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分析天津市重点职业病监测工作完成情况、监测结果和存在问题,为持续开展监测,提高质量,促进相关职业病防治工作开展提供参考。方法对2015年和2016年天津市重点职业病监测情况,包括资料的收集、监测结果和监测质量等进行描述与对比分析。结果天津市2016年收集存在重点职业病危害企业数2 572家,较2015年增加1.09倍,87.21%的企业存在噪声危害,其次为苯和矽尘;矽尘作业岗位超标率最高,达35.29%;2016年重点职业病职业健康检查个案资料收集率为84.89%,较2015年提高18.43%,两年间关键指标异常检出率7.39%和7.14%,职业禁忌证和疑似职业病检出率均低于1.00%;2016年劳动者个案信息收集率较2015年显著增加(P0.05),但接触工龄和肺功能指标收集率仍较低。结论 2016年天津市重点职业病监测工作得到加强,初步掌握重点职业病危害因素危害现状和接触人群的健康状况,应进一步提高数据质量,加快信息化建设,发挥风险评估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依据《江苏省重点职业病监测与职业健康风险评估工作实施方案》要求,分析泰州市职业健康检查、职业病诊断与鉴定、职业病患者工伤保险待遇落实及职业病报告信息。结果显示,2017年职业健康检查共16759人,检出职业病10例,疑似职业病23例,职业禁忌证22人。职业病患者均已享受工伤保险待遇。泰州市重点职业病危害因素为电焊烟尘、矽尘和噪声,应进一步加强职业健康监护工作。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某市重点职业病监测现状,找出存在的主要问题,为制定职业病防治策略提供合理性建议。方法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职业健康检查机构及劳动保障部门分别收集重点职业病危害因素相关信息、重点职业病职业健康检查情况及职业病病人工伤保险待遇落实情况等资料,对收集的数据进行汇总和分析。结果安监局备案的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表涉及重点职业病危害因素340家,重点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人数为20 165人,监测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煤尘、矽尘、石棉尘、苯、铅和噪声。体检机构上报接触重点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企业数为93家,重点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劳动者人数为10 164人,监测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煤尘、矽尘、苯和噪声,职业病人1人、职业禁忌劳动者2人,无疑似职业病。接触煤尘劳动者532人,无尘肺样改变;接触苯工作人员共935人,潜在轻度苯中毒危害的检出率为5.9%;接触噪声工作人员共9 102人,双耳高频平均听阈≥40 d B(A)74人,异常率0.8%。结论⑴实际进行职业健康检查的企业数和劳动者数量远远少于在安监部门备案数,建议以辖区为单位建立互通平台,各县区安监部门与体检机构做好对接工作,从而实现对劳动者进行全面有效的健康监护。⑵该市私营企业数量多且职业卫生法律意识淡薄,对劳动者的职业健康检查存在少检或漏检现象,是今后安监部门监管的重点。⑶职业病及职业禁忌证出现在年龄45~52岁、工龄24~30年者,这部分人群是体检机构健康监护的重点。职业病、疑似职业病和职业禁忌证检出率低,建议安监部门增加监督频次,督促企业及时安排体检异常的劳动者进行复查,同时提高体检机构的诊断及鉴别诊断能力。⑷现场检测覆盖率较低,建议安监部门督促企业重视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现场检测,从源头控制职业病危害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四川省2021年职业健康检查结果,为明确职业卫生工作重点提供依据和支撑。方法收集四川省2021年所有参加有毒有害作业职业健康检查的劳动者职业健康检查个案卡,对目标疾病和健康损害的分布情况进行描述性分析,重点分析接触煤尘、矽尘、噪声、苯、铅等主要职业危害因素的职业健康检查结果,采用SPSS 2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组间比较采用Pearson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结果2021年四川省共收集到628270名劳动者的职业健康检查资料,疑似职业病检出率为0.30%,不同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疑似职业病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309.014,P<0.001);职业禁忌证检出率为1.08%,不同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劳动者职业禁忌证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12.115,P<0.001)。煤尘作业劳动者的疑似职业病检出率(3.42%)和职业禁忌证检出率(1.63%)均为最高,而噪声作业体检人数和专项指标异常人数最多。专项指标异常人员主要分布在煤炭开采、建筑材料制造、汽车制造、家具制造和建筑业等行业,企业规模以小型为主。随着年龄和工龄的增加,煤尘、矽尘和噪声作业劳动者的专项指标异常检出率有上升趋势。结论四川省应重点加强煤尘、噪声等职业危害的治理,以职业健康检查发现的关键指标异常数据作为开展风险评估的基础,预测和分析职业病发病特点和规律。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掌握曲靖市2008-2013年企业职工职业健康检查情况,探讨职业病防治措施。 方法 收集曲靖市2008-2013年企业职工的职业健康检查资料,对其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6年间共进行职业健康检查390 491例,实检率93.72%,2010年参加职业健康检查的企业数、检查人数和实检率均为最高;6年共检出疑似职业病4 151例,检出率为1.06%,职业禁忌证2 704例,检出率为0.69%。疑似职业病和禁忌证的检出率均以煤炭行业最多。2008-2013年间,疑似职业病检出率、职业禁忌证检出率均有降低趋势(P<0.01)。 结论 需有针对性地增强曲靖市职业健康监护工作,尤其要大力加强煤矿开采和洗选行业监督检查力度,落实尘肺病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对2017年安徽省重点职业病监测结果的分析,了解安徽省重点职业病的发病特点、变化趋势和规律,为制定安徽省职业病防治策略提供技术依据。
方法 在安徽省16市中选取接触10种职业病危害因素所致的13种职业病为监测的重点职业病,通过收集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情况、劳动者在岗期间健康检查指标、职业病诊断与鉴定情况等信息资料,并对数据进行整理、汇总、分析,对安徽省重点职业病进行职业健康风险评估。
结果 2017年安徽省共有12 452家企业申报了职业病危害情况,其中存在重点职业病危害的企业共5 591家;2017年安徽省开展职业健康检查企业有4 484家,开展率为80.2%;接受职业健康检查的劳动者有283 584人,体检率为95.1%;共收集在岗期间职业健康检查个案卡168 936例,其中包含10种重点职业病危害因素信息183 891条;2017年安徽省共诊断重点职业病206人,主要为煤工尘肺、矽肺,行业主要集中在采矿业和制造业;2017年安徽省共申请鉴定16人,其结果均与原诊断结论相符。
结论 2017年安徽省接触重点职业病危害因素劳动者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尘肺病是安徽省需要重点防控的职业病,采矿业和制造业是需要重点防控的行业,化学及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处于散发态势,但仍须引起警惕。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曲靖市2015-2018年重点职业病监测结果,为该市制定职业病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通过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表、重点职业病监测报表和职业病与职业卫生信息监测系统收集曲靖市2015-2018年接触煤尘(煤矽尘)、矽尘、石棉、苯、铅、噪声、布鲁氏菌、水泥尘、砷及其化合物、氟及其化合物10种重点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在岗劳动者职业健康检查和职业病诊断资料,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
结果 2015-2018年曲靖市诊断的重点职业病分别为87、102、140和29例,2018年病例数出现了明显下降。2015-2018年疑似职业病检出率和职业禁忌证检出率均呈下降趋势(P < 0.01)。2015-2018年报告的358例重点职业病中尘肺病350例(占97.77%)。职业健康检查检出疑似重点职业病830例,其中疑似尘肺病796例(占95.90%),疑似噪声聋34例(占4.10%);检出重点职业病职业禁忌证4 029例,其中粉尘作业禁忌证3 850例,占95.56%;噪声作业禁忌证161例,占4.00%。
结论 煤工尘肺、矽肺和噪声聋3种职业病是曲靖市重点关注的重点职业病。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铜陵市近10年来职业健康监护情况,为铜陵市职业病防治工作提供政策依据。方法收集全市职业健康检查机构2006—2015年通过《职业病与职业信息监测系统》报告的职业健康检查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6—2015年全市职业健康监护企业数和监护工人数逐年增加;开展职业健康监护的企业以中小型、私有经济、制造业和采矿业企业为主;健康监护人数以大型、国有经济、制造业和采矿业以及接触粉尘类作业工人的人数最多;疑似职业病检出率最高的为微型或不详、集体经济、采矿业企业以及接触粉尘类作业工人,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岗期间职业健康检查疑似职业病平均检出率为0.88%、职业禁忌证平均检出率0.49%;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集体经济、小型企业以及接触物理因素的作业工人职业禁忌证检出率最高,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铜陵市职业健康监护重点企业应为小、微型集体、私有经济所有制企业;重点行业为采矿业和制造业,重点职业病危害因素为粉尘和物理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分析2018年吉林市重点职业病监测结果,为吉林市职业病防治工作提供必要参考。方法通过吉林市7家职业健康检查机构的职业病报告系统个案导出数据、职业健康检查系统导出数据,收集2018年接触煤尘(煤矽尘)、矽尘、苯、铅、噪声、石棉等6种职业病危害因素,对作业人员的职业健康检查数据进行汇总分析,评估职业健康风险。结果 2018年吉林市全年接触重点职业病危害因素劳动者中疑似职业病人检出率为0.14%,职业禁忌证检出率为0.26%。专项检查指标异常情况:矽尘所致肺功能异常比例为54.88%,煤尘(煤矽肺)所致肺功能异常比例为16.7%,苯所致专项指标异常者比例分别为白细胞异常率2.28%、中性粒细胞异常率2.20%、血小板异常率0.18%,接触噪声作业人员双耳高频平均听阈≥40 dB的比例为11.46%。结论噪声、矽尘、煤尘(煤矽尘)仍是吉林市主要的职业病危害因素,重点职业病仍是尘肺病和噪声聋,主要分布行业集中在采矿业和制造业,应作为吉林地区职业病防治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六安市职业病报告工作现状,提高职业病报告质量。方法采用普查与抽查相结合的方法,对全市职业病责任报告单位的职业病报告人员配置、报告职责履行、职业病与职业卫生信息监测、重点职业病监测项目实施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普查8家疾病预防控制机构、11家职业健康检查机构、2家职业病诊断机构、1家职业病鉴定办事机构,抽查28家普通医疗机构。全市173家职业病责任报告单位共配置职业病报告人员208人,平均每家单位有1.20人(208/173);报告人员培训率为80.29%(167/208),从事3年以下工作年限的占69.23%(144/208),专科学历人数占73.56%,不同机构类型间职业病报告人员培训级别、工作年限、文化程度构成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职业病责任报告单位网络直报开通率为90.00%(45/50),直报培训覆盖率为76.00%(38/50),报告质量优良率和档案管理优良率均较低,分别是66.00%(33/50)、48.00%(24/50),报告管理制度建立率为60.00%(30/50),不同机构类型管理制度建立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近3年新发职业病病例21例,主要分布在霍邱县(90.48%,19/21);共有331家企业32 546人次作业工人进行了职业健康检查,集中分布在金安区(占34.48%)和霍邱县(占32.47%);近3年重点职业职监测项目职业健康检查个案卡收集率为77.08%(12 904/16 740),安徽省自选3种重点职业病危害因素职业健康检查个案卡收集率仅为32.81%(1 251/3 813)。结论六安市职业病责任报告单位报告质量参差不齐,报告人员队伍不稳定,结构待优化,职业病报告质量水平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深圳市罗湖区接触重点职业病危害因素劳动者的健康状况,为该区制定重点职业病防治策略提供参考。
方法 收集2017年深圳市罗湖区接触重点职业病危害因素的85家企业中1 590名劳动者的职业健康检查数据进行分析。
结果 深圳市罗湖区接触重点职业病危害因素劳动者职业健康检查实检率为41.1%,接触不同职业病危害因素劳动者健康检查实检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其中接触粉尘劳动者实检率最低(22.19%)。健康检查须复查者复查率为90.48%。职业禁忌证检出率为0.63%,不同接害劳动者职业禁忌证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 < 0.05),接触高温劳动者职业禁忌证检出率最高(10.53%)。未检出疑似职业病病人。苯专项检查指标中白细胞异常率、中性粒细胞异常率分别为2.10%、3.00%;粉尘专项指标FVC%异常率、FEV1.0%异常率、FEV1.0/FVC%异常率分别为9.78%、8.80%、7.58%,FVC%异常率、FEV1.0%异常率、FEV1.0/FVC%异常率均有随接害工龄增加而升高趋势(P < 0.05);胸片检查无尘肺样改变者。噪声专项指标中,双耳高频平均听阈≥ 40 dB检出率为3.74%,不同接害工龄劳动者双耳高频平均听阈≥ 40 dB检出率有随接害工龄增加而升高趋势(P < 0.05)。接受了血铅专项检查的28名铅作业劳动者中无血铅质量浓度> 400 μg/L者。
结论 深圳市罗湖区接触重点职业病危害因素劳动者职业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应继续做好重点职业病监测工作,加强职业健康检查,落实各项职业病防治管理制度,加大职业病防治健康教育宣传力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深圳市南山区重点行业劳动者的健康状况,为提出相应的改善建议提供依据。方法依据《2015年全国重点职业病监测与职业健康风险评估工作手册》对南山区重点行业开展摸底调查,并对其中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工人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分析检查结果。结果 29 878名工人中职业禁忌证检出率为0.34%,疑似职业病检出率为0.04%,确诊职业病18人。职业禁忌证检出率和疑似职业病检出率最高的均是接触噪声的人员,分别为0.84%和0.07%;确诊职业病中有7人为噪声聋。各企业类型以中型企业接触噪声的职业禁忌证的检出率最高,为1.03%;大型企业接触噪声的疑似职业病检出率最高,为0.09%;不同经济类型中港澳台经济接触噪声的职业禁忌证检出率和疑似职业病检出率均最高,分别为1.50%和0.18%;不同行业类型中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接触噪声的职业禁忌证的检出率最高,为33.33%;建筑业接触噪声的疑似职业病检出率最高,为0.27%。结论该区重点职业病防治因素应为噪声作业,应加强对重点企业、行业接触噪声危害因素的员工的职业健康检查,做到职业病的早期预警。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安徽省六安市职业健康检查机构服务能力,为合理布局职业健康检查技术服务网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现场调查法收集职业健康检查机构基本信息、服务能力、人员结构、关键仪器设备、质量体系和报告质量信息,以及职业病危害申报企业数、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劳动者人数和有毒有害作业工人健康监护实检人数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六安市证书有效的职业健康检查机构有3类共17家,每个县(区)有1~5家。职业健康检查覆盖率为36.35%;每千家涉及职业病危害企业拥有机构10.59家,医技人员193.65人;每万人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劳动者拥有机构5.55家,医技人员101.52人。平均每家机构有医技人员18.29人,主检医师1.76人;医技人员专业类别、文化程度和职称级别分别以临床医学(53.38%),大专及以下(43.73%)和中级及以下(72.67%)为主;不同机构医技人员的专业类别、文化程度和职称级别相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平均每家机构拥有检查类别3.82个,不同机构拥有的检查类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每家机构有关键仪器设备24.71台,不同机构拥有的关键仪器设备配置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职业健康检查机构质量体系达标率为82.35%(14/17);职业健康检查机构开展检查率为64.71%(11/17),民营医院开展检查率最高(80.00%);开展检查机构的报告质量达标率为36.36%;机构间质量体系和报告质量达标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六安市职业健康检查技术服务网络已基本形成,但机构数量和服务能力不足,检查类别(项目)欠合理,关键仪器设备配置和报告质量达标率低,医技人员专业结构待优化。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分析2016年大连市重点职业病职业健康监测情况,为大连市职业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针对2016年大连市1 603家企业中接触重点职业病危害因素劳动者的职业健康检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6年接触重点职业病危害因素劳动者中接受职业健康检查人数为36 359人,疑似职业病或职业禁忌证检出率较高的重点职业病危害因素为高气压(18.10%),其次为噪声(0.91%)、粉尘(0.23%)和苯(0.14%);2016年诊断重点职业病23例,长海县渔业的减压病发病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私有企业发病率高于其他企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结论高气压、粉尘、苯和噪声是大连市劳动者职业健康中重点职业病危害因素,尤其应预防职业性减压病的发生,加大长海县渔业的职业卫生监管力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掌握平阳县4年职业健康检查情况,明确今后职业卫生监管的重点,为制定针对性强的具有地区特色的职业病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利用国家健康危害因素监测信息系统和职业卫生工作报表,收集平阳县2008-2011年职业健康检查信息,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平阳县4年职业健康检查应检企业1404家,企业受检率64.17%,应检人员13464人,人员受检率66.27%.疑似职业病检出14人,检出率0.16%;职业禁忌证检出220人,检出率2.47%;职业健康异常检出234人,检出率为2.62%.受检企业数、企业受检率、受检人员数和人员受检率逐年增加,疑似职业病、职业禁忌证和职业健康异常等检出率逐年减少.职业健康检查企业主要分布在在萧江、昆阳、鳌江、万全、水头等五大经济重镇,行业以轻工和金属加工为主,企业规模以小型为主.疑似职业病和职业禁忌证检出率小型规模企业高于中型规模企业.疑似职业病主要分布在轻工、建材和化工等行业,检出率最高者为建材行业,其作业岗位为建材加工、家具制造和塑编印刷等涉尘、涉苯岗位.职业禁忌证主要分布在轻工、金属加工和建材等行业,检出率最高者为金属加工行业,其作业岗位为家具制造、塑编印刷、电镀和移膜制革等接触粉尘和化学毒物的岗位. [结论]五大经济重镇、轻工与金属加工与建材行业、小型规模和涉尘、涉苯的企业是平阳县今后职业卫生监管的重点.建议对企业加强产业园区化分类管理,对作业工人实行基本职业健康检查,开展重点职业病监测与风险评估.  相似文献   

16.
2019年淄博市19家耐火材料生产企业职业健康检查及职业病病例诊断资料显示,其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为粉尘和噪声。3 373名在岗劳动者检出职业禁忌证67例(1.99%),疑似职业病74例(2.19%)中确诊职业病33例,患病率0.98%;以周村区、小型、私有企业及粉碎岗位检出在岗期间职业禁忌证和疑似职业病病例最多;33例确诊病例均为职业性尘肺病,诊断率73.3%。提示应予耐火材料生产企业重点关注,做好职业健康检查及职业病诊断工作。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蚌埠市重点职业病监测结果,为持续开展监测工作和改进监测方法提供参考。
方法 按照《2017年安徽省重点职业病监测与职业健康风险评估工作实施方案》的要求,筛查蚌埠市2017年辖区内存在煤(矽)尘、矽尘、石棉、苯、铅、噪声、布鲁氏菌、电焊烟尘、水泥尘、高温等10种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企业,收集在岗劳动者职业健康检查和职业病诊断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2017年蚌埠市存在重点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企业共405家,以制造业为主,多为职业病危害严重或较重企业,接触重点职业病危害因素人员为9 047人。136家企业的7 375人接受职业健康检查,企业重点职业病危害因素职业健康体检覆盖率仅为33.58%,体检发现1名疑似职业病病人和64名职业禁忌证者。2017年确诊并报告重点职业病4例,均为布鲁氏菌病。
结论 蚌埠市2017年重点职业病发病以布鲁氏菌病为主,疑似职业病病人、职业禁忌证者主要为接触高温、噪声的劳动者。接触矽尘、苯、布鲁氏菌、电焊烟尘、噪声和高温等重点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劳动者为重点防控人群。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吉安市某电子企业职工的职业健康状况,早期发现职业病、职业健康损害和职业禁忌证,为保护劳动者健康、防治职业病提供依据。方法对在岗期间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作业人员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2019年在岗期间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作业人员355人,发现疑似职业性慢性苯中毒1例,苯系物职业禁忌证26例,噪声职业禁忌证19例,其他疾病或异常症状者175人,总异常率为62.25%,女性职工异常率(79.10%)高于男性职工(58.33%),异常率随年龄增加呈上升趋势(P值<0.05)。项目异常率由高至低依次为心电图(19.44%)、肝功能(17.46%)、尿常规(17.18%)、血压(16.62%)、纯音听阈测试(15.43%)、血常规(10.99%)、腹部B超(5.71%)。结论该电子企业职工职业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应做好职业健康检查工作,采取综合措施保护劳动者健康。  相似文献   

19.
根据各地区上报的职业病监测信息,对5 145家重点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企业的重点职业病危害相关信息、职业健康检查情况及职业病报告情况进行描述与分析。结果显示,2017年共报告重点职业病424例,主要为煤工尘肺和矽肺。5 145家重点职业病危害因素企业数占辖区全部职业病危害因素企业的45. 4%,主要行业分布在制造业和采矿业,企业规模以小型和微型为主,经济类型以私有和国有企业为主。收集在岗期间个案卡43 655份,其中接触噪声最多,其次为矽尘。检出职业禁忌证514人,以接触噪声人数最多、检出率最高;检出疑似职业病417人,接触煤尘人数最多;专项指标异常检出3 175人,以噪声接触者最多。提示辖区主要职业病危害接触以煤尘、矽尘和噪声为主,应加强对采矿和制造行业的职业病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中山市接触重点职业病危害因素劳动者的职业健康状况,掌握需重点防控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和接触人群。
方法 收集2017年中山市重点职业病危害因素相关信息、职业健康检查数据,对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中山市接触重点职业病危害因素企业主要集中于小型(占55.06%)、私有经济(占66.55%)、制造业企业(占93.74%)中。中山市2017年开展重点职业危害因素在岗职业健康检查的企业共有1 166家,应检46 719人,共体检了33 162名劳动人员,总受检率为70.98%;检出疑似职业病患者429人,检出率为1.29%;检出职业病禁忌证450人,检出率为1.36%。不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超标率比较,噪声的超标率最高(P < 0.01)。对不同职业病危害因素、不同企业规模的受检率、疑似职业病检出率和职业禁忌证检出率比较,噪声的受检率最低,检出率最高,小微型企业的受检率低于大中型企业,而检出率高于大中型企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不同性别、不同企业规模工人的职业健康检查关键项目异常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其中小微型企业的异常率均高于大中型企业。
结论 中山市目前接触重点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劳动者职业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建议加强职业卫生监管力度,增强小微型企业和劳动者的职业病防范意识,重点行业专项治理,尤其要加强噪声的职业病危害控制和职业健康监护工作,减少职业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