省医疗费用核算分析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医疗费用的核算是用实际使用法测算安徽省卫生总费用的重要部分,利用安徽省家庭卫生服务调查的数据资料,通过门诊费用与住院费用,年龄别与疾病别的二级分类的测算结果,反映安徽省不同人群,不同疾病对医疗费用的消耗情况,并同时反映安徽省城乡居民在利用卫生费用上的差距,从而为当地的卫生部门和卫生工作者制定切实有效的卫生工作目标和重点提供有用信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疾病的合理住院日,为有效缓解"看病贵,看病难"问题提供循证依据。方法利用厦门市民健康信息系统收集厦门市5家公立医院2008~2009年7个常见病种的病例资料,根据边际医疗费用计算各病种的合理住院日,同时获得住院日范围(P25,P75),在此基础上计算各病种的住院费用,并将其与实际费用进行比较。结果各病种合理住院日分别为:病毒性肝炎21.9(13.0,31.1)天;阑尾炎7.2(5.0,7.9)天;胃和十二指肠溃疡7.1(6.0,11.1)天;支气管肺炎6.6(5.3,7.3)天;子宫平滑肌瘤12.9(9.0,13.0)天;剖宫产7.6(7.0,8.0)天;自然分娩4.8(4.0,6.0)天。按照上述合理住院时间,各病种医疗费用降低共计635.9万元,其中以胃和十二指肠溃疡较为显著,为238.6万元,其人均医疗费用降低5667.0元。结论应用边际医疗费用探讨病种的合理住院日是一种科学可行的方法,制定病种合理的住院日可有效降低患者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对医疗保险病人的医疗费用分析,为医疗费用的合理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某三级甲等医院2005年全年医疗保险病人与公费、自费病人的门诊、住院费用及其费用构成进行对比研究;并采用逐步回归法寻找影响医疗保险病人住院费用高低的主要因素。结果:医疗保险病人门诊和住院总费用明显高于公费和自费病人,且医保病人各项费用中以药费所占比例最高;影响医保病人住院费用的主要影响因素为住院日和手术次数。结论:医院应在有效控制病人住院日的同时,控制药费的增长,以达到控制医疗费用合理增长。  相似文献   

12.
超长住院病人对出院者平均住院日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平均住院日是一个评价医院效率和效益、医疗质量和技术水平的比较硬性的指标.缩短出院者平均住院日能降低病人的医疗费用,扩大医院收容量,提高医院的社会效益,所以一直是医院管理的目标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分析医院结核病患者的住院费用与住院日,为医院控制病人医疗费用的开支,健全医疗管理标准,加强医疗质控,提高医疗效益提供准确依据。方法分析结核病患者医疗费用、各项住院费用、年龄、性别及各因素分类统计的费用及住院日信息。结果2003年结核病患者平均住院日38天,人均医疗费用16169.1元,2001~2003年均呈现住院日下降,每床天费用上升的趋势。结论必须通过加强医院医疗质量管理,缩短平均住院日,严格控制医疗费用增长才能促使医院长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我国慢性病直接经济负担研究   总被引:25,自引:5,他引:25  
目的:通过对1993年和2004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和第一次及第三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相关数据的分析,测算5类慢性疾病的直接医疗费用。方法:直接医疗费用由出院人数、出院患者平均住院医疗费用、门诊人次数和门诊病人次均医疗费用求得。结果:2003年5类慢性疾病的直接医疗费用为1209.42亿元,其中,住院医疗费用588.37亿元,门诊医疗费用为621.05亿元:5类慢性疾病的直接医疗费用构成了国家医疗总费用的重要组成部分(占21.05%),其中,各病种(类)的费用负担在门诊和住院中表现不一,并且在城市主要以住院费用为主,在农村则以门诊费用为主;自1993年以来,其年平均增长速度为14.37%,超过了同期国内生产总值(GDP)、卫生总费用和医疗总费用的增长速度,其中,门诊病人次均医疗费用和出院者平均住院医疗费用的增长速度大大超过了同期的门诊人次数和出院人次数的增长速度,提示我国医疗行业存在垄断现象。  相似文献   

15.
缩短平均住院日对医疗质量与效益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缩短平均住院日对医疗质量、工作效率、病人费用、医院员工收入的影响。方法通过充分调研,找出影响平均住院日的主要因素(如检查预约、手术室肾缺和利用不充分等),周密实施并采取必要的激励机制。结果平均住院日缩短在1.7天(由11.4天降至9.7天)的同时,工作效率提高,门急诊人次和出院病人数增加,医疗质量指标改善,病人费用降低而满意度提高,医院和员工收入提高。结论缩短平均住院日可提高医疗质量和工作效率,在降低病人费用的前提下通过增加工作量来提高医院和员工收入。  相似文献   

16.
[目的 ] 分析医疗费用增高的主要原因。 [方法 ] 随机抽样 10 0例较高医疗费用 (超过 1万元 )的住院病例进行回顾性调查 ,对被调查病例的住院日、住院费、药品费、手术费、治疗费、检查费等进行统计分析 ,并与全院住院病例平均费用进行比较。 [结果 ] 被调查病例的平均住院日和手术费都明显高于全院住院病例 ;被调查病例的平均药品费高于全院住院病例。 [结论 ] 医疗费用增高的主要原因是住院日延长、药品费用高和收治指征不严格等。  相似文献   

17.
24626例出院病人年龄和费用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我院是拥有 10 0 0张病床 ,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为一体的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 ,地处三省交界处 ,年出院病人在 2 6 0 0 0人左右。为了不断提高医院的管理水平和医疗技术 ,我们对 2 0 0 0年 7月~ 2 0 0 1年 6月的出院病人 2 4 6 2 6例作疾病分类统计分析。资料与方法资料来源于我院 2 0 0 0年 7月~ 2 0 0 1年 6月出院病人年龄别、费用别统计报表 ,资料可靠 ,疾病分类按ICD - 9国际疾病分类方法。结果与分析1 基本情况分析表 1 各系统疾病构成比及出院者平均住院日情况疾病系统构成比 ( % )顺位 平均住院日(天 )循环系统疾病 14 6 …  相似文献   

18.
三级单位卒中单元模式对脑卒中疾病经济负担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三级单位卒中单元在降低医疗费用、实现医疗资源合理配置方面的作用效果。方法:建立三级单位卒中单元,包括急性卒中病房、康复中心和家庭护理单位。通过完备的专人随诊体系,对卒中病人提供卒中管理,随诊1年。于急性期、康复期、3个月末、6个月末和12个月末共进行5次评价,统计各阶段的医疗费用。结果:三级单位卒中单元内患者,脑出血及脑梗塞急性期例均住院费用分别为7547元和6078元,仅为全国同类省级医院平均住院费用的57.30%及59.30%;平均住院日分别为14日和11日,均较全国同类省级医院为短。脑卒中患者发病1年内例均疾病负担为15074元,其中,入院急性期费用占45.57%,康复期占21.86%,出院康复期及间接费用占32.57%。结论:三级单位卒中单元是治疗脑卒中的一种有效方法,能明显减少住院时间和医疗费用,将有限的医疗资源合理分配到疾病全程,有助于调整医疗费用的结构,实现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加强单病种成本核算工作,控制医疗成本,对某院2007~2011年循环系统疾病住院病人构成及医疗费用变化情况进行分析。方法以2007—2011年循环系统疾病收治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动态数列分析法对病人构成及医疗费用进行分析。结果2007~2011循环系统疾病住院病人逐年增加,人均住院医疗费用逐年增长。结论循环系统疾病住院病人的性别、年龄、主要诊断分类、住院日、手术操作等是影响住院医疗费用的因素;药品费和治疗费是医疗费用的主要组成部分。应控制好药品费和治疗费占医疗总费用的比例,并防止检查费等其它费用项目的不合理增加。  相似文献   

20.
目的调查脊髓损伤住院病人的医疗和非医疗费用的支付情况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对损伤后疾病负担做出基本估计,为残疾预防,促进与维护健康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方法以1998-2001年脊髓损伤康复科出院患者的原始资料为依据,自行设计费用调查问卷.资料应用SPSS完成.结果111例脊髓损伤住院病人医疗费用占总费用占58.03%,非医疗费用占41.97%.康复训练费用仅占医疗费用的12.86%.脊髓不完全性损伤费用多,康复治疗效果明显,患者的期望值高,因此住院时间较长.费用来源于公费、肇事责任方的患者平均住院日及费用无明显差异,自费患者住院天数、医疗费用明显减少.在脊髓损伤后非医疗费用中,陪护费占34.26%.结论遏止交通事故,工业伤害,减轻社会的总体负担;要逐步降低康复医院的药品费用的比重,提高康复训练中技术服务价值:应将脊髓损伤纳入重大疾病预防控制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