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将118例老年急性阑尾炎患者根据有无合并慢性血吸虫性肝病分为肝病组58例及非肝病组60例,分析两组患者阑尾炎的临床特点及阑尾标本血吸虫卵检出率。结果显示,肝病组阑尾标本血吸虫卵检出率明显高于非肝病组,临床表现不典型。提示慢性血吸虫性肝病患者阑尾炎与血吸虫卵有关。  相似文献   

2.
杨淑贞 《中原医刊》1998,25(10):21-22
肝病时常发生糖代谢紊乱,可表现为三种类型,空腹低血糖、糖耐量减弱及糖尿病。肝病可引起糖尿病,而糖尿病对肝炎病情有一定的影响,且据报道肝源性糖尿病预后差于单纯性肝病,故应引起临床上注意,现就1989~1991年收治的肝病并发糖尿病22例进行分析。1临床...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酒精性肝病合并慢性酒精中毒性脑病患者的临床表现,为临床医师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98例酒精性肝病合并慢性酒精中毒性脑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影像学结果。结果 酒精性肝病合并慢性酒精中毒性脑病患者存在严重的肝、脑损伤及广泛的影像学改变。结论 酒精性肝病合并慢性酒精中毒性脑病是多病并存的临床综合症,在临床治疗上需要整体把握,灵活处之。  相似文献   

4.
中国肝脏病学现状及发展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脏病学(hepatology)是从消化病学(gastroen—terology)中逐渐发展和独立出来的临床学科,其主要内容包括病毒性肝炎、化学损伤性肝病(酒精、药物、毒物等)、自身免疫性及胆汁淤积性肝病、遗传代谢性肝病及血管异常性肝病等的临床诊断和治疗,不仅涵盖了从急性肝损害(包括急性肝衰竭)、肝纤维化及肝硬化(终末期肝病)及原发性肝细胞癌各个阶段,而且涉及各器官系统疾病与肝脏疾病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自身免疫性肝病的免疫学特点,以提高对该类疾病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对154例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免疫学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多发于青年男性,自身免疫性肝炎(AIH)、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及其重叠综合症(AIH-PBC)多发于女性。AIH、PBC、PSC和AIH-PBC肝外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率分别为47%、11%、27%和24%,各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均有较高的自身抗体发生率。结论自身免疫性肝病在临床上并不少见,患者常伴发肝外自身免疫性疾病及较高的自身抗体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肝性胃肠病的诊断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方法 肝性胃肠病108例临床分析。结果 肝脏活组织检查对诊断肝硬化较B超更为可靠;慢性肝病患同时存在两种以上胃肠道病变较多;慢性肝病引起的消化道出血,以胃粘膜糜烂和食道静脉破裂出血为主。结论 临床医师对慢性肝病患应尽量完善各项检查,及时治疗,减少消化道出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56例甲亢性肝病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发现其肝损害与性别、年龄、病情及病程有密切关系。甲亢性肝病以男性多发,30岁以上,多见于年龄较大、病情较重的患者。经积极治疗甲亢并辅以保肝治疗,肝损害将随甲亢被控制而逐步恢复正常,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多例药物性肝病临床特点及药物相关性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0月间诊治的100例药物性肝病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点及药物相关性。结果在临床分型方面,肝细胞性为最主要类型,占50.00%;在引起肝病的主要药物方面,抗结核药占33.00%,中草药占24.00%。结论药物性肝病的临床表现以黄疸最为多见,临床分型以肝细胞性为主,引起肝病的主要药物为抗结核药及中草药。  相似文献   

9.
《肝博士》2005,(3):79-79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内科肝病门诊是我国著名消化病专家王宝恩教授创建的肝病研究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王教授的带领下,一批高学历、高职称、敬业精神强的中青年业务骨干活跃在临床第一线。除各种慢性病毒性肝炎外,对少见和疑难的自身免疫性肝病、胆汁淤积性肝病、酒精或药物性肝病、遗传代谢性肝病等有较多的诊治经验。另外,在B超引导下肝穿刺检查、B超引导下介入治疗、肝动脉导管栓塞化疗术治疗肝癌及腹水浓缩回输治疗顽固性腹水等方面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3种自身免疫性肝病和酒精性肝病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情况.方法:26例自身免疫性肝病和30例酒精性肝病在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肝脏病理检查及治疗、预后等方面的差别,相互比较.结果:3种自身免疫性肝病与酒精性肝病在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肝脏病理等方面均各有特点,它们在治疗及预后方面亦有所不同.结论:自身免疫性肝病并不少见,其诊断需综合临床表现、生化、免疫指标和组织学变化,应用糖皮质激素并维持治疗,可获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1.
自身抗体检测在自身免疫性肝病诊断中的意义(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身免疫性肝病是一类原因不明的慢性肝病,主要包括3种与自身免疫密切相关的,以肝、胆损伤为主的疾病:自身免疫性肝炎(AlH)、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和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自身免疫性肝病的诊断主要依靠病史、临床表现、体征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自身免疫性肝病发病机制与免疫机能异常密切相关,自身抗体在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每种自身免疫性肝病都具有特征性自身抗体谱,自身抗体检测对自身免疫性肝病的诊断、分型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肝病患者医院感染的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对423例住院的肝病患者中37例医院感染进行回顾性调查及分析;结果:肝病患者医院感染率为8.75%,其中重症肝炎发生率最高(40.00%),其次为肝硬化(25.00%)、重度慢性肝炎(18.18%)、肝炎重叠感染(15.79%);医院感染部位以呼吸道居于首位,其次是肠道、腹腔、肝胆道等;肝病患者医院感染主要与临床分型、肝炎病毒重叠感染、年龄、广谱抗生素的使用及侵袭性操作等因素有关;结论:积极治疗原发病,合理使用广谱抗生素,避免不必要的侵袭性操作,认真做好基础护理,是预防肝病患者医院感染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3.
自身免疫性肝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身免疫性肝病为自身免疫反应超越生理限度或持续时间过久引起肝组织损伤,肝功能异常及出现相应临床症状的一组疾病。这组疾病通常包括:自身免疫性肝炎(AIH).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及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其可见于世界各民族.呈世界性分布。近年来.自身免疫性肝病的临床与基础研究有了较大进展。早期诊断及治疗对这些疾病发展及预后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4.
自身免疫性肝病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类型,主要是指由于自身免疫介导的肝脏炎症性病变。目前临床上将自身免疫性肝病细分为三种类型: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自身免疫性肝炎(AIH)以及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不同类型其相应的治疗药物也不尽相同。近些年人们对于免疫性肝病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很多专家学者关于自身免疫性肝病的治疗药物开展了大量的理论和临床研究工作,并且取得了一些新进展。本文对近些年关于自身免疫性肝病的治疗药物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自身免疫性肝病的临床治疗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肝性胃病的诊断、胃黏膜病变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方法 对肝性胃病96例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慢性肝病患者同时存在两种以上胃部病变者较多;慢性肝病引起的消化道出血和胃黏膜病变以胃黏膜糜烂和食道静脉破裂出血为主。结论 对慢性肝病患者应尽量完善各项检查。及时合理治疗,以减少胃黏膜病变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自身免疫性肝病是临床上极易延诊、误诊的一组肝胆疾病。我院自1989年-2005年共收治自身免疫性肝病19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中西医结合学报》2004,2(5):378-378
会议标题:2005ISCM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ChineseMedicine·LiverDiseases2005'中医药国际会议肝病专题会议时间:2005年3月29日会议地点:澳门(具体待定)主办单位:澳门国际中医药学会、上海中医药大学肝病研究所会议内容:肝炎、肝硬化、肝癌、脂肪肝(酒精性和非酒精性)及其他肝病(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免疫性肝病、药物性肝病、代谢性肝病等)的中药复方、针灸或非药物治疗的临床思路及与临床相关的基础研究。  相似文献   

18.
胰岛素强化治疗糖尿病性肝病2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廖光新  冼苏 《广西医学》2005,27(9):1430-1431
糖尿病性肝病是糖尿病的一种慢性并发症,是在糖尿病基础上,排除了甲、乙、丙、丁、戍、庚型病毒性肝炎及肝占位、肝寄生虫等其他原因而出现肝功损害或肝脏肿大、脂肪肝甚至发展为肝硬化的一种肝脏病变,临床报道较少。现将2例糖尿病性肝病的治疗观察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本文主要对自身免疫性肝病的临床特性以及其免疫学特点进行研究,以提高该病的认识和诊断水准。方法:选取我院于2010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收治的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82例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以及免疫学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究自身免疫性肝病的临床以及免疫学特性。结果:经过对所有患者的资料的分析和研究,男青年多发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中年女性多发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及其重叠综合征、自身免疫性肝炎。另外在临床表现上,以上几种疾病的黄疸发生率分别为80%、78%、67%、85%,皮肤瘙痒的发生率分别为80%、56%、60%、44%。但是自身免疫性肝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重叠综合征患者之间的年龄、性别、黄疸、皮肤瘙痒等症状并无明显差异,P >0.05。结论:自身免疫性肝病在临床上较为常见,患者常伴发肝外自身免疫性疾病;在诊断上应该综合临床、生化、自身抗体以及病理组织学等指标[1]。  相似文献   

20.
慢性肝病并发肝源性糖尿病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龚旭红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31):162-163
目的探讨慢性肝病并发肝源性糖尿病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对72例慢性肝病并发肝源性糖尿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对于慢性肝病合并肝源性糖尿病患者在积极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辅以胰岛素控制血糖,疗效肯定。结论慢性肝病易发生糖代谢紊乱,最终发展为糖尿病,早期通过护肝、饮食控制、胰岛素降血糖等综合治疗疗效大多较好。早治疗、早发现可延长患者生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