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一次性根管治疗术治疗慢性根尖周炎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一次性根管治疗术治疗慢性根尖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临床上80例慢性根尖周炎患者进行一次性根管治疗,术后进行追踪观察.结果 80例慢性根尖周炎患者经一次性根管治疗,成功率为90%.结论 适应证选择正确,遵守无菌操作原则,采用一次性方法 治疗慢性牙髓炎方法 简便易行、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慢性肾衰患者的护理.方法对195例慢性肾衰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其临床表现,确定有效的护理方法.结论综合护理对慢性肾衰竭患者治疗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性健康及指导方法.方法对慢性前列腺炎患者进行性健康有关知识调查,并针对性进行指导.结论有效的性健康指导可以调动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自我调节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5例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进行针刺治疗4w后进行疲劳症状积分的评定.结果:采用针刺治疗后患者疲劳症状积分明显减少,总有效率达93.3%.结论:针刺治疗能显著减轻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症状,是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直肠黏膜下注射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为了探讨直肠黏膜下注射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方法对该院泌尿外科门诊2001年5月~2003年5月120例慢性前列腺炎病人进行直肠黏膜下注射得出的疗效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20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治愈率85.0%,总有效率93.3%.结论直肠黏膜下注射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对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干预效果.方法:选取60 例符合条件的慢性前列腺炎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并对其临床疗效以及慢性前列腺炎症状进行观察,同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与分析.结果:中西医结合临床总有效率为90.00%,且患者前列腺炎症状得以有效改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有效,是一种可行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浅谈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护理.方法 对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进行护理.结论 对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实施综合治理的同时,配合氧疗,可以延长患者的生命期,提高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基层医院治疗慢性肺心病心衰的治疗方法.方法 对临床治疗慢性肺心病时使用利尿剂、强心剂、血管扩张剂进行了探讨. 结论 基础医疗治疗慢性肺心病心衰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索喘息型慢性支气管并发高血压病的原因.方法 对78例喘息型慢性支气管与单纯型慢性支气管炎分组进行对照观察统计、分析.结果 发现在相同的病程和同样的治疗情况下,喘息型慢性支气管炎易并发高血压病.结论 喘息型慢性支气管炎易并发高血压病.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慢性肾衰竭患者红细胞天然免疫粘附(ENIA)功能.方法采用红细胞快速天然免疫粘附S180肿瘤细胞检测方法,对48例慢性肾衰竭患者进行研究.结果慢性肾衰竭患者ENIA功能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其中血液透析组ENIA功能较未透析组有所上升,但两者之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慢性肾衰竭患者ENIA功能显著低下,其中血液透析患者ENIA功能有所改善,ENIA功能测定可作为慢性肾衰竭患者免疫功能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微创穿刺抽吸、冲洗引流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的疗效。方法本组46例CS-DH均经头颅CT检查确诊,采用YL-1型一次性使用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进行血肿微创穿刺抽吸、冲洗引流,血肿量60~180mL,引流时间3~5d。结果46例中,44例经1次穿刺抽吸、冲洗引流后治愈;2例血肿复发,改行钻孔引流反复冲洗,术后治愈,无合并症,无死亡。结论CSDH行微创穿刺抽吸、冲洗引流,创伤小、效果好、简便易行,可作为CSDH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李经辉  孙涛  余化霖  白鹏  夭晓燕  马以骝 《重庆医学》2012,41(13):1272-1273,1353
目的探讨硬质神经内镜手术治疗分隔型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至2011年3月收治的分隔型CSDH 19例患者应用硬质神经内镜手术治疗的方法及疗效。结果所有患者术后症状均明显改善。术后复查CT硬膜下血肿清除满意,随访1~17个月,无复发病例。结论硬质神经内镜手术治疗分隔型CSDH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演变为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由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演变的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的临床表现及演变过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本组59例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患者有5例演变为慢性硬膜下血肿,转化率8.47%。该5例患者均有明确头部外伤史,血肿位于单侧额颞4例、单侧颞顶1例,血肿形成后临床表现多样。5例患者均接受钻颅血肿引流术治疗,术后痊愈。结论: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是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来源之一,发病年龄有较宽的范围,常发生于颅脑损伤很轻微、积液部位在单侧额颞部、经保守治疗病例中。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微创穿刺抽吸、冲洗引流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的疗效。方法:本组46例CS-DH均经头颅CT检查确诊,采用YL-l型一次性使用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进行血肿微创穿刺抽吸、冲洗引流,血肿量60~180 ml,引流时间3~5 d。结果:46例中44例经一次穿刺抽吸、冲洗引流后治愈;2例血肿复发,改行钻孔引流反复冲洗术后治愈,无合并症、无死亡。结论:CSDH行微创穿刺抽吸、冲洗引流,创伤小、效果好、简便易行,可作为CSDH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总结老年人慢性硬脑膜下血肿诊治;方法 分析本文中56例慢性硬脑膜下血肿(CSDH)的病史、临床表现和治疗术式及治疗效果;结果 有些老年人慢性硬膜下血肿病例的外伤史不明显和临床症状和体征无特异性,容易造成误诊,本组56例中无明显外伤史19例(34%),临床表现主要是意识障碍和精神异常及神经病理征阳性;而治疗上选择术后留置引流管47例(84%),不留置引流管9例(16%);引出血性液测定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结果比静脉血正常值高出300-3000倍;结论 在临床诊断上有怀疑老年人慢性硬膜下血肿应作CT检查以排除或确诊该病;治疗上术后是否留置引流管应因人而定,各有利弊,彻底清除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是治疗该病和预防复发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张红 《实用全科医学》2008,6(9):933-934
目的分析老年人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钻孔引流术(BHID)后的并发症及其原因和防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经钻孔冲洗治疗的73例老年CSDH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治愈73例,死亡0例。出现并发症11例。其中颅内血肿4例,癫痫发作3例,张力性气颅及脑卒中各1例。结论BHID治疗CSDH较为安全,但仍有一些并发症和一定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保守治疗的适应症及疗程.方法 收集我院最近3年来CSDH患者的病例资料,筛选出采用保守治疗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共有34例CSDH患者采取静脉应用止血药物的保守治疗方式,治疗的患者在病程时间和CT高密度影方面与总体情况有显著性差异,大多数治疗时间为3~5 d.结论 CSDH的保守治疗适应症包括3类患者,保守治疗可以作为手术治疗的补充方式,灵活运用可以使患者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减少患者痛苦,降低治疗费用.  相似文献   

18.
王敬典 《中原医刊》2009,(13):30-31
目的探讨慢性硬脑膜下血肿的临床特点及其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8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单纯穿刺或钻孔引流与骨窗或骨瓣开颅血肿清除+包膜切除治疗的效果及其并发症的防治。结果82例患者中,79例恢复良好,1例轻残,2例死亡。并发症有颅内积气6例,脑积液漏4例,低颅压头痛2例,血肿复发3例,癫痫发作1例。死亡2例中分别死于大面积脑梗死和肺部感染并心力衰竭。结论慢性硬膜下血肿多系轻微外伤造成,临床表现多以高颅压及意识障碍为主,CT及MRI可明确诊断。本组68例患者通过锥颅或钻孔引流治愈,14例(包括血肿复发3例)包膜增厚、钙化、多房分隔或血肿复发者可行骨窗或骨瓣开颅,清除血肿并切除包膜。  相似文献   

19.
目的:加深对慢性硬膜下血肿的认识,引导临床选择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骨瓣成形开颅 治疗的17例慢性硬膜下血肿,分析其影像学资料、术中发现、术后并发症,探讨开颅手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适 应证。结果:分隔型血肿13例,血肿内缘的反“3”形压迹及腔内条索状分隔为其特征性影像学表现;机化型血肿4 例,血肿MRI T1,T2呈高信号,其内网状分隔、增厚内膜呈低信号。单纯钻孔引流不充分,骨瓣成形开颅清除血肿 完全,除1例复发外,无严重手术并发症。结论:结合术前影像学资料,部分慢性硬膜下血肿可首选骨瓣成形开颅手 术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局麻下床旁锥颅置管冲洗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可行性.方法:对216例非随机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行手术治疗,其中123例在局麻下行床旁锥颅置管冲洗引流术(锥颅引流术组),93例行传统钻孔冲洗引流术(钻孔引流术组),对比2种手术方法的治疗效果、血肿复发情况、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锥颅引流术组的治疗效果和血肿复发情况与钻孔引流术组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锥颅引流术组的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均明显低于钻孔引流术组(P<0.01). 结论:局麻下床旁锥颅置管冲洗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是一种安全、可靠、经济的值得推广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