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6 毫秒
1.
目的探讨经肛门内镜微创手术(transanal endoscopic microsurgery,TEM)治疗直肠肿瘤的疗效及预后,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8月至2014年11月期间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行TEM治疗的26例直肠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效果。结果所有患者的肿瘤病灶均完整切除,切缘行病理学检查均为阴性。手术时间为(70.7±22.1)min(40~120 min),术中失血量的中位数为9.8 m L(5~30 m L);术后住院时间为(5.4±2.2)d(4~9 d)。术后病理学检查示单纯直肠腺瘤12例,腺瘤伴低级别上皮内瘤变8例,腺瘤伴高级别上皮内瘤变2例,腺瘤局灶癌变2例,均为T 1期;直肠类癌2例。术后发生大便带血1例,一过性大便失禁2例。26例患者术后均获访,随访时间的中位数为9个月(6~18个月)。随访期间均未出现肿瘤局部复发,未发生控便和排便功能障碍。结论 TEM的术野暴露良好、切除范围准确、术后恢复快、复发率低,是一种可用于治疗直肠肿瘤,特别是位于直肠中上段的良性肿瘤及早期直肠癌的安全而有效的微创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估经肛门内镜微创手术(TEM)治疗直肠腺瘤临床应用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 2006年9月至2010年2月共32例术前诊断为直肠腺瘤的患者接受TEM治疗,总结其治疗结果.结果 全组患者肿瘤直径0.6~10.0(2.31.2)cm.手术时间为20~180(平均70)min,术中平均出血量小于10 ml,无中转开腹手术.22例(68.8%)行创面缝合,其中全层切除14例;有2例上段直肠肿瘤行全层切除时切穿至腹膜腔,予腔内连续缝合修补破损,术后均未发生肠漏.R0切除31例(96.9%).术后病理示单纯腺瘤12例;腺瘤伴低级别上皮内瘤变10例;腺瘤伴高级别上皮内瘤变5例;腺瘤局灶癌变5例,均为T1期.术后并发肛门出血、急性尿潴留和肺部感染各1例.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4.5(3~8)d;平均随访23(2~43)个月,2例出现复发.结论 TEM手术创伤小、切除精确,是一种对直肠较大腺瘤安全有效的微创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3.
探讨经肛门内镜显微手术(TEM)在治疗局限性直肠肿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总结分析2006年4月至2008年12月接受TEM的75例直肠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TEM在直肠肿瘤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结果 患者病灶平均直径为(1.6±0.8)cm(0.5~5.0 cm).病灶距肛缘平均(7.6±2.8)cm(5~20 cm).病灶在直肠内的部位:前壁25例,后壁24例,左侧壁14例,右侧壁12例.手术方式包括:肠壁全层切除64例,黏膜下及肌层部分切除11例.平均手术时间(73.7±32.1)min(30~180 min),术中平均失血(9.8±7.7)ml(3~50 ml).术后病理检查:直肠腺瘤28例,直肠腺瘤癌变和直肠癌25例(其中Tis期14例,T1期5例,T2期6例),直肠类癌7例,炎性息肉等15例.所有标本切缘均为阴性.全组术后4例(5.3%)发生并发症,其中并发肛门出血2例,肺部和泌尿系感染各1例.术后平均住院(3.4±1.2)d(2~7 d).术后平均随访8.4个月(3~26个月),未发现疾病或肿瘤有复发转移.结论 TEM治疗直肠肿瘤具有手术损伤小,出血少、疗效好、恢复快等优点,是目前直肠肿瘤局部切除的较佳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经肛门内镜微创手术治疗直肠肿瘤的临床价值。方法直肠肿瘤患者30例,采用经肛门内镜微创手术,肿瘤距肛缘4~10 cm,平均6.5 cm;直径0.5~4.0 cm,平均2.1 cm;肿瘤占肠腔周径比例10.0%~66.7%(平均28%)。所有患者术前行肠镜及三维腔内超声检查。结果30例患者均完整切除标本,术后病理检查提示直肠腺瘤25例,直肠类癌2例,直肠腺癌3例,其中pTis期2例,pT1期1例。术后并发创面出血1例,直肠周围脓肿1例。随访3~16个月,1例局部复发,采用内镜下治疗。结论经肛门内镜微创手术是治疗直肠良性肿瘤及早期直肠癌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肛门内镜微创手术(transanal endoscopic microsurgery,TEM)治疗直肠腺瘤和早期直肠癌的临床价值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74例直肠腺瘤和早期直肠癌病人行TEM的治疗情况并总结相关经验。结果:所有74例病人均成功施行TEM,术前均行肠镜活检和经直肠内镜超声检查。术后病理检查结果示:直肠腺瘤46例、直肠高级别上皮内瘤变10例、直肠神经内分泌瘤G1期5例、直肠癌13例。13例直肠癌病人中7例T0期,5例T1期,1例T2期。TEM时间(58.3±27.2)min,术中出血(10.4±5.6)m L,术后住院1~4 d,无严重并发症。1例T2期,1例T1期侵及黏膜下层外1/3,予以再入院行腹腔镜直肠癌前切除术。所有病人均得到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5±8)个月,2例直肠绒毛状腺瘤病人术后复发,均通过再次TEM完整切除。所有早期直肠癌和直肠神经内分泌瘤病人术后随访均未发现肿瘤复发或转移。结论:TEM创伤小,病人恢复快,治疗直肠腺瘤和部分经过选择的早期直肠癌病人安全可靠。完善的术前评估和术后随访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经肛门内镜微创手术(transanal endoscopic microsurgery,TEM)治疗直肠占位性病变的应用效果。方法:总结2013年2月至2016年12月接受TEM治疗的53例直肠占位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TEM在直肠占位性病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结果:本组53例均成功施行TEM,其中49例行直肠壁全层切除,4例行黏膜下及肌层部分切除。手术时间20~100 min,平均(42.8±14.3)min;术中出血量5~45 ml,平均(8.2±4.4)ml。术中2例中上段直肠前壁肿瘤行全层切除时切入腹腔,立即行腹腔镜下一期修补成功,术后未发生腹腔及盆腔感染。本组均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术后4例(7.5%)发生并发症,其中1例术后出血、1例尿潴留、1例肺部感染、1例直肠创面感染,均保守治疗痊愈。术后住院1~13 d,平均(4.5±2.6)d。术后随访5~52个月,平均(23.4±7.3)个月,均未发现肿瘤复发、转移及控便、排便功能障碍。结论:TEM是安全的,其微创性、疗效均优于传统经肛直肠肿瘤切除术,可作为适合局部切除直肠病灶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经肛门内窥镜微创外科技术(TEM)治疗直肠宽基腺瘤和早期直肠癌的应用效果。方法分析评价2005年5月至2009年2月120例TEM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者肿瘤直径中位值2.5cm,肿瘤下缘距齿状线距离(8.4±3.2)cm,肿瘤侵犯直肠周径范围(32.3±18.5)%。平均手术时间(80±45)min。平均住院日5.2d。无围手术期死亡。手术并发症有直肠穿孔、创面裂开和短暂性大便失禁。病理示直肠腺瘤72例、直肠腺癌34例、直肠类癌12例、直肠间质瘤2例。34例腺癌中pTis9例,pT119例和pT26例。直肠癌术前腔内超声分期符合率为83.3%。平均随访21个月,有2例患者有局部复发。结论TEM手术创伤小、痛苦少、住院时间短、保留肛门括约肌;既可作为直肠宽基腺瘤和pT1期直肠癌的治愈性手术,也可作为pT2直肠癌的姑息性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经肛门单孔腹腔镜直肠肿瘤微创切除术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10年06月-2013年06月,直肠内肿瘤6例,肿瘤距肛缘8~15 cm,其中5例为广基直肠管状腺瘤,另1例为管状腺瘤局部癌变,利用单孔腹腔镜经肛门直肠肿瘤微创切除术。结果6例患者均成功实施经肛门单孔腹腔镜肠腔内直肠肿瘤切除术,切缘干净,创面愈合好,随访1~3年无复发。结论利用单孔腹腔镜经肛门直肠肿瘤切除术和经肛门内镜显微手术一样具有优良的术野显露和宽敞的操作空间,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经肛门内镜微创手术(transanal endoscopic microsurgery,TEM)治疗直肠肿瘤的手术经验及技巧。方法 2006年5月~2009年12月,对106例直肠肿瘤行TEM手术,选择适当体位使直肠肿瘤位于TEM器械视野下方,据肿瘤边缘至少0.5~1 cm行全层或黏膜下切除,切除创面缝合关闭,标本取出送病理检查。结果 101例获得完整切除,1例因上段直肠切穿中转开腹行根治性直肠癌切除术,4例不完整切除。平均手术时间90 min(47~133 min)。平均住院时间4.8d(3~7 d)。主要并发症为尿潴留3例,3~5天后恢复自主排尿;术后短期内肛门括约肌功能异常2例,分别于2天、5天恢复;术后便血1例,3天后症状消失。106例平均随访16个月(3~40个月)。直肠腺瘤(T0期)77例中3例复发,复发率3.9%,直肠类癌22例中复发1例,复发率4.5%;原位癌3例无复发。结论 TEM是针对于直肠中上段肿瘤的手术方式,应根据肿瘤位置调整患者正确的体位,切除过程遵循一定的手术步骤,良性肿瘤可行黏膜下切除,怀疑恶性肿瘤建议行全层切除,安全切缘距离应≥1 cm,切除创面缝合关闭。TEM手术慎用于距齿状线10 cm以上的女性直肠前壁肿瘤。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经肛门内镜微创手术(transanal endoscopic microsurgery,TEM)治疗直肠肿瘤的效果.方法 总结2006年4月至2009年8月接受TEM的110例直肠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TEM在直肠肿瘤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结果 患者病灶直径0.5~5.5 cm,平均直径为(1.7±0.8)cm.病灶距肛缘4~20 cm,平均距离为(7.4±2.6)cm.病灶在直肠内的部位:前壁40例,后壁29例,左侧壁22例,右侧壁19例.手术方式:肠壁全层切除98例,黏膜下及肌层部分切除12例.手术时间25~180 min,平均(73.5 ±31.0)min;术中失血3~60 ml,平均失血(10.8±7.8)ml.术后病理学检查:直肠腺瘤41例,直肠腺瘤癌变和直肠癌35例(其中Tis期21例,T1期6例,T2期8例),直肠类癌14例,直肠间质瘤1例,直肠平滑肌瘤1例,炎性息肉等18例.所有标本切缘均为阴性.术后并发肛门出血2例,肺部和泌尿系感染各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3.6%(4/110).术后住院日2~8 d,平均住院日(3.4±1. 3)d.术后平均随访12.5个月,未发现肿瘤复发和转移.结论 TEM治疗直肠肿瘤具有手术损伤小,出血少、疗效好、恢复快等优点,是目前直肠局限性肿瘤局部切除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价经肛门内窥镜微创外科技术(TEM)治疗直肠宽基腺瘤和早期直肠癌临床效果.方法 分析2005年5月至2007年4月40例TEM手术的临床效果,结果 40例肿瘤直径中位值2.3 cm,肿瘤下缘距齿状线距离为(8.2±3.2)cm,肿瘤侵犯直肠周径范围为(32.3±18.5)%.平均手术时间为(90±43)min.平均住院4.8 d.无围手术期死亡.切缘瘤细胞均为阴性.病理示直肠绒毛状腺瘤24例、直肠腺癌10例、直肠类癌6例,10例腺癌中pTis2例,PT16例和pT22例.平均随访11个月,所有病例无局部复发.结论 TEM手术创伤小、保留肛门括约肌、缩短住院时间;既可作为直肠宽基腺瘤和pT1期直肠癌的治愈性手术,也可作为pT2直肠癌的姑息性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2.
<正>经肛门内镜微创手术(transanal endoscopic microsurgery,TEM)是经肛门切除肿瘤的微创保肛手术方法,由德国Buess等[1]于1983年首次应用于临床。距肛缘4~18 cm的良性直肠肿物、直径>1.5 cm、无蒂广基型的直肠绒毛状腺瘤均适于TEM治疗[2]。我院自2013年开展TEM,主要用于治疗直肠良性肿瘤、直肠息肉,TEM的手术体位无固定模式,一般根据肠腔病灶的位置决定,现将手术体位摆放的体会介绍如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经肛门内镜显微手术(TEM)治疗直肠肿瘤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12月期间我院行TEM治疗7例直肠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7例直肠肿瘤均获完整切除,切缘均阴性。手术时间55~240 min,平均110 min;术中出血量5~100 ml,平均45 ml。术后病理诊断:直肠绒毛状腺瘤4例,绒毛管状腺瘤2例,直肠腺癌1例。手术并发症:术中直肠穿孔1例,肺部感染1例,尿潴留1例。7例随访6~13个月,平均8个月,肿瘤无复发。结论 TEM治疗直肠肿瘤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4.
经肛门内镜微创手术治疗直肠上皮内瘤变和早期直肠癌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经肛门内镜微创手术(TEM)治疗直肠上皮内瘤变(IN)和早期直肠癌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15例直肠肿瘤患者采用TEM行局部切除术。根据活检病理结合直肠腔内超声检查(EUS)术前诊断低级别IN8例,高级别IN4例,早期直肠癌3例。肿瘤距肛缘的距离4—15(平均7.2)cm,肿瘤直径1—4(平均1.8)cm,肿瘤占据肠腔周径比例10%~40%(平均20%)。结果15例直肠肿瘤均获完整切除(黏膜下切除5例,全层切除10例),各切缘均阴性。手术时间为40.90(平均57)min;术中出血量为10-60(平均35)ml。术后住院时间为2-9(平均4.5)d。术后病理确诊:直肠低级别IN5例,高级别IN6例,早期黏膜下浸润癌(pT1期)和进展期癌(pT2期)各2例。术前EUS评估肿瘤浸润肠壁深度的准确率为86.7%(13/15)。15例术后随访2.10(平均6)个月,肿瘤无局部复发。结论TEM微创、显露良好、切除精确、能获取高质量的肿瘤标本用于准确的病理分期,是治疗直肠IN和早期直肠癌的理想术式。术前EUS检查对TEM病例的选择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经肛门内镜显微手术(TEM)治疗直肠肿瘤的手术效果,回顾分析12例行TEM的直肠肿瘤患者资料。结果显示,12例直肠肿瘤均获完整切除,平均手术时间90min(60-200min)。无术后出血、吻合口感染、吻合口漏。2例术后肛门轻度疼痛,2例暂时性不完全性肛门失禁。术后病理示9例腺瘤(管状腺瘤3例,绒毛状腺瘤4例,管状绒毛状腺瘤2例,其中2例伴高级别上皮内瘤变),1例肌层内有钙化灶,1例直肠黏膜炎性组织,1例低危间质瘤(直径〈1.0cm)。随访1~12个月,1例管状腺瘤患者于术后3个月局部复发。结果表明,TEM治疗良性直肠腺瘤和早期直肠癌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经肛门内镜显微手术(TEM)直肠全层切除治疗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2006年12月至2015年12月间74例采用TEM治疗的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肿瘤特点、手术情况、术后病理及随访结果。结果其中50例患者行原发病灶切除,24例患者因结肠镜下切除后标本切缘不清或阳性行二次手术。肿瘤直径平均(1.02±0.43)cm,距离肛缘(7.9±1.7)cm。平均手术时间(58.7±12.1)min,平均术中出血量(13.1±5.0)ml。所有标本基底和侧切缘均阴性。平均随访3.6年,无肿瘤复发。结论 TEM可以作为直径较小的中上段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手术治疗的首选。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估经肛门内镜显微手术(TEM)治疗直肠肿瘤的近期疗效,并对创面缝合方法进行探讨.方法 对经TEM治疗的19例直肠肿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患者中直肠良性肿瘤13例,直肠类癌2例,T1期直肠癌1例,T2期直肠癌3例.手术时间为40~100(平均58.3) min,其中10例未予以创面缝合,6例采用连续缝合后银夹固定,3例采用强生自动打结线盒缝合.所有肿瘤均获完整切除,切缘阴性.术后1例患者少量出血,2例出现低热 未见切口并发症及肛门功能障碍.随访中除1例腺瘤恶变患者可疑复发外,余未见复发及其他异常.结论 TEM治疗直肠肿瘤的安全有效 为直肠肿瘤局部切除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  相似文献   

18.
经肛门内镜微创手术治疗直肠肿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比较相同适应证下经肛门内镜微创手术(transanal endoscopic microsurgery,TEM)和传统手术治疗直肠肿瘤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63例直肠原发距肛缘4cm以上的良性肿瘤和T2期前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2005年3月至2007年3月为34例患者行传统手术,包括经肛门局部切除术、Kraske术、Dixon术;2007年3月至2009年3月为29例患者行TEM手术。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疾病种类和肿瘤分期具有可比性,TEM组和传统手术组肿瘤直径(2.4cm vs.2.35cm,P=0.983)和肿瘤距肛门距离(8.0cm vs.7.0cm,P=0.29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EM组手术时间(58min vs.77.5min,P=0.044)、出血量(10ml vs.80ml,P0.001)、术后进食时间(1d vs.2d,P0.001)、术后住院时间(3d vs.5d,P0.001)和应用止痛药(0mg vs.10mg,P0.001)等方面优于传统手术组。两组短期并发症(2 vs.7,P=0.23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EM组在17个月的中位随访过程中未发现肿瘤复发,传统手术组中位随访40个月,2例(5.9%)复发。两组均无肿瘤相关死亡病例。结论:在把握适应证的前提下,TEM是治疗直肠肿瘤的有效方法。同传统手术相比,TEM具有患者创伤轻、住院时间短和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估经肛门内镜显微手术(transanal endoscopic microsurgery,TEM)治疗直肠肿瘤临床应用的安全性、可行性及疗效,探讨手术中操作难点的处理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外科2006年9月至2010年2月期间53例经肛门内镜显微手术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共53例直肠肿瘤病人接受TEM手术治疗,其中直肠腺瘤28例,直肠类癌7例,直肠癌15例,炎性肿块2例,淋巴瘤1例,96.2%病人切缘阴性。术后并发症:2例肛门出血,1例急性尿潴留,1例肺部感染,1例暂时性排便失禁。术后平均住院天数为4.8(3~9)d。平均随访23(2~43)个月,腺瘤组出现2例复发,腺癌组出现2例复发,类癌组无复发。结论 TEM是一种对直肠中、上段及乙状结肠下段肿瘤安全、有效的微创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20.
经肛门内镜显微手术切除直肠肿瘤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4  
目的评价经肛门内镜显微手术(TEM)切除直肠绒毛状腺瘤和早期直肠癌的应用效果。方法分析我院总结1995年11月至2001年12月27例TEM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者肿瘤直径中位值2.5cm,肿瘤下缘与齿状线距离(8.9±3.4)cm,肿瘤侵犯直肠周径范围(35.7±17.5)%。平均手术时间(109±46)min。平均住院日4.5d。无围手术期死亡。手术并发症有尿潴留、暂时性大便失禁和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复发。术中2例切穿至腹腔,即刻内镜下修补成功。切缘100%瘤细胞阴性。病理示直肠绒毛状腺瘤14例、直肠腺癌13例,后者包括pTis2例,pT16例和pT25例。直肠癌腔内超声肿瘤T分期符合率为84.6%。5例pT2中2例中转前切除术,1例接受术后放疗,2例无附加任何治疗。平均随访18个月,所有病例无局部复发。死亡2例,但无复发迹象。结论TEM易行且安全,是直肠绒毛状腺瘤和部分T1直肠癌的治愈性手术,也可作为T2直肠癌的姑息性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