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上海市高中女生月经病相关症状流行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了解上海市高中女生月经病相关症状的流行特征、处理方式及获得月经知识和帮助的来源,为青春期生殖健康教育和服务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对上海市6个区12所高中学校的高一、高二年级全部女生共2433人进行自填问卷调查,数据采用SPSS1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受调查女生平均年龄为(16.21±0.82)岁,平均初潮年龄为(12.67±1.21)岁。多数受调查女生(66.2%)的学习、生活在经期受到影响。月经病症状在高中女生中普遍存在,自报患病率为66.7%,其中痛经最为常见,自报患病率为60.5%;其次为经期不规则(36.7%)、经血过多(28.5%)。但仅有12.8%的女生因月经病症状而就诊,就诊率最高的是闭经(27.0%),就诊率最低的是痛经(6.3%)。高中女生获得月经知识和帮助的主要来源是母亲和同学朋友。结论高中女生月经病症状普遍存在,仅部分女生寻求到有效帮助。有必要加强青春期健康教育和提供相关服务,让女生获得更多的月经知识,提高她们处理月经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广州女大学生月经及经期保健的现况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广州地区女大学生月经及经期保健的状况,为女大学生经期保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广州市12所高等院校在校女大学生进行随机抽样,并发问卷进行调查。结果广州市女大学生的初潮年龄平均为13.5岁,初潮年龄存在城乡差异,来自城市、城镇、乡村的女大学生的初潮年龄分别为12.8岁、13.3岁、13.9岁,乡村迟于城市和城镇。痛经发生率较高,为79.4%。女大学生月经知识来源多为非专业教育机构,且影响其自身的经期保健行为。结论女大学生月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痛经普遍存在于女大学生中,其经期教育和保健行为有待加强和改善。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目前藏族女大学生的月经及经期保健状况,帮助内地藏族女大学生开展健康教育和青春期保健工作。方法对西藏民族学院在校藏族女大学生进行随机抽样,并发问卷对其月经初潮年龄及经期保健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西藏女大学生的初潮年龄平均为13.5岁,痛经发生率为71.53%,女大学生月经知识来源多为家庭教育。结论内地的藏族女大学生月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环境因素、精神心理因素占主要因素。因此,加强藏族女大学生青春期的健康教育,学校应积极主动引导,让藏族女大学生掌握经期自我保健知识。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女中学生月经病相关症状流行特征,为青春期生殖健康教育和服务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自编调查问卷,对泉州市泉港区4所中学女生进行匿名填表调查。结果平均初潮年龄为12.29岁;痛经、月经不调、闭经的患病率分别为60.15%、48.8%、18.65%。结论女中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月经健康问题,应针对她们的现状开展青春期健康教育和提供相关服务,让女生获得更多的月经知识,提高她们处理月经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广州市658名女大学生月经状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了解广州市女大学生月经状况,为有针对性地开展高校性健康教育及防治月经病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广州市658名女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广州市女大学生月经初潮年龄为(13.43±1.78)岁,城乡女生平均初潮年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有经期伴随症状者达73.86%~89.36%,女大学生认为月经不调的原因主要有疲劳和激烈运动、情绪波动、环境改变、受凉等.有30.10%的女生不知道月经与排卵有关,39.82%的女生不知道早孕知识,27.66%的女生不了解排卵期性行为容易受孕,51.06%的女生认为月经病不会导致不孕.结论 对女大学生进行有关性生理、性心理的教育非常迫切和必要,应加强和重视学生的卫生教育和卫生服务.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女大学生对月经知识的知晓情况、经期卫生行为以及对待月经及月经病的态度,为学校生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编问卷628名女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女大学生对月经知识的总体答对率为60.7%,经期卫生行为合理比率为72.4%,77.7%的女生能正确对待月经这一生理现象,81.2%的女生对月经病的态度较积极,月经知识对月经病态度(β=0.11,P0.05)、经期卫生行为对月经态度(β=0.13,P0.05)有正向预测性。结论:女大学生对月经知识的知晓率偏低,经期卫生保健意识有待增强,学校应加强女性经期生理知识健康教育,以促进女生经期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在校女大学生月经及经期保健认知现况,为更好地指导和促进女大学生经期保健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随机抽取陕西渭南职业技术学院女生共1 778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女大学生平均初潮年龄为12.8岁.错误的或不适宜的经期保健认知频率在5.5%~32.9%,三年制学生和五年制学生在经期饮食方面的认知存在显著性差异(χ2=54.790,P<0.001),但在其他方面的认知无显著性差异(均P>0.05).月经知识来源于学校教育的仅占10.4%,城市和城镇的学生其知识来源与乡村学生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χ2=214.411,P<0.001).有86.6%的学生认为学校有必要进行性教育.结论 女大学生经期保健知识较缺乏,经期保健行为有待加强和改善.家庭、学校与社会应相互协作,开展有针对性的生殖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8.
成都市1205名女大学生月经状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了解成都市在校女大学生月经知识,态度及行为的现况,为进一步治疗月经紊乱和原发性痛经提供资料和依据. [方法]以自填式问卷的形式对成都5所高校1 205名女大学生进行不记名调查,调查的数据用Epi-Data软件进行录入并用SPSS10.0进行统计处理. [结果]当代女大学生掌握了部分月经相关知识,但并不全面;其中平均初潮年龄为(13.06±1.24)岁;有89.5%的能够正确说出月经的本质;有痛经的占80.7%;当他们遇到月经相关问题时,有73.8%的原意与同学朋友交流. [结论]女大学生在月经知识知晓上还存在很多欠缺,应该根据她们的实际需求及现况来明确女大学生经期保健开展的方式及内容,进一步加强青春期月经生理及经期卫生教育.  相似文献   

9.
陕西省三原县少女月经情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了解青春期少女月经及有关情况,为青春期保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606例12~18岁的少女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平均初潮年龄13.08±1.41岁,城区初潮早于农村0.87岁(t=3.49,P<0.05),不同初潮年龄与不同体块指数有关(P<0.05).月经失调、痛经和经前期紧张综合征的发生率分别为241例(39.77%)、146例(24.09%)、98例(16.17%).月经失调、痛经在不同经龄的发生率不同(P<0.01),痛经的发生率随经龄增长而下降(趋势χ2=11.23,P<0.05).月经失调与经期冷水洗漱有关(χ2=22.36,P<0.01),痛经与经期冷水洗漱、常喝冷饮有关(χ2=49.68和χ2=13.54,P<0.01).结论 应加强青少年期月经生理的健康教育,做好经期卫生保健,是预防妇女疾病的重要环节之一.  相似文献   

10.
某大学女生月经及痛经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大学女生月经及痛经的情况,做好青春期卫生保健防病指导工作。方法:采用自制调查表,对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女生进行问卷调查,回收答卷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发放问卷1 000份,收回973份。女大学生的初潮年龄在12~15岁,占调查总人数的86.20%,平均初潮年龄为(13.28±1.36)岁;493例有痛经,占总人数的50.67%;经期伴随症状发生率较高;不同年级对痛经发生率有一定影响。结论:发放月经生理常识手册,加强自我保健知识的健康教育,普及正确预防与治疗月经异常和痛经的知识有利于提高青春期保健水平。  相似文献   

11.
惠爱玲  白振京 《职业与健康》2009,25(24):2738-2739
目的了解医专在校医学生月经病发病情况及对学习生活的影响,为高校生殖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商丘医专三年大专、五年大专、中专女生1190人进行问卷调查并统计分析。结果受调查女生中,功能性子宫出血发病率18.1%,痛经发病率12.2%,经前期综合征发病率8.6%,闭经发病率7.1%。45.9%的学生因月经症状而影响到学习、生活。结论月经病是女医学生妇科多发病,并对学生的学习、生活构成了影响,月经保健教育和服务在高校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2.
210例女大学生性行为与妇科疾病的关系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杨军 《现代预防医学》2007,34(22):4329-4330
[目的]了解女大学生性行为与妇科疾病的关系,为高校制定卫生保健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三个月就诊的210例女大学生疾病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有无婚前性行为的比较区别较大。有性行为的女大学生妇科疾病集中表现在阴道炎占33.70%;月经病占18.48%;怀孕占17.39%;子宫附件炎占10.87%;尖锐湿疣占3.26%,无婚前性行为的女大学生则表现在月经病,发病率占54.24%;外阴炎占28.21%;乳腺病占11.86%。[结论]女大学生婚前性行为数量增加是引起其妇科疾病和性疾病发生率增高的重要因素,学校应加强对女大学生疾病的监测和性知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农村中学生性与生殖健康的知识、态度/观念、行为和保健需求,为在农村开展适宜的性教育和生殖健康服务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干预策略和措施。方法于2003年7~11月采用定量研究方法选择山西省、浙江省、青海省各1个县共计2944名15~19岁的在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应用SPSS/10.0软件对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调查对象平均年龄为16.88±1.19岁。女生初潮平均年龄(14.07±1.27)岁,男生初次遗精的平均年龄为(15.05±1.39)岁。手淫发生率为17.9%,发生首次手淫的平均年龄15.09±1.09岁。不同意发生婚前性行为的占75.6%。本研究中中学生性行为的发生率为4.6%,其中男生和女生的性行为发生率分别为6.0%和3.1%。在发生过性行为的学生中有28.9%曾经至少使用过一种避孕方法。首次性行为中性暴力的发生率为25.0%。中学生普遍缺乏对性与生殖健康相关知识,不同性别间的知识掌握程度存在一定差异。学生对有关性和生殖健康知识的需求,主要为如何处理与异性朋友的关系、青春期生理心理变化知识、预防性病/艾滋病传播的措施等。结论农村地区亟待有针对性地开展青少年性和生殖健康教育,对在校青少年进行性道德教育、避孕知识、性传播疾病预防、性骚扰和性暴力防范等内容的生殖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海岛妇女人工流产的决定因素,为提高妇女生殖健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统一调查表,对326例在舟山市生殖健康服务机构进行人工流产的妇女进行相关因素的流行病学调查,并采用因子分析和多因素回归分析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决定海岛妇女行人工流产的主要因素有年龄、职业、教育程度、已流产次数、已生育子女数、婚姻、避孕知识的掌握程度。结论:妇女的人口学特征、社会因素和避孕知识的掌握程度是决定海岛妇女人工流产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未婚女性青少年流动人口生殖健康知识及需求调查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了解未婚女性青少年流动人口的生殖健康知识、影响因素及生殖健康需求。方法:采用单纯随机抽样和非随机抽样相结合的方法,对青岛市3个区3个工厂的137名未婚女性青少年流动工人进行自填式问卷调查。结果:调查对象平均年龄为20.23岁。生殖健康知识分为五类,总评分为100.00分。女性青少年流动人口的总知识得分的中位数为24.50分。各项知识得分换算为百分制,其中避孕知识的得分为0.00分,怀孕与人工流产知识为10.00分,生殖道感染与艾滋病知识为41.67分,性健康知识为37.50分,妇科疾病知识为50.00分。五类知识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21.642,P=0.000)。影响总知识得分的因素有年龄(OR=1.705)、月收入(OR=2.784)和文化程度(OR=2.677)。调查对象中36.50%有妇科疾病症状,有54.01%的人有月经异常。有妇科疾病症状者中仅有10.00%的人曾去看病,未看病的原因:42.22%的人认为"每个妇女都会有这些症状,没有什么关系",24.44%的人认为"我没有症状"。73.72%、90.51%、85.40%、76.64%的调查对象不知道计生服务中心发放宣教资料、发放避孕药具、诊断妇科疾病和开展健康教育服务。结论:未婚女性青少年流动人口的生殖健康知识水平较低,尤其是避孕知识。影响知识水平的因素有年龄、收入及文化水平。她们在妇科疾病、月经问题上有较大的需求,但缺乏主动求医意识且对目前计划生育服务中心的服务内容不了解。  相似文献   

16.
大连市沙河口区女生青春期发育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红彦  戴忠霞 《职业与健康》2007,23(19):1738-1739
目的了解区内女学生青春期发育状况,为做好女生的卫生保健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概率单位回归法,求出女生半数月经初潮年龄,同时取10~13岁来潮女生182名,选出生年月日与来潮女生相差不超1个月的未来潮女生配对,分别统计各年龄组的身长、体重、胸围及视力、龋齿患病情况。结果9~18岁女生半数月经初潮年龄1991年为12.637岁,2002年为12.326岁。来潮女生的身高、体重、胸围均值均高于未来潮女生,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龋齿患病率,来潮女生较未来潮女生低。结论近12年来女生月经初潮年龄有提前趋势,但速度减慢。来潮女生的形态发育好于未来潮女生,口腔卫生状况的好坏是关系到女生青春发育的至关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高职院校女生生殖健康认知、服务需求及其影响因素状况。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宁波某高职院校1 117名女生进行生殖健康认知、态度、行为问卷调查。结果:对生殖健康的基本知识知晓率较高,对艾滋病及常见性病有较高认知度,但对其他性病知晓率均在50%以下;对艾滋病患者歧视程度不高,对安全套有较高的认知,对相关避孕措施缺乏了解,对人工流产仅有简单认知;生殖健康知识来源最多的是同学、朋友,认为最合适的青春期卫生保健知识教育的实施者也是接受过专门培训的同伴。结论:根据高职女生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生殖健康保健知识健康教育及促进活动。  相似文献   

18.
广州市女大学生节食状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女大学生节食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学校制定健康教育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节食状况测查表、进食障碍问卷的"瘦身倾向"和"对身体不满"分量表以及社会影响问卷,对914名广州女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41.1%的人从未节食,32.3%的人曾经尝试节食,21.2%的人有时节食,5.4%的人经常节食;节食状况并不与体形指数相吻合,其中一些体重正常甚至较瘦或过瘦的女孩亦有节食行为。体质量指数和瘦身倾向以及社会因素中的同伴作用和媒体影响是影响女大学生节食行为的重要因素。结论广州女大学生存在较为严重的节食行为,与社会因素密切相关。应采取综合措施,提高女大学生身心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某医学专业学生健康素养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医学院校大学生健康教育提供参考。  方法  采取随机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在某医学专业院校3个年级的1 428名学生进行健康素养问卷调查。资料采用率或构成比进行描述,采用χ2检验进行组间比较,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影响因素。  结果  该校大学生具备健康素养水平的比例为57.18%,具备健康知识、健康技能和健康行为的比例分别为58.68%,65.48%,30.88%。该校大学生健康素养女生高于男生,且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父亲受教育程度及职业不同具备健康素养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27.748、46.525、19.327、30.779,均有P < 0.01)。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表明,女生健康素养高于男生(OR=1.521,95%CI:1.160~1.993,P=0.002);不同专业学生健康素养水平由高到低依次为临床医学、护理学、药学以及其他专业;母亲文化程度高的的子女健康素养高于文化程度低的子女。  结论  该校学生健康素养整体水平相对较高,医学院校应重点培养医学生健康的生活方式,从而提高大学生整体健康素养水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农村育龄妇女罹患生殖道感染(RTI)的求医行为及其影响因素,为有针对性地开展防治工作提供基础数据.方法 在保证市级代表性基础上,分层、整群抽取15~49岁54 540名农村育龄妇女,采用先集中和后入户的调查方式进行现场调查和妇科检查,以其中至少出现一种RTI症状的31 624人作为分析对象.结果 农村育龄妇女至少出现一种RTI症状发生率为59.8%,平均为(1.66±0.89)种,在出现症状的31 624人农村育龄妇女中有15 989人选择就医,占50.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罹患RTI农村育龄妇女学历、丈夫学历、家庭经济年收入越高、出现RTI症状数越多、RTI知晓越好者则越愿意去就医;而丈夫外出务工、初产年龄越高者、总生产次数越多者,则不愿意就医.在不就医原因中,"不知道这是病"的有2137人(13.7%),"觉得每个妇女都会有,没有关系"的7443人(47.6%);"不好意思去"有1629人(10.4%),"别人说治也治不好,所以没有去"的有349人(2.2%),"治疗费太贵"的有975人(6.2%),"没有时间去医院"的有2101人(13.4%),其他原因主要是"自己购药治疗"的有1001人(6.4%).结论 农村育龄妇女RTI症状发生率较高,但求医意识十分淡漠,并受多种因素影响,应大力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和妇科普查,提高RTI诊治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