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转录因子Twist在人宫颈鳞癌、宫颈上皮内瘤样变(CIN)和正常宫颈上皮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病理意义。方法收集宫颈鳞癌标本(宫颈鳞癌组,n=61)、CINⅠ期标本(CINⅠ期组,n=22)、CINⅡ~Ⅲ期标本(CINⅡ~Ⅲ期组,n=44)以及正常宫颈组织标本(正常对照组,n=22),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宫颈组织中Twist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宫颈鳞癌临床生物学行为的关系。结果正常对照组、CINⅠ期组、CINⅡ~Ⅲ期组和宫颈鳞癌组的Twist蛋白阳性率呈逐渐上升趋势,分别为0、40.90%、68.18%和70.49%;CINⅠ期组、CINⅡ~Ⅲ期组和宫颈鳞癌组的Twist蛋白阳性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CINⅠ期组、CINⅡ~Ⅲ期组及宫颈鳞癌组间比较,Twist蛋白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合临床病理分析,在宫颈鳞癌组中,不同年龄、FIGO临床分期及有无淋巴血管间隙浸润的患者间比较,Twist蛋白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wist蛋白在低分化和未分化肿瘤中的阳性率(94.44%)明显高于高、中分化肿瘤(60.47%),差异有统...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Twist及Bcl-2蛋白在宫颈鳞状上皮病变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选取正常宫颈上皮26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级标本42例,CINⅡ~Ⅲ级标本74例,宫颈鳞状细胞癌标本70例,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Twist、Bcl-2蛋白在各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宫颈鳞癌的临床生物学行为的相关性.结果:正常宫颈组、CIN Ⅰ级组、CINⅡ~Ⅲ级组、宫颈鳞癌组中Twist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0(0/26)、26.2% (11/42)、62.2% (46/74)和72.9% (51/70),Bcl-2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0 (0/26)、19.0% (8/42)、43.2% (32/74)和68.6% (48/70),正常宫颈组、CIN Ⅰ级组、CINⅡ~Ⅲ级组和宫颈鳞癌组的Twist及Bcl-2蛋白阳性率逐渐升高,4组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在宫颈鳞癌组中,Twist及Bcl-2蛋白在低分化肿瘤中的阳性率明显高于高、中分化肿瘤,ⅡB~ⅢA期阳性率高于Ⅰ~ⅡA期,有淋巴结转移者阳性率较无淋巴结转移者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不同年龄的患者比较,两蛋白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wist蛋白的高表达与Bcl-2蛋白的高表达呈显著相关(P<0.01).结论:Twist和Bcl-2蛋白的表达在宫颈鳞状上皮病变的发生、发展中逐渐升高,两蛋白之间呈正相关,是临床早期发现宫颈鳞状上皮病变和判断宫颈鳞癌生物学行为有价值的标记物.  相似文献   

3.
Twist、E-cadherin、N-cadherin在宫颈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上皮间质转化因子Twist及相关黏附分子E-cadherin、N-cadherin在人宫颈鳞癌、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和正常宫颈上皮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病理意义.方法 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1例宫颈鳞癌标本、22例CIN Ⅰ级标本、44例CINⅡ-Ⅲ级标本及22例正常宫颈标本中Twist、E-cadherin、N-cadherin蛋白的表达及其与宫颈鳞癌临床生物学行为的关系.结果 正常宫颈组织Twist蛋白阳性表达率(0)与CIN Ⅰ级组织(40.90%)、CINⅡ~Ⅲ级组织(68.18%)、宫颈鳞癌组织(70.49%)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宫颈组织中E-cadherin蛋白的阳性表达率(90.91%)明显高于CINⅡ~Ⅲ级组织(54.55%)和宫颈鳞癌组织(14.75%)(均P <0.05);宫颈鳞癌组织N-cadherin蛋白的阳性表达率(90.16%)明显高于正常富颈组织(27.27%)、CIN Ⅰ级组织(50.00%)、CINⅡ~Ⅲ级组织(68.18%)(均P<0.05).在61例宫颈鳞癌组织中,Twist蛋白与E-cadherin蛋白表达呈负相关(r=-0.339,P<0.01),而Twist蛋白与N-cadherin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0.390,P<0.01).在61例宫颈鳞癌组织中,不同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分期的组织间Twist、E-cadherin、N-cadherin蛋白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无淋巴血管间隙浸润的组织间比较,差异也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wist蛋白在高分化或中分化宫颈鳞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60.47%)明显低于低分化或未分化组织(94.44%) (P <0.05);Twist蛋白在无淋巴结转移的宫颈鳞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62.22%)明显低于有淋巴结转移的组织(93.75%)(P<0.05).结论 Twist在宫颈鳞癌中高表达,且与肿瘤分化及淋巴结转移相关;Twist、E-cadherin和N-cadherin的异常表达可能参与了宫颈鳞癌的浸润及转移.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Bag-1和热休克蛋白70(HSP70)在宫颈上皮内瘤变中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64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Ⅱ39例,CINⅢ25例)及36例宫颈鳞癌组织的Bag-1和HSP70蛋白进行检测,以20例正常宫颈鳞状上皮作对照.结果:(1)Bag-1在 CINⅠ-Ⅱ组、CINⅢ和宫颈鳞癌组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8.72%(19/39)、80.00%(20/25)、83.33%(30/36),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宫颈癌各组阳性率高于正常宫颈鳞状上皮阳性率(P<0.05).CINⅢ和宫颈鳞癌组的阳性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HSP70在CINⅠ-Ⅱ组、CINⅢ组和宫颈鳞癌组的阳性表达分别为48.72%(19/39)、72.00%(18/25)、86.11%(31/36),各组阳性表达率均高于正常宫颈鳞状上皮(P<0.05).CINⅢ组和宫颈鳞癌组的阳性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在宫颈鳞癌组织中Bag-1与HSP70之间存在正协同作用(r=0.393,P=0.016).结论:Bag-1和HSP70在CIN和宫颈鳞癌中的过表达提示它们在宫颈鳞癌的发生、发展起促进作用.Bag-1与HSP70之间存在相关性,说明宫颈鳞癌的发生、发展是多基因调控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宫颈鳞癌组织中E-钙粘附素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宫颈鳞癌组织中E-钙粘附素(E-cad)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SP免疫组化法观察12例正常宫颈上皮、46例宫颈鳞癌和22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组织中E-cad的表达.结果从正常宫颈→CIN→宫颈鳞癌组织,E-cad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0%,63.6%和2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16,P<0.01).宫颈鳞癌病理Ⅰ、Ⅱ、Ⅲ级E-cad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7.14%、25.00%和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70,P<0.05),无淋巴结转移者阳性率30.77%,高于有淋巴结转移者的18.18%(χ2=13.33,P<0.001),临床Ⅰ~Ⅱ期与Ⅲ~Ⅳ期阳性表达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748,P>0.05).结论E-cad在宫颈鳞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有望成为判断宫颈鳞癌恶性程度、转移及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富含半胱氨酸的酸性分泌蛋白 (secreted protein acidic and rich in cysteine,SPARC)表达水平与宫颈病变进程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宫颈炎、宫颈内上皮瘤样病变(CIN)及宫颈鳞癌患者的石蜡包埋组织标本107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SPARC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SPARC蛋白在宫颈间质细胞内表达,在宫颈炎的表达水平很低(23%),随着CINⅠ~Ⅱ和CINⅢ病理进程呈梯度性增高(35%和61%),在所有的宫颈癌标本中可以检出SPARC蛋白(100%),宫颈炎组和CINⅠ~Ⅱ组之间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他各组之间的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鳞癌中SPARC蛋白的表达差异与宫颈鳞癌的病理分化程度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PARC蛋白表达水平的上调可能是宫颈病变进程的分子标志,这为揭示宫颈癌发病机制及建立临床评估体系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检测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和宫颈鳞癌(cervical squamous cell cancinomas)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II,IGF-Ⅱ)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 growth factor,VEGF)的表达情况,分析两者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37例宫颈鳞癌、30例CINⅢ、31例CIN Ⅰ、Ⅱ、30例正常宫颈组织的石蜡切片中IGF-Ⅱ和VEGF的表达情况.结果 ①IGF-Ⅱ在正常宫颈组织、CIN Ⅰ、Ⅱ、CINⅢ及宫颈鳞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00%、38.71%、73.33%和94.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vEGF蛋白在正常宫颈组织CIN Ⅰ、Ⅱ、CINⅢ及宫颈鳞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67%、29.03%、66.67%和8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经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显示,宫颈病变中IGF-Ⅱ和VEGF阳性表达呈正相关(rx=0.915,P=0.000,P<0.05).结论 ①随着宫颈病变由CIN Ⅰ、Ⅱ至CINⅢ、宫颈鳞癌的进展,IGF-Ⅱ和VEGF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均呈上升趋势.②宫 颈病变中IGF-Ⅱ与VEGF蛋白的阳性表达成正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巨噬细胞(M(α))在正常宫颈组织、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宫颈鳞癌组织中的表达,研究其与宫颈鳞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 采用SP免疫组化法检测20例正常宫颈组织,60例CIN,40例宫颈鳞癌组织中MCP-1和巨噬细胞的表达.采用SPSS14.0统计软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与CINⅢ组相比,正常宫颈组MCP-1阳性评分升高(P<0.05),CINⅠ、CINⅡ、宫颈癌组中的MCP-1阳性评分升高(P<0.01);并且MCP-1阳性评分与宫颈鳞癌临床分期、浸润深度、血管转移、淋巴转移均呈正相关(P<0.01),但与分化呈负相关(P<0.01).(2)与正常宫颈组比较,巨噬细胞在CINⅠ、CINⅡ中的表达降低(P<0.05),在CINⅢ中的表达明显降低(P<0.01).与CINⅢ组相比,巨噬细胞在CINⅠ、CINⅡ、宫颈鳞癌组的表达明显升高(P<0.01).与CINⅡ组相比,巨噬细胞在宫颈癌组的表达明显升高(P<0.01).并且巨噬细胞与宫颈鳞癌临床分期、浸润深度、淋巴转移均呈正相关(P<0.01),与血管转移呈正相关(P<0.05)、但与分化呈负相关(P<0.0l).(3)在宫颈临床病理分期中,经Spearma相关性分析,MCP-1与巨噬细胞存在正相关(r=0.560,P=0.00).结论 MCP-1和巨噬细胞的异常表达与宫颈鳞癌的发生、发展相关.癌组织中浸润的MCP-1和巨噬细胞可以促进肿瘤血管、淋巴管的形成和肿瘤的浸润转移.  相似文献   

9.
黄勇  唐艳 《四川医学》2008,29(1):40-42
目的 研究p16INK4a蛋白表达在宫颈浸润癌前病变(CIN)和宫颈浸润癌组织中的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技术对68例CIN和36例宫颈浸润癌病变组织中p16INK4a蛋白表达进行检测.结果 CIN组中p16INK4a蛋白表达阳性率为39.7%(27/68),其中CIN Ⅰ为24.0%(6/25),CIN Ⅱ为36.4%(8/22),CIN Ⅲ为61.9%(13/21).CIN组中p16INK4a蛋白表达阳性率3组间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3).宫颈浸润癌组织中p16INK4a蛋白表达阳性率为66.6%(24/36).CIN组中p16INK4a蛋白表达阳性率低于宫颈浸润癌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09).p16INK4a蛋白阳性表达率依次为宫颈浸润癌>CIN Ⅲ>CIN Ⅱ>CIN 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正常宫颈上皮和宫颈糜烂组中未发现有p16INK4a蛋白表达阳性细胞.p16INK4a蛋白过度表达现象( ~ )在CIN为23.5%(16/68),宫颈浸润癌为61.1%(22/36),两组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001).CIN组中p16INK4a蛋白过度表达现象分别为CIN Ⅲ(47.6%)>CIN Ⅱ(18.2%)> CIN Ⅰ(8.0%),3组间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05).p16INK4a蛋白过度表达现象在CIN Ⅲ和宫颈浸润癌明显要多于CIN Ⅱ和CIN Ⅰ.结论 p16INK4a蛋白表达的检测可能作为在CIN人群中筛选高危个体的标志物.尤其是有过度表达现象出现时的意义更大.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细胞周期调控因子E2F-1和p16蛋白与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宫颈鳞癌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通过免疫组化SP法检测宫颈上皮内瘤变Ⅰ-Ⅱ级(CINⅠ-Ⅱ级)、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CINⅢ级)、宫颈鳞癌各40例中E2F-1和p16蛋白的表达情况,并用20例慢性宫颈炎组织作对照。结果 E2F-1蛋白在CINⅠ-Ⅱ级、CINⅢ级和宫颈鳞癌组中阳性率分别为17.5%、67.5%和80.0%,3组间有差异(χ2=37.278,P<0.001)。p16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27.5%、70.0%和82.5%,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7.708,P<0.001)。CINⅠ-Ⅱ级与CINⅢ级组及宫颈鳞癌组比较均有差异,但CINⅢ级与宫颈鳞癌组间无差异。p16蛋白的表达与E2F-1蛋白表达有正相关关系;在鳞癌组中E2F-1与p16的异常表达与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有关(P<0.05)。结论子宫颈鳞癌的形成与E2F-1、p16蛋白过表达是呈正相关关系,E2F-1、p16蛋白可能作为子宫颈鳞癌及CIN的标志物,对子宫颈癌筛查和预防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