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4 毫秒
1.
目的探讨^99mTc-DTPA肾动态显像在IgA肾病(kAN)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病情监测及预后判断时的应用价值。方法23例经肾活检确诊为IgAN的患者行常规^99mTc-DTPA肾动态显像,测定肾小球滤过率(GFR,包括总GFR和分肾GFR),同时行肾活检按Lee氏分级标准将肾脏病理改变分级,Katafuchi积分标准对患者的肾脏病理损害,包括肾小球损害、肾小管间质损害和血管损害进行积分,将积分与上述显像指标(GFR)进行相关分析。结果随着病理分级增高,GFR趋于降低,各级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或P〈0.01);相关分析示GFR与肾脏病理总积分、肾小球损害(尤其是节段损害和全球硬化)、小管间质(尤其是间质纤维化和肾小管萎缩)及血管损害呈负相关(P〈0.05或P〈0.01);在临床指标方面,GFR与血清肌酐和尿蛋白定量及血压(收缩压和舒张压)呈负相关(P〈0.05或P〈0.01)。结论通过^99mTc-DTPA肾动态显像获得的GFR与IgA肾病肾脏病理学改变及临床指标关系密切,其在IgA肾病患者病情监测、指导治疗及预后判断中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胡桃夹综合征并发IgA肾病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胡桃夹综合征并发IgA肾病的临床特点及提高其相应诊治水平。 方法 回顾分析14例胡桃夹综合征并发IgA肾病患者(病例组)及同期36例单纯胡桃夹综合征患者(对照组)的临床资料。所有胡桃夹综合征病例均由彩色多普勒超声和磁共振血管成像(MRA)诊断;IgA肾病均由病理证实。记录两组实验室、影像学资料并进行t检验分析。 结果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血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病例组Scr值高于对照组[(81.2±21.3) μmol/L比(61.2±11.8) μmol/L,P < 0.01],尿蛋白量较多[(1.1±0.6) g/d比(0.3±0.2) g/d,P < 0.01],血尿更明显(尿红细胞计分2.3±0.9比1.5±1.3,P < 0.05)。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两组左肾静脉狭窄处及近肾门处血流速度和内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磁共振血管成像提示两组患者肠系膜上动脉与腹主动脉之间的夹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对持续存在血尿和蛋白尿、异常红细胞比例较高的胡桃夹综合征患者应考虑存在并发慢性肾炎特别是IgA肾病的可能,应及早行肾活检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原发性IgA肾病患者尿足细胞排泄、肾小球足细胞病变,分析其与临床病理之间的关系。方法50例经肾活检明确诊断的IgA肾病患者和10名健康志愿者,利用podocalyxin(PCX)作为标记蛋白,标记尿液和肾组织足细胞,收集患者肾活检时临床资料,各项病理指标和肾组织足细胞PCX荧光表达采用不同的半定量积分法进行评分,电镜检测肾小球外周袢的足突宽度。结果①IgA肾病患者中尿足细胞染色阳性为32例(64%),较健康对照者有统计学差异。②IgA肾病伴尿足细胞阳性患者尿蛋白水平、血肌酐(SCr)、平均动脉压(MAP)较尿足细胞阴性患者增高,血浆白蛋白(Alb)、肾小球滤过率(GFR)降低(P〈0.05)。③光镜示IgA肾病伴尿足细胞阳性患者肾小球硬化程度、新月体发生率较尿足细胞阴性患者明显增高(P〈0.05),但小管间质病变与肾组织足细胞PCX表达阳性指数,2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④电镜结果提示IgA肾病患者尿足细胞阳性足突宽度明显增宽(P〈0.05)。结论足细胞尿是反映肾脏疾病轻重的一个指标,足细胞尿与肾脏病理类型有一定关系,IgA肾病患者尿足细胞排泄指标是否能够独立预测患者的预后还有待证实。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应用IgA肾病牛津分型法的临床适用性及其与临床指标的关系。方法收集191例原发性IgA肾病患者肾活检前血肌酐(SCr),24h尿蛋白定量、平均动脉压(MAP)等临床资料;依据IgA肾病牛津分型定义对肾组织切片进行病理分型;对不同牛津分型间肾活检前SCr、MAP、尿蛋白定量进行比较;对随访时SCr〉129.9μmol/L的26例患者就临床有效性进行预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肾组织伴有S1、T1—2型的患者比S0、T0型者。肾活检前SCr水平高(P〈0.05)。24h尿蛋白定量在M、S、E分型间无统计学差异。MAP在伴有S1、T1—2型患者中高于S0、T0型患者(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伴有T1—2是导致疗效不佳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牛津分型实际应用仍有局限性;IgA肾病患者伴有T1-2是导致疗效不佳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伴高血压IgA肾病患者临床病理特征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伴有高血压的IgA肾病患者临床及病理结果特征。方法经肾活检确诊的117例IgA肾病患者,分为高血压组(A组)与非高血压组(B组),比较两组实验室检查及病理特征。结果A组中伴有高血压者占28.21%,患者蛋白尿、肾功能不全、高尿酸血症、低蛋白血症的发生率显著高于B组患者(P〈0.01)。其病理改变也较重,肾小球Lee’s分级:Ⅳ型占48.49%,Ⅴ型占21.21%;肾小管间质病变:中度占45.45%、重度占24.25%,与B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A组肾血管病变占78.79%,中度病变为24.24%,重度病变为15.15%,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伴有高血压的IgA肾病患者,其临床表现和肾脏病变较重,高血压是预后不良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 IgA 肾病肾功能正常患者血浆褪黑素水平与氧化应激的关系,为褪黑素用于治疗 IgA 肾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为健康对照组(n =22)及 IgA 肾病肾功能正常组(n =48)。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各组血浆褪黑素水平及分光光度法测定各组血浆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IgA 肾病肾功能正常组患者血浆褪黑素降低[(64.05±29.23)ng/ L vs.(80.54±35.12)ng/ L,P 〈0.05],而血浆 MDA 水平升高[(45.17±26.47)U/ ml vs.(31.14±26.00)U/ ml,P 〈0.05],血浆 SOD 水平下降[(76.25±19.34)U/ ml vs.(86.71±18.55)U/ ml,P 〈0.05)。进一步分析结果显示,IgA 肾病患者血浆褪黑素水平与 MDA 水平呈负相关(r =-0.308,P 〈0.05),与 SOD 水平呈正相关(r =0.321,P 〈0.05)。结论:IgA 肾病肾功能正常患者血浆褪黑素水平较健康人降低,血浆 MDA 水平随血浆褪黑素水平降低而升高,血浆 SOD 水平随血浆褪黑素水平降低而降低。提示血浆褪黑素水平的降低引起机体抗氧化能力的下降,进而参与了 IgA 肾病的进展。补充外源性褪黑素可能为治疗 IgA 肾病具有潜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IgA肾病肾病综合征临床病理特点及肾脏病理危险因素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探讨IgA肾病肾病综合征患者临床病理特点及肾脏病理损害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1987年~2006年经肾活检确诊IgA肾病并表现为肾病综合征的患者118例,分析其临床病理特点,按肾脏病变轻重分为A组(n=34,包括Lee氏分级Ⅰ级、Ⅱ级)、B组(n=84,Ⅲ、Ⅳ、Ⅴ级),比较两组临床指标,并多因素分析影响肾脏病理损害的危险因素。结果:A、B两组高血压分别占11.8% vs 63.1%;肾衰竭分别占15% vs 41.7%;A、B两组尿蛋白≥6g/24h者分别占58.8% vs 32.1%;尿红细胞满视野分别为14.7% vs 50%。A组高血压、肾衰竭、镜下尿红细胞满视野发生率显著低于B组(P〈0.01),尿蛋白≥6g/24h发生率显著高于B组(P〈0.01)。A组平均动脉压、血肌酐明显低于B组(P〈0.01);而尿蛋白定量、血红蛋白显著高于B组(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IgA肾病肾病综合征患者肾脏病理损害重的危险因素有平均动脉压、尿蛋白〈6g/24h、镜下尿RBC〉5.0×10^7/L(0R值分别为1.048,3.227,6.578;P值分别为0.034,0.047,0.002),血红蛋白是保护性因素(OR=0.723,P=0.035)。随着平均动脉压的升高、血红蛋白的降低、镜下尿红细胞数的增多,肾脏病理损害程度加重(P〈0.01)。结论:IgA肾病肾病综合征患者临床、病理表现存在差异,高血压、血红蛋白水平、24h尿蛋白排泄量、镜下尿红细胞程度有助于判断肾脏病理损害轻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伴有高血压的IgA肾病的临床表现和病理特点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经肾脏活体组织检查诊断为IgA肾病82例患者的一般情况、临床表现、病理资料。根据病程中血压状况分为高血压组(A组)33例;非高血压组(B组)49例。比较2组的临床和病理资料。结果A组伴有高血压的IgA肾病患者,占同期IgA肾病的40.24%。A组贫血、高尿酸血症、肾功能不全发生率高于B组(P〈0.05),24h尿蛋白定量大于B组(P〈0.05),而水肿、血尿的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A组IgA肾病病理损害重度者的比例高于B组,病理类型以MsPGN为主,占60.61%。肾小球硬化和血管病变发生率较高、肾间质病变程度较重(P〈0.05),新月体形成率较低(P〈0.05)。结论伴有高血压的IgA肾病患者高尿酸血症、肾功能不全发生率高,24h尿蛋白量大,病理损害较重,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分析临床表现为肾功能异常患者肾活检的病理构成与并发症发生情况,明确肾活检在肾功能异常中的诊断价值及风险。方法:回顾性分析行肾活检的311例临床表现为肾功能异常(急性或慢性)患者和同期1717例肾功能正常患者的临床资料、超声影像与实验室检查数据,分析急性或慢性肾功能异常的肾活检病理结果以及肾活检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对影响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肾功能异常患者中急性89例、慢性222例。急性肾功能异常前3位病理类型为ANCA相关性肾炎、急性肾小管坏死和急性间质性肾炎;慢性肾功能异常前3位为IgA肾病、慢性肾小管间质损害和高血压肾损害。急、慢性肾功能异常的肾活检并发症分别为2.2%和5.8%,高于肾功能正常的发生率1.3%。但是没有肾脏切除、死亡等严重并发症。多因素分析显示肾小球滤过率与并发症发病率明显相关(P〈0.05)。结论:对肾功能异常患者谨慎肾活检,有助于明确病因和病理诊断,指导治疗。肾小球滤过率与并发症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膜性肾病(MN)合并薄基底膜肾病(TBMN)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选择我院经肾脏活体组织检查(简称:肾活检)确诊为I期MN合并TBMN(I期MN-TBMN)患者7例,分析其临床病理特点,并与同期的I期MN及单纯的TBMN进行比较。结果7例I期MN—TBMN患者占同期所有I期MN的1.49%(7/471例),均表现为持续性变形性镜下血尿、轻中度蛋白尿[(2.09±0.78)g/24h]和正常肾功能[SCr(65.30±14.09)/2mol/L];电镜超微结构显示肾小球基底膜(GBM)弥漫性变薄[GBM厚度(205.96±45.94)nm]伴上皮下块状电子致密物沉积,免疫荧光显示Ⅳ型胶原a3、a5链呈线条样沿GBM分布与正常肾组织相同。与同期原发性I期MN组相比,I期MN-TBMN组血尿发生率显著升高(P=0.015),蛋白尿程度显著降低(P=0.019)。随访时间(22.3±16.4)个月,I期MN—TBMN组较I期MN组血白蛋白水平显著增高(P=0.045),尿蛋白阴性患者比例显著增高(P=0.017)。结论少数原发性I期MN可与TBMN同时存在,I期MN-TBMN与原发性I期MN相比较血尿发生率升高,蛋白尿程度降低,临床相对较轻,预后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AS)合并肾损害的临床及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经肾脏活体组织检查的AS患者的临床及肾脏病理表现。结果18例患者中,9例呈隐匿性肾小球肾炎表现,5例呈慢性肾小球肾炎表现,1例呈肾病综合征表现,3例为慢性肾功能不全;4例血压增高,14例血压正常。24h尿蛋白定量平均为(1.17±1.39)g。15例肾功能正常,3例肾功能异常患者血肌酐平均为(153.2±36.8)umol/L。8例患者血清IgA水平升高,10例c反应蛋白升高,13例红细胞沉降率(EsR)增快,且血清IgA水平和C反应蛋白呈正相关(r=0.707,P=0.001),血清IgA水平和ESR呈正相关(r=0.858,P〈0.001)。病理检查结果发现15例为IgA肾病(其中10例为轻度系膜增生性肾炎,1例为轻度系膜增生性肾炎并慢性肾小管间质肾病,2例为局灶增生性肾炎,1例为局灶增生坏死性肾炎,1例为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1例为膜性肾病,1例为局灶增生性肾炎伴慢性肾小管间质肾病,1例为慢性。肾小管间质肾病。有慢性肾小管间质肾病者均有服中药史。结论AS相关性肾损伤的病理改变多样,但主要为IgA肾病,也可表现为膜性肾病、局灶增生性肾炎和慢性肾小管间质。肾病,其肾损伤可能与AS疾病本身和(或)治疗用药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比较原发性IgA肾病与非IgA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non-IgA mesangial proliferative glomerulonephritis,non-IgA MsPGN)的临床及肾脏病理改变特点.方法 选择我科经肾活检确诊的原发性IgA肾病患者(A组)和non-IgA MsPGN患者(B组)进行临床与病理资料对比分析.结果 A、B组的性别、前驱上呼吸道感染诱因、起病时伴发高血压、镜下血尿、血肌酐无统计学差异(P>0.05).B组较A组起病年龄小,起病时伴发肉眼血尿比率低,肾病综合征发生率高,血IgG水平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肾小球、肾小管间质、肾小动脉病理改变发生率高于B组(P<0.05),IgM、C3沉积、系膜区电子致密物沉积、大块状致密物、足细胞微绒毛化、肾小球基底膜分层发生率均较B组高(P<0.01).结论 IgA肾病与non-IgA MsPGN在临床表现、病理改变上存在明显差异,IgA肾病较non-IgA MsPGN病理损伤重.  相似文献   

13.
伴有高脂血症的IgA肾病临床和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伴有高脂血症的IgA肾病临床表现和病理特点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经肾活检诊断为IgA肾病86例患者的一般情况、临床表现、病理资料.根据病程中患者血清脂质水平,分为高脂血症组40例和非高脂血症组46例.比较2组临床和病理资料.结果 高脂血症组血尿酸和24 h尿蛋白定量高于非高脂血症组,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  相似文献   

14.
IgA肾病患者高血压的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IgA肾病患者高血压的相关因素。方法经肾脏活体组织检查确诊的IgA肾病患者120例,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IgA肾病患者高血压发生的相关因素。结果120例IgA肾病患者中伴有高血压患者39例(占32.5%)。单因素分析发现,24h尿蛋白定量≥2.0g、尿素氮(BUN)≥8mmol/L、血肌酐(SCr)≥133μmol/L、肾小球率过滤(GFR)〈60ml·min^-1·(1.73m^2)^-1、高尿酸血症、贫血、肾小球慢性病变指数≥4分、肾间质炎症细胞侵润〉25%、肾小管萎缩和问质纤维化〉25%、肾小动脉管壁增厚、Lee分级Ⅳ~Ⅴ级与IgA肾病患者高血压相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蛋白尿程度、GFR水平为IgA肾病高血压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32.5%的IgA肾病患者伴有高血压,蛋白尿程度、GFR水平是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不同性别成人IgA肾病患者临床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不同性别成人原发性IgA肾病(IgAnephropathy,IgAN)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选择我科1996年3月至2009年11月经肾活检确诊为kAN的成人患者192例,对比分析男性和女性患者各临床表现和病理积分特点。结果成人IgAN患者中,不同性别患者的病程、发病年龄、血胆固醇、清蛋白、血IgA、血C3、尿红细胞计数和估算肾小球滤过率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男性收缩压、舒张压、血肌酐、尿素氮、血尿酸及24h尿蛋白定量明显高于女性,差异显著。男性高血压、高尿酸血症、高三酰甘油血症、24h尿蛋白定量〉1g的比例显著高于女性。男女患者的肾小球积分、肾小管间质积分、血管积分及慢性病变、活动性病变积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肾功能中度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为高尿酸血症(r=9.146,95.0%CI:2.322-36.026,P〈0.01)、总积分(r=2.772,95.0%CI:1.709~4.496,P〈0.01)、肾小球积分(r=0.522,95.0%CI:0.287-0.952,P〈0.05)。结论成人IgAN患者肾活检时男女患者间的肾功能及。肾脏病理改变并无明显差异,但男性患者相关临床病变重,血压、血肌酐、血尿酸及24h尿蛋白定量高,需积极干预延缓其进展。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裸花紫珠片联合贝那普利治疗原发性IgA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经过肾活检确诊的原发性IgA肾病62例,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1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包括饮食治疗(低盐低脂、低磷、优质蛋白质饮食)、充分休息、避免劳累及感冒。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贝那普利10mg,每日1次,使血压维持在125/75mmHg以内;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裸花紫珠片1.0g,每日3次;2组疗程均为3个月。检测2组治疗前、后血浆纤维蛋白原(fibringen,FIB)、血肌酐(SCr)、肌酐清除率(Ccr)、24h尿蛋白定量等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在降低FIB、SCr水平,提高Ccr水平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24h尿蛋白定量组问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O.05)。未发现皮疹、肝功能损害等其他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应用裸花紫珠片和贝那普利联合治疗原发性IgA肾病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用贝那普利,对IgA肾病有一定的治疗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老年肾脏病患者的临床及病理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56例老年肾脏病患者(年龄≥60岁,老年组)的临床和肾脏病理资料,并与同期住院的280例中青年肾脏病患者(年龄18~59岁,中青年组)资料进行对比。结果 ①老年组起病首发症状依次分别为肾病综合征、高血压、急性肾损害、慢性肾功能不全(32.1%、28.6H、14.3%、14.3%);②老年组贫血发病率明显高于中青年组发病率(32.1%18.2%,P〈0.05),低白蛋白血症、肾小球滤过率降低、高血压及高脂血症并发症更为常见(P〈0.05)。③老年组以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为主(占71.4%,病理以膜性肾病(占19.6%)和IgA肾病(占17.9%)最常见。继发性肾脏疾病以高血压肾病(占41.7%)最常见。以急性肾损害为临床表现的老年患者,病理以急性。肾小管坏死(占37.5%)和新月体性肾炎(占37.50%)为多见。结论老年肾脏病患者的临床表现、肾脏病理与中青年不同,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IgA肾病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的临床和病理特征。方法将228例IgA肾病患者分为血尿酸正常组(154例)和高尿酸血症组(74例),回顾性分析2组患者的年龄、血尿酸、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24h尿蛋白定量、总胆固醇(Tc)、血白蛋白(Alb)以及肾脏病理改变的差异。结果与血尿酸正常组相比,高尿酸血症组的尿蛋白明显增多(P〈0.01),eGFR显著降低(P〈0.01),肾小球球性硬化比率显著升高(P〈0.05),肾小球细胞增殖程度和。肾小管间质损伤程度显著加重(P〈0.0B),肾内动脉病变的发生率显著增高(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eGFR与肾小球硬化的比例呈负相关(r=-0.308、P〈0.01)、与肾小球细胞增殖程度呈负相关(r=-0.170,P〈0.01)、与肾小管间质受损的程度呈负相关(r=-0.409,P〈0.01);而血尿酸与肾小球硬化的比例呈正相关(r=0.147,P〈0.05)、与。肾小球细胞增殖程度呈正相关(r=0.193,P〈0.01)、与肾小管间质受损的程度呈正相关(r=0.219,P〈0.01);24h尿蛋白定量与肾小球细胞增殖程度呈正相关(r=0.259,P〈0.01)、与肾小管间质受损的程度呈正相关(r=0.225,P〈0.01)。结论高尿酸血症与IgA肾病患者的临床和病理损害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