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不抽气泡配置的青霉素皮试液是否均匀及抽取速度和放置时间对皮试液的影响;方法利用流体力学中射流及不同浓度液体间自由扩散的原理,分别测定不抽气泡配置的1ml注射器内首端和末端青霉素皮试液内的钠离子含量,以间接判定皮试液是否混匀。并按不同的抽取速度和放置时间进行分组,分析其与皮试液混匀之间的关系。结果不抽气泡配置的注射器内首、末端的青霉素皮试液钠含量在统计学上无差异显著性(p〉0.05),不同抽取速度和不同的放置时间配置的皮试液钠含量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不抽气泡配置的皮试液是混匀的,抽取速度和放置时间对皮试液是混匀无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不抽气泡配置的青霉素皮试液是否均匀及抽取速度和放置时间对皮试液的影响;方法利用流体力学中射流及不同浓度液体间自由扩散的原理,分别测定不抽气泡配置的1ml注射器内首端和末端青霉素皮试液内的钠离子含量,以间接判定皮试液是否混匀。并按不同的抽取速度和放置时间进行分组,分析其与皮试液混匀之间的关系。结果不抽气泡配置的注射器内首、末端的青霉素皮试液钠含量在统计学上无差异显著性(p>0.05),不同抽取速度和不同的放置时间配置的皮试液钠含量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不抽气泡配置的皮试液是混匀的,抽取速度和放置时间对皮试液是混匀无影响。  相似文献   

3.
在青霉素皮肤试验中往往因为出现假阳性而延误急需应用青霉索患者的治疗。1出现假阳性的原因分析如下1.1皮试液配制不合标准 有些皮试液严重违反配制规定,浓度过高,有的仅以注射器内的青霉素残留液稍加稀释即做皮试用,有的直接用肌注液试验,有的用注射用水配制皮试液等。1.2放置时间过长 配制好的标准皮试液放置时间过长,会使青霉素降解产物青霉烯酸等产生过多,这种物质进入人体后也易产生过敏而出现假阳性。  相似文献   

4.
用一次性皮试针管配制皮试液的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减少医源性感染,目前普遍使用一次性皮试针管配制皮试液,但用此皮试管按传统方法配制出的皮试液浓度常常不合标准,尚未引起人们的注意。本文将对使用一次性皮试针管配制皮试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探讨如下:1问题在使用一次性皮试针管配制青霉素皮试液时,发现气泡在皮试管内的移动非常缓慢,每次都需要反复弹动针管才能将气泡排出。因此,笔者怀疑用一次性皮试针管按照使用玻璃皮试针管配制皮试液的方法,配制出的皮试液浓度不均匀。为了进一步证实猜想,做了如下实验:1.1用玻璃皮试管按照配制青霉素皮试液的方法,配制安络血稀释液Ⅰ。1…  相似文献   

5.
由于青霉素类药物容易导致过敏性休克,因此中国药典明确规定,使用该类药物前,必须做青霉素皮内敏感试验,皮试阴性者方可使用,皮试液为每毫升0.9%氯化钠注射液含青霉素G钠(或钾)500U.临床为了提高青霉素皮试液(下称皮试液)注射剂量的准确性,习惯使用玻璃卡介苗注射器或1ml一次性无菌塑料注射器,另加5号针头,现我们进行3种注射器配制青霉素皮试液浓度测试实验,目的是了解青霉素皮试液浓度的实际情况,找出准确的配制方法与影响皮试液浓度的因素。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用旋光法替代常规方法,对青、链霉素皮试液进行含量测定。方法;采用旋光法测定青、链霉素皮试液的含量,用初匀速法预测其稳定性。结果:青、链霉素皮试液的旋光度与溶液浓度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7),且回收率好;4℃下青霉素皮试液贮存期为5d,链霉素皮试液贮存期为179d。结论:旋光法可替代常规方法用于青、链霉素皮试液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7.
青霉素皮试液的配制无论是在理论教学还是在实验教学中都是重点及难点,青霉素皮试液以每毫升含青霉素G200-500U的生理盐水为标准。常规的配制方法是:(1)向40万u(或80万u)青霉素的密封瓶内注人生理盐水2ml(4ml),稀释后每毫升含青霉素G20万U。(2)取匀液0.1ml加生理盐水至1ml,则每毫升含青霉素G2万U。  相似文献   

8.
目的减少青霉素皮试假阳性率.方法配制青霉素皮试液采用生理盐水代替注射用水作溶剂.结果生理盐水为等渗液,对皮丘局部刺激小,而注射用水为低渗液,可致皮丘肿大、发红,易误诊为假阳性.结论配制青霉素皮试液采用生理盐水代替注射用水作溶剂,可减少青霉素皮试假阳性率.  相似文献   

9.
青霉素皮试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皮试液的配制皮试液为每毫升 0 9%氯化钠注射液含青霉素G钠 (或钾 ) 5 0 0U(相当于钠盐 3 0 0 μg)。临床为了提高青霉素皮试液 (下称皮试液 )注射剂量的准确性 ,习惯使用玻璃卡介苗注射器或 1ml一次性无菌塑料注射器 ,另加 5号针头 ,按《基础护理学》青霉素皮试液的配制方法进行操作。王爱红等对 3种注射器配制青霉素皮试液浓度进行了比较 ,结果发现 ,1ml玻璃卡介苗注射器与 1ml一次性无菌塑料注射器配制的皮试液 ,浓度明显高于理论浓度 ,原因是注射器死腔因素 ,玻璃卡介苗注射器死腔容积 (包括针头 )为 0 0 6~ 0 0 7ml,…  相似文献   

10.
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青霉素G皮试液及浓储备液在低温下的稳定性,结果表明:青霉素G稀溶液较浓溶液稳定,溶液的pH值随放置时间的延长而降低,青霉素G的降解速率随pH的降低而加速。  相似文献   

11.
500 U/ml青霉素皮试液配制的几种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英  马翠萍 《卫生职业教育》2008,26(16):131-131
青霉素皮试液的配制无论是在理论教学还是在实验教学中都是重点及难点,青霉素皮试液以每毫升含青霉素G200~500 U的生理盐水为标准.  相似文献   

12.
目的采用两种破伤风抗毒素皮试液的配置方法进行皮试,并探讨4组两对患者皮试液浓度与结果的关系。方法从947例门诊需要破伤风抗毒素(TAT)皮试的患者排除皮肤对75%酒精过敏患者、12 h内有饮酒的患者和48 h内曾使用H1受体阻断药患者共164例。把剩下783例作为研究对象,把其TAT皮肤过敏试验的结果分为4组:把主诉在外院皮试阳性后被转介我院进行脱敏的116例患者的外院皮试结果设为第1组;第2组采用实验方法配制TAT皮试液对第1组116例进行再次皮试,并将第1组与第2组的皮试结果进行来自同一个体对比。余下667例患者按月份奇偶数日分为第3组和第4组:把奇数日的患者设为第3组,按教科书方法配制皮试液进行皮试;把偶数日的患者设为第4组,采用实验方法配制皮试液进行皮试。实验方法是去除注射器和针头的死腔容量和破伤风抗毒素原液〈1 mL/支两个干扰因素对配制皮试液的影响后较精确地配制试液进行皮试。结果第2组使用实验法配制破伤风抗毒素皮试液皮试阳性率为61.21%,明显低于同一个体在外院的皮试阳性率100%:第4组使用实验法配制破伤风抗毒素皮试液皮试阳性率为17.30%,明显低于教科书方法配制破伤风抗毒素皮试液皮试阳性率为27.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验显示较精确的破伤风抗毒素皮试液浓度可能明显降低皮试结果的假阳性率。  相似文献   

13.
潘冬香 《中国民康医学》2006,18(8):289-289,290
目的:评价青霉素新型皮试剂的临床应用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将2050例因感染而需用青霉素类药物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用青霉素新型皮试剂和传统青霉素皮试液进行皮肤过敏试验。结果:对皮试结果的影响经统计学处理,x^2=0.56,P〉0.05,差异无显著性。结论:青霉素新型皮试剂在临床应用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我科自1990年以来对120例静滴青霉素患者,在严格遵循皮试常规的前提下,改进了皮试的首次给药途径。具体做法是:经皮试、观察、判断为阴性者,即行静脉输液,液瓶内暂不加入青霉素,经莫菲氏管滴注配制皮试液时余下的青霉索原液3—4滴,继续观察20分钟,其间无异常,再将治疗量青霉素加入液体瓶内。这种做法的好处是:1.减少了一部分人因肌注时晕针所致的青霉素试验假阳性。配制皮试液时的青霉素,均是生理盐水,所以不论是青霉素钠盐  相似文献   

15.
青霉素作为最广谱的抗生素普遍应用于临床,其皮试液的配制方法在基础护理学教科书中有明确规定,但其操作繁琐、费时且皮试液量有限,难以满足临床门诊注射室的需要。我们在临床工作中总结出一套新的青霉素皮试液配制方法,经与教科书上的配制方法比较,具有操作简单、省时、准确、多量等特点,现报告如下,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皮试用药选择。方法选择2012年3月-2013年3月由于感染选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治疗的500例患者为观察对象,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用青霉素做皮试,观察组用原液做皮试。对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皮试期间皮试液发生浑浊、变色现象的情况进行观察比较。结果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2组皮试液放置20 min,观察组皮试液易出现浑浊、变色,对照组皮试液较稳定。结论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选用青霉素做皮试,药液稳定性好,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7.
目的针对临床使用头孢类抗生素不作过敏试验,用青霉素皮试液代替的现状,为探讨其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对近期内200例应用青霉素或头孢类抗生素的患者采用自身对照法,分别用青霉素皮试和头孢菌素皮试液进行皮肤过敏试验。结果青霉素皮试率明显高于头孢菌素类。结论在使用头孢类抗生素时必须以原液对患者进行皮肤过敏试验,不宜用青霉素皮试液替代。  相似文献   

18.
编辑同志: 看了你刊一九七六年第一期欧建邦同志《用2毫升注射器配制青霉素皮试液》一文,感到很好。我们大队合作医疗几年来用2毫升注射器配制青霉素皮试液的方法,与欧建邦同志介绍的方法大同小异,未发生不良反应。为做好青霉素皮试,我们在实践中还注意到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9.
<正>青霉素在临床工作中以疗效好、价格低受到广大患者的青睐,但由于此药可引发严重的过敏反应,因此使用青霉素前应做皮试。近年来护理同行对青霉素皮试的配制、剂量、浓度、皮试部位等问题进行了临床研究,在皮试的整个过程中,这些问题对皮试的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现将其研究探讨如下。1皮试液的配制稀释液的选择。余永红认为青霉素皮试液如果用5%的葡萄糖,可催化青霉素分解降效。降解  相似文献   

20.
青霉素具有高效、低毒、价廉、剂量选择幅度大等优点,至今仍为临床广泛使用。但在临床工作中,由于诸多因素如:皮试操作方法、皮试液溶媒的选择、皮试液的浓度和保存时间,尤其是皮试消毒液的选择等.都可影响皮试结果的判断。为了排除皮肤消毒液对判断结果的影响,我们采用了0.5%碘伏溶液以取代平时常用75%。酒精来消毒皮肤,通过近年对30例青霉素皮试仪阳性患者的观察,认为效果较好。1资料与方法对近年门诊注射室按常规法青霉素皮试假阳性患者改选用0.5%碘伏溶液作皮肤消毒液,30例患者中,年龄为6个月至30岁,具体方法:用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