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0 毫秒
1.
肝纤维化血清学诊断指标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纤维化是肝脏组织损伤后的不完全修复过程,是慢性肝病最重要的病理特征,也是肝硬化发展的必经途径和进一步恶化的重要原因。肝纤维化的诊断方法包括影像学、病理学和血清学3种。影像学诊断在肝纤维化晚期才能出现异常图像;病理学诊断是金标准,但存在肝穿刺的盲目性、肝脏病变的不均一性而导致取样误差;血清学诊断是应用最广泛的诊断方法。本文对肝纤维化的血清学诊断指标在肝纤维化诊断上的优缺点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肝脏超声微泡造影、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与慢性肝炎肝穿刺病理纤维化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慢性乙型肝炎患者40例(均有肝穿刺病理检查证实),酶联免疫法检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组及10例健康对照组的透明质酸、层粘素、Ⅲ型前胶原肽和Ⅳ型胶原水平;采用团注法测定肝静脉通过时间(HVTT).结果 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随肝穿刺病理纤维程度的升高而升高,但仅在S4期组与各组间差异有显著性;HVTT随肝穿刺病理纤维程度的升高而缩短,在S2~3及S4组分别与各组间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对肝硬化(S4期)的诊断有意义,但对S3期以前的肝纤维化反应不灵敏.HVTT能反映S2到S4期的肝纤维化,因此HVTT是诊断肝纤维化的较好指标.  相似文献   

3.
肝纤维化血清学诊断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肝纤维化是由各种慢性肝病引起细胞外基质在肝脏过度沉积所致,可进展为肝硬化并导致肝功能衰竭和门静脉高压等。肝纤维化具有可逆性已成为共识。因此,准确诊断和评估肝纤维化程度对肝纤维化的防治及其预后评估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肝纤维化诊断的金标准是肝脏活检,但由于其具有创伤性、费用昂贵而难以被患者接受。血清学检查是诊断肝纤维化较为理想的检测方法,可对肝纤维化进行早期诊断,并可进行动态观察。由多个血清学指标组成的非创伤性诊断模型,提高了肝纤维化的诊断准确性。本文就肝纤维化的血清学诊断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肝活检是诊断肝纤维化的金标准,但其为创伤性的,且有局限性。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的非创伤性诊断方法有:血清学诊断、影像学诊断和肝脏弹性检测等。肝纤维化的血清学诊断指标包括:反映细胞外基质分泌的指标、细胞因子、蛋白聚糖及反映肝生化功能的标志。肝纤维化非创伤性生化标志综合模型是目前的研究热点。本文对血清生化标志综合模型评估肝纤维化的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肝纤维化的诊断和治疗现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肝纤维化是肝脏受到慢性损伤时 ,肝细胞外基质 (ECM )的分泌与降解失衡 ,从而在肝细胞间隙可逆性沉积的结果。肝纤维化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 ,而是许多慢性肝病共同的病理过程 ,是多种慢性肝脏疾病发展至肝硬化的必经阶段。本文就近年来肝纤维化诊断和治疗方面的进展综述如下。1 肝纤维化的诊断肝纤维化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往往不典型或不明显 ,影像、生化和血清学检测指标也缺乏特异性 ,故仅靠患者的临床表现或上述检查难以做出正确诊断。有创的组织学检查仍然是目前诊断肝纤维化的金指标 ,但由于难于普遍开展 ,而受到限制。因而 ,目前强…  相似文献   

6.
肝纤维化/肝硬化是慢性肝脏疾病的共同病理过程。大量研究已经证实,在经过有效的治疗后,肝纤维化或肝硬化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逆转。如何应用简便的血清学指标判断肝纤维化/肝硬化逆转是目前的研究热点,总结了可能用于判断肝纤维化/肝硬化逆转的血清学指标的研究和应用现状。  相似文献   

7.
慢性乙型肝炎肝脏B超形态学与肝纤维化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24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脏B超形态学与肝纤维化病理分期及血清学指标透明质酸(HA)和Ⅲ型前胶原肽(PⅢP)的关系。结果发现肝纤维化病理各期患者的肝脏B超形态学有显著性差异;肝脏B超各组患者的血清HA和PⅢP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随肝脏B超形态分级增加而逐渐增高。认为肝脏B超检查可提供非创伤性诊断依据,协助临床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肝纤维化诊断。  相似文献   

8.
肝纤维化是肝脏疾病进展为肝硬化的必经阶段,而肝硬化是肝脏疾病的终末阶段,因此早期诊断肝纤维化具有重要意义。肝纤维化的诊断金标准为肝脏活体组织病理检查,由于其为有创检查,并存在取样误差及病理科医生诊断的主观性因素,因此限制了其临床应用。肝纤维化的无创检查发展迅速,研究表明血清学及影像学检查对于肝纤维化的诊断效能较高,该文就其优点、缺点及在临床上的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前,诊断肝纤维化及肝硬化以肝脏活检最为可靠.但其是一项有创检查,患者不易接受.且肝活检有其相应的禁忌证和并发症以及取材的局限性使其临床应用受到较大限制,Poynard等近来研究显示.当肝活检结果与血清学检测结果不一致时,肝活检诊断的失败率是血清标志物的7倍以上.故寻找诊断肝纤维化准确、敏感的血清学指标成为临床工作需要。本研究选择反映肝纤维化的血清透明质酸(HA)、层黏蛋白(LN)和Ⅲ型前胶原(PCⅢ)进行检测,旨在探讨其在肝纤维化诊断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肝纤维化指肝脏细胞外基质弥漫性的过度沉积,是机体对于肝实质损伤的一种修复反应及许多慢性肝病共同的病理过程,也是各种慢性肝病向肝硬化发展的重要步骤.迄今为止,临床尚缺乏特异性有效逆转或阻止肝纤维化进展的药物,尽早对肝纤维化进行诊断具有重要意义.目前肝纤维化的诊断主要靠组织病理学、血清学标志物及影像学手段.肝活检被认为是肝纤维化诊断和分期的金标准,但由于肝活检的风险和局限性,无创肝纤维化评价模式的建立成为临床亟待解决的科学问题和研究热点.本文对近年来肝纤维化血清学无创检测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肝纤维化诊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肝纤维化的诊断和治疗进展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肝纤维化的诊断手段主要包括病理组织学检查、血清学指标检测及影像学检查,其中肝活检组织病理学检查是诊断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的“金标准”,但也有其局限性,肝纤维化的血清学指标包括血清Ⅲ型前胶原氨基端肽、血清层连蛋白P1、血清透明质酸、血清Ⅳ胶原、血清Ⅵ型胶原、基质金属蛋白酶等,这些指标和肝组织病理学纤维化程度有较好的相关性。抗纤维化的治疗包括针对原发病的病因治疗和针对抗肝纤维化本身的治疗。本文对此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肝纤维化是各种慢性肝病进展至肝硬化的必经阶段,其临床表现不典型,可进一步发展为肝癌,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健康。早期准确评估肝纤维化患者病情对疾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血清学指标因其无创、操作方便、重复性好等优势一直是肝纤维化无创诊断的研究热点。本文简要介绍了传统血清学指标在肝纤维化辅助诊断中的应用,同时评述了指标转化生长因子β1、血清多花紫藤凝集素阳性巨噬细胞结合蛋白及YKL-40的临床应用价值及优缺点。此外,在本课题组长期研究的基础上建议将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相关蛋白1作为进展期肝纤维化及肝硬化的实验室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13.
肝纤维化是多种慢性肝病的共同病理过程,可导致肝硬化及相关并发症的发生,而肝纤维化具有可逆性。因此,肝纤维化诊断对慢性肝病的防治及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肝活检一直是诊断肝纤维化的金标准,但有其局限性,近来研究发现血清学指标与肝纤维化之间有良好的相关性,且简便易行,有望替代肝活检,本文就血清学检查在肝纤维化诊断中的研究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14.
Prothrombin index is an indirect marker of severe liver fibrosis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OBJECTIVE: The non-invasive diagnosis of liver fibrosis is based mainly on biochemical markers. The main aim was to validate whether the prothrombin index is an indirect marker of the severity of liver fibrosis. PATIENTS AND METHODS: The predictive value of the prothrombin index for liver fibrosis was first assessed in 243 patients with chronic liver disease, then validated in 193 other patients with chronic liver disease. The reproducibility of measurement of the prothrombin index in different laboratories was evaluated in 82 other patients. RESULTS: In the first group, the prothrombin index was predicted accurately by serum hyaluronate (R(2)= 0.67 at the first step by multiple regressi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rothrombin index and the area of fibrosis was not influenced significantly by non-fibrotic pathological lesions. The prothrombin index began to decrease when the Metavir fibrosis score was 2 versus 3 for albumin. In the second group, the prothrombin index and the histological fibrosis score were well correlated (r= -0.70, P< 10(-4)). Prothrombin index < or =80% or < or =70% diagnosed severe fibrosis or cirrhosis, respectively, and prothrombin index > or =105% or > or =100% excluded a diagnosis of severe fibrosis or cirrhosis, respectively, at the 95% probability level. The prothrombin indices measured in different laboratories were similar (78+/-18% v. 78+/-14%) and well correlated (r= 0.91, P< 10(-4)). CONCLUSIONS: The prothrombin index was well correlated with pathological liver fibrosis score, had a high diagnostic accuracy for severe fibrosis or cirrhosis especially due to alcohol, and was not influenced by other pathological lesions. The prothrombin index was reproducible. Thus, the prothrombin index expressed as a percentage is an accurate, reproducible, inexpensive and easily available marker of severe liver fibrosis.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比较血清学诊断模型APRI、FIB-4 和Forns指数及FibroScan检查评估合并轻度肝脂肪变的CHB患者肝纤维化的价值。方法 在309例经肝活检病理学检查确诊的CHB患者中,194例无肝脂肪变,115例合并轻度肝脂肪变,同期行FibroScan检查,得到肝硬度值(LSM),收集实验室检查指标,根据公式计算出相应的APRI、FIB-4、Forns指数。以肝组织病理学表现为金标准,根据受试者工作曲线(ROC)评价4种方法诊断两组患者肝纤维化的效能。结果 两组患者LSM、APRI、FIB-4、Forns指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在未合并肝脂肪变组,LSM、APRI、FIB-4、Forns指数诊断CHB患者明显肝纤维化(≥F2)的ROC曲线下面积(AUROC)分别为0.77、0.69、0.72、0.69(P均<0.05),其相应的截断点分别为10.2、0.5、0.9、5.3;诊断肝硬化(≥F4)时,其AUROC分别为0.86、0.72、0.77、0.77(P均<0.05),其相应的截断点分别为11.8、0.6、1.3、5.1;在合并肝脂肪变组,它们诊断CHB患者≥F2肝纤维化的AUROC分别为0.79、0.67、0.74、0.77(P均<0.05),其相应的截断点分别为9.7、0.4、1.1、5.7;诊断≥F4的AUROC分别为0.88、0.71、0.75、0.78(P均<0.05),其相应的截断点分别为11.8、1.1、1.5、5.4; APRI 和FIB-4不能诊断两组患者轻度肝纤维化(P>0.05);LSM诊断两组≥F2肝纤维化及≥F3或≥F4进展性肝纤维化或肝硬化的效能均优于APRI。结论 APRI评价合并轻度肝脂肪变的CHB患者肝纤维化效能较差,而LSM、FIB-4、Forns指数诊断效能较好,其中轻度肝脂肪变可能影响Forns指数诊断CHB患者肝纤维化效能。  相似文献   

16.
肝纤维化无创性诊断技术应用的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肝纤维化准确分期对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无创性诊断技术可使患者避免或减少肝活组织检查,有可能成为临床诊断肝纤维化的重要手段。笔者通过对患者的临床、血清学及影像学等肝纤维化资料的评估,介绍了提高肝纤维化及肝硬化诊断率的无创性诊断技术新进展。  相似文献   

17.
肝纤维化的诊断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肝纤维化是肝硬化的病理学基础,早期诊断肝纤维化对防止肝硬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就血清学指标、影像学指标、组织学活检及参数模型诊断肝纤维化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超声检查血吸虫性肝纤维化与血清学肝纤维化指标是否具有相关性.方法 对334例晚期血吸虫病进行超声肝纤维化分级、门脉内径、腹水与血清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蛋白(Ⅳ-C)指标检查.结果 超声检查的客观指标与血清学肝纤维化指标呈正相关.结论 超声检查能反映肝纤维化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