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究电网职工缺血性心血管病(ICVD)危险因素暴露情况,评估未来10年缺血性心血管病发病危险度,为不同风险类型群体的健康管理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18年5—9月在山东电力中心医院体检的35~59岁电网职工的年龄、性别、体质指数(BMI)、收缩压(SBP)、总胆固醇(TC)、吸烟和糖尿病等危险因素指标,采用国人ICVD 10年发病危险评估表预测ICVD 10年发病危险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研究3 049名电网职工,不同性别及不同年龄层(除BMI外)各主要危险因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男性ICVD 10年发病绝对危险的总中位数[1.50%(P25,P75:0.80%,2.90%)]明显高于女性[0.50%(P25,P75:0.30%,0.80%)](P<0.01)。发病绝对危险随年龄增加而增大,不同年龄组的绝对危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性55~59岁或女性50~59岁人群的绝对危险高于该性别同年龄段人群的平均危险,男性低危组(绝对危险:5%~10%)与中高危组(绝对危险:≥10%)的比例均高于女性(均P<0.01)。结论 男性55~59岁、女性50~59岁人群是ICVD发病的高危人群。应针对主要危险因素,早期发现高危人群,开展个性化健康干预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邛崃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免费服务的65岁及以上老年人主要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及其聚集情况,为促进老年人健康提供依据。 方法 利用2020年邛崃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中65岁及以上老年人体检数据,采用χ2检验或χ2趋势检验分析人群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流行情况,应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不同人口社会学特征人群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聚集情况。 结果 有96.00%的老年人具有1项及以上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聚集3项及以上占53.77%。单项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首位是高血压,患病率为64.51%,不同年龄组、不同职业、不同医疗支付方式人群高血压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以上3类人群中高血压患病率最高的分别是:75~岁组(68.19%),生产/运输/服务业人员(71.38%),商业/公费医疗人群(78.81%)。不同性别、不同职业、不同婚姻状况、不同医疗支付方式、不同年龄组人群3项及以上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聚集风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项及以上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聚集风险:男性是女性的1.479倍,生产/运输/服务业人员是脑力劳动者的1.582倍,离异人群是在婚人群1.539倍,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商业/公费医疗人群分别是贫困救助医疗人群的1.814倍和1.994倍,65~79岁组和80岁以上年龄组发生3项及以上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聚集比例分别为55.09% 、44.64%。 结论 邛崃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服务的老年人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流行及聚集暴露率较为严重,应通过项目对有重要人口社会学特征人群进行综合干预。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高校在职和离退休女性教职工乳腺疾病患病现状,探讨乳腺疾病的防治措施。方法 2016—2018年,每年10—11月对参与体检的在职和离退休女教工,逐个详细询问病史及常规双侧乳腺触诊,结合乳腺彩超检查,发现可疑病例,到上级医院专科诊室做进一步检查确诊。结果 2016—2018年该校女教工乳腺疾病以乳腺增生为主,发病率在39.35%,乳腺纤维腺瘤发病率为2.60%。三年中发现1例乳腺癌患者。30~50岁乳腺增生发病率最高,为40.47%,50岁以上发病率最低。乳腺疾病的好发部位大多数在外上象限占50.67%,位于外下象限的占17.66%,各象限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3.53,P<0.01)。结论 女性教职工乳腺疾病要重点关注30~50岁人群,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 调查邢台市养老机构入住人员慢性病的患病情况,为该地养老机构的进一步建设奠定基础。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对邢台市养老机构719例入住人员进行现况调查。结果 邢台市养老机构入住人员86.92%为70岁以上的老年人;458人患有慢性病,该人群患病率为63.70%,54.8%的慢性病患者合并2种及以上疾病,60~岁组慢性病合并存在最严重;邢台市养老机构慢性病前五位排名分别为高血压、脑梗塞、冠心病、糖尿病、前列腺增生,女性冠心病患病率高于男性(P<0.05),男性脑梗塞患病率高于女性(P<0.05),60~岁组糖尿病患病率最高为28.57%(P<0.05)。结论 邢台市养老机构入住人员慢性病患病率较低,但慢性病合并存在情况严重,尤其60~岁组人群,应重点关注。  相似文献   

5.
王红灵 《中国校医》2019,33(1):12-14
目的 观察高校教职工人群胃幽门螺杆菌(HP)感染情况,加强对其感染的防控工作。方法 空腹采集教职工体检人群静脉血,检测胃幽门螺杆菌抗体滴度,观察其感染情况。结果 人群HP总阳性率为43.31%。其中:男性阳性率为45.82%,女性阳性率为40.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年龄段分组比较其感染情况,各年龄组阳性率男性普遍高于女性,但只有41~50岁组男性与女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1~50岁年龄组和51~60岁年龄组阳性率高于其他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胃幽门螺杆菌感染率较高,且男性感染率高于女性。应加强对该疾病的预防保健工作,提高人群防病治病的健康意识。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索某高校退休教职工糖尿病及糖尿病前期患病率变化趋势,提出运动干预对策,为糖尿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6—2020年某高校3 664名60~90岁退休教职工健康体检中的血糖检测资料,使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该人群糖尿病患病率14.63%,糖尿病前期患病率19.41%;男性糖尿病、糖尿病前期患病率分别为18.28%、21.44%,高于女性的11.84%、17.85%(χ2=29.933、7.387,P<0.01)。60~岁、70~岁、80~岁年龄组糖尿病患病率分别是12.55%、18.48%、14.36%,糖尿病前期患病率分别是17.25%、19.57%、21.2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016—2020年糖尿病前期标化患病率分别为19.46%、16.51%、16.84%、22.22%、21.01%,呈上升趋势(χ2趋势=4.632,P<0.05)。结论 该高校退休教职工男性糖尿病及糖尿病前期患病率高于女性,糖尿病前期患病率呈上升趋势,应积极采取运动干预。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上海市金山区50岁以上人群甲状腺结节患者结节特点并据此提出健康干预和防治建议。 方法 2013年1-12月,通过分层整群随机抽样,对该区5个乡镇下属的13个居委会或村的2 362名50岁以上的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和甲状腺B超检查,运用SPSS 22.0进行数据分析。 结果 甲状腺结节患病率为40.6%,女性患病率(45.5%)显著高于男性(33.0%)(P<0.05);随年龄组增大,多发结节在50~岁、60~岁和70~岁人群中的比例依次为29.2%、32.0%和41.9%,呈升高趋势(P<0.05);60~岁(32.2%)和70~岁(42.1%)人群的双侧结节的比例高于50~岁(28.8%)(P<0.05);60~岁(23.4%)结节介于良恶性之间的比例高于50~岁(14.4%)(P<0.05)。 结论 金山区50岁以上人群甲状腺结节患病率女性高于男性,多发结节比例随年龄组增大呈现上升趋势,结节处于良恶性之间的患者比例较高,需引起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的重点关注。  相似文献   

8.
目的 获取北京市海淀区某高校教职工慢性肾脏病流行病学数据,有助于慢性肾脏疾病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及国家公共卫生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普查法对北京市海淀区某高校中4 699名教职工进行问卷调查并检测肾脏损伤指标及相关危险因素,包括体格检查、尿常规、尿潜血、scr、BUN、血尿酸、血胆固醇(Cho)、血三酰甘油(TG)及肾脏B超等。结果 在4 401例资料完整的教职工中,白蛋白尿、肾功能下降、单纯镜下血尿及肾脏B超异常的患病率分别为7.02%、3.07%、15.57%及14.78%,该人群中CKD患病率30.72%。多因素logistic回归提示,CKD的最强烈危险因素为年龄,其余为男性。结论 在北京海淀某高校教职工人群中,CKD患病率为30.72%。CKD的危险因素为年龄和男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高校教职工群体高尿酸血症(HUA)患病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为疾病预防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8年5—7月山东某高校2 553名教职工在当地三甲医院的健康体检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用SPSS 22.0统计软件分析HUA患病相关因素。结果 2018年本校教职工HUA患病率15.20%(388/2553),男性HUA患病率18.63%(272/1460),女性HUA患病率10.61%(116/1093),男性多于女性,(P<0.05 );男性30~50岁HUA患病率较高为20.83%(115/552);女性51~60岁HUA患病率较高为9.84%(30/305)。体质指数(BMI)、血压、血糖、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总胆固醇、尿素氮、肌酐异常组HUA患病率较高,分别为20.90%、20.30%、12.60%、26.30%、20.80%、20.80%、20.4%、30.2%;BMI、血压、血糖、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总胆固醇、尿素氮、肌酐正常者HUA患病率低,分别为8.50%、12.50%、15.50%、11.30%、13.80%、 13.80%、15.10%、14.70%。体检指标异常组HUA患病率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该校教职工30~60岁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高,应积极调整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定期体检,加强疾病预防及保健意识,提前干预高尿酸血症疾病发生。  相似文献   

10.
张嘉怡  戎娜  李贞 《华南预防医学》2021,47(11):1458-1460
目的 通过调查郑州市居民类风湿关节炎(RA)的患病率及流行特点,为当地RA预防和干预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9年7—12月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郑州市辖区内成年居民进行RA筛查,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郑州市成年居民RA患病情况及病例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本研究共调查郑州市成年居民110 892人,男性56 716人,女性54 716人。郑州市居民RA患病率为0.39%。不同性别的调查对象RA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1)。男性RA患者主要集中在50~69岁,而女性RA患者为40~59岁。受累关节主要集中在双侧对称手部小关节的指间(78.77%)和掌指(68.04%)。类风湿因子阳性(87.21%)、C反应蛋白(76.48%)、红细胞沉降率(64.61%)、抗环瓜氨酸肽抗体(43.84%)以及抗角蛋白抗体(37.90%)阳性率占RA患者比例较高;出现骨质破坏的RA患者占83.11%。结论 郑州市居民RA患病率较高,女性40~59岁人群可能是RA高危人群应重点关注。  相似文献   

11.
王艳红  郭向娇  薛燕 《实用预防医学》2016,23(11):1372-1373
目的 了解2010-2014年郑州市中原区居民心脑血管死亡原因,为心脑血管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利用中原区死因监测报告数据,应用国家死因清洗与分析软件对心脑血管疾病死亡原因进行分析。 结果 2010-2014年中原区居民循环系统疾病引起的死亡5 669例,年均死亡率141.87/10万,占总死亡的41.70%。心脑血管疾病死亡总数为5 467例,占总死亡的40.21%,其中,脑血管病死亡率为88.45/10万,标化死亡率63.72/10万,心脏病死亡率为101.25/10万,标化死亡率73.02/10万,心脏病略高于脑血管疾病。年龄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男性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均明显高于女性。 结论 心脑血管疾病是中原区居民的首位死因,应加强居民健康教育,控制其危险因素,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与死亡。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东莞市高埗镇老年人群生活行为方式、膳食习惯与代谢综合征(MS)的关系,为健康人群、高危人群提供科学合理的改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的建议。 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的方法,对65岁以上老年人体检和膳食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包括膳食摄入、身高、体质量、腰围、臀围、血糖、血脂、血压等相关指标。 结果 2 470名研究对象中诊断为MS的有555例,患病率为22.5%;男性MS患病率9.2%,女性MS患病率3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肥胖人群中MS患病率51.8%,而超重人群中20.6%的被诊断为MS;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多食用粮谷类、家畜类和多喝奶类、饮料类,患MS的危险性增加;多食用豆类、深绿色蔬菜,患MS危险性减少。 结论 女性MS患病率高于男性,适当的豆类、蔬菜类、膳食纤维是MS的保护因素,脂肪、动物性食物、碳酸饮料摄入过多是MS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定量研究人群呼吸系统疾病死亡与烟草暴露的相关性,为烟草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以2015年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数据库作为基线资料,主动随访2016—2019年浙江慈溪地区40岁以上人群呼吸系统疾病情况以及相关基本信息,采用归因分析和Cox比例风险模型统计学方法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到烟草暴露人群的归因危险度百分比(population attributable risk percent,PAR%)以及死亡风险比(hazard ratio,HR)。 结果 2016—2019年浙江慈溪地区呼吸系统疾病的总死亡率为117.96/10万,男性为148.86/10万,高于女性死亡率87.07/10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呼吸系统疾病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s,COPD)的PAR%(69.48%),高于其他慢性呼吸系统疾病;COPD和下呼吸道感染的死亡与烟草暴露呈正相关(P<0.05),年龄段50~59岁组,吸烟指数每增加10年支患COPD死亡风险增加13%(HR=1.13, 95%CI:1.08~1.24),下呼吸道感染的死亡风险增加20%(HR=1.20,95%CI:1.03~1.23)。 结论 吸烟作为呼吸系统疾病负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烟草暴露与呼吸系统疾病死亡具有明确的相关性,COPD的归因危险度百分比最高,应该引起足够的关注;不同性别、年龄人群对烟草危害的敏感性不同,应有针对性的进行控烟工作。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乌鲁木齐某综合性三甲医院急诊病例特点、疾病谱及其就诊时间分布规律。方法 回顾性收集本院急诊抢救室2017—2019年乌鲁木齐某综合性三甲医院急诊信息管理数据库病例资料,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疾病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研究的病例资料为173 243例次,从2017年到2019年,就诊抢救室收治的病例数以较小幅度上升,2018年较2017年增加5 930例次,上升幅度11.25%,2019年较2018年增加3 268例次,上升幅度5.57%。男性89 321例次(占51.56%),女性83 922例次(占48.44%)。男性以50~59岁年龄段居多(占31.96%),女性以≥60岁年龄段居多(占39.59%)。疾病分布前3位分别为循环系统疾病(43.00%)、神经系统疾病(25.00%)和呼吸系统疾病(12.42%)。损伤/中毒的男性占比更高,而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疾病的女性占比更高。年龄≤29岁占8.00%,30~39岁占11.00%,40~49岁占20.00%,50~59岁占30.00%,≥60岁占31.00%,其中40岁以上占到了81.0%。各月份就诊病例数量有明显波动,病例较多的月份为12月、1月和11月,占总病例数28.64%。从周一到周日的就诊量整体分布较为均衡。 20:00时的就诊量最大(4.83%),其次为22:00(占4.75%),16:00时就诊量最小(占2.43%)。结论 乌鲁木齐市急诊病例居前位的疾病包括循环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损伤/中毒和消化系统疾病,病例就诊月份与日时段存在波动特点。  相似文献   

15.
高露露  王线妮  高媛  张楠 《华南预防医学》2022,48(10):1179-1183
目的 调查中老年社区居民的脑卒中高危人群现状,分析其危险因素聚集性特点。方法 采取整群随机抽样法,随机抽取西安市3个区(灞桥区、雁塔区和未央区),每个区随机抽取3个社区,共9个社区,以辖区内≥40岁的常住居民做为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体格调查及生理生化指标检测。按照《国家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和干预项目》中规定对调查对象脑卒中高危情况进行评估,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完成调查人数18 312人,其中男性8 483人,占46.32%;女性9 829人,占性53.68%。年龄40~93岁,其中50~59岁所占比例较高,为30.13%。共筛选出符合脑卒中高危人群特征的居民3 325例,高危率18.16%。不同性别和年龄的中老年社区居民的脑卒中高危人群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脑卒中高危人群中检出的8项危险因素前3项依次为体育运动缺乏(71.40%)、高血压(70.86%)和吸烟(47.67%)。3 325例脑卒中高危人群符合3项危险因素为1 880例(56.54%),符合4项为894例(26.89%),符合5项404例(12.15%),符合6项及以上者147例(4.42%)。脑卒中高危人群危险因素聚集性在不同性别和年龄中差异明显,男性和年龄较大者的危险因素聚集度明显更高(P<0.05)。结论 西安市中老年社区居民脑卒中高危率较高,且多重危险因素聚集现象普遍存在,应针对性加强居民健康生活方式的宣教和干预。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金山区50岁及以上人群甲状腺结节的患病情况及影响因素并据此提出健康干预和防治建议。 方法 2013年1-12月,通过分层整群随机抽样,对该区5个乡镇下属的13个居委或村的2 362名50岁及以上的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和甲状腺B超检查,运用SPSS 22.0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本次研究中共检出患者960名(40.64%),女性患病率(45.45%)高于男性(32.97%)(χ2=36.16,P<0.001),随着年龄的增长,女性的患病率逐渐增加(χ2趋势=4.44,P=0.03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70岁人群的患病风险是50~60岁的1.32倍(95%CI:1.02~1.70),男性中60~70岁的是50~60岁的1.69倍(95%CI:1.11~2.57),≥70岁的是50~60岁的1.69倍(95%CI:1.06~2.69),男性中食用海带紫菜类食物<3次/周的风险是不食用的1.46倍(95%CI:1.01~2.10),女性中饮酒的患病风险是不饮酒的3.72倍(95%CI:1.19~11.64)。 结论 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应加强对该人群尤其是高龄人群和女性的关注以发现更多潜在患者;加强社区宣教,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摄入过量含碘食物,女性人群应限酒或戒酒。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焦作市解放区主要慢性病死亡及早死概率等相关指标及其变化趋势。 方法 收集2015—2019年焦作市解放区居民死因资料,采用有关疾病和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第10版(ICD-10)分类方法进行死因分类,分别计算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平均减寿年数(average years of life lost,AYLL)、早死概率等指标并分析焦作市解放区居民死亡资料。 结果 2015—2019年焦作市解放区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例由8.52%上升至10.82%,年度变化百分比(annual percent change,APC)为5.39%,呈上升趋势(t=5.579,P=0.011);恶性肿瘤、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4种主要慢性病死亡占总死亡人口数的比例由84.76%上升至88.20%,标化死亡率由 543.46/10万下降至459.64/10万;男性死亡率均高于女性(P<0.05);心脑血管疾病为首位死亡原因,年平均粗死亡率为315.78/10万,AYLL为11.77~12.97年,粗死亡率及AYLL的APC分别为0.67%和-1.42%,未见明显变化趋势(P>0.05)。 结论 老年人口占比呈上升趋势,心脑血管疾病为重点干预病种,男性为重点干预人群,应针对不同慢性病危险因素采取综合防控措施降低慢性病早死概率。  相似文献   

18.
郑杰  赵嘉懿  徐浩 《实用预防医学》2020,27(12):1434-1437
目的 调查舟山群岛地区居民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HUA)和痛风的患病率,探讨高尿酸血症的患病危险因素。 方法 对2016年7月—2017年6月于舟山医院体检中心进行体检的人群进行调查研究。调查了5 745名成年人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患病情况。 结果 HUA患病率23.2%,标化率为20.4%;其中男性为13.0%,女性为38.8%。痛风患病率为1.9%,标化率为2.0%;其中男性为2.7%,女性为0.8%。HUA患者痛风的患病率为1.7%。整体人群血尿酸水平为(341.1±71.4)μmol/L,男性血尿酸水平为(350.0±78.3)μmol/L,女性(327.4±56.5)μmol/L。痛风组患病年龄、血压、血糖、血尿酸、甘油三酯水平均高于正常组(P<0.05),HUA组血糖、血压、血尿酸和胆固醇水平均高于正常组(P<0.05),痛风组和HUA组肌酐清除率均小于正常组(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血压、高胆固醇和肾功能异常是HUA的危险因素。 结论 舟山群岛居民HUA和痛风患病率较高,尤其女性HUA患病率明显高于国内其他地区的调查结果需采取相应措施降低居民HUA和痛风的患病率。  相似文献   

19.
王红灵 《中国校医》2019,33(3):170-172
目的 了解某高校职工乙型肝炎感染情况,为防治乙肝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采集空腹静脉血,离心取血清检查乙肝五项指标评判乙肝感染情况。 结果 参加体检2 501人,乙肝感染总阳性率为2.60%,男性阳性率为2.84%,女性阳性率为2.30%。41~50岁和51~60岁年龄组阳性率较高,分别为3.66%和3.77%。71岁以上人群乙肝阳性率最低(1.18%),明显低于其他各年龄组。 结论 该校职工乙肝感染水平明显低于全国乙肝感染水平,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预防和控制乙肝的传播,有利于提高教职工的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对广州市黄埔区≥40岁常住居民进行筛查,了解脑卒中危险因素暴露情况,识别脑卒中高危人群,为脑卒中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9年6—12月采取方便抽样方法抽取广州市黄埔区5个街道,对符合要求的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利用心血管病综合危险度简易评估工具,计算识别出的脑卒中高危人群缺血性心脑血管病事件10年发病绝对危险。结果 共有效调查802人,其中男性371人,女性431人。年龄为40~92岁,平均(55.20±11.10)岁;多为已婚,占比90.15%,受教育程度分布均衡,职业占比最高的是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48.88%)。筛查出脑卒中高危人群195例(检出率24.31%),男性检出率(34.50%)高于女性(15.55%)(P<0.01)。高危人群缺血性心脑血管病事件10年发病绝对危险为4.76%。195例脑卒中高危人群中,暴露率最高的前5项危险因素是高血压(76.92%)、血脂异常(64.10%)、缺乏运动(61.54%)、吸烟(43.08%)、糖尿病(33.33%)。结论 广州市黄埔区≥40岁常住居民脑卒中高危人群检出率较高,应普及筛查工作,并通过健康管理和健康教育等综合干预措施,降低脑卒中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