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学生日常烦恼与应对方式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中学生日常烦恼因子与应对方式特点及其内在联系。方法采用中学生应对方式问卷与中学生烦恼问卷对657名中学生进行测查。结果在校园、学业、教师、家庭和自尊5个烦恼因子上,年级差异有显著性(F=2.295~2.944,均P<0.05),对初三年级的困扰高于其他年级。重点中学学生比普通中学学生更多采用问题解决应对[(2.49±0.88)分,(2.39±0.82)分];女生比男生更多使用求助和发泄应对[(2.00±0.91)分,(1.82±0.85)分;(2.18±0.92)分,(1.87±1.00)分]。问题解决应对与学业、家庭呈显著负相关(r分别为-0.117、-0.149,P分别<0.05及<0.01)。发泄、幻想应对与学业、教师、家庭、异性和自尊因子呈显著正相关(r=0.125~0.250,P<0.01),忍耐与学业和教师因子呈显著正相关(r分别为0.105、0.136,P分别<0.05及<0.01)、幻想与校园因子呈显著正相关(r=0.133,P<0.01)。结论日常烦恼与应对方式相关。应从学生、教师、学校、家庭等多层面入手对消极的应对方式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数学学习障碍(MLD)儿童父母的心理健康状况、自尊水平及应付方式.方法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自尊量表、应付方式问卷,对60例数学学习障碍儿童父母及60例学习正常儿童父母进行调查.结果 MLD儿童父母SCL-90总分、阳性项目、躯体化、抑郁、焦虑及恐怖因子分[(142.67±42.56)分,(31.68±16.28)分,(1.84±0.63)分,(1.75±0.68)分,(1.55±0.69)分],均高于正常儿童父母,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0.01).2组自尊量表评分分别为,MLD儿童父母(15.68±2.36)分,正常儿童父母(21.54±3.85)分,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应付方式问卷评分显示MLD儿童父母在问题、求助、合理化的因子得分显著高于正常儿童父母,而在自责、幻想、退避的因子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2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0.01).相关分析显示,MLD儿童父母解决问题应对方式与抑郁、精神病性因子程显著负相关(P<0.05或<0.01);求助与躯体化显著负相关;自责、幻想、退避、合理化与各因子显著正相关(P<0.05或<0.01).结论数学学习障碍儿童父母心理健康状况、自尊水平较差,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高师贫困生自尊、主观幸福感的特点及关系.方法 采用自尊量表、生活满意度量表、快乐感量表对218名贫困生和216名非贫困生进行测查.结果 (1)高师贫困生的自尊、生活满意度、正性情感显著低于非贫困生[(27.56±4.13)分,(29.53±4.17)分,t =4.940,P <0.01;(15.53±5.10)分,(17.92±5.24)分,t =4.811,P <0.01;(23.96±5.97)分,(25.14±6.01)分, t =2.043,P <0.05],负性情感差异无显著性.(2)高师贫困生自尊、主观幸福感不存在性别差异,生活满意度年级差异有显著性,大一学生的生活满意度[(16.64±5.37)分]显著高于大二[(14.81±4.55)分]和大三学生[(14.76±5.09)分](F =3.547,P <0.05).(3)高师贫困生自尊与生活满意度、正性情感均呈显著正相关(r =0.448,r =0.449,P <0.01),自尊与负性情感呈显著负相关(r =-0.514,P <0.01).自尊水平越高,幸福感越强.结论 贫困生自尊和主观幸福感相对较低,自尊和主观幸福感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索4~6年级小学生社交焦虑情况及与自尊和自我意识的关系.方法 分层随机抽取重庆市主城区的3所小学校(重点、普通及农民工小学各l所)的568名在校4~6年级小学生,采用儿童社交焦虑量表(SASC)、Pies-Harris 儿童自我意识量表、自尊量表(SES)对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①小学生总社交焦虑及两大因子得分显著高于中国城市常模(P<0.01);②女生的社交焦虑总分及害怕否定评价[(4.84±4.26)分,(3.08±2.91)分)]高于男生[(4.12±3.95)分,(2.54±2.63)分,P<0.05];随年级的增高,六年级学生害怕否定评价的得分[(3.22±2.82)分]高于五年级[(2.53±2.76)分,P<0.01]和四年级[(2.54±2.68)分,P<0.05];农民工小学、单亲家庭和收入相对低的家庭者社交焦虑得分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小学生总社交焦虑及两大因子与其自尊水平呈显著正相关( r=0.305,0.282,0.270),与自我意识及各因子呈不同程度的负相关(r=-0.202~-0.511),相关均达到显著性(P<0.01);④小学生害怕否定评价能被自我意识中的焦虑和合群解释占25.5%;社交回避及苦恼能被自我意识中的焦虑、合群和智力与学校情况解释占20.4%;总的社交焦虑能被自我意识中的焦虑和合群解释占28.2%.结论 4~6年级小学生有较高的社交焦虑水平;不同性别、年级、学校、家庭结构、家庭月收入的小学生社交焦虑水平存在差异,其社交焦虑与自我意识和自尊水平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军事飞行员应对方式、状态-特质焦虑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 整群抽样抽取飞行员504名,进行应对方式量表、状态-特质焦虑量表、症状自评量表(SCL-90)测试.结果 SCL-90各因子分显著低于军人常模(P<0.01);应对方式中解决问题、求助因子[(0.84±0.15)分,(0.61±0.19)分]显著高于军人常模[(0.28±0.22)分,(0.46±0.26)分],而其余4个因子显著低于军人常模;状态-特质焦虑分[(36.93±8.49)分,(37.96±8.76)分]显著低于国内常模[(39.71±8.89)分,(41.11±7.74)分];SCL-90总分<160组的飞行员应对方式中的解决问题、求助因子分[(0.83±0.15)分,(0.62±0.19)分]高于SCL-90总分≥160组[(0.70±0.15)分,(0.57±0.15)分]的飞行员,且解决问题因子有显著差异(P<0.01),而其余4个因子分均显著低于SCL-90总分≥160组(P<0.01);除敌对性因子外,SCL-90各因子与应对方式中的解决问题、求助因子呈显著负相关(P<0.05~0.01);而与应对方式的其余4个因子及状态、特质焦虑总分呈显著正相关(P<0.01);(3)从对军事飞行员心理健康的作用大小来看,特质焦虑最大,依次为自责、解决问题、合理化.结论 军事飞行员的心理健康受应对方式、状态-特质焦虑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大学生的自尊状况,分析相关因素.方法采取整群分层取样的方法,随机抽取河南新乡地区512名在校大学生.对他们进行缺陷感量表、抑郁量表、焦虑量表、社会支持量表、社会应对方式问卷、艾森克人格问卷的测试.结果除体能因子分[男性(20.70±6.12)分,女性(18.69±6.36)分,P<0.01]外(t=3.624),缺陷感量表的总分和其他因子分在性别上差异无显著性(P>0.05).三年级学生在社交自信因子和自尊总分方面高于一年级、二年级,差异有显著性(F=4.44,P<0.01).逐步多元回归分析表明:影响大学生自尊水平因素主要有:神经质、内外向、积极应对方式、焦虑、抑郁.自尊水平与积极应对(r=0.153)、内外向(r=0.191)呈正相关,而与抑郁(r=-0.148)、焦虑(r=-0.173)、神经质(r=-0.330)呈显著负相关.结论大学生缺陷感量表体能因子有性别差异,总分和其他因子分性别差异无显著性;大学生自尊水平有随年级增长而提高的趋势;神经质、内外向、焦虑、积极应对方式、抑郁与大学生的自尊水平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依恋、应对方式、社会支持在生活事件对心理健康影响的中介效应.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哈尔滨市某技工学校一年级新生372人进行中学生亲密关系经历量表(ECR),症状自评量表(SCL-90),应对方式量表(CSS),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问卷调查.结果 (1)生活事件与依恋焦虑因子呈显著正相关(r=0.293~0.356,P<0.01),与情绪集中性应对各因子呈显著正相关(r=0,259~0.509,P<0.01),与SCL-90总分呈显著正相关(P<0.01);领悟社会支持与SCL-90总分呈显著负相关(r=-0.238,P<0.01).(2)结构方程模型(拟合指数:χ2=540.593,RMSEA=0.114,NFI=0.864,CFI=0.884,P<0.01)分析显示生活事件影响心理健康的中介因素为情绪集中性应对、依恋焦虑因子、领悟社会支持,其中情绪集中性应对的中介效应最大,占总效应的33.2%.结论 生活事件直接影响心理健康,并通过情绪集中性应对、依恋焦虑、社会支持的中介作用间接影响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研究生的童年虐待经历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及其社会支持的中介作用.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应用儿童期虐待问卷(CTQ-SF)、主观知觉社会支持量表(PSSS)、自尊量表(SES)和抑郁量表(CESD)对907名研究生进行调查.结果 研究生的童年虐待、社会支持、自尊和抑郁得分分别为(33.88±9.35)分、(68.31±12.01)分、(36.62±4.80)分、(35.85±9.20)分,童年虐待与自尊呈显著负相关(r=-0.32,P<0.01),与抑郁呈显著正相关(r=0.28,P<0.01),与社会支持呈显著负相关(r=-0.44,P<0.01),社会支持与自尊呈显著正相关(r=0.39,P<0.01),与抑郁呈显著负相关(r=-0.41,P<0.01);中介效应检验结果表明:①社会支持是童年虐待和自尊之间的中介变量,中介效应占比为42%;②社会支持是童年虐待和抑郁之间的中介变量,中介效应占比为54%.结论 童年虐待不仅直接影响研究生的自尊和抑郁,同时还通过社会支持间接影响研究生的自尊和抑郁.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东莞市外来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生活事件及应付方式.方法 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生活事件量表(LES)、应付方式问卷(CQ),对中学教师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 外来教师组SCL-90总分[(150.74±44.57)分]、躯体化[(1.69±0.56)分]、强迫症状[(1.84±0.58)分]、抑郁[(1.77±0.60)分]、焦虑[(1.63±0.55)分]、敌对[(1.68±0.61)分]、精神病性因子分[(1.54±0.48)分]均高于本地组,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1).相关分析显示,外来教师 SCL-90因子分与LES总分及因子分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P<0.01);SCL-90因子分与CQ评分中解决问题因子分呈明显负相关(P<0.01),与CQ其他因子分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 东莞市外来教师心理健康状况较差,生活应激因素较多,应付方式欠妥.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军事飞行员应对方式、状态-特质焦虑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整群抽样抽取飞行员504名,进行应对方式量表、状态-特质焦虑量表、症状自评量表(SCL-90)测试。结果SCL-90各因子分显著低于军人常模(P<0.01);应对方式中解决问题、求助因子[(0.84±0.15)分,(0.61±0.19)分]显著高于军人常模[(0.28±0.22)分,(0.46±0.26)分],而其余4个因子显著低于军人常模;状态-特质焦虑分[(36.93±8.49)分,(37.96±8.76)分]显著低于国内常模[(39.71±8.89)分,(41.11±7.74)分];SCL-90总分<160组的飞行员应对方式中的解决问题、求助因子分[(0.83±0.15)分,(0.62±0.19)分]高于SCL-90总分≥160组[(0.70±0.15)分,(0.57±0.15)分]的飞行员,且解决问题因子有显著差异(P<0.01),而其余4个因子分均显著低于SCL-90总分≥160组(P<0.01);除敌对性因子外,SCL-90各因子与应对方式中的解决问题、求助因子呈显著负相关(P<0.05~0.01);而与应对方式的其余4个因子及状态、特质焦虑总分呈显著正相关(P<0.01);(3)从对军事飞行员心理健康的作用大小来看,特质焦虑最大,依次为自责、解决问题、合理化。结论军事飞行员的心理健康受应对方式、状态-特质焦虑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