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周炜 《海南医学》2012,23(20):78-79
目的 研究膀胱肿瘤合并前列腺增生同期经尿道电切术治疗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 以我院2008-2011年57例膀胱肿瘤合并前列腺增生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34例行同期经尿道电切膀胱肿瘤(TURBt)及前列腺电切(TURP)治疗患者为观察组,23例行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为对照组,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感染及肿瘤复发情况.结果 观察组疗效显著,治疗前后IPSS评分、残余尿量(PRV)及最大尿流率(Qmax),统计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IPSS评分、残余尿量改善不明显,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最大尿流率有改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感染率、肿瘤复发率,肿瘤复发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 同期电切膀胱肿瘤、前列腺对膀胱肿瘤合并前列腺增生患者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在术后感染率及肿瘤复发率的控制上均优于单独的膀胱肿瘤电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经尿道双极等离子电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74例观察对象为我院2012年1月—2018年11月间收治的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经尿道双极等离子前列腺电切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3个月前列腺功能、残余尿、尿流率、生活质量及临床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术前IPSS评分、QOL评分、残余尿及尿流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以上指标均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IPSS及QOL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尿流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残余尿水平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尿道双极等离子电切术可显著改善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前列腺功能及生活质量,术后尿流率高、残余尿及并发症少,手术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杨朝裕  邓超雄 《医学综述》2014,20(19):3644-3645
目的比较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和经尿道双极等离子前列腺切除术(PKRP)治疗前列腺良性增生(BPH)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2009年10月至2013年2月解放军180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142例BPH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TURP组70例和PKRP组72例,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术后尿流率峰值(Qmax)、生活质量评分(QOL)和剩余尿量(RUV)。结果 PKRP组术中出血量、膀胱冲洗时间、留管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TURP组(P<0.05),两组手术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IPSS、QOL、Qmax及RUV均较治疗前明显好转(P<0.05),且PKRP组IPSS、QOL、Qmax改善更为显著(P<0.05)。结论 PKRP与TURP均是治疗BPH的有效手术措施,但PKRP术中出血量较少,疗效更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两种手术方法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临床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使用普通电切镜行经尿道前列腺剜除术(TUERP)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分别监测和记录TUERP和TURP患者术前及术后6个月的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估(QOL)、最大尿流率(MFR)和膀胱残余尿量(RUV),进行比较观察。结果两组病人术后6个月在减轻排尿症状、改善生活质量、提高最大尿流率和减少膀胱残余尿量等尿动力学指标方面均较术前有显著改善,且TUERP组优于TURP组。结论 TUERP是治疗BPH的较好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与经尿道双极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PKE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 BPH)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2月行TURP治疗的BPH患者66例,行PKEP治疗的BPH患者54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前列腺切除体积、术后膀胱冲洗时间、尿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术后 IPSS评分、QOL评分、最大尿流率、残余尿量及tPSA。结果:PKEP组与TURP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前列腺切除体积、术后膀胱冲洗时间、尿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及术后tPS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术后IPSS评分、QOL评分、最大尿流率、残余尿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KEP 与TURP 术相比,手术疗效相似,但PKEP较TURP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切除前列腺组织较完全、并发症少,是治疗BPH的更好选择。  相似文献   

6.
两种术式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临床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比较经尿道电切术(TURP)和经尿道等离子双极电切术(PKRP)两种手术方法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临床疗效.方法:136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68例,分别采用PKRP和TURP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种术式手术指标以及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最大尿流率(Qmax)、膀胱...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分析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联合膀胱颈内切开治疗小体积前列腺增生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98例小体积前列腺增生患者,按手术方式分为A组与B组,A组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联合膀胱颈内切开(TUIBN)治疗,而B组单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观察并随访半年,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最大尿流率(Qmax)、残余尿量(RUV)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经治疗A组患者IPSS明显低于B组,Qmax高于B组,RUV小于B组,两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A组并发症发生率6%明显低于B组14.58%,两组相比亦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联合膀胱颈内切开治疗小体积前列腺增生疗效肯定,临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切除术与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比较。方法通过两组手术切除腺体的方式不同,比较两组各自术前术后 IPSS、 QOL、尿流率、残余尿等指标的差异,比较两组手术术中前列腺切除量与术中出血之间的关系,比较两组手术术后 IPSS、 QOL、最大尿流率、残余尿的差异以及术后拔除导尿管、膀胱冲洗时间的差异,以充分了解和评估两种手术方式的优缺点。结果将60例符合实验条件的前列腺增生患者分为两组,各30例,其中, PKRP、 PKEP 组各自术后 IPSS 评分、 QOL 评分、最大尿流率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切除组织量、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手术术后最大尿流率、膀胱冲洗时间、拔除导尿管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手术手术时间,术后 IPSS、 QOL、残余尿以及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手术方法在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方面均有良好效果,但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在术中切除增生腺体的重量、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最大尿流率、术后膀胱冲洗时间、术后拔除导尿管时间优于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切除术,在安全性方面更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比经尿道绿激光前列腺剜除术与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治疗高危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4年3月至2016年1月新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高危BPH患者101例,其中52例行经尿道绿激光前列腺剜除术(绿激光组),49例行TURP(TURP组),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前列腺切除量、膀胱冲洗时间、术后尿管留置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经尿道电切综合征(TURS)及术后并发症;分别于术前及术后3个月对2组患者国际前列腺症状量表(IPSS)评分、生活质量(QOL)评分、最大尿流率(Qmax)及排泄后残留尿量(PVR)进行比较。结果绿激光组患者手术时间、膀胱冲洗时间、尿管留置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显著短于TURP组(P<0.05),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TURP组(P<0.05),前列腺切除量显著多于TURP组(P<0.05)。2组患者围术期输血率、TURS发生率及尿道狭窄、暂时性尿失禁、术后感染、膀胱颈挛缩、逆行射精等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2组患者IPSS评分、QOL评分、Qmax及PV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3个月IPSS评分、QOL评分及PVR显著低于术前(P<0.05),Qmax显著高于术前(P<0.05);术后3个月,2组患者IPSS评分、QOL评分、Qmax及PV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尿道绿激光前列腺剜除术与TURP治疗高危BPH均可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但经尿道绿激光前列腺剜除术治疗高危BPH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安全性好等优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切除术(TUPKR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 经TUPKRP治疗BPH 120例,前列腺切割方法依腺体大小而定。观察手术前后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最大尿流率(Qmax)、残余尿量(PRV)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20例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30~200 min,切除前列腺组织重量10~100 g,术中出血量30~200 ml,术后膀胱持续冲洗时间2~6 d,保留尿管时间3~7 d,术后住院时间5~16 d。无手术死亡,无输血,无包膜穿孔、闭孔神经反射及经尿道电切综合征发生。术后随访3~12个月,无严重并发症。术后IPSS、QOL、Qmax、PRV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P < 0.01)。结论: TUPKRP是治疗BPH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采用TUPKVP联合TUIBN术治疗小体积BPH所致的Ⅸ)0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6月一2012年6月我院收治的单纯小体积BPH致B00患者56例,人院先后l:1比例随机分TURP组28例,采用TURP联合TUIBN手术治疗;nJPKVP组28例,采用TUPKVP联合TUIBN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除组织重量、灌洗液量、留置尿管时间、近期并发症,术前与术后3个月IPSS、QOL、PVR、Qmax。结果:TUPKVP组手术时间、术后置管时间较TURP组明显缩短,术中出血量、灌洗液量明显减少(P〈O.05);两组灌洗液量及置管时间、近期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O.05);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的Qmax、PRV、lPSS评分、QOL评分较同组术前明显改善(P〈0.05);TUPKVP组患者术后3个月Qmax、PRV、IPSS评分、QOL评分的改善程度较TURP组明显。结论:TUPKVP联合TUIBN术治疗小体积BPH所致的B00,安全性高,临床效果极佳,且操作简便,可作为小体积BPH所致的13()0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2.
膀胱微穿刺造瘘低压灌注在TURP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膀胱微穿刺造瘘低压灌注方法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治疗重度前列腺增生症(BPH)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未行膀胱微穿刺造瘘的TURP治疗重度BPH52例为A组,行膀胱微穿刺造瘘的TURP治疗重度BPH58例为B组,通过比较术中出血量,前列腺切除重量,术中心率和血压变化情况,静脉血清钠下降值,评价两种方法的安全性,通过比较术后3个月最大尿流率(Qmax)、残余尿(RU)、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评价两种方法的疗效,并比较术后出血,尿道狭窄,拔管后排尿困难等术后并发症。结果:B组术中出血量,冲洗液吸收量,术中心率和血压变化情况,静脉血清钠下降值均低于A组,差异有显著意义,术后3个月两组Qmax、RU、IPSS、QOL较术前均明显改善,且差异有显著意义,两组间术后并发症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TURP术中行膀胱微穿刺造瘘出血少,冲洗液吸收量少,血压和心率变化小,血清钠浓度降低不明显,不增加术后并发症,能显著增加患者的手术安全性,适用于重度BPH的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通癃启闭汤联合坦索罗辛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引起下尿路症状及伴膀胱活动过度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77例BPH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33例,口服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0.2mg,每晚1次;治疗组44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自拟中药方通癃启闭汤,每天1剂,分早晚2次服。观察两组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12周后行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最大尿流率(Qmax)、膀胱残余尿量(PRV)、前列腺体积(PV)及血清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的变化,并对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记录。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18%,对照组为75.7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在减轻患者的IPSS、改善QOL、提高Qmax和减少PRV等方面,疗效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PV和t—PSA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癃启闭汤联合坦索罗辛治疗BPH可以显著改善患者主观症状及客观指标,且作用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剜除术(PKEP)与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PKR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BPH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行电切术(45例)和剜除术(37例),比较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前列腺切除量、术后膀胱冲洗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评价两种手术方式的安全性,通过比较术后6个月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最大尿流率(Qmax)和剩余尿量(PVR)等评价两种手术方式的疗效。结果:剜除术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时间(术后冲洗时间、留管时间以及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电切术组,前列腺切除量明显高于电切术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随访6个月,两组IPSS、QOL、Qmax和PVR术后与术前比较均明显改变(均P<0.05),但两组间改善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手术都是治疗BPH的有效方法,但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剜除术更省时、并发症更少、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15.
经尿道前列腺剜除术与电切术的疗效及安全性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经尿道前列腺剜除术(TUEP)与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治疗前列腺增生症(BPH)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以TURP治疗BPH 193例,以TUEP治疗BPH 137例,通过比较其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手术完毕时低血钠发生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评价两种方法治疗BPH的安全性;通过比较其前列腺增生腺体切除重量、术后导尿管留置时间、术后3个月最大尿流率(Qmax)、残余尿量(RUV)、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电切环消耗率,比较两种方法治疗BPH的疗效。结果 TUEP治疗组术中出血量、手术完毕时低血钠发生率、手术时间、术后导尿管留置时间、电切环消耗根数(率)均低(短、少)于TURP治疗组(P<0.05或0.01),前列腺切除重量高于TURP治疗组(P<0.01);术后3个月两组Qmax、RUV、IPSS、QOL较术前均明显改善(P<0.01),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TUEP术与TURP术相比较,TUEP术出血少,手术完毕时低血钠发生率低,手术时间短,电切环消耗根数(率)少,切除增生腺体更彻底,疗效确切,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剜除(PKEP)治疗前列腺增生(BPH)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78例BPH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9例,一组给予PKEP治疗(PKEP组),一组给予经尿道前列腺电切(TURP)治疗(TURP组),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手术并发症及术后3个月最大尿流率(Qmax)、残余尿量(PVR)、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结果PKEP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膀胱冲洗时间、血红蛋白下降水平、留置导尿管时间均少于TURP组(P<0.05),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TURP组(P<0.05),术后3个月Qmax大于TURP组(P<0.05),PVR和IPSS评分与TURP组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PKEP治疗BPH效果较好,有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安全性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17.
蒋悦 《中华全科医学》2016,14(3):404-406
目的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是处理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引起下尿路梗阻症状的最好方式,然而,术后仍一定数量患者的膀胱过度活动综合征(OAB)症状未见缓解,探讨良性前列腺增生电切术后并发膀胱过度活动综合征的影响因素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方法 收集丽水市中心医院2011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BPH患者286例的临床资料,患者均行TURP治疗,单因素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前列腺体积、残余尿量、平均尿流率、最大尿流率、逼尿肌稳定性、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估(QOL)评分、泌尿系感染、尿潴留等,并进一步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前列腺增生电切术后并发膀胱过度活动综合征的影响因素。 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行TURP术,术后OAB症状未缓解的共有42例(观察组),OAB症状缓解的共有244例(对照组),通过对比分析2组患者观察指标结果提示,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前列腺体积更大,残余尿量更多,最大尿流率更小,逼尿肌稳定性更差及IPSS评分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前患者更小的最大尿流率、更差的逼尿肌稳定性及更高的IPSS评分显著增加TURP术后OAB症状的风险(P<0.05)。 结论 TURP术后并发OAB症状与患者最大尿流率、逼尿肌稳定性及IPSS评分相关,应积极控制风险因素,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并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比较分析剜除术与电切术治疗超大前列腺增生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2年3月至2015年3月该院泌尿外科收治的96例超大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观察组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对照组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比较两组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膀胱冲洗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手术并发症,以及手术前与术后6月的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最大尿流率(Qmax)、残余尿量(RUV)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100.0±3.5) min、术中出血量(161.0±9.2)mL、术后膀胱冲洗时间(15.2±1.2)h、平均住院时间(10.8±2.6)d、手术并发症数(6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平均手术时间(132.0±4.2) min、术中出血量(198.0±12.1)mL、术后膀胱冲洗时间(36.8±1.3)h、平均住院时间(13.6±2.9)d、手术并发症数(18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6个月后的IPSS、QOL、Qmax、RUV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两组间术前、术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与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均为治疗超大前列腺增生的有效手术方法,但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较少,手术并发症少,更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