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目的:探讨静脉用药集中调配中心(pharmacy intravenous admixture service,PIVAS)无菌粉末溶媒的选择,以期提高成品输液质量,保证静脉用药治疗效果。方法:收集河北省人民医院PIVAS当前在用的122种无菌粉末药品说明书,以“药品名称+溶媒选择”为主题词,检索CNKI、万方等数据库,并参考相关专业书籍,整理溶解溶媒、稀释溶媒及成品输液浓度限制等资料,并综合分析。建立并不断完善PIVAS无菌粉末溶媒选择数据库,统计PIVAS近7年存在溶媒选择不适宜的医嘱占比。结果:122种无菌粉末中有120种对溶解溶媒有特殊要求;120种对稀释溶媒有特殊要求。无菌粉末溶媒选择数据库的建立有效减少了溶媒选择不适宜医嘱占比(从0.48%减少到0.13%),保证了静脉用药安全。结论:溶解溶媒和稀释溶媒的选择是提高成品输液质量、保证静脉用药治疗效果的重要环节。随着DIP付费方式的全面铺开,探索新的稀释溶媒在临床应用的可能性,同时开展多种无菌粉末混合调配的相容性研究,有可能成为PIVAS今后工作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标准化沟通模式(SBAR)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药师临床实践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2月-2019年6月放疗科患者330例为对照组,PIVAS药师采用传统沟通模式;选取2019年8月-2019年12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放疗科患者321例为观察组,PIVAS药师采用SBAR沟通模式。对比两组模式下抗肿瘤药物临床监护结果、医生用药咨询数、药师用药干预采纳数、患者满意度。结果: 应用SBAR沟通模式进行临床实践后,抗肿瘤药物临床监护中紫杉醇脂质体预处理时机达标率由46.73%提高到76.55%,奈达铂水化达标率由48.67%提高到97.25%,联合化疗给药顺序总体达标率由71.53%提高至96.78%,稳定性总体达标率由81.91%提高至99.12%,滴注时间总体达标率由72.69%提高至88.26%;医生用药咨询数由(25±3)例/月提高至(53±4)例/月、药师用药干预采纳数由(23±5)例/月提高至(67±9)例/月;与患者沟通时,用药教育完整性由66.67%提升至93.15%、用药咨询回答准确性由53.33%提升至86.60%、不良事件记录及时性由60.00%提升至93.46%(均P<0.05)。结论: 基于SBAR沟通模式,提升了PIVAS药师在临床实践中与护士、医生、患者沟通过程的专业性及满意度,在医、药、护多学科协作的建设中体现出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调查目前国内医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集中调配儿童静脉推注用药品的现状,对该领域潜在的风险和问题进行分析,进一步促进儿童静脉推注用药品用药安全水平的提高。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通过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全国PIVAS微信群,进行线上问卷发放,对回收的有效问卷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基本信息:共收集有效问卷92份,涉及92家医院,其中16家开展了儿童静脉推注用药品集中调配工作。风险点:在已开展儿童静脉推注用药品集中调配的16家医院中,对于直接接触成品输液的包材,50%的医院选择原溶媒输液袋、43.75%选择普通注射器、18.75%选择螺口组合件注射器;近半数的医院,40%以上的静脉推注用药品需排液;调配后成品的外包装,包材为注射器时63.64%选择无菌盘,18.18%选择无菌袋,18.18%选择清洁袋;对于成品输液核对环节,注射器为包材时,63.64%在核对包装区内进行,18.18%选择在调配间内,18.18%在操作台。发生漏液情况:16家医院中有12家偶有发生调配后成品的漏液,4家未发生漏液。结论: 儿童是高风险用药人群,各医院集中调配儿童静脉推注用药品时在直接接触成品输液的包材、非整袋溶媒的排液方式、成品包装核对等方面存在差异,并存在不同程度的安全隐患。直接接触成品输液的包材选择不多,其中螺口组合件注射器较普通注射器的密封性更好,漏液率低。另外在洁净级别高的环境下使用无菌外包装材料进行调配后成品的核对包装,更能保证成品输液的无菌和安全。目前该领域亟须行业统一的规范或指南的指引,行业协会、制药企业、医疗器械厂家、医疗机构等多方协作努力才能保障儿童静脉推注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COVID-19疫区大型三甲医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简称PIVAS)防控策略,为全国大型医院PIVAS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提供参考。方法:将PIVAS区域五级细分,对各区域清洁消毒和人员进出实行分级管理,加强重点物资管理,同时合理调配人力资源,强化防疫知识培训,关注员工身心健康,给予人文关怀。结果:COVID-19疫情期间,PIVAS有序运行,保障了输液质量安全,有利于降低临床配液压力,在疫情防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结论:面对突发COVID-19事件,需要及时出台强有力的应对决策,并严格遵循,落到实处。通过科学防控、理性应战,一定能打赢COVID-19战役。  相似文献   

5.
目的:构建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药品效期管理体系,评估其应用提高管理质量和工作效率的实践效果。方法:根据科室实际情况,以智能二级库为基点制定完整效期管理体系方案并严格执行,统计2020年下半年体系实施前后的月度质量指标并比对,评价PIVAS药品效期管理体系的价值。结果:体系实施后,PIVAS近效期药品品种数量显著减少,强化了效期意识,管理质量和工作效率都大幅提高。结论:基于智能二级库的效期管理体系使药品有效期管理更加科学、合理、高效,提高了员工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马昭朝  贾云  司延斌  庆昕  杨静  赵志刚 《中国药事》2020,34(9):1109-1114
目的:评价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应用自动分拣系统的效果,为提高PIVAS成品输液的分拣效率提供参考。方法:介绍自动分拣系统设备组成及工作流程;比较该系统使用前、后日均分拣工作量、分拣时间、分拣劳动强度、分拣差错及临床科室满意度等指标的变化,评价其对PIVAS工作环境及成品输液分拣工作的影响。结果:自动分拣系统使用后,人工分拣比率降低为3.29%,平均每袋成品输液所需分拣时间缩短5.97 s(61.80%),人均每日步行数下降45.08%,总差错率下降87.93%,临床各科室对PIVAS的满意度提升了10.92%。结论:自动分拣系统使用后,PIVAS工作环境更舒适,流程更优化,提升了效率、降低了差错,可将药师从繁琐的分拣工作中解放出来;同时该系统的智能化应用推进了PIVAS工作的自动化和信息化,促进了PIVAS自动化信息建设。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甘肃省各医疗机构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运行及建设现状,为甘肃省PIVAS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方法:通过问卷调查法,针对甘肃省医疗机构PIVAS建设及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现状,邀请甘肃省各医疗机构药学部负责人或PIVAS负责人开展调查,并对问卷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甘肃省现有22家医疗机构建有PIVAS,其中11家PIVAS(50.00%)已运行,3家(13.64%)已建成待展开,8家(36.36%)建设中;甘肃省PIVAS平均建筑面积(652.94±376.06) m2,日均调配量为(1 814.10±1 609.47)袋,调配量较低;甘肃省PIVAS各功能区域和操作台配备完善,信息化和自动化建设状况较好;已运行的11家PIVAS中,药学人员为(30.84±18.25)%,占比较低;已运行的11家PIVAS中,长期医嘱服务率为(93.18±7.54)%,临时医嘱服务率为(50.00±22.73)%,部分医院尚未实现肠外营养制剂和细胞毒性药品的全部调配;已运行的PIVAS中仅有1家(9.09%)收取所用药物种类的配置费,有4家(36.36%)只收取肠外营养制剂和细胞毒性药品的配置费,且收费标准远远低于配置成本;医院各个层面对PIVAS工作的认可程度较高。结论:甘肃省PIVAS存在数量少、调配量低、医嘱服务范围较窄等特点,PIVAS未全部发挥功能,各医疗机构PIVAS负责人希望通过促进配置费的收取,使更多医院看到PIVAS的价值,加快PIVAS建设,充分发挥甘肃省PIVAS在保障全省人民静脉用药安全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童彤  丁海文  沈爱宗  刘圣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22,42(17):1794-1797,1816
目的: 探究优化智能配药机器人调配技术参数对成品输液质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多因素正交试验优化配药机器人调配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的溶媒体积、转针速度、推拉次数、抽拉角度、残留稀释、静置时间、二次配药参数,考察成品输液的不溶性微粒数;测定成品输液室温8 h内pH值、渗透压和不溶性微粒数;并对比机器调配与人工调配效率、手部意外刺伤发生率、药液残留量。结果: 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最佳调配技术参数为溶解过程中溶媒体积10 mL、慢速转针、推拉5次、抽拉角度180°、残留稀释1次、静置时间10 s、选择二次配药,成品输液不溶性微粒数符合药典规定;室温8 h内成品输液性状、渗透压和pH值没有显著变化;配药机器人调配的药液残留量小于人工调配,无手部意外刺伤发生,一人同时操作2台机器的调配效率高于人工调配。结论: 通过正交试验优化配药机器人调配技术参数,能够提高调配的成品输液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构建并实施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成品核对岗位标准化管理体系,保障临床用药安全。方法:统计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不合格成品问题及占比,采用问卷调查法统计影响药师成品核对质量的相关因素,从成品核对耗时、药品调配残留判定标准、工作内容及岗位说明等方面建立标准化管理系统并实施,比较实施前后不合格成品检出率。结果:共发现11种不合格成品问题,19个成品核对质量影响因素,成品核对耗时平均11 秒/袋。静脉用药调配中心针对问题编制标准化工作内容及岗位说明,标准化管理体系实施后不合格成品检出率显著增加(P<0.05)。结论:构建成品核对岗位标准化管理系统有助于加强成品核对岗位管理,促进临床安全用药。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对抗肿瘤相关的中药注射液的调配进行合理分类,为静脉用药集中调配中心(PIVAS)人员的安全防护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数据库和国家医保目录查找抗肿瘤相关的中药注射液品种,对药物活性成分、不良反应、药动学、特殊人群用药和毒理学研究等数据进行分析,作为分类调配的依据。结果:将通关藤注射液(消癌平注射液)、鸦胆子油乳注射液等13种抗肿瘤相关的中药注射液纳入本次研究。除黄芪多糖注射液外,多数抗肿瘤相关的中药注射液存在不同程度毒性,具有剂量和时间相关性。结合国内调配现状建议通关藤注射液、鸦胆子油乳注射液等7个品种按照抗肿瘤药物调配,其余6个品种按照普通危险药物和中药注射液调配,并根据药物的毒性和极性合理安排药物调配顺序。结论:目前国内尚无药品调配安全性分类及防护指南,PIVAS应进一步提高现有防护要求,以减少职业暴露。  相似文献   

11.
目的:统计275种常用静脉滴注药物的滴注浓度与速度,分析药物滴注浓度、速度与合理用药的关系,减少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静脉滴注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同时对合理用药审查软件的开发设计提供思路。方法:通过查询药典、药品说明书和专业文献,收集静脉滴注药物的滴注浓度,滴注速度要求等,并对其相关不良反应进行分析。结果:在查阅的275种静脉滴注药物中有50种药物说明书中明确标注了输液浓度范围,其中标注较多的药物种类有抗微生物药物、中药注射剂、抗肿瘤药物及消化系统药物。有63种药物标注了滴速,70种标注了输液时间。结论:滴注浓度与速度是影响输液疗效及用药安全的重要因素,在临床应用中,医师、药师及护理人员应严格执行药品说明书规定,并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做相应合理的调整。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降低相互感染风险,探讨机器人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下确保静脉用药集中调配中心(PIVAS)成品输液运送安全的可行性。方法:采用物流机器人清洁、消毒与优化物流配送流程,及时将PIVAS调配的成品输液精准配送至各病区,并实时监测追踪运送机器人物表污染、配送时间、配送差错等指标。结果:COVID-19疫情期间,机器人配送成品输液到各病区时的物表污染、配送时间、配送精准性、运送中成品输液损耗等指标均优于人工运送(P<0.05),在避免物表污染尤其是COVID-19接触感染上发挥了重要作用。结论:物流机器人能有效减少物表微生物污染,完全避免COVID-19感染风险,确保医疗安全,可供PIVAS参考。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索有效提高静脉药物合理使用及配置安全的方式方法,积极构建临床医嘱审核、药品调剂及配置安全信息体系,以保证静配中心配置成品液质量安全可靠,促进临床合理使用药物,减少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方法:依托医院静配中心信息系统,逐步完善开发具有自身特色,适应日常工作流程,且易于加强关键工作环节质量控制的功能模块;对系统改造前(2014年1月至6月)及改造后(2015年1月至6月),静配中心主要质控指标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静配中心一级质量控制指标,包括医嘱审核错误发生率、药品调剂差错率、仓内液体误配率均明显下降,且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静配中心信息系统功能的不断优化完善,有效降低了系统存在的潜在风险,提升了静脉药物配置工作各环节的准确性,对临床药物的安全合理使用起到显著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4.
魁学梅  张华  杨彦彪  冯光 《中国药事》2012,26(10):1147-1149
目的为临床合理、安全应用静脉药物提供参考。方法对临床药师查房中收集的输液问题进行整理,从药物的配伍浓度、溶媒选择、药物配伍、静脉给药速度、光敏药物处置及液体的微粒控制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与结论临床静脉给药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应进一步加强药学监护,将失误和相关的药品不良反应降至最低。  相似文献   

15.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作为静脉用药集中配置供应的药学服务部门,不仅能避免在普通环境下配置药物所发生的细菌和不溶性微粒污染,更能促进临床合理用药,避免发生药物配伍禁忌。将静脉用药实行集中配置和供应,已成为各医疗机构保障合理用药、避免输液反应的重要举措。在我国,PIVAS还是新生事物,但随着各医院PIVAS的不断建立,PIVAS管理必将更加规范。本文结合湘雅三医院及全国部分医院PIVAS的实际工作情况和收费标准进行讨论,探讨国内PIVAS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促进我国静脉用药集中调配工作模式的规范化建设和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健康发展、提升临床输液的合理使用水平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我国PIVAS的创建与发展过程,分析我国静脉用药集中调配模式的必然性、PIVAS建设现状和需解决的问题。结果与结论:由药师负责的静脉用药集中调配模式因操作流程科学、先进、顺畅,且便于规范化管理,减少了输液调配人员的职业暴露等优势成为我国医院静脉用药调配工作的必然发展方向。我国PIVAS总体运行良好、作用显著,大幅提高了成品输液质量、促进了合理用药,也保护了护士的身体健康和病房(区)环境。这不仅有利于护理专业建设与发展,也有利于提升药学部门自身管理水平的提高。但PIVAS药师的服务价值如何予以体现尚需要合理解决。  相似文献   

17.
贺晨曦 《抗感染药学》2020,17(2):223-226
目的:探究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优化院内感染控制管理对患者静脉输液质量及降低医院感染率的影响。方法:抽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间PIVAS 1586例患者资料(优化管理前);另抽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实施优化管理后的1865例患者资料(优化管理后);优化管理前后PIVAS工作人员均为25名;比较优化管理前后静脉输液质量及医院感染率的差异。结果:与优化管理前相比,优化管理后化疗药物的包装、输液配制质量及操作台环境的满意度均较高(P<0.05),院内感染发生率低于优化管理前(P<0.05)。结论:PIVAS实施优化院内感染控制管理,有效提高了静脉输液质量,遏制了院内感染的发生,保证了患者用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