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超声血管回声跟踪技术临床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脉功能及结构改变是导致临床心脑血管事件的主要原因,动脉功能改变的早期发现已作为心脑血管病早期检测的首要指标.动脉硬化对血管结构的侵犯是一个不断进展的过程,事实上在动脉粥样硬化(artherosclerosis,AS)形成之前动脉功能早已发生改变.动脉弹性(arteries elasticity,AE)减退是多种心脑血管危险因素对血管壁早期损害的综合表现,是早期血管病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指标[1,2],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2.
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第一大杀手,以动脉(粥样)硬化为典型特征的动脉血管结构与功能改变是心肌梗死和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的共同病理学基础。动脉弹性减退已成为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更被认为是心血管事件的替代终点(surrogate endpoint)之一。  相似文献   

3.
心脑血管疾病是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严重疾病之一,而动脉硬化又是引起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其发生率逐年上升并日趋年轻化.如果能尽早检测早期动脉硬化发生,就可以通过药物或者饮食使动脉硬化的发生产生逆转,所以动脉硬化的早期检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1].动脉硬化发生的早期即内皮功能失调期,动脉弹性会有所降低,动脉弹性又称动脉顺应性,是动脉舒张功能的表现,它取决于动脉管腔直径的大小、管腔硬度及可扩张性,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动脉内皮功能的状况.  相似文献   

4.
踝臂指数与动脉粥样硬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已成为人类的第一杀手,据最近美国心脏学会报告:心脑血管疾病死亡占全球人口死亡构成已从1992年的25%,增至1996年的29%,又增至目前的33%.动脉粥样硬化既是全球性疾病,又是全身性疾病.人体血管和心脏是一个整体,动脉粥样硬化除累及冠状动脉、脑动脉外,还常累及全身的外周动脉等多处动脉血管床[1].冠心病、缺血性卒中、外周动脉病等都是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重要表现形式.目前国内对冠心病、缺血性卒中了解较多,但对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缺乏全面的认识,尤其对外周动脉病的认识尚存在严重不足.  相似文献   

5.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心身健康.糖尿病患者由于长期高血糖,可引起广泛动脉粥样硬化形成,血管弹性减退,故糖尿病是动脉粥样硬化性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1].临床实践证实,有效的社区健康干预措施,对于改善社区糖尿病患者的心身状况、控制患者的病情、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C-反应蛋白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齐志宏 《北京医学》2005,27(4):246-248
目前,心脑血管疾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与死亡率,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而动脉粥样硬化是该类疾病重要的病理基础.大量的流行病学资料证明炎症反应在动脉粥样硬化形成上起着重要的作用.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是急性时相反应蛋白之一,是炎症标志物.有研究证明在众多的炎症标志物中超敏CRP(hs-CRP)是低水平炎症的敏感标志物,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慢性炎症是动脉粥样硬化形成与扩展的一个重要病因.动脉内的轻微炎症是一个引发刺激、损伤、愈合的循环,在长达十年或几十年的进程中周而复始,形成斑块,其结果导致动脉狭窄或粥样斑块.因此,hs-CRP受到临床更多的关注,其在动脉粥样硬化形成上有直接的致病作用[1 ~8].CRP同其他炎症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α(TNE-α)、白细胞介素-6(IL-6)或血清淀粉样物质A相比具有更大的潜在危险[1~11].现就CRP的生物学特性、检测方法以及与动脉粥样硬化关系的最新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高血压大动脉功能损害是引起预后心血管并发症的重要原因[1].脉搏波传导速度测定(pulse wave velocity, PWV)是反映动脉弹性的重要手段[1,2].我们应用PWV自动测量系统对服用氨氨地平治疗的高血压患者进行检测,观察其对大动脉扩张性的影响.以颈动脉-股动脉PWV作为反映大动脉扩张性的指标.  相似文献   

8.
李超  姜枫 《重庆医学》2017,(35):5020-5022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一种多因素所致的慢性的、渐进性的动脉炎症性疾病,以动脉壁变硬增厚、弹性减退和管腔狭窄为主要病变特征.虽然AS的发病机制及病理演变尚未明晰,但是研究证实脂质代谢异常及氧化应激损伤是其主要原因之一.近年来研究发现,氧化应激能够诱导细胞发生自噬现象以减轻氧化损伤[1].有学者在20世纪50年代首次提出了细胞自噬的概念.自噬,作为一个动态的细胞内物质周转的过程,当细胞外环境改变时,可以通过降解损坏的细胞器及部分蛋白,从而为细胞生存提供新的原材料和能量[2].本文从自噬和氧化应激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交相作用的角度进行综述,以期为AS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齐天军  翟梅青 《中国民康医学》2009,21(18):2292-2293,2296
踝臂指数(ankle-brachial index,ABI)即踝部动脉收缩压和臂部动脉收缩压之比.ABI与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研究主要集中于下肢外周动脉疾病(perip heral arterial disease,PAD)的诊断,是诊断PAD的有效、无创手段.由于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全身性疾病,常常累及冠状动脉、脑动脉及外周动脉等多处动脉血管.因此,根据异常ABI诊断的外周血管疾病常常提示可能存在全身动脉粥样硬化疾病,并可以识别处于心血管危险的高危人群.国外几项大规模的临床研究己经证实,ABI异常对预测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和死亡具有很高的价值[1,2].所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与ABI的相关性研究近年来逐渐受到重视.本文就ABI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动脉弹性功能减退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标志[1,2],脉搏波速度(pulse wave velocity,PWV)是目前较公认的测定动脉弹性功能的方法之一.动脉弹性与动脉粥样硬化是否具有相关性尚存有争议,国内对两者的研究甚少,多数研究对象为高血压人群.本研究旨在探讨高血压病合并冠心病与大动脉弹性变化的关系及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
同型半胱氨酸(Hcy)又称高半胱氨酸,是甲硫氨酸的中间代谢产物,产生于一碳代谢过程,为非蛋白质氨基酸之一,其本身不参与蛋白质的合成[1-3].大量研究表明,Hcy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其血浆水平与心脑血管风险有明显的关联.目前,高Hcy血症作为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而被广泛用于临床心脑血管疾病风险及预后的评估.  相似文献   

12.
动脉粥样硬化 (AS)是影响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 ,在我国因AS导致的心脑血管疾病呈逐年增多的趋势。临床上心脑血管疾病虽多见于中年和老年人 ,但危险因素水平增高趋势和早期动脉病变在青少年时即已出现[1] 。有资料表明 :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形成始于儿童期[2 ] 。婴儿中已有 4 5%可见动脉内膜有增厚 ,内膜下有散在的单核细胞所形成的泡沫细胞出现[3] 。近年来 ,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 (OXLDL)日益受到临床医学界的重视 ,实验证实它与AS的发生、发展有着十分肯定的关系 ,是发生心脑血管意外的一项重要危险因子[4 ,5] 。为此 ,我们观察…  相似文献   

13.
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心脑血管疾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严重疾病 ,动脉粥样硬化无疑是引起心脑血管疾病的首要原因。颈动脉位置表浅 ,已被证实可作为反映全身动脉粥样硬化情况的“窗口”。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密切相关 ,同时也是引起缺血性脑卒中的常见病因。因此对于颈动脉粥样硬化形成机制、危险因素、诊断及治疗的研究尤为重要。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累及全身动脉血管 ,特别是弹力型动脉的非炎症性、退行性和增生性病变。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主要与动脉血管内皮细胞和血管平滑肌细胞受到各种损伤有关。其一般过程包括 :1.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和局部单核细胞和 或血…  相似文献   

14.
《大家健康》2010,(3):6-6
心脑血管疾病包括冠心病、脑血栓、脑出血等,其病因主要是动脉粥样硬化。即动脉血管内膜病变造成管腔狭窄管壁变硬失去弹性,进而影响组织器官的血氧供应,而引起的一系列心脑血管系统疾病。  相似文献   

15.
动脉顺应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脉顺应性又称动脉弹性,它是指血管壁的缓冲能力,是动脉血管壁的内在弹性特征.动脉弹性功能受收缩压、舒张压和脉压水平的影响,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动脉内皮功能状况.动脉弹性功能减退已经成为心血管危险的重要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16.
高血压是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危险因素,而动脉粥样硬化总伴随有炎症反应,流行病学研究证实,高血压患者存在血管壁炎症反应,炎症反应参与了高血压的发生发展,两种疾病可通过炎症反应相联[1].C 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CRP)被认为是急慢性炎症敏感但非特异的标记物之一.CRP在心血管方面的研究报道很多,它与心血管疾病如动脉粥样硬化、冠状动脉疾病乃至心肌梗死的发生发展和预后有着密切的关系,认为它是一个被低估而未被充分利用的指标,是心血管病危险因子[2].  相似文献   

17.
脑血管疾病的病理基础是动脉粥样硬化.血浆中同型半胱氨酸(Hcv)水平增高是动脉粥样硬化、脑动脉闭塞性疾病等脑血管疾病的一种重要危险因素[1].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是重要的炎症标志物之一,而炎症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它与脑血管病的发生、发展、预后密切相关[2].为此,我们于2005年11月至2006年3月测定了207例脑梗死患者血浆Hey和hs-CRP含量,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以探讨脑梗死患者Hcv与hs-CRP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测定心踝血管指数(CAVI),探讨动脉弹性与心血管危险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入选在青海大学附属医院心内科住院的病例101例,抽血查血糖、血脂等,行颈动脉彩超检查及CAVI测定。根据CAVI的水平分为两组:CAVI正常组和CAVI增高组。结果单因素相关分析示,年龄、脉压、空腹血糖、糖尿病、高血脂及颈动脉粥样硬化与CAVI呈正相关(P﹤0.05)。继续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示,年龄、脉压、空腹血糖、糖尿病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是影响CAVI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年龄、脉压、空腹血糖、糖尿病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是动脉弹性减退的主要心血管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根据卫生部统计,我国动脉硬化发病率在逐年上升,临床上因心血管事件就诊的病人都是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终末期人群。动脉僵硬度与心血管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相关,是独立于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又一重要危险因素,脉搏波传导速度是心血管危险及预后的重要预测因子[1]。臂  相似文献   

20.
资讯     
专题踝臂指数可作为心血管高危患者动脉粥样硬化标记物“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及其所导致的心脑血管类疾病已成为人类的第一杀手,而踝臂指数可作为中国心血管高危患者动脉粥样硬化标记物。”同济大学医学院院长胡大一教授认为,踝臂指数(ABI)是外周动脉疾病简单、迅速而无创伤的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