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6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13篇
耳鼻咽喉   7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22篇
口腔科学   20篇
临床医学   117篇
内科学   27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2篇
特种医学   33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95篇
预防医学   84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88篇
中国医学   48篇
肿瘤学   9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了解中国汉族结核病患者 N-乙酰基转移酶(NAT2)基因型与异烟肼引起的药物性肝损伤及与抗结核疗效的关系。方法初治结核病患者108例。采用 PCR 直接测序法对 NAT2基因7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分析比对,判定 NAT2基因型。分析基因型与药物性肝损伤的关系,比较基因型与抗结核疗效的关系。统计学处理采用χ2检验。结果108例结核病患者中,中间代谢型59例(54.63%),快代谢型36例(33.33%),慢代谢型11例(10.19%),超快代谢型2例(1.85%)。20例药物性肝损伤患者中快代谢型2例,慢代谢型5例,中间代谢型13例。快代谢型患者发生药物性肝损伤可能性较低(OR =0.176,95%CI :0.038~0.809,P =0.014),慢代谢型患者易发生药物性肝损伤(OR =4.556,95%CI :1.231~16.854,P =0.044)。NAT2*4/*6A 基因型(OR =7.741,95%CI :2.653~22.586,P <0.01)和 NAT2*6A/*6A 基因型(OR=15.353,95%CI :1.506~156.552,P =0.020)患者易发生药物性肝损伤,NAT2*4/*4型患者则不易发生药物性肝损伤(OR =0.176,95%CI :0.038~0.809,P =0.014)。58例痰菌阳性的患者,治疗2个月后仍痰菌阳性12例,其中快代谢型患者8例,疗效差(OR=7.200,95%CI :1.794~28.900,P =0.008)。结论中国汉族结核病患者中 NAT2基因型以中间代谢型为主。NAT2慢代谢型发生药物性肝损伤的风险较高。NAT2*6A 为药物性肝损伤高风险等位基因,而 NAT2*4/*4则可能为保护性基因型。快代谢型患者早期的疗效较差。  相似文献   
2.
沈玫玉  吴晶  余沉 《护理研究》2015,(10):1237-1239
[目的]评估能级进阶护士分层培训在妇产科的应用效果。[方法]比较能级进阶护士分层培训与传统护士培训的认可度、效果和病人满意度。[结果]护士对能级进阶分层培训认可程度较高,专科理论知识、专科操作技能、护理工作质量、护理科研能力和病人满意度及护理安全明显优于传统培训模式。[结论]能级进阶模式的护士分层培训护士认可程度高,病人满意度及安全有保障,护士能力提升快,还能有效地帮助护理管理者建设人才梯队。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自评健康状况(SRH)与全因死亡和心血管疾病(CVD)死亡风险的关联性。方法 研究对象来自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剔除有逻辑错误和信息缺失的个体,最终纳入512 713名研究对象。SRH在基线问卷调查时搜集,包括整体自评健康状况(GSRH)及与同龄人相比自评健康状况(ASRH);死亡事件及原因通过链接到疾病死亡监测系统和国家医保系统获取。采用多因素校正的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估计SRH与全因死亡和CVD死亡的关联性。结果 在平均9.9年的随访时间里,共观测到44 065例死亡事件,其中17 648例死于CVD。与GSRH良好的人相比,GSRH较差的研究对象未来发生全因死亡及CVD死亡的风险效应(HR)值(95%CI)分别是1.84(1.78~1.91)和1.94(1.82~2.06)。与ASRH更好的人相比,ASRH更差的研究对象未来发生全因死亡及CVD死亡的HR值(95%CI)分别是1.75(1.70~1.81)和1.83(1.73~1.92)。两种SRH指标与全因死亡和CVD死亡的关联性在各个亚组分析和敏感性分析中都保持显著,且SRH越差、死亡风险越高。结论 SRH简单易用,SRH越差、个体未来全因死亡/CVD死亡风险越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湖北省居民健康知识素养及健康行为素养水平,为制定合理的健康教育、健康干预方案提供理论依据和可行性建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方法,于2014年10月—2015年1月抽取湖北省武汉、荆州、黄冈市,共调查610名城乡居民的健康知识、健康行为素养的基本情况。结果居民总体健康知识素养水平为28.36%,健康行为素养水平为31.97%。单项健康知识素养具备率最高的是高血压病人是否可以大量饮酒(90.33%)、孕妇吸烟是否会影响胎儿发育(90.00%),具备率最低的包括蚊虫叮咬是否可以传播艾滋病(35.74%)、正常成年人每天摄入食盐量(26.39%);单项健康行为素养中戒烟限酒率最高,为78.03%;合理膳食(35.08%)、锻炼身体(29.51%)的行为素养具备率较差。χ~2检验结果显示,健康知识素养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个人年收入方面呈现差异分布(P均0.05);健康行为素养在性别、年龄、职业方面呈现差异分布(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影响健康知识和理念素养的主要因素包括文化程度、个人年收入,影响健康行为素养的主要因素包括性别、职业。结论调查居民总体健康知识素养和健康行为素养水平较低,居民的健康知识素养与健康行为素养水平存在分离现象;健康教育工作应因人口特征而异,促进健康知识向健康行为的转化。  相似文献   
5.
目的掌握天津市城镇职工骨质疏松(OP)患者基本特征,分析随访2年期间OP患者骨折发生率并识别骨折的风险因素。方法利用2008~2013年天津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的30%抽样人群,筛选出在2009~2011年有过至少1次OP诊断、年龄≥50岁的OP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随访2年期间骨折发生率,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识别骨折的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患者66 197例,57.8%(38 239例)为女性,平均年龄(63.1±9.5)岁。仅19.4%(12 855例)的患者在基线期使用过抗OP药物。随访2年期间,6.9%(4 585例)的患者发生骨折,骨折部位主要集中在椎体、髋部和下肢,三部位患者人数约占骨折患者总人数56%。高龄、女性和基线期患者总体健康状况是影响骨折的主要风险因素。结论天津市OP患者中,女性略多于男性,患者早期诊断和治疗率低。高龄、女性、基线期全因住院患者骨折风险更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在高危时段胃癌患者术后在导管滑脱风险评估正确、非计划拔管发生情况方面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6月~2016年5月胃癌患者78例作为对照组,选取2016年6月~2017年5月胃癌手术患者80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采取集束化护理进行干预,将两组患者在高危时段导管滑脱风险评估正确情况、非计划拔管情况方面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在高危时段导管滑脱风险评估正确情况高于对照组,非计划拔管情况低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在高危时段能提高患者的舒适度,提高导管滑脱风险评估正确率,降低术后非计划性拔管率,有效地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护理实习生(护生)参与健康教育临床教学模式的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首都医科大学护理学院第三临床学部护理班即将进入临床阶段学习的护生91名作为试验组,在内科完成临床实习护生54名作为对照组。试验组在常规教学的基础上从见习课强化理论知识的同时注重健康教育模拟练习及实习阶段进行实地演练,组织参与相关健康教育大讲堂活动,在内科实习期间参与5~6名患者的健康教育。通过出科理论、实践操作、临床问诊及病历书写、患者对护生满意度调查对教学模式的效果进行评估。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比较,闭卷理论考试成绩、临床实践操作技能培训无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护生临床问诊方法及病历书写水平、患者对护生满意度水平和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显著差异(P<0.05)。结论新的教学模式增加患者对护生的信任和满意度明显提高。有利于实现护生向护理工作人员平稳顺利过渡,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促进碳酸锂的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查阅相关文献,综述碳酸锂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毒副作用相关研究进展。结果:碳酸锂具有调节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保护细胞,降低细胞内环磷酸腺苷水平和抗菌等药理作用。临床上,碳酸锂单用或与其他药物联用,可治疗躁狂症、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抑郁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等;碳酸锂与肿瘤化疗药物联用可产生增效、降毒的作用。但碳酸锂对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和泌尿系统等具有毒副作用。结论:碳酸锂具有很好的临床治疗潜能,应进一步加大临床研究力度,但鉴于其具有一定的毒副作用,在使用时特别是长期使用时应注意监测患者血液中锂离子浓度,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吴晶 《吉林医学》2013,(28):5926-5927
目的:探讨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护理特点,旨在提高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生存质量和护理水平。方法:对48例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实施病情观察,预防出血和感染,正确给药并观察其疗效,给予心理护理及营养支持等方法。结果:经过全面细致的优质护理,13例患者基本治愈,28例好转,7例无变化,有效率85.4%。结论: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的护理是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成功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0.
评价经皮穴位电刺激对术后镇痛尿潴留的疗效。方法:选择择期妇科手术40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实验组在硬膜外麻醉前20min实施经皮穴位电刺激,术中持续穴位刺激至手术结束,术后行硬膜外术后镇痛(PCEA);对照组术前仅行硬膜外麻醉,术后行硬膜外术后镇痛(PCEA)(与实验组相同);术后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尿潴留发生率、尿残留量、尿管留置时间。结果:实验组尿潴留发生率明显降低,导尿管留置总天数减少,第1次小便后的尿残留量较对照组少。结论:经皮穴位预处理可预防和减轻术后镇痛引起的尿潴留等不良反应,对膀胱的功能有明显的保护作用,能有效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