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医护共同术前访视对麻醉环境准备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麻醉护士参与麻醉医生术前访视,对手术前麻醉环境准备的作用。方法将700例择期手术患者按照病床的单双号随机分为两组,双号为同访组,由麻醉护士与麻醉医生共同进行术前访视;单号为对照组,按照一般麻醉常规,由麻醉医师单独访视患者。统计两组患者麻醉环境准备所需要时间、准确率、麻醉时间和手术时间。结杲两组患者麻醉环境准备时间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准确率(P〈0.01)、麻醉时间(P〈0.05)、手术时间(P〈0.05)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麻醉护士与麻醉医生术前共同访视手术患者,可以全面了解患者的情况,有利于提高麻醉环境准备的效率和准确率,使麻醉医生进入手术室后完全投入到麻醉中,不用因为麻醉物品不全或错误而影响手术顺利进行,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保证了医疗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麻醉护士参与麻醉术前访视,对手术前做好麻醉环境准备的作用。方法将500例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由麻醉护士与麻醉医生共同进行术前访视,对照组按照一般麻醉常规,由麻醉医生单独访视患者。统计两组患者麻醉环境准备所需要时间、准确率、麻醉时间和手术时间。结果两组患者麻醉环境准备时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准确率(P〈0.01)、麻醉时间〈0.05)、手术时间(P〈0.05)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麻醉护士与麻醉医师共同术前访视手术患者,可以全面了解患者的情况,有利于麻醉环境的效率和准确率的提高,使麻醉医师进入手术间后完全投入到麻醉中,不用因为物品不全或错误而离开手术间,提高了工作效率,保证了医疗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医护联合术前访视在手术室优质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将200例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采用医护联合方式进行术前访视,即手术室护士、麻醉医生、管床医生组成访视团队对患者实施术前访视,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术前访视,即手术室护士和麻醉医生单独访视患者。对两组患者访视满意度、遵医行为、手术相关知识认知情况及患者血压、心率变化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访视满意率、遵医行为及手术相关知识认知方面均优于对照组,术日晨及手术麻醉开始前两个时间点,观察组的收缩压、心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由手术室护士、麻醉医生、管床医生组成的访视团队所进行的术前访视对于减轻手术患者心理、生理的影响,促进手术顺利进行及提高手术室工作质量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专科术前访视与术前护理干预在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120例拟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由手术室护士对患者进行专科术前访视并进行护理干预,对照组由手术室护士对其进行常规访视。测量两组患者访视前后的焦虑值及麻醉前、术中心率、血压,术后进行护理满意度调查。结果干预后试验组患者的焦虑值,入手术室后的血压、心率均低于对照组,且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专科术前访视与护理干预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前访视效果明显,可以使患者具备更好的心理、生理条件配合手术,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5.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11):2033-2035
本研究选取2014年3月~2016年3月于我院手术室进行择期手术患者20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A组和B组各100例,A组为研究组,采取医患互动式术前访视模式,B组为对照组,采取传统表格式访视模式。统计两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情况;对患者方面、麻醉医生评价、临床医生评价的满意度情况进行评价。A组术前访视时、入手术室后、术后第二天焦虑量表评分明显低于B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A组患者对访视满意度、手术满意度、医务人员满意度均高于B组(P0.05),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A组麻醉医生和临床医生对术前访视的满意度、术前准备的满意度、患者配合手术的满意度均高于B组(P0.05),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医患互动式术前访视能有效提高患者的依从性、降低焦虑恐惧,使术前准备更充分,可为标准化术前访视模式的建立提供新思路,值得借鉴、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标准操作程序(SOP)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配合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80例股骨颈骨折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2组手术患者麻醉方法均采用腰-硬联合麻醉。实验组采用标准操作流程进行手术配合,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配合方法,比较2组医生满意度、术前物品准备时间、手术体位摆放合格率、手术室护士临床能力考核分。结果实验组医生满意度、术前物品准备时间、手术体位摆放合格率、手术室护士临床能力考核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配合标准操作流程的建立,为手术室专科培训提供了方向,可迅速提高年轻护士的专科技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术前访视对硬膜外麻醉患者心理、生理的影响.方法: 将256例硬膜外麻醉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2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术前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由手术室护士于术前1 d进行术前访视.结果:两组在术中疼痛程度、各项生理指标、访视前后焦虑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术前访视对于减轻手术对患者心理、生理的影响,保证手术顺利进行,提高手术室工作质量均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ICU护士对心脏手术患者实施术前访视的效果。方法:将2012年6月~2013年5月心脏手术后入住ICU的12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由手术室护士进行常规术前访视,由病房护士进行术前宣教,并观看宣教短片;将2013年6月~2014年6月心脏手术后入住ICU的120例患者作为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由胸外ICU护士做术前访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患者对ICU护理满意度及入住ICU时间。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入住ICU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ICU护士术前访视可提高患者护理效果,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麻醉护士对全麻患者个体化术前访视后,观察该干预对患者全麻后苏醒期的影响。方法择期行单纯肺叶切除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和试验组(B组)。对照组(A组)术前一天由麻醉医生和手术室护士常规访视,试验组(B组)麻醉医生常规访视和麻醉护士对患者个体化术前访视;所有患者术后入PACU(苏醒室),由不知分组的专职人员进行评价。结果两组患者均按预期顺利完成手术,术后在PACU内苏醒并顺利拔管。A组拔管不配合率73%,高于B组20%(P〈0.05)。A组患者有14例应用曲马多控制疼痛和不适,高于B组(5例,P〈0.05);两组患者均在意识清醒下顺利返回ICU。结论麻醉护士实施的个体化个体访视较一般手术室护士的术前访视更能减轻患者苏醒期躁动,增加患者苏醒期拔管配合度;提高患者痛阈,降低药物使用率,从而帮助患者安全、舒适度过麻醉恢复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术前访视对择期鼻内镜手术患者血压、心率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局部麻醉下鼻内镜手术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实验组患者由手术室巡回护士实施术前访视,对照组患者仅由病房护士实施术前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术前、术后血压及心率的变化。结果:实验组患者血压、心率值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术前手术室巡回护士访视,使患者对手术有足够的心理准备,情绪稳定,能有效地控制择期鼻内镜手术患者血压、心率的变化,使患者最大限度地配合医生,缩短了手术时间,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谭玉聪  朱学明 《全科护理》2011,(20):1787-1788
[目的]探讨手术安全核查制度在手术不同阶段的应用效果。[方法]对照组核查由巡回护士负责主持,核查资料由手术室保存,未实施严格的手术安全核查制度;实验组核查由麻醉医生主持,核查资料纳入病案保存,采取了严格的手术安全核查制度,比较两组在手术不同阶段安全核查的依从性。[结果]两组手术医生、麻醉医生在麻醉实施前、手术开始前及病人离开手术室前安全核查的依从性比较,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护士在麻醉实施前、手术开始前安全核查的依从性比较,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手术安全核查表制度作为核心制度来落实,可提高手术人员安全核查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60例美国麻醉学会手术前分级(ASA)Ⅰ-Ⅱ级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的成年患者,随机分成七氟烷组和对照组。各组30例,术前用药,麻醉诱导相同。麻醉维持:七氟烷组全程吸入七氟烷,浓度2%-4%,对照组持续静脉泵入丙泊酚6—10mg/(kg·h),两组均在麻醉诱导后静脉泵入瑞芬太尼0.05—0.40μg/(kg·min)辅助麻醉,术中根据生体征变化和手术刺激强度调控麻醉深度。观察术中生命体征变化、麻醉效果、苏醒时间、苏醒程度和不良反应。结果两组麻醉效果满意,术中血压、心率改变比较无明显差异。七氟烷组瑞芬太尼输注速率和总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苏醒时间和苏醒程度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静吸麻醉效果好,术中循环稳定、苏醒快捷,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理想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局部麻醉伴或不伴清醒镇静方式用于支气管内超声引导下经支气管针吸活检(EBUS-TBNA)时患者的满意度、耐受度及安全性等,以筛选更合适的麻醉方法。方法:将行EBUS-TBNA检查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局部麻醉伴清醒镇静组(A组)和单纯局部麻醉组(B组),每组30例。通过术前记录、术中观察、术后问卷和随访的方式观察患者对操作的满意度和耐受度、操作的安全性和诊断的准确性。结果:与B组比较,A组EBUS-TBNA术前、术中、术后血氧饱和度明显降低(P0.05);收缩压在EBUS-TBNA术前和术中略有降低(P0.05);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和耐受度、并发症的发生率、诊断准确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在门诊行EBUS-TBNA的患者可采用单纯局部麻醉的方式,患者的满意度和耐受度、操作的安全性、诊断的准确性较高。  相似文献   

14.
瑞芬太尼与异氟醚对全身麻醉患者术后苏醒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手术后瑞芬太尼与异氟醚对患者苏醒时间及术后意识的影响。方法120例ASAⅠ-Ⅱ级的择期非心脏手术全身麻醉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60例。2组除麻醉维持[试验组:异丙酚1~2mg/(kg.min)与瑞芬太尼0.1~1.0μg/(kg.min)复合泵入,对照组:吸入1%~3%异氟醚]外,其他麻醉方法均相同。记录2组停药后呼之睁眼时间、拔管时间、语言应答时间等麻醉恢复指数及术后是否出现躁动现象。结果2组患者手术时间、麻醉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组较对照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语言应答时间均短,术后出现躁动情况轻(均P〈0.05)。结论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在全身麻醉术后苏醒时间短,术后意识较平稳。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两种局部麻醉方法在拇趾甲沟炎拔甲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0年6月至2011年10月在解放军总医院门诊外科行单侧部分拔甲术的72例拇趾甲沟炎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6例,研究组采用甲根上局部浸润麻醉后实施拔甲术,对照组采用趾根神经阻滞麻醉后实施拔甲术;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麻醉剂用量、麻醉时间及拔甲术全程操作时间。结果两种局部麻醉方法的的注药时间及手术过程中的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麻醉剂用量少于对照组,麻醉时间及拔甲术全程操作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拇趾甲沟炎拔甲患者采用甲根上局部浸润麻醉可达到满意的麻醉效果,且麻醉剂用量少、麻醉及手术时间短,是一种更加安全有效的局部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术前访视对肺移植患者术后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将42例肺移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接受ICU护士术前访视,对照组行常规术前准备及宣教,测评并比较患者术后遵医行为。结果:观察组术后第1天及第3天遵医率分别为94.1%、88.2%,对照组术后第1天及第3天遵医率分别为88.0%、84.0%,观察组遵医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CU护士术前访视能有效改善肺移植患者术后遵医行为。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组内合作式培训在实习护士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名急诊实习护士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培训模式,观察组采用组内合作式培训模式,比较两组的培训效果。结果:观察组急救理论知识、单项急救操作、仪器操作及综合急救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进入工作后,抢救成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的急诊手术准备时间、急诊后入病房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培训满意度(除提高急救能力外)、医生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组内合作式培训可激发实习护士团队合作意识,调动学习自觉性,提高护理操作技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不同麻醉方法在儿童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中的麻醉效果及对血浆肌钙蛋白I含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6月至2013年6月先天性心脏病患儿10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n=50)和对照组(n=50)。观察组实施七氟醚吸入麻醉,对照组采用丙泊酚静脉麻醉。观察并记录诱导麻醉前(T1)、体外循环前(T2)、后(T3)、术后2 h(T4)、24 h(T5)五个时间点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于五个时间点抽取桡动脉血3ml,用ELISA法测定血浆肌钙蛋白I(cnTI)的浓度。观察并比较两组的麻醉效果及对血浆肌钙蛋白I含量。结果两组患儿在T1、T2、T3、T4、T5五个时间点的心率平均动脉压、中心静脉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儿在T1,T2,T3时间段肌钙蛋白I含量分别为(0.46±0.16)μg、(0.47±0.16)μg、(0.49±0.16)μg与对照组患儿的(0.44±0.15)μg、(0.46±0.16)μg、(0.50±0.17)μ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儿在T4,T5时间段肌钙蛋白I含量分别为(0.51±0.17)μg、(0.55±0.16)μg显著低于对照组的(0.65±0.14)μg、(0.82±0.17)μg(均P0.05)。结论七氟醚吸入麻醉和丙泊酚静脉麻醉在儿童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中的麻醉效果无显著差异,前者具有良好的心肌保护作用,可以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对全喉切除术患者实施手术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方法选取实施全喉切除术患者67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34例和对照组33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术前访视、术中配合的护理方法;干预组实施手术临床护理路径,即术前访视路径、手术日支持路径及术后回访路径为一体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模式。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比较两组患者焦虑状况,比较两组手术开始时间、术中出血量、麻醉复苏时间、麻醉复苏期并发症和患者满意度。结果干预组患者手术前1d、麻醉前SAS评分分别为(46.37±4.78)分和(49.85±5.60)分,均低于对照组(50.75±5.82)分和(53.96±6.95)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3.371,2.669;P〈0.01);术中出血量[(299.63±46.71)Hd比(340.65±59.68)ml]、麻醉复苏时间[(26.10±5.08)min比(34.50±6.75)min]、住院时间[(15.02±2.74)d比(19.76±3.62)d]和患者满意度[(4.53±0.46)分比(3.07±0.55)分]等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3.138,3.021,6.055,11.800;P〈0.01)。结论全喉切除术患者实施手术临床护理路径,能有效缓解患者的术前焦虑,使手术开始时间提前,麻醉复苏时间缩短,减少术中出血和麻醉复苏期并发症,提高围手术期治疗效果,使患者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