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黄著统  潘雪松  韩福海 《职业与健康》2011,27(19):2269-2271
目的观察罗格列酮对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血脂、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及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水平的影响。方法将5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24)和对照组(n=26),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罗格列酮4 mg/d,于治疗前及治疗12周时检测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A1c(HbA1c)、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hs-CRP、t-PA和PAI-1的含量。结果经过12周的治疗,在血糖方面,两组FPG、2hPG、HbA1c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且治疗组各指标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血脂方面,两组TC、LDL-C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除此之外,HDL-C显著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抗炎方面,两组hs-CRP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且治疗组各指标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对纤溶系统的影响方面,治疗组t-PA明显上升、PAI-1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罗格列酮可更好地控制血糖,调节血脂和抗炎并改善体内血栓前状态。  相似文献   

2.
甘舒霖30R治疗糖尿病临床效果和安全性及经济成本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君  张英  李小囡 《中国医师杂志》2007,9(10):1433-1434
目的评价国产人胰岛素甘舒霖治疗糖尿病的有效性、安全性及经济成本。方法采用随机、开放、对照临床研究,对160例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人预混胰岛素治疗并分析。结果患者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均显著下降(P〈0.01),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较低;2组间胰岛素用量无明显差别,达血糖控制目标时间无差别(P〉0.05),与胰岛素费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国产人胰岛素甘舒霖是治疗2型糖尿病有效、安全,且经济的选择。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近1年内初次诊断为2型糖尿病的患者4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格列齐特缓释片组(对照组)和利拉鲁肽组(观察组),每组各23例。对照组给予格列齐特缓释片60 mg,每日晨起空腹服用,同时加二甲双胍0.5 g,2次/d治疗;观察组给予利拉鲁肽0.6 mg,1次/d(第1周)、1.2 mg,1次/d(第2周),同时加二甲双胍0.5 g,2次/d治疗。治疗12周后检测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腹部内脏脂肪厚度(VAT),比较两组间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12周后,两组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的VAT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上述4项指标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无低血糖及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缓释片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疗效及安全性均优于格列齐特缓释片。  相似文献   

4.
裸燕麦对超重2型糖尿病患者减肥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在饮食控制的基础上,探讨摄入裸燕麦对超重2型糖尿病患者的减肥效果及其他健康效应。方法采用多组平行对照和自身前后对照,将符合纳入标准的249名超重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三组:A组(饮食控制组)给予糖尿病患者结构性膳食,B组(饮食控制+50g燕麦组)和C组(饮食控制+100g燕麦组)给予糖尿病患者结构性膳食的同时分别给予50g和100g裸燕麦代替其他能量相同的主食,共30d。干预前后分别测量身高、体重、腰围、臀围、体脂含量、内脏脂肪指数、基础代谢率等,同时检测生化指标:血脂、糖化血红蛋白、空腹/餐后2h胰岛素、空腹/餐后2h血糖等。应用SPSS 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自身前后比较采用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同一指标不同时间多次测量使用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干预后三组受试者的体重、体质指数(BMI)、腰围、体脂含量、糖化血红蛋白、空腹/餐后2h血糖、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等指标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B组和C组受试者的基础代谢率、内脏脂肪指数有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受试者的空腹胰岛素和餐后2h胰岛素水平有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重、BMI、体脂含量、腰围、TC、LDL以及空腹胰岛素、空腹血糖等等指标干预前后差值d在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4.46、4.10、2.67、4.95、2.94、2.92、3.57,P均〈0.05)。结论饮食控制联合裸燕麦摄入对超重2型糖尿病患者具有减肥效果,可以减少内脏脂肪含量,减肥效果优于单纯饮食控制。  相似文献   

5.
贾冰  高芸 《现代保健》2012,(32):4-5
目的:评价地特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对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和体重的影响。方法: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于睡前皮下注射地特胰岛素(n=30)或甘精胰岛素(n=30)。两组均联合口服瑞格列奈(1mg,3次/d)治疗12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体重、低血糖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FPG、2hPG、HbA1c均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低血糖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地特胰岛素组体重增加明显低于甘精胰岛素组(P〈0.05)。结论:对初发2型糖尿病,与甘精胰岛素相比,地特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可有效控制血糖,在减少体重增加方面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6.
熊青  ;廖晓春 《现代保健》2014,(34):124-127
目的:探讨护理程序在改善社区糖尿病患者血糖代谢、生活质量及满意度中的作用。方法:运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社区2013年1月-2014年9月收治的80例糖尿病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这些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各4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健康教育管理,给予研究组患者常规健康教育管理基础上的护理程序管理,然后对两组患者的血糖代谢、生活质量及满意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入组时两组患者的各代谢指标、DSQL量表评分和SF-36量表评分、满意度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1年、2年时研究组患者的体质指数、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三酰甘油、总胆固醇水平、DSQL量表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F-36量表评分、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程序能够有效改善社区糖尿病患者血糖代谢指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合并急性脑梗死的2型糖尿病患者生活方式对其脑梗死发病的影响。方法比较2型糖尿病患者中合并急性脑梗死与未合并脑梗死患者的生活方式(饮茶、饮酒、运动、压力、吸烟、水果摄入)及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指标(空腹血糖、血脂、体质量指数、血压)。结果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A组)的体质量指数明显大于未合并脑梗死患者(B组),A组患者每天饮茶者也较B组少;A组患者的收缩压、甘油三酯、空腹血糖明显大于B组;两组患者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其他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除积极控制血压、血糖、血脂外,改变生活方式,如控制体重、养成饮茶习惯可能有助于预防2型糖尿病患者急性脑梗死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与尿酸检测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与尿酸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40例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研究1组,40例未发生肾病的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2组,随机选取4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分别测定各组空腹血糖、糖尿化血红蛋白(HbA1c)、尿酸(UA)2、4 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和血肌酐,比较各组上述指标的情况。结果研究1组、研究2组HbA1c、UA均高于对照组;研究1组HbA1c、UA水平均高于研究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1组中肾功能失代偿者HbA1c、UA水平高于肾功能代偿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型糖尿病肾功能损害程度与患者体内糖化血红蛋白、血尿酸水平呈显著相关,糖化血红蛋白与尿酸检测对于2型糖尿病肾病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人群对糖尿病知识与行为的知信行情况,为完善社区卫生服务内容及方式提供依据。方法自行设计问卷,对南通市学田社区115例60岁及以上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抽样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一般项目、糖尿病相关知识、控制血糖行为和糖尿病关注度。结果糖尿病相关知识得分与调查对象的文化程度、吸烟、控制饮食、放松情绪、接受糖尿病教育、对治疗的信心有关(P〈0.05);比较糖尿病相关的生活与行为指标,不同文化程度的患者在规律运动、接受糖尿病教育及放松情绪3个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文化程度、家庭监督和接受糖尿病教育影响血糖的关注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相关知信行得分不平衡,文化程度和糖尿病教育是重要的影响因素。提示,家属督促和糖尿病教育可以提高患者对血糖的关注度,应进一步完善社区慢病管理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糖尿病远程网络管理对糖尿病患者代谢指标的改善作用。方法将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网络管理组和常规门诊组,每组60例。两组均接受每周一次的糖尿病自我管理技能培训。网络管理组患者配备家用电脑,由疾病管理师通过Lifelink糖尿病远程管理系统进行糖尿病日常网络管理,制定个性化管理目标,实现家中检测数据的上传、各项检测实施的提醒、相关教育信息的转达以及实现与远程管理人员多功能互动。管理实施3个月后,比较管理前后糖、脂代谢等指标的变化。结果两组年龄、糖尿病病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各项生化指标在基线时除尿酸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经过3个月的管理,网络管理组和常规门诊组的体重、腰围、体质指数(BMI)、尿酸及血脂成分(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较基线时明显下降(P〈0.05或P〈0.01);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糖化血红蛋白在3个月后亦均较基线时下降,并且网络组比常规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两组的空腹血糖和尿白蛋白/尿肌酐均无明显变化。网络管理组低血糖事件(15.3%)较常规门诊组(31.0%)明显减少(P〈0.05),并且网络管理组血糖变异系数低于常规门诊组(P〈0.01)。结论短期远程网络管理模式较常规管理可显著改善2型糖尿病糖代谢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江苏省太仓市2型糖尿病(T2DM)及糖尿病前期(IGR)的流行现状,并分析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方法,选取太仓市1,319名18~65周岁的常住居民为调查对象进行横断面调查,并对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留取空腹和餐后2h静脉血进行生化指标测定.结果 不计已确诊的糖尿患者,太仓市居民T2DM的患病率为6.1%、IGR患病率为16.0%.在IGR人群中,空腹血糖受损(IFG)患病率为4.09%、糖耐量受损(IGT)患病率为11.9%.IGR组和T2DM组分别同正常糖耐量组(NGT)组比较,腰围、臀围、体质指数、腰臀比、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和餐后2小时血糖均高于NG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性别、高血压、腹型肥胖、体质指数、糖尿病家族史是太仓市城乡居民糖尿病前期及糖尿病患者的重要危险因素.结论 太仓地区的IGR患病率较高,社区全科团队应将年龄较大、男性、糖尿病家族史、BMI指数超标、腹部肥胖、患有高血压等危险因素的居民作为重点对象进行健康教育干预.  相似文献   

12.
孙洁  刘秀荣 《现代保健》2010,(34):13-14
目的按是否出现蛋白尿对糖尿病患者分组,测量骨密度,观察2型糖尿患者与无蛋白尿的糖尿病患者及正常对照组是否存在在统计学差异。方法本研究随机选取山东地区无血缘关系的研究对象93名。分别检测以下指标:体重指数,骨密度,尿微量蛋白。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的骨密度与正常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尚不能推断2型糖尿病与骨质疏松症存在必然联系。  相似文献   

13.
复合抗氧化剂对糖尿病人餐后血糖及血胰岛素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大豆异黄酮(SI)、维生素C (VC)、维生素E (VE)等复合抗氧化剂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餐后血糖及血胰岛素的影响。方法: 将96例(男女各半)T2DM患者按性别随机分为非干预组(B组)、低(C组)、中(D组)和高剂量(E组)复合抗氧化剂干预组,并设正常对照组(A组,n=24,男女各半)。检测各组在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前后0、1、2、4、6 h的血糖及胰岛素水平,计算男女各组的血糖及胰岛素6h曲线下面积(AUC)。结果: OGTT后,正常对照组男性的血胰岛素和血糖AUC均高于女性;但都明显低于四个糖尿病研究组。而糖尿病组男女性的C、D、E组血胰岛素AUC E均低于B组。血糖AUC : 男女性的D组和E组均低于C组、B组。女性的血糖和血胰岛素AUC E组与B组比较差异显著。男女两性血糖的增值D组和E组均显著低于B组和C组。 结论: 中剂量和高剂量的SI、VC、VE复合抗氧化剂可抑制T2DM患者糖负荷后活性氧自由基所介导的葡萄糖氧化反应,提高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对餐后血糖和血胰岛素水平的变化均有改善的倾向,且女性较男性更为敏感。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为制定合理措施改善其生存质量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采用中文版糖尿病特异性生存质量量表(CN-ADDQOL)及自编问卷对广州市社区205名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调查与体测,对调查数据进行结构方程模型拟合。 结果 模型拟合结果显示,χ2= 652.979,CMIN/DF=2.221,CFI=0.875,IFI=0.877,RMSEA=0.077;2型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不同维度之间存在相互关系;居住地、文化程度、冠心病史、病程、自我管理知识水平、足部检查、经常锻炼、血糖控制等8个因素为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不同维度的影响因素(P<0.05)。 结论 结构方程模型适用于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影响因素;2型糖尿病患者应通过提升自我管理知识水平及经常参与体育锻炼来提高生存质量水平。  相似文献   

15.
夏瑜  胡一河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2,(8):1967-1969,1977
目的:调查并掌握2010年苏州市居民血糖现状,考察慢病工作的防治效果,及时调整下一个5年计划。方法:社区医生入户调查,和调查对象面对面询问,填写问卷并进行血糖测量,结果汇总到经整理后采用χ2检验分析数据。结果:35岁~70岁的居民糖尿病的现患率随年龄的增加逐渐上升(χ2=283.937,P<0.005);男女之间没有显著差异(χ2=0.1050,P>0.05);50岁以下的城乡居民比较,糖尿病患病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χ2=1.210,P>0.05);而50岁以上城市居民的糖尿病患病率却明显高于农村居民(χ2=91.454,P<0.01)。结论:虽然苏州市对糖尿病人群的管理工作已有一定成效,但形势仍不容乐观,加大力度宣传糖尿病的预防,从而降低血糖的超标率,提高糖尿病人血糖的控制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罗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和脂联素(AN)的影响。方法86例T2DM患者随机分为罗格列酮联合诺和灵30R组(观察组)41例和诺和灵30R组(对照组)45例,两组均于早餐、晚餐前30min各皮下注射1次诺和灵30R;观察组在诺和灵30R治疗的基础上,早餐前口服罗格列酮4mg。两组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2个月检测患者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血脂、AN及CRP水平,并计算诺和灵30R日剂量。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FPG、2hPG及HbAlc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观察组治疗后CRP(4.10±0.53mg/L)、甘油三酯(1.84±0.20mmol/L)较治疗前(6.80±0.57mg/L,2.31±0.73mmol/L)明显下降(P〈0.05),AN(2.45±3.00mg/L)较治疗前(1.03±1.28mg/L)明显升高(P〈0.05),而对照组CRP、TG、AN治疗前后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诺和灵30R日剂量(30.5±13.6U/d)较对照组(55.7±14.7U/d)明显减少(P〈0.01)。结论罗格列酮可降低T2DM患者CRP水平并提高AN水平,从而改善胰岛素抵抗,增强胰岛素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城镇藏族居民2型糖尿病和空腹血糖受损情况.方法 随机抽样调查30~70岁藏族居民370人.采用世界卫生组织诊断标准,判定2型糖尿病和空腹血糖受损情况,同时进行问卷调查及血糖、血脂的测量,计算体质指数和腰臀比.结果 拉萨市30~70岁城镇居民糖尿病患者率为7.6%.其中,男性为2.2%,女性为1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9.空腹血糖受损的患病率为13.5%.其中男性为11.0%,女性为15.0%,P=0.405.30~69岁人群年龄结构与世界人口年龄进行标化后,糖尿病的患病率为7.2%,其中男性为2.1%.女性为8.9%.结论 藏族居民2型糖尿病患病率与2002年的调查结果相比,有逐年增高趋势;女性糖尿病的患病率高于男性.空腹血糖受损人群患病率较高.  相似文献   

18.
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方式需求和知识掌握情况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了解2型糖尿病患者对不同健康教育方式的需求状况及其对糖尿病知识掌握程度,为进一步有效开展糖尿病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以方便抽样法抽取广州市5家医院就诊的349例2型糖尿病患者,以问卷的方式调查其糖尿病知识来源、对来源的信任度、知识需求内容、教育途径的选择意愿和知识知晓程度。结果患者对糖尿病知识需求愿望强烈(95.1%),其中71.6%的人希望了解治疗方面信息;最希望选择的受教育途径以医务人员讲座(49.9%)、个别教育(31.5%)占主导;患者知识来源为多向性,大众媒体信息受质疑;近10%患者对医务人员信任不足;患者技能训练不足。结论提倡以医务人员直接教育为主导的综合性教育;加强健康信息来源和医疗行业管理;重视社会、家庭支持作用。  相似文献   

19.
陈敏  朱筱 《中国医师杂志》2007,9(8):1048-1050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餐后血糖与左室结构及功能的关系。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测定62例餐后血糖控制欠佳(A组)和58例餐后血糖控制良好(B组)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左室结构和功能,比较2组间的差异;对62例餐后血糖控制欠佳组的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降糖干预,追踪观察1年,观察干预前后左室结构及功能的动态变化。结果入组时餐后血糖控制欠佳组(A组)患者出现左室结构改变,左室心肌重量增加,舒张功能减退,与餐后血糖控制良好组(B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经过1年的强化降糖治疗,左室心肌重量减少,左室重构明显纠正,舒张功能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餐后高血糖是T2DM心脏并发症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